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金池開始,談平台發展的那些痛點

互金行業,發展到今天,仍然亂象紛呈,或許是某些困境或者痛點,導致今天這樣的局面。筆者在此,盤點一下當下行業的困境與痛點,也做一下簡略分析。

  • 難點一:資金池(重點分析)

大家小時候,一定做過一道數學題,一個水池進水和放水的問題。

其實互金行業的資金池問題,可以用這個邏輯去理解。資金池英文名叫「cash pool」,我們可以簡單把P2P流程,看做是很多進水口(相當於投資人投資)和很多出水口(相當於借款人借出),由於來來去去的資金,就會無形中形成一個池子。銀行就是這樣的原理,無數的存款人和借款人,就代表了資金的流向。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個行業是怎麼定義的:P2P是信息中介。

意味著中間不能存在池子,我用一個圖來簡單描述一下兩者的區別:

上圖可以清楚的知道,兩者的區別在於,資金能否完全有效匹配。美國LC具體的項目,都是對應具體個人或者項目,很多都是過橋資金性質;而國內,筆者不敢說每家互金網站都存在資金池問題,但是一旦涉及理財計劃之類的,就一定存在資金有效匹配的時間差問題。既然存在資金的時間差,那麼資金就會在企業賬戶,形成一個「蓄水池」,這就成了資金池。

假設企業挪用資金,只要來去資金正常流動,那麼這就是一筆沉澱資金。餘額寶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於是,大家看到各家消費類網站,想盡各種辦法,叫我們把資金存到他們賬戶下,那都是資金池啊。

P2P行業,你覺得會例外嗎?資金池100%存在的,沒有例外。但是筆者在這裡要闡述的觀點是:資金池是一個正常、自然而然形成東西,它不會因為銀監會的某些禁止性規定就消失,相反大家更多的要去理解資金池產生的背景原因。因此筆者對資金池是否要禁止,一直是持有中立態度,在當下的互金行業,完全禁止是完全不可能。

當然,筆者在今年七月出台的《互金指導意見》中,沒看到關於資金池的說法,對於之前那麼提倡的「八條紅線,四個不可以」,基本上很多都不現實,所以監管層也及時調整了,《指導》中也有意的避開了這個話題,這些都頗值得大家玩味。

但是,大家也要理解監管層為什麼在前期提出禁止」資金池「口號或相關言論。原因很簡單,就是保護各位投資者,早期連個銀行資金存管都沒有,當平台對資金的許可權越大,可操作空間越強,那麼出問題的概率,理論上就越高。

早期的直接禁止,應該是口號式、運動式、中國特色官僚式的文化,而不是禁止它。行業內一直都對這個話題,非常敏感,筆者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

  • 難點二:壞賬率和相關風控

由於是借貸行業,就會存在一定的壞賬率。

互金行業的壞賬率,一直都是一個謎。筆者聽到幾種聲音:

1、聲稱壞賬率為零的

2、計葵生聲稱陸金所壞賬率為5%左右

3、乾脆不公布的

4、筆者曾經了解到的,中關村某些小貸公司,壞賬率高達20%以上

具體的風控、壞賬這些,筆者認為,這些會一直是一個謎題,因為不會有客觀中立第三方人知道;

當然,像第一種說法的,完全是把投資人當傻子,他們的邏輯是:只要平台把錢墊付了,就可以宣稱自己沒有壞賬。但實際情況呢:是一旦平台墊付不了這個錢,那麼出現的後果就是,平台所有借款都是壞賬,也就是壞賬提升到100%。

關於計葵生自爆家底,筆者認為,他們的數據,真實性比較高一點,陸金所的邏輯也很簡單,假設行業老大是這個水準,那麼基本低於這個壞賬率的數據,基本都有水分?這讓筆者突然聯想到手機製造業的樂視手機,他們公布製造手機的MBO(原材料清單),也就是把第全部公布出來,也算是下了血本的。

不公布的呢,可能很多是數據不好看(平台的風控總監,需要時刻清楚壞賬的變化情況,否則平台資金斷流,將是大概率事件)

第四種說法,是筆者自己在工作中,從大股東口中聽到的,真實性無法考證。

在筆者看來,不管壞賬率是多少,只要:

①平台因壞賬導致的現金缺口<平台所收取的各種管理費,那麼平台就是非常健康的;

②平台收取的各種管理費<平台因壞賬導致的現金缺口<平台新吸收的資金量(也就是從投資人那收過來的錢),那麼平台只要不東窗事發,就能一直存活下去;

③平台壞賬導致的現金缺口>平台新吸收的資金量,那麼平台就會倒閉。

詳細可以見下圖(按照定義域的概念理解):

給大家透露點信息吧,筆者私下了解到:大概積木盒子之前8600萬美金的融資,就是因為河北融投事件,導致的現金流緊張,這家企業平台差點因為河北融投事件的惡劣影響,成為了問題平台。只不過由於融到錢了,當然積木盒子平台本身平台價值也還挺不錯,所以它存活下來了,也就是用融到的錢,堵住了壞賬導致的資金缺口。

  • 難點三:獲客與營銷

筆者曾詳細討論過互金秀肌肉的問題,這就好比買東西,暢銷與否,取決於嗓門大小;現在則是營銷勁頭。

強者如」借貸寶「,活動無下限,強迫學生下載APP營銷;中者如「擼精鎖(陸金所)」,尺度無下限,色情基調;當然,最次者,那就是直接騙老頭老太太了。

就目前筆者了解到情況,隨著競爭加劇,而行業的投資者人數發展緩慢,目前人均獲客成本已超500元,這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數據,也意味著大筆營銷費用。

獲客與營銷,更多是中小平台的問題,大平台之間,關鍵是營銷轉化率。

  • 難點四:非法集資、自融、資金存管與監督

每次和朋友介紹自己的工作,特別是那些不懂這個行業的,總是避免不了解釋一下這些傳統民間借貸的問題。

因此,筆者在和父母解釋自己工作時,總是很無奈。

還好,目前銀行開始展開存管工作,對資金的流向,多少有了一定的規範。

  • 難點五:投資者的不成熟(剛性兌付、兜底和風險保證金)

每次出現什麼「危機」、「跑路」等新聞時,筆者從來都是冷眼旁觀:過於貪婪導致他們選擇高息;過於懶惰導致他們不挑選平台,而投資是一件需要自己對自己負責的事情,世上沒有白來的午餐,投資也別想著隨隨便便就能獲得高息。

看著「泛亞危機」,真是讓人嘀笑皆非,拉橫幅堵政府就想挽回損失,可能嗎?不能承受那個風險,就別投資;玩股市的目前是被教育出來了,互金行業,則不知能夠何時成熟起來!

  • 難點六:優質資產端的匱乏

對於那些整體素質不錯的平台,他們一般都有優秀「吸儲」能力,制約平台發展壯大的,不是投資人的問題,而是標的資產是否優質。

小平台求能夠快速成長,而大平台追求的是能夠健康成長,也就是不同平台之間的風險偏好是不一樣的。

小平台追求高風險,所以營銷開道,用戶數據為王,那將是決定他們融資故事的關鍵要素;而中大型平台,可能追求在一定風險閾值下的高速發展,因此,缺乏優質資產,就成為了制約大平台發展的關鍵要素。

可能互金行業的困境與痛點,遠不止這些,在理解行業問題、抉擇具體投資哪家平台時,還需要深入了解一些細節;但是面對行業這些問題,其實就像一個人一樣,只要健康就行,不可能完全沒有上述情況。就如同那些無免疫力的病人,必須在ICU病房裡,那反而是不健康的;真正健康的平台,或許存在著某些問題,例如對壞賬的態度。

我們考察一家平台是否值得我們信任,看看這家平台是否有抵禦壞賬風險能力,也就是人體免疫力。

作者:秋源俊二


推薦閱讀:

宜人貸的巨大隱憂:壞賬或擊穿質保金,銷售費用不斷攀高
壞賬銀行能解決銀行壞賬?小心那些不良資產包裝的理財產品!

TAG:P2P | 资金安全 | 坏账 | 营销观念 | 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