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翡翠的密度是3.33,人心的密度是...

01翡翠 vs 水沫玉

縝密以栗

玉作為這顆星球最美麗的石頭,在幾十萬年前就被原始人視為神物。原始部落中的大祭司會收集漂亮的石頭作為祭祀之用,祈禱風調雨順。

幾千年前的春秋時期,中國的先賢將玉進行了更精細的分類。認為玉並不是特指某一類石頭,玉必須同時滿足幾個標準,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叫做縝密以栗。意思是玉的密度要高,要有一定的韌性,承受得了磨難並始終保持著美玉最初的那一面。

同樣的玉石,也有許多是承受不了磨難的,比如水沫玉。水沫玉和翡翠可以說是兄弟玉,同樣一塊翡翠,有可能一半翡翠,一半是水沫玉。

而且水沫玉由於硅的含量比翡翠更多,所以看起來都很通透,剛做好的水沫玉鐲子肉眼觀察和冰種翡翠區別並不大,只是拿上手才覺得份量很輕。因為翡翠的密度是3.33,而水沫子的密度只有2.60

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沫玉的飾品由於密度低,佩戴過不了多久就會氧化發黃,光澤暗淡。硬度也比較差,一般的洗澡,做做家務時不小心就會刮花。沒過兩年就面目全非了。

同樣是緬甸產的玉,甚至是同一塊石頭出來的玉區別如此大,初看時類似相同,但由於密度不同,水沫子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這讓翡翠哥想到兩個古人......

02

唐伯虎 VS 王明陽

王明陽和唐伯虎這兩位大神都出生在1470年前後,相差不過2歲,算是同一時代的人,還算得上半個同鄉。兩人都是少有大志、飽讀詩書,從小就有才名,唐伯虎更是被譽為「神童」。1499年,兩人都到京城參加會試,唐伯虎卻遭受沉重打擊,因為牽連進鬧得沸沸揚揚的「泄題案」,從此絕緣仕途,當年28歲的王陽明則順利考中。

至此兩人的分水嶺開始出現,唐伯虎似乎遭受了沉痛的打擊,開始自暴自棄,在江南妓院的溫柔鄉里過著狂放不羈的生活,得了一個風流才子的「雅號」,還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故作瀟洒的心境: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而順利高中的王明陽似乎也沒好到哪裡去,當時有個權傾朝野的死太監叫劉瑾。他大肆逮捕反對自己的大臣,時任正六品刑部主事的王陽明看不下去,上書要求釋放這些官員,但舉報信卻落到了劉瑾的手上。劉瑾大怒,假傳聖旨,王陽明被杖四十,貶到當時偏遠的荒蠻之地貴州龍場,任從九品的驛丞——掌管驛站車馬迎送的卑微官職。想想「九品芝麻官」的說法,就知道這個官職有多可憐了。

而事情還不算完,拖著被杖責得血肉模糊的身軀前往貴州的王陽明,在路上遭遇了劉瑾派來的殺手。王陽明最終靠假裝跳水自盡,才逃過一劫。

而在遭受了這樣的打擊後,王明陽在前往貴州龍場上任的路上也寫了一首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順境或逆境,都如空中浮雲。三萬裏海上泛舟,猶如駕著錫杖乘著風,從高山之巔疾馳而下一樣的痛快。這就是這首詩表達的情懷。格局高下立判逆境和磨難,對於唐伯虎是一把把烈火烹油的柴,於是糜爛落魄大半生,最終燒成灰燼。唐伯虎困頓潦倒中最後的絕筆詩是這樣的: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至死,他仍然是執迷不悟,仍然是靈魂流落他鄉,不得安頓。

而對於王陽明則是一道道頓悟之前的淬火。不但成為一代宗師,還建立了用35天平定寧王朱宸濠策劃準備30年的叛亂這樣的不世之功,涅槃重生而位列聖賢。六年後,王陽明臨終時的遺言是: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03

君子如玉 , 縝密以栗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每個人的人生也都有自己的苦衷。將作為藝術家的唐伯虎拿來和作為哲學家的王陽明對比,也許並不公平。本文之意,也並不是想抬高誰、貶低誰,而只是想探究,造成兩個人天差地別的原因在哪裡,我們又能獲得什麼啟示。

原因,也許就是「內心強大」四個字。貴州龍場悟道之前,王陽明的遭遇並不比唐伯虎好,內心的痛苦也一點都不少。但是他頂住了,沒有放棄心中的價值追求。而唐伯虎沒有做到。這反映的,就是內心的堅韌程度。內心有多強大,人生就會有多堅挺。

君子如玉,縝密以栗,智也。

翡翠哥歡迎粉絲投稿!

稿件經採納翡翠哥將會送出一塊玉

投稿郵箱3189093840@qq.com

詳情戳▼

翡翠哥!我要給你投稿

一雙慧眼千人用,半片薄唇萬人談

weixin.qq.com/r/XkhfR5T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推薦閱讀:

知乎新手,誠邀各路翡翠大神討論問題?

TAG:翡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