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親愛的梵高

1890年7月,一位精神失常的人走到麥田,面對著那片不久前畫過的黃色大地,深藍色天空以及無序飛過的群鴉,朝著自己腹部開了一槍。經過數天搶救,生命之神未再給他機會,29日,他在加歇和弟弟的陪伴下死去。這位以自殺結束生命的人,名叫:文森特·梵高。

一位生前只賣過一幅畫,希望用繪畫救贖他人和自己,最後卻未能拯救自己。他的貧窮與艱辛,如同他在信中所言,「一個藝術家與一個靠他的收入維持生活的人是絕對相反的;如果要做一個比較的話,在一個藝術家與一個鐵匠或醫生之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梵高有太多令人著迷的地方。生前貧窮、孤獨,不被人所理解,唯一與他保持著緊密聯繫的人是他的哥哥。生前他留下數百封信,信中他對於貧窮,藝術,文學,生活,有著獨到的見解,以至人們在他的繪畫與文字中,獲得感動和力量。

1、

喜歡梵高的人,常從他的畫中得到靈感,但鮮有人能說清楚,他的畫好在哪兒。

陳丹青曾在《局部》中大談梵高。片中他拿出梵高未畫的一幅小畫進行講解,那是幅未完成的畫,畫上是個髒兮兮,邋遢的小孩。這是梵高早期的作品,調子灰塵,顏色深重,沒有一絲明亮,他故意以灰撲撲的方式表現貧窮。陳丹青片中所講這幅畫,放佛梵高在畫它時,像個孩子般,開始認真仔細,後來變得隨意,微微有些煩躁、焦慮,最後不想畫了,孩子氣般在人物臉上草草塗抹幾筆,無心再畫,不得不棄掉。

那梵高畫畫,真的沒耐心?否也。印象派畫家的繪畫風格多來隨意,他們基本上不打草稿,現場作畫,多捕捉瞬間動作,常把握光與影的效果。梵高深諳此道,他畫畫,越是最後,越是隨心而走。《BBC之藝術的力量》里說,梵高到法國後,初期以臨摹印象派風格為主。「他不是畫不出來,只是印象派的風格太過花哨,總讓人沉浸在大自然中。」

陳丹青用兩集講梵高的小畫,可具體好在哪裡,他也說不上來,只一個勁兒的說梵高是憨人,從他留下的信中,也可見一二。他常常寫對畫家的看法,寫繪畫的技法,寫自己在繪畫上的提高。對於藝術,他曾寫到,「作品藏在人民的心裡,我一定要深深地抓住生活」。

2、

人民是貧窮的,貧窮也伴隨著梵高一生。梵高生前生活並不幸福、快樂,終生在提奧的接濟下生活著。他的繪畫,前期顏色、調子陰沉,似乎想用這種方式,展現最底層人民生活的苦難,從而來反對整個藝術節崇尚那種光鮮亮麗的畫作。

對於世俗的,拜金的,那個社會的風氣,他拒絕接受,任性的呆在生活低沉,看工人、農民,從他們的生活中,發現美。「有一些大人物, 他們有別墅和飛黃騰達的計劃。我寧願留在吉斯特,或者在任何陰暗的、簡陋的、骯髒的衚衕里,我在這裡永遠不會感到煩惱;但是我在那些好房子里卻感到不自在,感到討厭。」

梵高堅信,在尋找自我救贖的過程中,幫助窮困人,畫出他們這個世界的樣子,是值得去做的事。他希望改變他們,卻不明白人是很難被改變,如同妓女西恩,是不可理解的存在。

3、

心裡有善良的種子的人,想去改變妓女的品性,是件不可能的事。在他寫給提奧的信中,曾多次表現對西恩的無奈,這也導致梵高最後不得不放棄的原因。這是場從開始便能預感到結局的愛情。或者說這並非是愛情,因為在信中,他是用同情、無奈、不解的口吻表達這段情。

西恩在藝術道路上,不能說是沒有功勞,他成功使梵高找到自我方法,同時快速掌握人像技巧,在她的身上,梵高發現別樣的人體之美,這美來自西恩處在生活最底層時本性。

一個在自己吃不飽飯,靠接濟生活的人,擁有如此胸懷,想來是不容易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梵高在藝術的追求上,是在普照整個世人。

4、

喜歡梵高的人,未必真的喜歡他本人。記得以前聽蔣勛講梵高,說曾有位住在他隔壁的老太太,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他。因為在她的眼裡,梵高是個瘋子。

極端、無奈、偏執,還是個精神病?可能都是,可能都不是。

「我在多數人眼中究竟是什麼,是虛無漂亮?是離經叛道?還是個討厭鬼?是個永遠無法在社會上爭得一席之地的人?簡而言之就是個人渣。就算他們說得都沒錯,但有朝一日我要透過我的作品,讓他們瞧瞧。我這個微不足道的,無名小卒的心聲。」

我只知道,無論他是怎樣的人,並非微不足道。

(完)

有思想的人混知乎,愛看電影的人就掃碼,歡迎打開微信關註: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天使投資人:梵高的弟弟提奧
梵高書信全集原文是用什麼語言文字寫的?
關於梵高的傳記《渴望生活》表達了梵高對生活怎樣的「渴望」?
《至愛梵高》畫卷之謎

TAG:梵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