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典養車的DCCP思考
02-03
今天典典養車發布了個DCCP戰略典典養車是個值得研究的案例;以下觀點僅基於膚淺觀察與思考,暫無數據及案例的佐證。
推薦閱讀:
1. 起勢:
通過「x元洗車」 低門檻獲取種子用戶,CEO費舍還設計過一款經典的growth hacker案例:「罰單外觀廣告單」;
再通過「油卡、車險」等附加值高的服務做user growth,逐漸形成渠道品牌,坐擁近百萬車主信息;這個階段的重點:user質量metric 和growth的健康增勢。2. 打造勢能
車服務的場景基本都在線下,增量就在線下;
尋得1-2家線下店合作(控股),摸清線下店的痛點並通過互聯網的手段解決,形成自有能力及標準,將「標準極致化「成為領域內的裁判;本階段的重點:量化線下店的內(管理)外(服務)運轉效率。3. 賦能
我一直覺得比起「孵化」、「生態鏈」,某廠常用的 「賦能「這個詞還挺傳神的;通過第2步鍛鍊出來的服務能力形成體系後,輸出給更多的線下店;
地域化試點再攻城略地的鋪開。萬店同慶引爆,品牌滲透;流水走線上,可能跨向金融服務。4. 護城河
車服務後市場建壁壘這事兒的實操及風險,不在局中看不懂。僅僅泛泛而談
a. 堅持初衷的原則性判斷以及專註:由於能力越來越大,能做的事情一定會越來越多;有一條原則來度量做或不做著實關鍵,是的,很多好公司都死在了不專註上。b. 品牌溢價:表面玩法可抄,人可挖;在同一賽道里跑得快,追上你也不容易。5.想像力
車這個東西能想像的空間不少,「買、賣、用、養」...
幾個猜測典典未來可能會收購一家類似小拇指、新奇特這樣的品牌;到達某個拐點,「典典養車」可能考慮更名為「典典」,涵蓋領域就不局限了;破風出海(海外市場)也不無可能。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轉載。
「能想到」和 「能做到」差十萬八千里。扯完了,繼續搬磚,哈哈。文章題圖為 1958年 斯巴魯在日本推出的 「Subaru 360」.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