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至道,從粗淺到微細
家電包含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
電視機分不同的尺寸,14 15 17 20 21—42 50 55 55 60 100。
不同的尺寸中有不同的零件所組成,同樣的大小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型號。
任何事物從粗淺到微細,都會越來的越精準。
如果家電是一種統稱,那把家電分為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就是一個細化的過程,因為這種細化,我們可以分辨得更清晰。當我們想要買電視時,我們不能說只想要買一台電視就可以,我們還要想買多大英寸,具備什麼功能?多少價位?等等,考量一系列的微小因素。
空性是一個人,一個人有十大系統,二十二個器官,有四十萬億個細胞。這樣的區分也是從粗淺到微細的一個過程。當我們想越來越深入的探索某件事物時,就需要不斷用最細緻的語言去區分它。
如果我告訴你竹子的製品很好,你可能不會相信,但是如果我帶你走一趟竹炭生活館,現場為你演示,竹子製品所能起到的作用,你或許就無法經受得住誘惑,會購買很多。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從微細的角度去想了解到這個東西有如何如何的好處時,我們很難經住誘惑,就會想要購買它們。事後我們會說,那個銷售員太能忽悠了.........因為我們後悔購買這些物品,而當時呈現的那些細節,又是如此的誘人,我們無法抵住誘惑,於是我們將這一切的原因歸結於那個人的」忽悠「。
譬如保險,如果直接告訴你,你應該給自己買一份保險,100個人裡面99個都會拒絕,但是如果銷售員告訴你,保險所具備,風險轉嫁,資產轉移,資產保全,避稅,是體現對家人責任和愛的工具時,有很多的人就無法抗拒。因為它更細化的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所以越微細的力量越強大,越微細的力量我們越無法抗拒。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從粗淺到微細的進化過程,科學醫學的進步,也是建立於此,越來越細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癌症病人很少的原因就在於,儀器的精密度不高,有些人是得癌症死亡的,但是並沒有查出來,所以我們會有一種誤判,六七十年代癌症的發病率很低。
從粗淺的微細應用到生活,譬如兩個人的關係,我們第一次見面,會聊一些非常簡單的一題,互相問候,慢慢關係進一步時,我們向對方袒露共同愛好,關係更進一步時,我們會分享自己的見解,當我們發現我們能看到的深度是相同時,我們的關係會更進一步,所以古人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如何用粗淺和微細的方法來看人呢?
如果我說,電視機有14 15 17 20 21等等的尺寸時,正常的人可能會回答,還有42 50 55 55 60 100的尺寸,也可能回答,14 15 17 20 21這些尺寸的優缺點。但是如果你告訴我,電視機的屏幕都是玻璃製造,殼子都是塑料和鐵皮的,那就等於沒說。我們就會知道這個人是不懂裝懂,因為我在講很微細的東西,而他不懂,所以他用非常粗淺的東西來回答我。所以對於一個內行人來,一個人一開口就知道他對這個行業的了解水平。
國家的發展也是如此。
敢斷言的是,未來中國的政權,會越來越透明化,越來越細節,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這是大勢所趨,是天道運行的規律。
一個公司的發展也是如此,經營客戶,員工的福利,公司的規章制度,只要這個公司想要發展,這三件事情就需要越做越細,唯有如此才能長久經營,稍有懈怠,就會被社會所淘汰。而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的創業之艱難就體現在,創業之初就需要在這三點上越來越細化。或許在80年代隨便一糊弄,就可以成立公司,做強做大。但如今,社會的標準越來越高,再像以前的經驗隨便糊弄,已經無法成事了。
社會的進步,也是如此,會越來越細節化、平台化、透明化。而服務,是21世紀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因素。
天地間任何的一切都跳脫不出從粗淺到微細的過程。
推薦閱讀:
※為什麼驅魔捉鬼都是道士做的事情,而和尚不參與呢?
※看《幽夢影》,有一句無善無惡是聖人,想起王陽明也有一句類似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怎麼理解。。?
※《老子》中「道」、「德」、「名」三者分別是什麼?有什麼聯繫?
※為什麼現在人們想遠離塵俗時都選擇出家當和尚,卻沒想當道士?是感覺道士掉檔次,還是所謂的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