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小籠生煎,右手酥皮奶油

企鵝吃喝指南|「海派小吃」 第 1 篇

林林總總的地方食物,唯有上海,自稱「海派」。

海派海派,上海派別,更取海納百川之意。

要吃出一座城市的本味,往往在於街頭巷尾的小吃。作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上海小吃的源頭是本埠的,也是本土的,在漸進流變中又不斷融進外埠甚至是西洋品性,在歲月洗鍊中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海派小吃」風格。

上海人民,對奶油西點愛得深沉,又同樣迷戀生煎的鮮嫩多汁;左手右手,一邊本地,一邊洋氣;外埠來客,常常不解,到底哪樣才是上海真味?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決定深入探尋海派小吃。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滬上最有名氣的小食若干。而上海著名的四大金剛、餅系、面派與糖嘴零食,且待今後慢慢細說。

上海是個典型的移民城市,我們之後提到的湯糰糕團、月餅西點,發源近至江浙,遠跨歐亞,都在塑造著這裡吃的版圖。而唯獨生煎能夠溯源上海,是最local的小吃,所以,放在第一個說。

作為最受上海人喜歡的小東西,生煎在漫長的發展中衍生了流派若干,被好吃之人研究無數。

於是,生煎黨們至少吵了這麼幾場架:

半發酵|不發酵

作為一個正常的包子,皮子是發酵的,所以才有我們吃到的鬆軟口感。而生煎包妥妥是個異類。

老派的生煎麵皮,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半發酵——既不像不發酵的餃子皮一樣緊實,也不會像全發酵的麵包一樣疏鬆,皮子的口感嚼勁和鬆軟兼具。不過現在的新派為了追求皮薄餡大,也有不發酵的麵皮。

清水|渾水

至於內餡,則又分為清水生煎和渾水生煎兩派,其實就是湯汁多寡的區別。

清水生煎的汁水不多,都來自肉餡本身,好肉才出得了香肉汁。後者加了湯凍,如果沒留神一口咬下去,不是對面的人被濺一臉,就是把自己胸前搞得東一塊西一塊。

褶子朝上|褶子朝下

就連褶子朝上朝下都有講究,求好看的自然是把有褶子的一面往上翻,而真正的做法是把這面對著鍋煎,因為這面比較厚,才能煎出又香又脆的焦底——生煎說一不二的靈魂!

如果吃生煎也有鄙視鏈的話,那處於頂端的人,多半要吃半發酵的褶子朝下的清水生煎哈。

至於你愛吃鮮肉蝦肉三鮮還是蟹粉的餡兒,就別爭了。難道正確打開方式不是通通都來一遍嗎?

老派的半發酵面,據說講究的店,比如大壺春,會像麵包房那樣根據每天的濕度和溫度調整配方。

又如東泰祥,採取褶子朝下的流派,底是又酥又脆的。待快熟時,炒過的黑芝麻任性一撒,配著碧悠悠的蔥花,不論它究竟是不是宣傳中最古法的生煎,美味就夠了。不過這裡出鍋速度不太快,要有耐心等剛出鍋的,渾圓又飽滿,否則時間久就癟下去了。

上海把有餡沒餡的都統稱饅頭,就像生煎全名是「生煎饅頭」,小籠很多年前也叫「小籠饅頭」。

小籠的起源爭論無數,常州、無錫、蘇州、上海都說自己是小籠的媽,但上海小籠的媽是南翔沒錯的。去城隍廟,總見那家南翔小籠門口排起長龍,等著那根吸管插進包子里喝湯的,不少喝完就吐槽,但懂經的人還是會告訴你,別在一樓等,直接上樓,樓上有好東西。

小籠的講究頗多,褶子多少折也有規定,同樣分發酵和不發酵兩派——不過,發酵後的小籠看上去也太不小巧玲瓏,跟小號包子一樣,現在已經不太常見。不發酵的薄皮小籠依然是佔據主流。

最繁複的當屬內餡。不提五素八葷的花式餡料,就連本地最常見的蟹類小籠,都能分出個蟹粉、蟹黃和蟹膏。值得一提的是,和小籠長得很像的是湯包,一般認為起源在蘇州。很多人以為小籠和湯包是同家人,湯包就是灌了湯的小籠,其實不然,兩者在麵皮、餡料和形狀上都是不一樣的。

小籠講究「坐著似口鐘,夾起像燈籠」,端端正正卧在籠子里,模樣真的很乖巧呀。也許你經常被普及一個關於小籠的老饕吃相:拎著褶子捎,輕輕往薑絲醋里一蘸,咬一個小口,從容地吮掉湯汁,再皮子肉餡大快朵頤。

最上海的餛飩是小餛飩。最精緻要自家做:蛋皮切絲加紫菜和蝦米,開水沖湯,香氣全憑碗底的豬油,薄薄的皮隱約透著小顆肉餡兒,小餛飩散開,像雲似的一朵一朵飄在碗里。

上海人覺得和飄逸的衣裾有幾分神似,於是它又多了個好聽的名字,叫縐紗小餛飩。

而店裡的小餛飩多半沒有這股家常氣質,常是蟹肉、蝦仁、鮮肉這萬金油餡料,主要在湯底下功夫,一般有骨頭湯、雞湯,講究的還有黃魚湯。

相比一口一個的小餛飩,真正帶來滿足欲和飽腹感的還是大餛飩。小餛飩追求皮的飄逸輕柔,大餛飩強調餡料的紮實緊湊,不似小餛飩那般花樣繁複,薺菜肉大餛飩是常見款。除了熱食,大餛飩冷晾了拌辣油和花生醬,和冷麵糟鹵一併齊驅上海夏日消暑hot3。

上海的月餅主要有蘇氏和廣式兩大陣營,後者有杏花樓年年排隊,但最有本地特色的,還數包著鮮肉的蘇氏月餅。不過蘇州的月餅經海派改革後也發生了變化,前者偏好甜味,而後者咸鮮更足。

相比只要肥瘦和調味拿捏好就不難出錯的肉餡,和廣式月餅作為主要區分的酥皮才是更考驗功力的部分。和燒餅有一點相似的是,鮮肉月餅的麵糰也由油酥和麵皮組成,油酥主要起分層的作用,好吃秘訣就在捨得放豬油

烤月餅需要不定時地翻面,以均勻受熱防止糊掉。透過玻璃窗,看見師傅拿著兩根竹條在一鍋月餅間飛快地遊走,轉眼就翻完一輪,歇一歇又來下一波,翻個三四次一鍋也就快出爐了,師傅技術加持,月餅這個小胖子看上去也是蠻靈活。

金黃的酥皮,留著香油的肉餡,一邊吃一邊肉汁和酥皮屑跟著往下落,站在馬路邊拍是有道理的,來呀,趁熱吃呀。

受寧波影響,上海也多吃湯糰,和鮮肉月餅一樣,不止節令,一年四季都有。作為一個皮加餡兒的糰子,了解湯糰依然要對食材拆解:

用水磨粉制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湯圓粉,先用冷水浸泡大米十小時以上,直到手能夠輕易捻碎大米,再連水和米一起磨成漿水,裝入布袋瀝干水分方可。好的水磨粉,可以用到三種不同的糯米。

黑洋酥是寧波湯糰的標配餡料,黑芝麻是主角,豬油是靈魂,食材雖然不多,做起來卻不省力:炒熟的黑芝麻磨成細細的芝麻粉,與綿砂糖充分混合後,再拌上潔白的豬板油,煮開後豬油會化成湯汁融進芝麻餡里,香氣撲鼻。

湯圓皮亮晶晶,皮薄餡大,咬開滿是黑洋酥的豬油香,帶著甜甜的沙緒感。

湯糰到上海之後,廣受滬上人民歡迎的鮮肉也納入了常規餡料,當然,月餅里包肉也就算了,湯圓里加肉也不是人人都能消受的,別急著站隊撕x,芝麻鮮肉各取所愛就好了嘛。

上海的糕團大多來自蘇州,雖然糕和團總是組詞成雙出現,但兩者區別還是很大的,蘇州一直也有「方為糕,圓為團」的說法。

糕吃起來更有韌性,通常是大塊蒸熟後再分成小塊,沒有餡料,以甜口為主。按照原料,分為糯米糕——定勝糕、條頭糕、薄荷糕、赤豆糕等等,這種糕點質地密實,個頭較小;小麥糕——千層糕、發糕、馬拉糕等等,由於小麥粉的特殊結構可以發酵,所以這類糕的體積更為膨大。

而糰子的口感突出糯性,一般以粳米和糯米按照比例製作麵皮,都是單個成行後或蒸或煮,每種都有不同的餡料,甜咸都有。最出名莫過於前陣子大熱的青團,撇開時令,金團和雙釀團是上海較為常見的糰子,蘇州黃天源的炒肉釀糰子也很有名。

金團用的是黃豆餡,豆香清新綿長,和濃墨重彩的赤豆沙豬油是截然兩種不同風格。

雙釀團可能是工藝最複雜的糰子之一了。傳統做法是先做一個豆沙糰子,再包一層黑洋酥,最後再收口,這樣就能得到「團中團、芯中芯」層層疊疊的口感。糰子糯性重容易粘黏,一般外面還需要再裹一層粉,金團裹黃豆粉,雙釀團用的椰絲,吃口也很清爽。

上海人既熱衷於討論生煎褶子究竟朝上朝下,也對栗子酥皮鮮奶油頌之以歌。

海派西點的魂魄里,一定有奶油和黃油這對親姐妹。它們總能以不同的姿態出現在各類甜點中,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並且成為評判好吃與否的絕對核心:是塗在蛋糕上的鮮奶油小方,還是簡單樸素的摜奶油,是抹在吐司烘乾的黃油別士忌,也是黃油麵粉合二為一的酥皮。

| 蝴蝶酥 |

蝴蝶酥是最早由法國人帶入上海的甜點,和可頌的製作過程一樣,都需要經過黃油和麵皮層層疊加,而兩者比例需要達到一比一,才能釋放出足夠的香氣。一隻蝴蝶酥經過四次摺疊,足足有256層,最後等待發酵後烘烤完成。

但二者又有明顯不同,蝴蝶酥使用的是低筋麵粉,發酵程度低,所以質感和餅乾一樣鬆脆;而可頌屬於麵包,使用高筋麵粉,所以體積膨大。上海人嗜甜,海派蝴蝶酥上的砂糖撒得很是豪氣。

|冰糕 |

滬上小吃點評狂魔張愛玲女士,曾說過老大昌的一種酥皮半球:「裡面摻了點乳酪,微咸,與不大甜的麵包同吃,微妙可口」。

這種小球現在難覓,但另一種她點名表揚過的冰糕保留了下來。現在滬上主要有兩種冰食,一是摜奶油,另一種是口味各異的冰糕。

摜奶油就是加入香料和砂糖後打發的鮮奶油,通常用作蛋糕裱花,而把它單獨放入冰箱冷藏,低溫會降低奶油的厚重感,是款樸實柔和的冰淇淋。

冰糕就是在摜奶油的基礎上,加入了雞蛋、牛奶、小麥粉、核桃碎和更多的糖,質地更加密實,奶味濃重,有芒果、香草等各種口味選擇。

| 栗子杯 |

凱司令是栗子蛋糕發起者。據說過去低筋麵粉是稀罕物,蛋糕胚原料極其匱乏,上海師傅就想了個辦法,用栗子代替蛋糕胚:將糖漿與栗子同煮,熟透後攪拌成蓉,將栗蓉堆成蛋糕胚的形狀後,再網上塗一層厚厚的鮮奶油或是白脫奶油。

這栗子備胎比原配可是貴多了。

凱司令最初做的是按寸計算的大蛋糕,紅寶石改良成小巧的杯狀,配上他們最引以為傲的鮮奶油,綴一顆紅艷艷的櫻桃,造型萬年不變。

|白脫別士忌|

別看名字拗口,它的本命叫,butter biscuit。

這倒不是餅乾,而是烤過的麵包干。甜食愛好者一定不會放過糖和黃油加到瘋狂的白脫別士忌,那簡直就是,一邊喊膩一邊停不下來。

至於在哪兒都能吃到這些,請給我們更多的時間,向你一一道來。

圖|Jason 典廄 Min

文|blublu

編輯|blublu

推薦閱讀:

上海菜是怎樣煉成的?
八寶飯里最關鍵的是哪一寶?
上海有哪些著名的小吃街(地道的上海寧來吧)?

TAG:上海 | 上海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