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有的Live:皇家學院——近代歐洲科學院的興起

十七世紀中葉,王權和教權的烏雲在歐洲大陸上空裂開孔隙。

1642年,伽利略度過漫長的軟禁生涯,去世在佛羅倫薩的鄉間別墅。他的書籍遭到封禁,手稿在火中熊熊燃燒。然而知識的血脈不會就此斷絕,科學以慘烈的代價在歐洲的土壤上傳播開去。

學者們小心謹慎地進行著學術研究,這些研究成果被整理在他們案牘之間的筆記間,傳播在他們彼此寄送的信件里,回蕩在他們私下聚會的討論中。

在英國,「無形學院」,Invisible College,這個讀起來頗似懸疑電影里邪惡組織的稱號,指代的其實是英國學者們小範圍的沙龍聚會。在法國,笛卡爾的大學長:馬蘭·梅森與整個歐洲的多達78位學者建立起龐大的通信網路,後來被稱作「梅森學院」,學者們在梅森的寓所里定期聚攏而來。

檯面之下的探討匯攏聚集,終將令檯面之上的人們有所耳聞,並上達天聽。這兩間小小的沙龍聚會,後來分別成為了歐洲兩大皇家學院的前身,英法兩國分別建立起英法皇家科學院,科學的兩大山頭隔著英吉利海峽對望,學者開始擺脫單打獨鬥,以群體智慧相與提高。

那也是整個歐洲「皇家學院」的黃金時代,在一批開明君主治下,科學院模式在歐洲大陸蔓延開去,柏林科學院、彼得堡科學院、都靈科學院紛紛建立。學者們走進宮廷,成為君主的座上嘉賓。科學的動力注入國家機器的引擎,整個歐洲的發展煥然一新。

歐洲近代科學院從發軔到興起,歷經超過一個世紀。先驅們篳路藍縷,白手起家。在英國,皇家天文學家弗蘭斯蒂德在格林尼治這座天文學孤島上,孑然一身,開始了四十年寂寥的觀測。在法國,卡西尼家族先後四代執掌巴黎天文台,四個卡西尼組成了薪火相傳的家族長鏈,整個家族歷史和科學院發展史纏繞糾葛。

歷經發展之後,各國的學院終於擺脫寒酸的配備,得以啟動宏大的科學計劃:法國科學院派出的考察小組進入環境惡劣的北極圈和秘魯山地,測量地球的形狀;金星凌日發生之時,各國的學者跨過萬里波濤,分散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匯總各地數據,計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英國派出以庫克船長領銜的科考船隊,讓人類終於得以認識到茫茫太平洋的真正面貌。

2016 7 5 日(星期二)晚 21:00,我將講述歐洲啟蒙時代中,關於各國學院發展建構的一段歷史。活動中會贈送20本此前在「知乎一小時」計劃中出版的電子書《憤怒的牛頓》,以饗聽眾。

報名鏈接:zhihu.com/lives/7322406

主講人@汪有,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輔修,科學史愛好者,知乎「科學史」話題優秀回答者,恭迎聆聽。

推薦閱讀:

數學是不是人類認識"上帝"的唯一途徑?
科學史上有哪些巧妙的實驗?
亞里士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理論是怎麼存在了一千多年的?
熟悉而陌生的辛烷值

TAG:科学 | 历史 | 科学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