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業助理-知識】個人知識管理如何做好分類管理,便於後面的學習利用?
最近在做自己的系統知識庫,發現遇到的最大瓶頸就是:知識分類。主要是自己的知識收集太碎了,太散了,整得我都快崩潰了!
作者:JOin建軍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21305/answer/110004784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構建個性化知識體系,學以致用
個人觀點:知識管理體系是一個完全個性化的生態體系。她好比是鋼鐵俠托尼的外衣,完全定製化,與身體合而為一;她又像007的指紋槍,只有主人才可以扣動扳機。因為知識管理的一個秘密是,它是生長出來的,而不是移植過來的。
知識管理體系用得好可以幫助博學多識,用得不好會讓人徒然浪費很多時間精力。我假設喜愛知識管理的人都有「收藏癖」,在這之中有一種潛在的無止境、無限度的收藏、整理傾向,說的不好聽,有點像是「知識的葛朗台」,很容易在收藏、收集、整理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滿足和成就。但葛朗台並不懂得財富要流轉起來才可以帶來更大財富的道理,而且周轉率越高,財富的增值速度也會越快。這也就是「學以致用」如此重要的道理,也是商業中要更好地組織資源、提升周轉率,獲得更大收入、利潤的道理。知識是一種財富,只有當它可以被更高效地融入到個人的工作、生活、學習中的時候,它的效用才開始發揮出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可以幫助更好地收集資料、信息,不斷豐富和完善它自身,這個體系在進入實戰之前都會比較脆弱。知識體系越是龐大,圍繞著收集、整理所做的工作和耗費的時間、精力越多,不經歷實踐檢驗的知識體系很容易倒塌,被新的知識體系取代。個性化知識體系的發展
十多年以前就開始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特別年輕的那陣痴迷於此。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領域進行了細緻的梳理,希望能夠圍繞這些領域建立系統的體系。這個事情始於凌亂,終於無果。好比三歲的孩子在沙灘上建設自己的城堡,一陣海浪翻湧過來,城堡一下子就沒了模樣,沙子里便吸滿了水,流於無形。
真正感受到其價值的是工作中的實戰經驗。在華為工作的那段時間裡,接觸到很多案例,這些案例對於剛入門的人來講特別重要,不但可以提供學習的參考,也能供出現問題的時候查閱參考,好的案例中有細緻的步驟,可以直接拿過來用。百度經驗就是這樣的案例庫,其中的很多經驗都可以讓我們直接使用獲得價值。偶爾自己也會寫案例,不但可以提升自己,還可以獲得獎勵,但這並沒有進入一種常態,那時候的積累較少。努力標準化案例記錄和案例寫作。這是在阿朗工作的十幾年間最大收穫之一,日常工作中很多的案例沒有辦法積累,主要的原因是沒有辦法隨時隨地保存現場材料,以及為此而收集的資料。最終找到了方法去記錄和積累。材料豐富之後,個人的案例寫作也開始多起來。處理問題、寫作案例讓自己的知識體系逐步豐滿起來,這是一個逐步結構化的過程,也是知識體系自然生長的過程。起初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到這是一個知識體系,她只是處理問題所必需學習、掌握的知識點、模塊罷了。然而最終它們不斷串聯、整合,在個人的頭腦之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這個體系的好處在於,不但有理論框架結構,還有相應的案例文章,最重要的是她有實踐經驗與之對應。她是活著的一個體系,有力的支撐我每天的工作,讓我可以高效率的應對。技術的知識體系依靠實踐經驗建立,商業的知識體系是依靠思維導圖建立起來的。進入商學院學習那陣,對於理論知識的痴迷不減,因為期望能從中發現「黃金屋」。巨大的壓力下,結合社會工作的感受,明確了不可以繼續被動學習的原則,必須主動學習。只有理論知識完全不夠,需要將理論知識融合到案例中,我對案例學習高度重視。不過商學院的學習氛圍令人失望,案例學習很難組織起來。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發展了思維導圖這一個技能。這也是長期以來希望培養出來的技巧,但種種原因讓這個想法沒有能夠落實。商學院的理論學習提供了一個機會,藉助數百本書的閱讀找到經典書籍,並將關鍵章節用思維導圖勾畫,一方面強化了理解,建立了理論知識框架;一方面強化了思維導圖的技能,讓這個技能融入了學習和思考。
將理論融入實踐的學習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完整和完善的體系。吳熙娟所著的《熙娟敘語》對這個過程有非常深刻的認識,也有非常多的心得經驗反應在這本書中,她的本意是敘述自己成長為心理諮詢師的歷程,但其中自然融入了成長學習的過程,有特別多可以值得借鑒的地方。經過商學院兩年多的努力,各種方法運用,最終的結果是建立了商業理論知識的框架。這是一個理論更多的框架,有很少一部分案例,但都非常膚淺,太多的環節沒有親身經歷過、操作過。現在只是更能理解它們,能運用一種專業的語言去描述它們。有了這樣一個框架,在商業領域的思考與以前的混沌會有很大的不同,它可以指引思考的方向,指引專業書籍的閱讀,指引資源的導入,總的來說讓人思路清晰、方向明確。不過一旦進入到較深的層級上,這個框架的盲點也就顯現出來。在這個領域裡面或者一片空白,或者完全沒有實戰經驗,純屬理論空談。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可怕,大方向明確,尋找懂行的專家不是難題,獲得有效的知識和經驗也就更容易實現。在專業領域方向裡面,專業語言基礎和信息訪談能力可以幫助我們跨越障礙,連接到另一個世界。個性化知識體系的構建
現今沒有一個太滿意的管理軟體來實現自己的知識管理。目前的知識管理通過印象筆記來實現。為自己的信息架設了三個庫,分別用於重要信息存儲庫(不常用)、知識材料存儲庫(常存儲、不常用)、動態經驗加工庫(常用)。
對知識管理來講,最重要的是知識材料存儲庫和動態經驗加工庫。知識材料存儲庫主要是存儲文章的,目前收錄三千餘篇文章,這些文章的檢索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的分開,使用起來會比較困難,文章中的有用知識和信息能夠被使用的概率非常低。目前的方法是對他們進行了模塊化的區分,主要按照商業分析的框架結構來組織知識:宏觀-中觀-微觀-職能等層級,在專業層級裡面又可以繼續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更細的劃分(如果具備這個能力就劃分,不具備就不劃分,等看到不斷積累豐富,有必要有能力再來劃分)。
溫馨提醒,知識管理是一個體系,切勿盲目模仿,有意識適可而止的積累,但不要過度積累,不要為它所累,要讓它為我們服務!推薦閱讀:
※激勵可能是碗「毒雞湯」
※你現在用什麼書籤服務?
※你是如何管理Kindle上的書摘的?
※你是怎麼做稅收政策整理和更新的?
※4招根治「書讀完就忘」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