將飢餓進行到底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類的說辭對於江姐、許雲峰來說簡直就是笑話。
《聖雄甘地》(1982)再現甘地絕食的情景,絕食不僅是甘地的信仰和達到政治訴求的需要,還是他磨礪身心、祛病延年的輔助手段。
表現大饑荒的影片《夾邊溝》(2010),鏡頭之沉悶、單調,還不如楊顯惠的原著來得震撼。王兵拍攝紀錄片積累的經驗顯然不足以完成一部寫實風格的佳構。
根據梅茲監獄絕食事件改編的英國影片《飢餓》(2008),堪稱「飢餓」類影片之翹楚:
臭氣衝天的監獄,獄警與愛爾蘭共和軍囚犯彼此間的厭惡、憎恨和恐懼,以及餓到盡頭、神仙束手的恐怖景象,令觀影經歷成為一場噩夢之旅。
獄警雷蒙德出門上班養成了一個習慣,先確定街道是否安全,再趴在地上檢查車底有無炸彈。為剪去共和軍囚犯領袖鮑比?桑茲的長髮,雷蒙德和同伴必須經歷一場殘酷的搏鬥,戰爭雙方都有充分的理由認定對方不明事理。拒穿囚衣的「毛毯抗議」和使用糞便的「穢物抗議」歷經4年取得部分成功,獄方將牢房洗刷一新,允許囚犯穿上自己的衣服。
因政治地位未得到認可,囚犯怒髮衝冠,當局則覺得這群得寸進尺的人渣完全不可理喻。對抗再度升級。導演史蒂夫?麥奎因躲在攝象機後面,小心翼翼地將其對弱者的同情心控制在必要的範圍之內。相形之下,以愛爾蘭共和軍為題材、摘得第59屆戛納金棕櫚大獎的《風吹稻浪》(2006)就顯得煽情過猛,影片開場就是英軍打死一個17歲的愛爾蘭少年,僅僅因為後者不願用英語通報姓名。為了維持在愛爾蘭的統治,英軍肯定還犯下了更令人髮指的罪行。但整個片子對英軍為何如此殘暴缺乏足夠的鋪墊,彷彿歐洲左派的樣板戲。
1981年3月1日,鮑比?桑茲發起絕食抗議以爭取政治犯的待遇。牧師告誡鮑比:「你對生命毫無感激之情,你把自己給蒙蔽了,你害怕停下來、害怕活著、害怕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談,這不是在自我毀滅嗎?」1976年1月19日,41歲的英國在野黨領袖撒切爾夫人猛烈抨擊蘇聯,被蘇軍機關報《紅星》稱為「鐵娘子」。這樣一位連蘇聯都不放在眼裡的鐵血鷹派,執政後會向自己的階下囚屈服?
撒切爾夫人有句名言:「對共和軍囚犯讓步就是給他們頒發屠殺無辜的許可證!」1981年5月5日,經過66天的絕食,鮑比?桑茲因器官衰竭去世;5月7日,10多萬人參加了桑茲的葬禮。北愛爾蘭陷入騷亂之中,連婦女、兒童都在向軍警扔石頭和燃燒瓶。英國駐伊朗大使館(丘吉爾1943年曾在此下榻)所在的丘吉爾大街,被伊朗改名為鮑比?桑茲大街,使館只好封閉大門,在另一條街上重新開門。影片既有軍警群毆囚犯的血腥場面,也不忘給暗殺軍警的共和軍記上一筆。整個抗議期間,10個囚犯活活餓死,16名典獄長遭到殺害。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撒切爾夫人確乎是強硬得過了頭,當餓成魔鬼身材、形似骷髏、皮膚潰爛的鮑比?桑茲出現幻覺,那個孤獨、倔強的貝爾法斯特少年,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弦:
在全球輿論和地方治安的雙重壓力下,撒切爾夫人作出強硬的妥協:滿足共和軍囚犯的各項要求,拒不承認他們的政治地位。別看待遇變了,你們還是刑事罪犯和恐怖主義分子,而不是什麼政治犯。
鮑比?桑茲在世界範圍內為共和軍爭取到的道義優勢沒能維持多久,共和軍攻擊平民天怒人怨,以致他們的超級大粉絲卡扎菲都發出了譴責:「利比亞知道合法的革命行動與針對平民和無辜人民的行動之間的區別,這一行動不是合法的。」
要了解鮑比?桑茲何以能夠將飢餓進行到底,以及撒切爾夫人為何那麼不近人情,讓她所不齒的囚犯成為道義英雄,大可藉助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的理論:人們忘我地投入某件事情,付出越多越不容易回頭,為了證明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