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彈少年團的青春戰略 n——《 花樣年華 》中一張與社群世代的溝通網路。 】

【 本文為《 第二生態系 》線上計畫 /「 演身性 」其一撰文 】

◎ 賴火旺

韓國流行音樂在當代最重要的運作模式 ——即是「 更動了受眾關係 」,讓閱聽者不再只是被動的消費者,甚至能跟生產人高密度互動。Kpop 表演人的「 Comeback Stage 」 需要大量的舞台佈景設計、繁複的燈光照明,以及聲勢浩大的應援團隊,故、多數採用錄播的形式。而正式的打榜歌曲則是採用現場直播的形式播放,這種節目編排模式為了將現場打歌曲目的( 即時短訊 )「 得票數 」及現場觀眾評分的累加,所以採用現場直播。而為了更好地展現現場真實性,亦採用現場直播進行舞台表演。因為任何微小的失誤都會暴露在觀眾面前,因此、打榜節目非常重視表演者和現場節目製作團隊的默契,粉絲的應援亦同時成為一塊重要的表演元素。打榜節目對攝影師的極高要求,在那些精確分配的鏡頭運用中能看出。內容播映前、節目編導都會反覆觀看各個組合的表演,進行反覆採排,甚至仔細研究每個歌手及組合中逐一成員的歌詞分配,最終編撰出最能被大眾接受的分鏡腳本。而這種利用表演中的「 機動空間 」來更動「 受眾關係 」的設定,成了 Kpop 能夠將娛樂工業化的關鍵( 附註一 )。

防彈少年團-BTS dance performance (Real WAR ver.)—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Y4ODE2OA==

《 防彈少年團 》( ????? )在這種娛樂工業化的關係上,則被我視為是 Kpop 「 全球化後 」第一個將自己「 少年語境 」混入「 身體展演 」中的男團,這些身體策略不僅是舞步套路設定,它包含了整個團體被用以何種形態輸出和其所放映出的核心資訊。該團從早前《 We Are Bulletproof 》一種仍舊偏向工程制訂身體的展演模式,到《 Boy In Luv 》終於開始出現高校男女關係式的賀爾蒙幽默。二零一五年的一連串青春戰略,從《 花樣年華 pt.1 》到《 花樣年華 pt.2 》,更是將個人特質入魂的階段,大量出現在 Kpop 程序化編舞中少見的、不確定的身體語言( 可見前列舞步集合影片 )。其中尤以「 ?? 」動作中混入不少團員平日於打榜空隙時的演繹語境( 參閱《 防彈少年團 / 女團舞合輯 》:youtube.com/watch? ),搭上同一張專輯內的另一首陳述十九坪空間中塞進九名練習生,對未來充滿遷徙恐懼的「 ?? ( 搬家 )」 更為有趣。下面就列舉「 防彈少年團 」長期在社群平台上和粉絲所建構出的一套特殊的「 對話網路 」來作為分析材料,這套對話網路也間接協助了《 花樣年華 》等專輯敘事梗概的完整( 附註二 )。

【 媒體複製時代的互動圖標

—— 神祕的「 熱氣球 」。 】

▲ 圖一是「 防彈少年團 」《 花樣年華 Young Forever 》專輯封面。n

社交服務「 Instagram 」因其 icon 更新、曾經引發一連串對擬物風格圖標在行動硬體上逐步遭到淘汰的討論,但其實更多流行文化也是附著在這些社交參與軟體的奇特大敘事中去發展策略。《? ?防彈少年團? 》近期推出的特別迷你專輯《 花樣年華 Young Forever 》便是一例。第一次看到《 花樣年華 Young Forever 》的專輯封面時,覺得很無趣,青春、飛行、熱氣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封面。但這個封面越看越奇怪,其所屬公司 ——Big Hit 大費周章搞了一個熱氣球就為了拍攝一個連成員的身體和臉都看不清楚的照片?這個封面其實不斷讓我聯想到某一個圖像複製時代的 App 或是電腦軟體上的小圖標,例如《 Corel DRAW 》這個向量編輯老軟體、甚至連 Instagram 的影像特效套用功能也是用了熱氣球圖標作為示範。其實《 防彈少年團 》在發表本次專輯之前,粉絲群曾經在「 V.app 」發起一個集體換頭像的參與運動。整個直播介面全部被這個熱氣球圖標吞沒,當時我覺得真的有強烈的軟體侵入感( 附註三 )。

▲ 圖二為 Instagram 於影像特效套用功能上所用的熱氣球示範圖標。n

▲ 圖三為「 防彈少年團 」《 花樣年華 》截圖。n

【 Blog / Youtube / V.app

—?—?網路語境的共寫練習。 】

《? ?防彈少年團? 》一共有七名成員,早前在「 V.app 」這類平台還未運作時,其所屬公司?—?— Big Hit 就已經讓成員各自經營符合自己技能和特色的「 社交網路 」,而這個特殊的社交技能、最後便無接縫地銜接到 V.app 的頻道上( 附註四 )。以公司想扶植為創作人的 SUGA( 閔玧其 )和 Rap Monster( 金南俊 )來說,兩人便以文化青年的路線著稱,發文內容多數為創作、歌手與樂團短評,甚至是冷門樂手的訊息關注為主。而擅長跳舞的 J Hope ( 鄭號錫 )則時常於 Blog 上發文探討對街舞的研究和練習短片。很有??早年 Blog ?剛興起?時「 共筆書寫 」的?練習狀態。其實 Kpop 團體應該沒有不擅長社群網路的,例如「 B.A.P 」因為解約訴訟暫停活動的期間,就以 Soundcloud、Twitter,等常見平台和粉絲維持聯繫網路,並發起零星的幾場街頭游擊表演。

▲ 圖四為「 防彈少年團 」官方設置的 Blog Banner。n

【 淡出的工業機器,

—?—?《 Save Me 》中自然景觀與人造舞台的影像運動。】

防彈少年團( 舞台說明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juFWitQFDg

承第一段所述,( Kpop )打榜節目編導團隊其繁雜且嚴謹的工作模式,因而造就了一個娛樂系統中牢固的「 工業空間 」。韓國這種幾乎停滯在八零年代電馭龐克式暗箱美學的封閉舞台,和《 Music Bank 》、《 M! Countdown 》這類打榜節目的舞台格式發展有著緊密的關聯,更多表演橋段是為了符合此種舞台格式而設定。現階段打榜節目的舞台定義就像「 展場 」,毎組歌手進駐都能有一個完整的空間設置。《 防彈少年團 》發佈不久的?—?— 「 Save ME 」一曲其回歸舞台、便將這個韓國娛樂工業用來製造影像的「 內 」、「 外 」空間作為展演核心?—?— 「 表演者、一片空曠的自然景觀、一個人造配製場景 」,和「 一個不斷流動而看不見的鏡頭 」。「 Save ME 」這首歌的舞台策略完全是「 虛 / 實 」空間的穿越術,「 Save ME 」的 Music Video 乍見為一部表演者穿著簡便日常、無太多描寫技術與影像特性的舞蹈段落,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將音樂錄影帶( Music Video )和回歸舞台展演( Comeback Stage )建構在一系列隱遁於影像背後、不斷流動而看不見的鏡頭腳本上,是讓兩套不同的場景系統以同一種「 影像陳述路徑 」呈現的展演戰略。同時也展現出對媒體介面的高度敏銳。

▲ 上圖一為《 Save ME 》MV 中的畫面截取,▽ 圖二則是防彈少年團於 「 M!COUNTDOWN 」的Comeback Stage( 回歸舞臺 )。n

另一個對年輕世代的「 媒介 」敏銳度,亦早在起始自《 I Need U 》的一連串視覺概念中露出。《 I Need U 》因被判定為十九禁,曾被要求重新剪輯,兩段 Music Video 刪減後落差了兩分鐘左右。部分對禁止線的戰術只有在「 媒體化 」的時代才能夠被平行地凸顯出來。雖然流行文化中呈現的「 少年 」,多數都是已被詮釋的、但卻能在「 花樣年華 」系列中隱約看到一個允許挑戰青春危境的身體信息存在。這些包含:群囂、鬥毆、縱火、自焚、弒父的影像橋段,更像在陳述這個時代、一個無助的世代?—?— 即便不知道為什麽而活也要不斷往前奔跑的狀態。近年討論全球化或在地爭議時,「 身體 」如何在這些疆界場所中穿越、或如何做關係處理,較常被忽略。「 身體 」在台灣視角中始終追尋的是之於西方規格的詮釋技術?—?— 「 一種性別權力爭議、正反向被消費、社會壓抑狀態下的詮釋,甚至高度強調性別的議題也反而模煳資訊中人格語言能被討論的擴張性。在全球局域的狀態下,可以確定的是,其實很多年輕人早就選擇了一種「 新的身體 」,那個身體理解相較於之前的語言描述來說,是一種更為模煳、曖昧、不確定性,和刻意流動的狀態。甚至?—?— 沒有邊界。

▲《 花樣年華 》系列混合內容。n

▲ 「 防彈少年團 」《 Fire 》內容。n

▲「 防彈少年團 」《 EPILOGUE : Young Forever 》內容。n

  1. 附註一、CT 理論。這種生產路徑也就是《 SM Entertainment 》的會長?—?李秀滿所說的「 Culture Technology Theory 」。

  2. 附註二、 實際上「 花樣年華 」的戰略不是全數由其所屬娛樂公司( Big Hit )官方所公佈,而是半年至一年期間,由粉絲循著每次回歸後的視覺訊息的透露,慢慢拼湊出來的( ptt.cc/bbs/BTS/M.144885 )。等於這場青春戰略中的題材書寫,部分空白是由粉絲加入而才得以完成。

  3. 附註三、詳見《 防彈少年團 》V.app 專屬頁面( vlive.tv/channels/FE619 )。

  4. 附註四、J Hope ( 鄭號錫 )於 V.app 上開通之跳舞節目《 Hope On The Street 》為早期 Blog 練舞記錄的延續( bangtan.tistory.com/324 )。《 防彈少年團 》自製的網路節目中,另一個深受粉絲喜愛的《 Eat Jin 》則為一以成員 Jin ( 金碩珍 )為主的「 吃播 」節目,同樣是延伸自前期 Blog 的策劃( bangtan.tistory.com/333 )。

推薦閱讀:

韓國有哪些演技好的愛豆?
如何看待韓國女團粉絲強套上女漢子人設?
如何評價李先鎬【andy shinhwa】?

TAG:流行文化 | 韩国爱豆 | 社群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