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協議精讀19:Wi-Fi的起源,誕生與發展
序言
本來這一節打算開始討論802.11e的內容,因為從無線區域網誕生到成型,尤其是演進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起步點就是802.11e,很多在802.11n,802.11ac,802.11ah之中所引入的內容,實際上在802.11e中都可以發現其的引導,更一般而言,先行的802.11的MAC層協議基本都是按照802.11e中的EDCF,而不是傳統的DCF。
然而,如果直接從802.11e開始談及802.11協議的演進也有點衝突,因為從協議開始之初,或者說協議開始之前,實際上就一直處於演進的過程。所以本文就筆者個人所了解的部分,梳理下無線區域網協議WLAN的大致演進過程。
本文中的一些內容部分參考自下述引文:
- 《The Innovation Journey of Wi-Fi (The Road to Global Success)》
- 「THE HISTORY OF WI-FI」
- 《Ethernet:The Definitive Guide》
其餘為筆者目前的一些總結,如果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Wi-Fi協議的起源
Wi-Fi是一種WLAN(Wireless LAN)協議,即無線區域網協議。其歷史或者說網路協議中的多址接入協議的歷史都可以追述到1971年的ALOHAnet。
PS:在ALOHAnet之前,還存在一個區域網架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Ring,本文對此就不加以展開了。
按照Wiki的說法,ALOHAnet是由諾曼·艾布拉姆森(Norman Manuel Abramson)帶領團隊在夏威夷大學構造的一個無線網路。由於島嶼之間不易布置有線鏈路,如果布置的話,其成本也會很高。故諾曼就希望採用相對成本比較低廉的無線設備,構造一個以Oahu島為中心和其他夏威夷島嶼通信的無線鏈路。該項目於1968年9月啟動,到1971年6月,第一個數據包以9600bps的速率發送成功。.該網路所設計出的通信協議,如今就被稱為Aloha協議(更準確的說是pure-Aloha)。
- Aloha協議的思想如下:「一個aloha節點只要有數據的話,該節點就可以立即發送。當該節點數據發送完之後,其需要等待接收方反饋的ACK。若成功接收到ACK之後,那麼這一次傳輸成功。如果沒有收到ACK的話,那麼這一次傳輸失敗。該aloha節點會認為網路中還存在另外一個aloha節點也在發送數據,所以造成接收方發生了衝突。最後這些衝突的節點會隨機選擇一個時間進行回退(backoff),以避免下一次衝突。若衝突節點回退完成,其才可以重新進行發送"。
Aloha協議是首次討論以共享介質進行傳輸的網路協議,這種共享介質的傳輸模式也就是最早區域網的雛形,也可以稱之為多址接入模式。有線網路中的CSMA/CD,無線網路的CSMA/CA等等都是基於其思想優化而來。諾曼·艾布拉姆森主導提出了該協議,並且在此之後也對協議進行了理論分析以及改進,其也在2007年獲得了「IEEE』s Alexander Graham Bell Medal」獎項。
在ALOHAnet誕生2年後,參考[3],1973年5月22日,美國加州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的羅伯特·鮑勃·梅特卡夫(Rebert 「Bob」 Metcalf)構建了一個新的網路系統,該系統將一批名為施樂阿爾托的計算機連接起來,構建了一個高速區域網(LAN)。起初梅特卡夫將改網路命名為「Alto Aloha Network」,可見該網路也是源於ALOHAnet,後來梅特卡夫將其更名為「Ethernet」。Ether指的為「以太」,是曾經被電磁波傳播的載體,根據[3]所言,梅特卡夫當初將其命名為乙太網(Ethernet)就想指明其本質,即這是一種通過物理介質傳播的網路。
Ethernet設計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區域網構架,其包含了具體的物理介面,傳輸介質的設計(如上圖),以及其對應的網路協議(即CSMA/CD)。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是在Aloha協議之上引入了LBT(Listen Before Talk)的機制。協議名中的CS(Carrier Sense)也就是完成LBT的一種具體做法,「即先通過CS來監聽,只有信道空閑的時候,那麼才傳輸。」
- CSMA/CD協議的思想如下:「節點發送數據之前需要持續監聽信道,一旦節點發現信道空閑,則立刻發送數據。在發送數據的同時,節點持續監聽信道,"探測" 是否有別的節點也在該時刻發送數據。
- 若傳輸過程中沒有檢測到別的節點的傳輸,那麼成功傳輸。在成功傳輸後,節點需要等待幀間間隔IFG(interframe gap)時間後,可以進行下一次傳輸。
- 若在傳輸過程中,探測到別的節點也在傳輸,那麼則檢測到衝突。發生衝突後,節點立刻停止當前的傳輸,並且發送特定的干擾序列(JAM序列),用以加強該次衝突(用以保證其餘所有節點都檢測到該次衝突),在JAM序列發送完之後,節點隨機選擇一個時間倒數進行backoff。當backoff完成之後,節點可以嘗試再次重傳」。
PS:其餘Ethernet早期設計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3]或者《Ethernet: Distributed Packet Switching for Local Computer Networks》。
1980年時由梅特卡夫發起將Ethernet構建成一個標準進行發布,即DIX協議。DIX名字分別包含了美國DEC公司,Intel公司以及施樂(Xerox)。DIX在梅特卡夫的主導下,其從一開始就就秉承著開放。DIX協議任何人都可以複製和使用,也因為此,Ethernet迅速成為了世界上首個開放,面向多供應商的區域網標準。梅特卡夫同時也是3COM公司的創始人。
PS:DIX協議目前比較難找到電子版,筆者所搜索到的資源如下《DIX網路協議(包含V1和V2)》:。
於此同時,還有另外一個組織IEEE也在對Ethernet進行標準化,參考[3]和Overview and Guide to the IEEE 802 LMSC,這一次標準化也新構建了一個組織,也就是IEEE 802委員會。
IEEE 802委員會所頒布的標準體系比較完善,其設置了多個不同的Group,用來指定不同場景下對應的協議。Ethernet對應的802.3,Token Rings是802.5,在1985~1986年間,這些協議被相繼頒布。
我們現在要討論的主題,也就是無線區域網的Wi-Fi協議,也就是這個委員會下屬第十一個Group所指定的具體協議了(即IEEE 802.11),在每一個Group下還有不同的Task Group(比如802.11a/b/g/n/ac/ax等等)。
在此,我們總結一下第一個時間軸,參考[1]。
從上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的發展,網路產業的收入和相應的產品數目都一直處於穩步上升趨勢。以上我們都是討論無線區域網協議的起源,下面我們就要正式討論下Wi-Fi協議的誕生了。
PS:在網路發展中,無線通信不僅僅是無線區域網這一條發展脈絡,其最主要還是通信網路。不過由於本文僅僅是討論無線區域網,對於通信網路的發展,筆者涉獵有限,所以不進行展開。
Wi-Fi協議的誕生
民用網路的發展往往首先要通過政策許可這一關,在網路發展的起源地美國,其政策指的即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US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 所派發的牌照(即無線電頻段的使用許可)。考慮到避免干擾雷達所使用的無線電頻段,於1985年,FCC頒發了為工業(industrial)、科學(scientific)和醫療(medical)行業頒發了ISM牌照,這一次的頻段許可開放了900MHz,2.4GHz,和5.8GHz這三個頻段,當時僅僅允許節點採用擴頻技術(spread-spectrum)來進行通信。
在ISM頻段之前,無線通信,比如無線電廣播以及電視廣播都是採用專用的頻段,這可以避免一些有害的無線電干擾。而ISM頻段之所以選擇這些頻段,是對於主要業務不重要,同時也是容易受到無線電干擾的頻段,比如微波爐也是工作在2.4GHz頻段,所以ISM的頻段範圍都是被業界視為一些「垃圾頻段(garbage bands)」。
不過,無論如何,FCC開放了ISM頻段,無線區域網才能得以發展。也正是因為ISM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才會影響無線區域網中一些具體協議機制的設計。不過如果展開討論,為什麼當時FCC要開放ISM頻段,以及其限定為擴頻傳輸(spread-spectrum),也是有產業界爭取的結果,這也可以追述到1980年MITRE公司的一份可行性報告,其內容與FCC頒布的結果也是很對應的。
PS:坊間也經常稱海蒂·拉瑪為Wi-Fi之母,也是由於FCC在ISM頻段只允許擴頻通信,從而Wi-Fi的原型設計就是基於擴頻的。海蒂·拉瑪更一般說來應該是擴頻技術(實際上是擴頻技術中的跳頻技術,其根據鋼琴或者說自動鋼琴想到的靈感)的創造者,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也是可以算說的通的。
在ISM頻段開放之後,很快無線區域網就出現了第一個產品WaveLAN。WaveLAN是由Vic Hayes於1987~1988年設計的第一個無線區域網產品。當時替NCR Corporation工作的Vic Hayes為了構建一個無線收銀系統(Cashier Systems),並參考了之前的Ethernet和Token Ring網路的思想構建了最初始的無線區域網WaveLAN,該設計是一個Ad-Hoc網路,同時,該設計也往往被認為是Wi-Fi設計的原型,即可以認為,從這個一個時刻開始,Wi-Fi的發展逐漸拉開序幕。
在1989年時,NCR帶頭在IEEE 802組織下,開始打算構建一個無線區域網的專用協議。根據[1]中所言,實際上1987年開始設計WaveLAN之初,當時其思路為:基於OSI網路七層架構,僅僅修改與無線接入媒介有關的層面,即PHY和MAC層。
- MAC層初始設計時就存在兩種聲音,一種是由IBM所代表的中心式控制(Merits of Central),一種是由NCR代表(包含NCR/Symbol Technologies/Xircom)所代表的分散式控制(Distributed Control Architecture)。最終是由NCR所代表的分散式控制思路獲得初步的勝利。從筆者的角度而言,這也是後來在Wi-Fi協議,始終存在分散式(DCF,EDCA)和中心式(PCF,HCCA)兼容設計的開始。
- PHY的初始設計中包含兩種可能的擴頻方式,跳頻(Frequency Hopping)和直序擴頻(Direct Sequence)。 這也是由於FCC一開始發放的ISM牌照,其僅僅允許擴頻通信的方案存在。在協議設計之初,團隊就無法在兩者中僅僅取決一種,所以在初始協議最終頒布時,兩種物理層擴頻方案都是被支持的。
在1990年時,IEEE 802.11委員會被正式成立。作為WaveLAN的設計者以及802.11協議的主要推動者,維克·海耶斯(Vic Hayes)也被人們稱之為「Wi-Fi之父」(Father of Wi-Fi)。
同年,NCR也正式出品的第一個WaveLAN的產品,如上圖,這是第一個為台式電腦提供WaveLAN功能的網卡,其工作在915MHz頻段,能夠提供2Mbps的傳輸速率。
起初的WaveLAN是為了Ad-hoc的自組織網路結構所設計的,主要是構建一個無線通信的鏈路。而當前我們家庭中所廣泛存在的無線路由器概念,其是在WaveLAN誕生之後誕生的。雖然[1]中沒有提及,但是據WiKi所記錄,這種熱點(Hotspot)接入的概念是在1993年由Henrik Sj?din所提出來的,[1]中所述其概念可以追述到1993年,但是同時期也有很多人提出這樣的概念。
而且據[1]所述,一開始所提出的Hotspot這個概念更直接應該被稱為WISP,即Wireless ISP。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即網路運營商,所以初始設想就是通過無線網路協議,即類似WaveLAN這樣的一個網路協議,在ISM許可範圍內,自己構建一個小基站(也就對應Hotspot),通過這個小基站可以和ISP網路進行直連。這一點更直接而言,就是當下無線區域網基礎架構的雛形,該Hotspot跟我們當下所討論的Hotspot還是存在一些區別的,當下的Hotspot更強調是一共為公共區域提供網路服務的熱點業務,而最初Hotspot就是我們當前無線區域網基礎架構模式,即存在一個無線AP(即簡單理解就是無線家用路由),然後通過其連接入公網的架構。
Hotspot的概念也是Wi-Fi協議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其是Wi-Fi在商業應用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Hotspot的需求也大大推進了Wi-Fi協議的發展,其中的漫遊(Roaming),安全(Security),多AP擴展的ESS模式也都是由此發展而來。
同年,AT&T於卡耐基梅隆大學部署了第一個大型的WaveLAN網路,這是對於無線區域網在大範圍傳輸內部署的第一次重要嘗試。
鑒於大型的WaveLAN網路成功部署之後,1994年時由Alex Hill博士帶頭,在卡耐基梅隆大學正式啟動了「Wireless Andrew」的一個無線基礎設施項目。該項目意在讓學生在校園環境中,可以將移動設備通過WaveLAN接入網路,讓學生可以在任意地點進行學習,這在早期也稱為「移動學習」這一概念,該項目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同時證明了無線網路接入的優越性。
前面我們所述都是WaveLAN,而目前我們稱之無線網路都稱之為Wi-Fi,如果用中文解釋Wi-Fi的意思就是無線的高保真網路。如何真正在無線網路環境下做到高保真,有效的傳輸數據,使其跟接近我們如今Wi-Fi的使用需求。一般認為是在1996年時,由位於澳洲的CSIRO的John OSullivan領導的一個小組完成這樣的研究(主要根據其在1996年時申請的專利US Patent Number 5,487,069)。坊間也有一些稱「John OSullivan」為Wi-Fi之父,因為這一概念是從其開始提出的。Wi-Fi最初是一個完整的獨立協議,其主要內容後來被IEEE 802.11接受,繼而成為了802.11a的標準,實際上IEEE也就Wi-Fi協議的專利開放問題,也和澳洲政府進行過爭論,Wi-Fi是存在專利費的。
在1997年時,經過了兩次循環投票,802.11協議的第一版在9月被正式通過,並在1997年12月10日正式出版(即IEEE 802.11-1997)。第一版協議包含了跳頻(Frequency Hopping)和直序擴頻(Direct Sequence)兩種模式,跳頻支持1M bps的必選速率和2M bps的可選速率,直序擴頻對於1M bps和2M bps都是必選支持的。
其實於此同時,除了IEEE 802.11協議之外,還有很多WLAN協議也在同時發展,有的是源於電話網,比如HomeRF,有的是源於ATM網路,比如HIPERLAN,其基本目的都是在ISM頻段上構建一個無線通信網路。
雖然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將WLAN,Wi-Fi和IEEE 802.11視為同一個概念,而實際上這幾個含義還是存在區別的。WLAN是更大的一個概念,其包含了Wi-Fi,或者說IEEE 802.11協議,也包含了HomeRF以及HIPERLAN協議。而其餘的一些協議,當下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當前WLAN的協議基本我們就可以等價認同為Wi-Fi協議了。
通過上圖中,我們對於Wi-Fi的起源和誕生做一個總結,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Wi-Fi的誕生實際上是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積澱的,也在不斷地擴展其自身的功能,直到2001年開始,一旦存在了業務的需求,其就從一個技術積累轉變為一個工程產業了,從而下面我們就正式討論下Wi-Fi協議的迅速發展過程了。
我們也還是總結下,前面提到了有關Wi-Fi起源有三個重要人物:
- Hedy Lamarr:很多媒介將其稱為「Wi-Fi」之母,其主要是在鋼琴實踐中,創造了最初「跳頻通信」的傳輸方式。跳頻是一種擴頻通信的基本方式。在1985年FCC開放ISM頻段,並需求學界設計無線通信協議的時候,也限定一定要採用擴頻通信的方式。所以Hedy Lamarr作為「跳頻之母」就轉變成了「Wi-Fi」之母。
- Vic Hayes:Hayes是學界和產業界比較公認的「Wi-Fi」之父,其打造了第一代的WaveLAN實踐平台,並且積極促進並主導了IEEE 802.11委員會和最初802.11以及802.11a/b/g協議的構建,對Wi-Fi的整體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John osullivan:John經常被澳洲媒介稱為「Wi-Fi」之父,實際上這個也是有道理的。相比與Hayes,前者對於無線區域網通信更注重一些,後者John更主要在於提出「Wi-Fi」這一個概念,也就是高保真這一概念,並也實現了基於「Wi-Fi」概念的完整設計,從這個角度而言,也可以稱其為「Wi-Fi」之父。
以上是筆者目前所讀資料中,對於Wi-Fi起源的人物有關的一些總結,如有不恰之處,還請見諒。
Wi-Fi協議的發展
由於IEEE 802.11協議的正式頒布,以及前期無線網路技術的逐漸成型。在1998年開始,一家名為MobileSTAR的公司開始正式提供商業級別的無線區域網服務。其一開始的業務主要集中在機場,酒店以及咖啡廳。在2001年時候,Starbucks選擇MobileSTAR做為其無線網路的服務商,隨著商業模式的Wi-Fi Hotspot成功運營,Wi-Fi技術的技術研究與發展開始進入快速成長期。
在1999年時,Wi-Fi聯盟(Wi-Fi Alliance)正式成立,實際上這個時期還不叫Wi-Fi聯盟這個名字,其一開始的稱呼為WECA(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其翻譯過來就是無線乙太網兼容性聯盟。這是由工業屆發起的非盈利團體,IEEE的協議偏重於理論設計,然而,真實生產環境下,所需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不同廠家的互兼容性,產品測試之類,WECA聯盟就是基於這個目的成立的,WECA早期集中於IEEE 802.11中的直序擴頻(DSSS技術)。在2002年時,WECA正式更名為Wi-Fi聯盟。
IEEE 於1999年同年,頒布了802.11b協議。802.11b協議在最初的IEEE 1997頒布上,在物理層增加了HR/DSSS(High-Rate Direct Sequence)模式,其引入了CCK編碼,從而提供5.5Mbps和11Mbps兩種新的速率,加上IEEE 2007規定的1Mbps和2Mbps兩個速率(基於Barker碼),一共提供了4種速率可以選擇。
我們簡單解釋下直序擴頻(DSSS)模式。直序擴頻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擴頻序列(如上圖第二行Barker Sequence)。
- 如果網路沒有採用擴頻,當我們要發送一個數字信號「1」,我們需要發送一個Bit Sequence裡面保持固定的信號幅度進行發送。
- 如果網路採用的擴頻技術,當我們要發送一個數字信號「1」,我們發送的不是一個固定的信號幅度,而是在這個時間間隔內,發送對應的擴頻序列。
在802.11中採用的Barker和CCK兩種擴頻編碼機制,以及相應的匹配解碼機制,能夠以較低的複雜度抵抗雜訊和多徑效應。802.11b中所設計的傳輸模式,目前仍然是Wi-Fi中傳輸覆蓋範圍最遠的方式。
PS:有關802.11b採用的擴頻技術,我們以後其他專題再進行詳細展開。
在1999年時,實際上也是HomeRF技術和802.11b技術白熱競爭的時期,HomeRF採用跳頻技術,802.11b集中於直序擴頻技術。雖然最初的IEEE 802.11 1997規定了跳頻和直序擴頻兩種模式,不過後來802.11以及大部分當時從事無線技術的公司更專註於實現簡單直接的DSSS方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802.11在與HomeRF的競爭中獲得了優勢。
實際上大家開始接觸Wi-Fi很多也是從802.11b開始的,802.11b是802.11協議中第一個里程碑,早期的帶Wi-Fi功能的筆記本,或者PSP遊戲機,其所帶的無線功能都是基於802.11b的。802.11b協議是無線網路發展中的很重要的一步。
同年,基於Wi-Fi原理的Airport技術也有蘋果在iBooks中正式推出。
一年以後,另外一個802.11的版本,802.11a也正式通過。不過802.11a可以算是一個生不逢時的版本,802.11a在其時代並沒有獲得802.11b那樣的成功。
802.11a引入了一種新的物理層技術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術是於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的,但是當時其核心演算法FFT複雜度較高,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到90年代時OFDM技術開始通信工程具體採用。相比擴頻技術,OFDM技術有更高的頻譜利用率。如上圖所示,OFDM是通過時頻關係的映射,將多個數字信號搭載到多個頻域子載波上(如上圖所示),然後通過IFFT合成,將這些數字信號一次性發送出去。通過OFDM,能夠獲得更高的頻譜利用率,提高傳輸速率。對於OFDM的細節,我們也會在以後進行展開,這裡就不詳細展開了。
802.11a當時沒有受到很好的效果,主要還是頻段的問題。因為當時FCC僅在5GHz頻段上開放了OFDM技術,據《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LANs.802.11n and 802.11ac》一書所言,在1999~2000年間,美國非軍事使用的5G頻段僅僅只有幾個指定的信道。而且由於802.11a和802.11b所在頻段不同,所以新出的設備要同時兼容802.11b和802.11a就會造成成本增加,所以實際802.11a的實際應用很少。
802.11g和802.11a協議在整體上是一致的,更一般而言,802.11g是將802.11a搬到2.4GHz頻段上,並加上了一些協議兼容性的設計。
當初實際上也是FCC不允許在2.4GHz頻段上使用OFDM技術,僅僅只允許擴頻技術。在2002年時,FCC發布了「The rules were changed in 2002 into a spectrum density and maximum total power specification versus a spreading gain specification, opening up the possibility of also using OFDM in the 2.4 GHz band 」,換言之,2.4GHz頻段上也可以使用OFDM技術。所以僅僅一年之後,2003年,802.11g協議正式通過。
802.11g協議的物理層叫做增強速率物理層(Extended Rate Phy,ERP),其為了與之前802.11b協議的兼容性,提供了5種工作模式:ERP-DSSS、ERP-CCK、ERP-OFDM、DSSS-OFDM和ERP-PBCC。802.11g是802.11協議中第二個里程碑,有關其協議的細節內容在我們之前的文章有部分提及,另外部分的內容,之後我們再進行專題總結。
鑒於802.11a協議中,可用信道很少的問題,在2003年時,在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由歐洲的無線電監管機構提出,在5GHz頻段上增加455MHz的可用頻段,用以給HIPERLAN有關的協議使用。這為Wi-Fi協議重新在5GHz頻段上發展,提供了很大的資源空間,在5GHz頻段上所增加的這個455MHz的ISM頻段,日後成為802.11ac協議所使用的重要信道資源。
同年,CALYPSO出品了一款可以基於Wi-Fi語音通信的手機,這為Wi-Fi的商業應用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2004年時,由於傳統Wi-Fi的發展都在於其PHY層和MAC層的性能上,協議的安全性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證。故在04年時,專門針對Wi-Fi安全的協議標準802.11i正式頒布,實際上,這個時期也有一個中國嘗試發起的協議WAPI,也是針對該問題而言的。
在2005年時,802.11MAC的重要改良802.11e協議正式通過。802.11e協議提供了很多對於傳統802.11協議網路性能改良的具體方法,比如MAC接入機制引入了EDCA/HCCA,TXOP,Block ACK等等。我們當下所使用的MAC協議以及協議目前的主要版本(比如IEEE 802.11 2007/2012/2016)之類,其MAC層都是直接基於802.11e中所規定的形式而來。之後我們會對802.11e的內容詳加討論。
在2005年的時候,1億個Wi-Fi晶元已經出產,無線區域網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正式開始邁入繁榮期,於此同時,通信網路也開始邁向3G網路進行發展。
Wi-Fi協議的繁榮
在2009年時,Wi-Fi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802.11n協議正式通過。一般來說,產品發展會比標準化工作之後,很多產品都是標準公布之後才上市。實際上從802.11n協議開始,在協議通過之前,從2003年開始,各個廠家就基於為最終確認的草案,爭先恐後的退出帶有802.11n頭銜的產品搶佔市場,其中大部分產品都無法很好的最終標準兼容。在2007年時,802.11n草案演進為了802.11n 2.0版本草案,到2009年時,其3.0版本的草案最終被作為協議正式通過。在802.11n協議討論時,實際上也出現了兩個主要的提案陣營,TGn Sync(主要包含Intel,Cisco,Agere和Sony)和WWiSE(主要包含Broadcom,Conexant和Texas Instrument)。在投票過程中,TGn Sync一度佔據優勢,不過協議最終沒有通過。直到最後,兩個陣營中,Intel和Broadcom綜合兩個陣營彼此堅持的觀點,組建了一個新的陣營增強無線聯盟(Enhanced Wireless Consortuim,EWC),從而打破了之前僵局,在經過了多次修訂草案後,最終2009年3月,協議得到批准。
相比之前的Wi-Fi技術,802.11n的核心技術概念是MIMO。之前的無線通信我們都是單天線的傳輸系統,在MIMO的設計上,我們可以通過多根天線,並行傳輸多個不同數據(如上圖,同時傳輸x1,x2兩個信號至RX端),從而提高傳輸速率,提供更高的系統帶寬。
在2009年的時候,Wi-Fi晶元規模已擴大至10億。
同年,在Wi-Fi協議高速發展的同時,IEEE另外一個委員會IEEE 802.16也推出了一個新的W-WAN協議,WiMAX。WiMAX與Wi-Fi不同,其注重更遠覆蓋範圍的無線網路接入。
實際上在網路發展中,各個不同源頭的技術實際上也是時有交互(如上圖)。然而是否成功,還是要根據市場和時機的檢驗,好比Wi-Fi雖然獲得了比較大的成功,而WiMAX則沒有被廣泛採用。
2009年時期,另外一件關注的事情就是CSIRO有關Wi-Fi技術的專利糾紛,該糾紛最終以CSIRO獲取2億的賠償結束。
2010年時,基於Wi-Fi的無線熱點已經達到了一百萬個。
在2010年時候,在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支持下,FCC同意在未來增加500MHz新頻段用以無線通信,該500MHz是分散在多個不同的頻段下,具體是根據具體的功能需求進行的設定。
在2012年時,CSIRO就擁有的技術專利,導致了第二次有關Wi-Fi技術的專利糾紛。
在802.11ac時期後,大眾已經對於Wi-Fi技術已經熟悉很多,也有越來越多人需求並從事無線業務。在2014年時,Wi-Fi的第四個里程碑802.11ac技術正式通過,802.11ac的關鍵詞是MU-MIMO。
如上圖所示,傳統的單波束網路,同一個時刻只能有一個設備進行發送(如左圖藍色區域,一個時刻只能有一個人發送)。而MU-MIMO技術下,通過波束的細化,如右圖藍色部分,路由器發送兩個波束,分別對準筆記本和手機,從而達到同時傳輸的目的。在802.11ac中,只存在下行MU-MIMO,上行不支持。對於802.11ac技術其他技術內容,我們這裡就先不進行展開了。
在2014年時,第一個802.11ac路由器進行了發布。802.11ac的協議指定過程中,也是存在產品先行的現象,所以在當下802.11ac的產品中,也存在wave 1和wave 2的區別。
2015年時,基於Wi-Fi的無線熱點已經達到了七千萬個。
Wi-Fi協議的將來
到當下,Wi-Fi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個新型的無線生態圈,其功能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標準互聯網數據的傳輸。根據其不同的工作場景和不同的需要,其存在不同的協議版本。
Wi-Fi作為一個經過了46年發展的成熟技術,其還在不停的發展中,我們也無法單純的去分析某一個具體的場景,判斷其的發展趨勢和價值。對於Wi-Fi協議的將來,應該還是挺好的,以上的討論主要還是追述一個Wi-Fi發展至今的歷史,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借鑒的作用。
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須註明出處和原文鏈接。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無線技術大講堂,請搜索公眾號(must_wireless)。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的移動手機號碼幾乎收不到大多數網站跟App的簡訊驗證碼?
※通信工程專業有哪些就業方向?有哪些比較好的未來發展方向?
※理解了傅里葉分析會對於世界觀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