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顧爺微博「一口氣看懂日本藝術 」考古領域勘誤

1.

日本繩文時代居住的房屋不叫「坑」,而叫「數學」(劃掉)「豎穴」,所謂豎穴, 就是在地面上挖出一個凹穴, 並且做出垂直的壁和平坦的地面。其上架上房屋, 房屋的規模和形狀因不同時期而異(小林行雄)。

除了豎穴,日本的考古學家還發現了繩文時代以地面為地板的房屋,甚至還有鋪了石頭的房屋——鋪石居住址,此外,一些洞穴里也發現了考古遺物,雖然不能判定當時的日本人是不是也穴居。

綜上,不是所有的繩文時代古日本人都居住在所謂的「坑」里,部分日本人是住屋子的。

2.

真的是這樣么?其實,隨著,日本新石器時代考古的發現,我們還能見到這樣的陶器。

咦,說好的沒底有環呢?

所以下面的話:

就更胡說八道了。無論是豎穴居址,還是陶器造型,都是古代日本人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和常見的材料製作出來的,這是順應自然,而非逆天。根據小林行雄的測算,當時古代日本人的平均居住面積約3平方米,遠遠沒有圖上表述的那麼誇張。

3.

涉及一個概念,日本這個時侯的俑叫做「埴輪」。而圖中的兵馬俑和日本的埴輪時代並不一致,兵馬俑所在的秦代是前221年-前207年,而埴輪所在的古墳時代是3世紀中葉 —7世紀,這差出去500年了親!兵馬俑所對應的,恰恰是顧爺沒提到的彌生時代。

而且埴輪也不僅僅只有人俑,還有房屋、器物等其他形制的,在使用的時候,也不一定都埋在墓葬內,而往往放置在墓邊、墓道門口或者其他地方。以目前的材料,無法說明埴輪模仿自中國500年前的兵馬俑,相似性不代表關聯性。而且這股糟糕的民族主義,實在是有點破抹布味。

4.

第一、考古學所發掘的目標不僅僅是墓葬,還有為數更多的遺址;其次、我國的考古行為大多是搶救性發掘,就是我們造房子、建橋樑、挖井、打地基的時候,會發現古代的遺址和墓葬,這個時侯要由考古工作者對墓葬進行科學發掘,才能最大限度保存遺址、墓葬的內容。譬如兵馬俑的發現,就是陝西農民伯伯打井最先發現的。

然後,日本人不刨祖墳?這就是公然的胡扯了。日本人只是不發掘天皇的墳墓罷了,古墳時代的黑冢古墳、福岡縣和熊木縣的壁畫墓、茨城縣虎冢古墳石室,都是非常重要的發掘。而我國考古,也有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寢的規則。

顧爺這一段就YY得更明顯了,引用一下八號探方的文章:不信的話,可以查查歷次文物普查成果(如中國文物地圖集)以及國家級、省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看看其中未發掘的古遺址、古墓葬的比例佔多大。未發掘而僅經過勘探、調查的遺址,也能為研究提供很多信息。

而且,不動天皇墳墓這一點,也無法說明尊重祖先的問題,最後一段對盜墓和考古的文字,顧爺想說什麼呢?細思極恐,沒有考古,還能有這篇以胡說八道為主的文章么?


推薦閱讀:

國外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蒙古人種和高加索人種誰的體貌特徵更適應寒冷?
[考古日報Vol.18]浙江發現南宋趙匡胤七世孫墓 出土絲綢文物堪稱「宋服之冠」
學考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