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科普動畫是怎樣做出來的?
科學大概念 - 所有物質都是由微小粒子構成噠 http://v.qq.com/boke/page/s/0/y/s0195j96toy.html
片子雖然只有兩分鐘,卻花幾個月的時間才做成。作為中國科協「『科普中國』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的項目之一,這部科普動畫由《中國科技教育》雜誌牽頭創作,萌爸在裡面負責一些策劃工作。萌爸下面就給大家講一講,給大家「科普」一下「科普動畫」的製作過程。
這部片子的最初構思來自《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和《以大概念理念進行科學教育》這兩本書。
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參與了英文版的編著,並翻譯了中文版。這兩本書提煉出了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應該掌握的若干「科學大概念」和「關於科學的概念」,學生可以以這些「大概念」為主幹來學習科學。本片選取了其中的一個大概念「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構成的(All matter in the Universe is made of verysmall particles)」。
既然是做動畫片,那先要定一下主角。我們想讓一個愛科學愛學習的小朋友跟一個穿越回來的大科學家兩個人一起來講故事。
做完的片子里是用的阿基米德。我們還曾考慮過用牛頓,相比之下兩千年前穿越回來的老爺爺更萌一些,就敲定了阿基米德。(下面是早期概念測試時的分鏡)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故事怎麼講呢?「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構成的」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若要全面的解釋清楚可是相當的複雜。為了更直觀,萌爸邊寫腳本就邊畫成了簡易的故事版。下面是故事版之一,很遺憾這頁內容並沒製作在最終動畫里 (T_T)
為啥沒做呢?我們和專家老師一起提煉了很多知識點,也想了很多有趣的段子。結果一看,把所有故事都做出來都快成一部小電影了。考慮到我們的預算和精力,只能忍痛刪減。
調整腳本的同時,我們的原畫師開始設計兩個主角的形象,先做了不同風格的嘗試。
又參考了很多校服和古希臘的衣服樣式,確定了現在動畫里的樣子!
確定好造型,加上燈光和材質,兩個主角看起來就漂亮多啦。
角色動畫完成後,再統一進行色彩校正,加上片頭片尾字幕,就大功告成了!(動畫師:喂!動畫修改那麼多次怎麼不提!)
這次項目中,萌爸和原畫動畫小夥伴們都是第一次做科學動畫。大家都覺得非常新奇。最開始原畫同學還緊張的問:「我是不是要把這些知識全看懂?」慢慢的,大家都找到了感覺。我們都覺得科學知識能用更有趣的方式講成故事,讓更多的人來看。
歡迎各位家長給自己家娃看看這部片子,讓各位小評委多提意見,拜託大家在後台把意見告訴我哦~ ヽ(^Д^)?
最後,感謝片子的3位顧問:周建中、葉兆寧、姜景一,也感謝為該片的科學性提供了中肯建議的東南大學葉善專教授、周雨青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秦曾昌副教授,也再次感謝編著《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和《以大概念理念進行科學教育》的10位科學家和教育家:Derek Bell(英國), Rosa Devés(智利), Hubert Dyasi(美國), Guillermo Fernándeznde la Garza(墨西哥), Wynne Harlen(英國), Pierre Léna(法國),Robin Millar(英國), Michael Reiss(英國), Patricia Rowell(加拿大),韋鈺(中國)。
-----------------------------------------------------------------------------n
推薦閱讀:
※《畫江湖之靈主》與《秦時明月》哪個更優秀?
※動畫的純音樂OP/ED有哪些?
※終於等到你,還好沒放棄——小櫻回歸!
※新海誠會成為下一個宮崎駿嗎?為什麼?
※動畫里普通觀眾能看出不合理的地方,當時製作人員真就看不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