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註
一、
周日上午跑酷課,安排練習5分鐘爬。
過了1分鐘,學員1過來問:教練,我平時腰不好,這個怎麼辦啊?
我說:現在正在練爬,你怎麼問到了腰的問題?
她說:突然想起來的。
我問:現在正在練爬,你腰疼嗎?
她說:沒有,腰挺舒服的,我就想到了平時腰不舒服,不知道什麼原因。
我說:告訴你也沒用。
她說:那先告訴我唄。
我說:先練完再說吧。
-------------------------------------------------------
過了1分鐘,學員2過來問:老師,你說深蹲的發力是不是應該這樣?
我問:現在正在練爬,怎麼想到深蹲的?
他在努力回憶。
我說:先爬完再說。
---------------------------------------
接著學員3過來問我:老師,我經常後背那有點彆扭,不知道怎麼調整。
我問:現在正在練爬,後背很彆扭么?
他說:沒有啊,感覺拉伸到了。
我問:那你怎麼突然問後背的事情了?
他說:拉伸到了後背,然後就想到了平時後背不舒服,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說:練完再說。
二、這個簡短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對話,有兩種現象:
雜念的升起極其細微,並且經常由身體觸發。不動聲色地就讓一個人遠離的當下。假設5分鐘的練習:一個細微的身體感受導致一次走神,30秒的焦慮,引發了30秒的思考,還剩4分鐘可以練。之後1分鐘再努力讓自己回到當下,還剩3分鐘。接著放鬆下來,按教練的引導,注意細節,體會關節的整體活動,進入狀態時,可能還剩1分鐘的練習時間。放大版本是30分鐘的練習時間,只有6分鐘的全然專註。你若一天都這樣過活,都在思考為什麼,思考怎麼辦,之後還可能會有各種行為來補償這些細微的焦慮,一天下來覺得很累,然後什麼都沒做。
被自己困住,往往是不能接受身體的感受。當一個人被不適的感覺困擾時,焦慮地問出這是為什麼的時候,我一般不會直接回答。因為大部分人並不是想知道答案,而是用「」為什麼「」來表達他們不接受或不允許自己身體不適這個事實之後而產生的焦慮情緒。如果真的接受自己身體的問題,或許就已經走在尋找方法的路上了。如果已經真的接受自己的身體狀況,那個腰不舒服的同學也許會和我說:教練,練爬的時候我感覺腰挺舒服的,是不是這個動作就可以改善我的腰疼啊?這和第一種問法有根本的不同。而且有意思的就是她問腰不舒服要怎麼辦的時候,她正在練習深度改善腰部問題的動作。
三、
各位不妨把這兩個問題放到更廣泛的日常生活去看看,其實沒什麼兩樣。比如一個人工作中遇到問題就很焦慮,希望馬上解決,然後找方法嘗試,嘗試一下不行,就換方法,換完看不到效果接著換,之後會發現可能一上午就在不斷地選擇,從未深入了解過自己的選擇,以及它們是否真的適合自己。一天都在各種選擇中度過,沒有任何實質進展。支配我們行為的心念一模一樣。
於此,為了運動,工作,生活更專註,更輕鬆順暢,我們需要有這樣的能力:即在事件中心,又能在事件之外看待問題,以便更好專註於當下該做的。
如何開始?不妨就從身體練習開始:重複一個精細動作,發現走神就回來繼續做動作。我的過往經驗里,這些都與身體有關,就算情緒也是身體內部的真實感受。
四、廣告:
新一批的跑酷鞋已經上架,歡迎各位光臨。
一雙觸感很強,讓你真實感受到地面實況的小眾運動鞋。
淘寶搜索店鋪 「OLLO跑酷北京高科」
五 公眾號:jlgaoke 歡迎關注 不定時發布身心相關文章。
http://weixin.qq.com/r/nXWxqS3EUXAurWnK9yCP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健身除了有好身材好身體。真的能讓性格外貌氣質發生改變嗎?
※第一章,花點篇幅,了解人體(上)
※健身房的健身教練搏擊水平怎麼樣?
※獨自卧推的時候如果避免杠鈴砸傷自己?
※健身時為什麼要先力量訓練再有氧訓練?
TAG: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