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一尊佛是不夠的
聽說一行禪師出了一本英文的書,叫做《one buddha is not enough》,翻譯過來應當是「一尊佛是不夠的」。中文版在網上沒有買到,暫時無緣一讀,但是這個題目已經給人帶來遐思。
佛當然不只是一尊,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的佛土,也有無量無邊的佛,每一尊佛都是任運無間饒益有情,對於每一個眾生都有著完整而平等的饒益之心。
但是,佛不是萬能的。佛,無緣不能度。
經典中就記載,佛世時,曾有一個佛都無法度化的老太太,而舍利弗則可以輕鬆度化證果。
據《大智度論》卷九,釋迦牟尼佛出世,在王舍城教化了二十五年,而古印度王舍城的九億人中,也只有三億人見到了佛,三億人聽說而沒有見到,剩下的三億人連聽說都沒聽說過。
佛陀臨涅槃時,說他再住世更久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能度的已經度完了,暫時沒辦法度的也已經種下了得度因緣。
上面這些事情,初次聽說時都讓我很驚訝。它們實際上意味著,自身意願和能力已經圓滿的佛,如果跟某個特定的眾生因緣不夠的話,也是無能為力的。這也意味著,現在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眾生中,或者在我們周圍,或者不在我們周圍,有一些眾生的得度早晚是取決於我的。對於這些眾生來說,我的成佛早晚、我的福德多少、我的智慧高低,對他們善根的培育和增長是有著決定作用的。
簡單來說,「我」很重要。
其實這個道理並不複雜,也非常現實。遑論最終的成佛,那些眼下與我們發生了交集的眾生,我們都有一份責任。
一個人從你的生命中走過,在當下的這一刻,你幫助他,就在他生命中產生了作用。無動於衷,就過去了。你該做的事情沒有做,該做好的事情沒有做好,則本該產生的功德沒有產生,本該受到的利益沒有受到。
一個孩子落水,就在此時、此地,面對此人、此境,你視而不見,就過去了。你努力了,就有努力的作用。或者跳下去,或者找工具,或者呼救,或者報警,我們總有一點能做的。若默然走過,即使無人追責,但事實上,我們在本能發揮作用的一環,噤聲了。
法界緣起,重重無盡。當我們出現在別人的生命中時,則雙方已經不可避免地發生互相的影響。我們看似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自己是要這樣,還是那樣。然而,我們同時也在選擇:別人生命中出現的那個人,是這樣,還是那樣。
所謂孟母三遷,也不過是孟母認識到環境對人的重要性。對於志在「學菩薩法」「行菩薩道」的人來說,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給周圍人營造了什麼樣的環境,我們是否可以成為孟母所中意的好鄰居。
當然,據《法華經》,一切眾生終究都會覺悟。但這也並非否認菩薩道的意義,因為即使以後還會有其他人來補上你的空缺,但即使如此,「不作為」也客觀上延誤了眾生成佛的過程。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介紹了兩種修習菩提心的方法,其中七因果就明確地說明,「菩提心」中包含了「責任心」的內涵。
何故於此添增上心?欲令有情得樂離苦,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鬚髮此心力強勝增上意樂。是故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樂、云何離苦,非為滿足。須自至誠,荷此重擔,故當分辨此等差別。
可見,菩薩應具的心中已經包含了這種「捨我其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必須親自去承擔起這一切的責任。如此這般,才堪稱「菩薩」之名。
我時常在想,這種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消除這個世界上苦難的行為,是多麼令人嚮往。責任重、事情多,在菩薩看來,非但是要去逃避的,反而是要主動扛起的。對於菩薩來說,「承擔」是一種光榮,「責任」是頂級的裝飾。
-
最初寫於2015-05
推薦閱讀:
※有什麼修持法可以捨去對色身的貪愛,白骨觀需要名師指點,自修易走火入魔,希望有對佛法精通的高人為我解惑?
※極限冥想046 | 七定/八定:空無與無法描述
※如何看待<<佛說准提陀羅尼經>>中的「求財」經文與<<金剛經>>中的「人行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