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犀利的刀——閻連科與《日光流年》
飛花摘葉,殺人無形。這是現實中頂級武林高手的境界,在藝術上專門有一個詞來形容這種境界——神韻。再高,那就是形而上的「道」之境界了,不屬於世俗煙火人間,不在今天討論之列。
閻連科就是一個這樣的高手,他用超現實的手法,描寫了一幕幕荒誕、荒謬和冷峻、冷酷的場景。這些明顯不真實的場景和事件,卻讓我們明明感覺就在身邊、我們就在其中。換句話說,他的超現實,向我們傳達的卻是現實——現實的本質內核。他描寫的內容明顯不屬於現實邏輯,但卻符合現實中的精神邏輯、心靈邏輯——這可能就是他說的「內邏輯」吧,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現實。或許,這就是他的「神實主義」。
就像卡夫卡的《變形記》、《城堡》等作品一樣,我們都知道內容很荒誕,但同時也都感覺和知道他描寫的就是現實,探索的就是現實的扭曲、人性的變異。而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馬孔多百年興衰的現實與虛幻,何嘗不是一個時代的心靈變遷?拿這兩年比較熱火的《冰與火之歌》來說,我們都知道馬丁寫的就是架空歷史的魔幻小說,但在閱讀中讀者會被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對心靈、人性的深刻影射所震撼。他表面上只是借用了一個北歐的神話觀、宇宙觀,內容表現的卻是對當前心靈與人性的反思與批判。
現代也罷,後現代也罷。當前人類就面臨著這樣一個信仰缺失、價值彷徨、人性異化的現實——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都逃不開的命題。具體到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數百年「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歷程」的急劇變化的當代中國,情況可能更加錯綜複雜,權力、名利、慾望、前途、命運……包括當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誰也沒有真正的安全感——不知道哪一天,厄運——吃不上飯、看不起病、甚至戰爭和死亡,就會「Duang」地從天而降。現在網路生態的各種奇怪現狀,不就是當代中國在網路環境里的映射、不就是當代中國的一個縮影嗎?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以前的人類從沒有過這樣豐富、浩瀚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遺產。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以前的人類也從未有過這樣深刻、沉重的彷徨與失落、質疑與掙扎。日頭一天天,來來回回,日子如流水般逝去,在冷冰冰的嚴酷現實面前,生命的意義與內涵經不起推敲。生與死之間,那一眼望到盡頭的人生,越發地令人恐慌。為了抵制和忘記這種恐慌,我們勤勞、智慧、偉大的人類,就把人生機智地落腳為「活得好不好?混得好不好?」這樣具體、急迫的任務了。
《日光流年》中,三姓村人頭上始終纏繞著「四十歲魔咒」。現實中「四十而不惑」的人呢,四十歲之後的人生大多數也只不過是渾渾噩噩地生活罷了,還有誰真正去關心、去在乎五十知不知天命?權力在三姓村裡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有力存在、無處不在,「叫誰幹啥誰就要幹啥」,三姓村人跟隨著權力,誓死要破除「四十歲魔咒」。在三姓村人心裡,這是一個偉大、光輝的目標,一切都要服從於、服務於這個目標。
這部小說,無論風格、技巧、內容,都確實比較壓抑、殘酷,嗜血見骨,剝皮噙肉,而語言卻又酣暢淋漓。它太現實主義了,全部的努力都是為了活著,一點點理想之光也是伴隨著現實的殘酷,帶來的也只是依然殘酷的現實——主角努力當村長,發誓要破除全村人「四十歲死」的魔咒,讓情人賣淫掙錢來治病、引水,引來的依然是有毒的水;為了活著,努力生娃,村長上空回蕩著成年人造娃的「交響樂」;為了活著,用自己的女人誘引外來的力量,到村子裡開墾土地。主人公可謂在現實的壓迫下,犧牲了所有,直到最後身疲力盡地躺倒在已經死亡、腐爛、生蛆的愛人身旁。
它血淋淋地撕開來的東西——那些生存、權力、理想,宿命般地被粉碎了。無論多麼華麗的外表,揭開來看都是血肉;無論多麼努力,結局一樣悲慘,一遍遍地鞭打、拷問著人們「人生來原初的意義是什麼」?閻連科自己說,這是寫在40歲前的小說,來幫助他尋找人生原初的意義。古人說,四十不惑。他先後三易其稿,用了很大的力氣來雕琢這部小說。
有人說這部小說描寫的是「中國農民的心靈宗教史、生命救贖史」,我覺得這是降低的說法、求全的說法、曖昧的說法,這根本不是閻連科的原意,至少不是他的完整原意。他要描述的不僅僅中國農民的生死問題、心靈問題,更多地是在探索一個族群的心靈問題——一個族群、一個時代的心靈歷程。他採用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倒敘方式,以此來不斷追問「人生原初的意義」。這部小說,還是要按照作者設定的順序去閱讀,先看結局,再向後追溯人物的前緣,讓我們始終帶著這樣的疑問——是什麼原因讓這個人有著這樣的結局——向後面一路閱讀,回溯尋找人生原初的意義。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每一個人,以前的他們都不是現在的他們,童年的他們也不是現在的他們。活著,生活沒有變,但人已變。
在那個必然的結局到來之前,人們依然希望著、追索著。多麼深切的絕望,從開篇即始,如影隨形,越是希望,越是絕望。數十年,數代人,倏忽之間,呼嘯而過,其間發生的一切毫無意義。人生應該從過程里成長成熟的,但三姓村的人沒有,一切只是為了活著,像一根繩子一樣,牽著狗一樣的人,直到「死亡咣當一下落到頭上」。
我們不能以上帝之眼去看故事、看其局限,而應該把自己放入情境之中體會人物。把這個故事、村子裡的人擴展到一個地域、族群,其內里邏輯也是相通的。現實中的人們,也是這樣嗎?內外求索,日夜奔忙,千種束縛,萬般焦慮,甚至賣皮賣肉……走得這麼快,為了什麼?那些違反人類良知的人性荒誕,是為了什麼?就像閻連科的《受活》一樣,在殘疾人群的環境里,健康的人是異類;就像在現實中一樣,在全力以赴、熱血澎湃地追求名利權欲的環境里,疏離的人是異類。
作者把人物置於一種跳脫的極端環境中,逼迫人物作出反應、袒露人性。我們實在無需糾纏於什麼內邏輯、半因果或者什麼寫實主義、魔幻現實、神秘現實之類的概念,只要有觸動、有啟迪,這些人物反應就是合乎邏輯的,況且其中的很多細節是寫實的。就像三姓村人的「喉堵症」是全村人的共同業力一樣,在「四十歲魔咒」的陰影下,在為了活著的壓抑下,「他佔了我半尺地皮」,「他的墓比我們的好」,「司馬藍要死了,你藍十四也到三十七歲了,你兩個都得死在我前邊哩」……人性的卑微、荒誕、癲狂,帶來了強烈的衝擊,讓我們冷汗涔涔——如果我們在那樣的環境中,我們會怎樣?我們在當前的環境中,和故事有多少區別?我們每日里孜孜以求所走的一眼望到盡頭的路,意義何在?
司馬藍、藍四十,為了理想也好,為了個人私慾也好,犧牲了那麼多,值得嗎?在閻連科眼裡,這應該是一種努力超越命運的抗爭,卻愈發顯得絕望、悲壯。白花花的日光下,充滿了發霉的味道,生活像一灘爛泥一樣袒露無遺。在最卑微的、最殘酷的、最骯髒的爛泥里,卻催生出最純粹、最震人魂魄的人性之花——這經歷了無數男人的肉王、用剪刀捅了自己下身很多洞、死後身體生蛆的藍四十,讓人啞口無言又心情激蕩。
閻連科的心還是軟的,他做不到像魯迅一樣「一個都不原諒」,也不像卡夫卡一樣徹底地冷峻、絕望,他讓司馬藍最後躺在了藍四十身旁,給我們在一片慘淡中保留了一絲人性的溫暖。就像作品結尾「司馬藍在如茶水般的子宮裡,銀針落地樣微脆微亮地笑了笑」一樣,世界又回到了原初的模樣兒。或許,這是答案之一、意義之一。
這部小說的語言也很震撼,酣暢淋漓,猝不及防,給讀者帶來的就是活生生的人生,確實如閻連科所說,下了很大的功夫。「嘭的一聲,司馬藍要死了」,這是一個鮮明的開頭。再比如,毫無保留獻身愛情的藍四十一番連續不斷、傾瀉而下的絕望陳述後,「他就那麼跪著一連朝自己臉上打了十幾個耳光。冰白的響聲飛滿一屋子」。字裡行間的聽覺、視覺如在耳邊、如在眼前,大段大段的絕望陳述後,分明是蓄積已久、倏忽而來的心靈震撼。這樣的語言很多,讀起來「冰白的響聲飛滿一屋子」……。
同時,閻連科並不注重細節描寫,他只抓故事框架、脈絡,他只追求作品要探索和揭示的內核,並在人物語言、對白中挖掘心靈與人性,真是能刪得都刪了,讓讀者閱讀的節奏、感情變化很平衡。這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常規小說,所有的形式、語言、技巧都在服務於作者要表達的東西,他不考慮趣味性、暢銷性,但作品自有其內在的深刻「趣味性」——可能比較適合像我這種中老年人閱讀吧。
至於說,閻連科的小說選材,總是圍繞中國農村、河南農村等等,那是和作家的出生、成長經歷有關,那是作家個人獨特的先天存在,那是作家最熟悉的、無法超越的精神源頭。作家只是從這個源頭出發,去探索世界,他並沒有停留在這個源頭上,而是讓讀者通過這個源頭、這扇窗戶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甚至看到了更恢弘的心靈世界。
閻連科是當代中國作家的佼佼者、開拓者,是一個有自我要求的良心作家。你可以不喜歡他,但永遠無法忽視他的存在。他就在那裡,「咣當」一聲,讓我們虎軀一震……
推薦閱讀:
※什麼電紙書適合閱讀掃描版 pdf ?
※伊藤潤二《富江》的閱讀順序是怎麼樣的?
※如何理解挪威的森林的結局?
TAG: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