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知心行合一:系統推進自我救贖的心法
此文長。
有一些小夥伴希望東坡推薦一些心理學的書籍,我一直沒有推薦,有點為難,因為兩個原因。
一是我不是專業科班出身,推薦的書籍難免貽笑方家,而且葷素不忌、只看對自己的效果,是不是嚴謹規範、適合大家也不知道。以前在一個回答中推薦過,當時就被人指出說low的很,還有專業人士提出異議,所以之後就一直不敢公開推薦了。
二是在這條自我救贖的道路上,心理學充當的角色自然是關鍵性的,但是以我的實際感受來說,如果只依靠心理學,似乎也有點勢單力薄,心智(思維方式)和行為(經歷)同樣重要。
知(思維方式)、心(心理學)、行(經歷)合一,共同進步,三輪驅動,才是我個人認為的最好辦法。
下面分開細說。
一、心理學(心)
當年讓我啟蒙的那本書,應該是一本今天看來質量不怎麼樣的心理自助類書籍,也就是暢銷書。如果是本經典,那我應該會記得書名。
那本書的意義,是讓我意識到人內心深處超我和本我的存在,那之後,東坡對所有心理學現象的認識,都是基於這兩個概念。
有一些小夥伴比較專業,說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東西現在在心理學界已經被認為是有很多缺陷的,已經落後了,可是,作為一個非專業的讀者,從超我和本我的角度思考問題,確實可以給自己非常大的啟發,因為它足夠的簡單、明晰,而且在我看來,足夠的本質。
就像我學法學,抓住權利和義務兩個概念,很多東西就能夠統籌起來。
之後閱讀了大量的暢銷類心理自助書籍,比如現在在知乎大家覺得很low的張德芬的書,《當下的力量》、《一念之轉》……等等等等,很多,也沒辦法,對於一個沒有接受過專業心理學教育的人來說,這些暢銷書雖然不嚴謹,有雞湯嫌疑,但對於一無所知、一窮二白的我來說,已經是很有用的了。
畢竟餓極了,沒有那個條件去挑揀。
這些書的意義,一是讓自己在那個很難熬的階段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慰藉,同時也建立了一些基本的心理學概念,比如超我、本我、接納、愛、自我、人格……雖然很皮毛,但總算比沒有強了。
再後來,接觸到了朱建軍和武志紅老師的書。
終於接觸到一些專業一點的心理學了,當然,還是會有小夥伴說,你說的這兩個人在心理學界也被認為非主流、不專業,他們的學說不嚴謹、有缺陷,好吧,可是我是個外行啊,我只能根據我的閱讀體驗去區分誰對我有用,誰對我效果好……
而且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基本上接觸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自我救贖,我們沒有能力也無意於區分誰的理論先進、完善,我們希望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真不是東坡把無知當有趣,普通大眾真的沒有太多閱讀心理學專業書籍的能力,心理學到了今天,已經是一本高度體系化和抽象化的學問了,門檻已經很高,從自我救贖的角度(而非專業治療的角度)看,大眾其實是需要一些門檻低和容易接受的心理學書籍的。
其中最難得的,就是相對通俗易懂、讓人感同身受的書籍。朱老師和武老師的書,在東坡看來就是這樣的。
不過這裡還是要說一句,東坡看朱老師和武老師的書,也是有自己的思考的,也就是說,我基本上傾向於讓自己去理解一個現象,把老師們的書作為輔助自己理解的幫手。他們是老師,但是不代表他們說的一切都是真理。你要有自己的區分。
再往後,就接觸到知乎了,大家也都知道知乎的心理學大大都很厲害,我也不用推薦了,大家自己去閱讀他們的回答和專欄即可。
多說兩句,在閱讀心理學書籍的過程中,我也閱讀了大量的儒家經典、《道德經》、佛學入門書籍(沒錯,還包括一些仁波切的書……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書我還覺得很好),在我看來,特別是佛、道,對心理的療愈作用也是很明顯的,古代中國文人一旦失意,往往出入佛道,也有這個原因。推薦大家閱讀一些關於道德經的書籍和一些基本的佛學入門書籍,不要太入迷,因為我們的根性不夠,容易變的消極,但是有控制地讀一些還是很好的,類似於解毒劑和清涼劑。感覺到不對了,停止閱讀即可。
最重要的,是化人為己。通過閱讀,自己去梳理自己的心路歷程,建立自己的理解體系,去理解自己,分析自己,進而改變自己。只有變成自己的東西,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東坡寫的東西,基本上都經過了自己的二次加工,辨別、選擇、理解、消化、輸出,變成了適合自己的東西。
二、心智(思維方式)(知)
東坡看來,心智問題,先是看問題的角度,然後是分析問題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陷入在心理的困境之中,往往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打了結。
很多時候我們心理糾結,反而會這麼表達:想不通,真想不通!
也就是說,很多時候,只要想通了,就不糾結了。
心與知,相互聯繫,相互影響。
1、看問題的角度
當年東坡參加高考,也是太緊張,考完英語,居然把准考證給拉在了考場——當時整個人都懵了,好在班主任及時找到考場負責人,把准考證拿了出來。
可是,東坡開始自我攻擊了:這也太不小心了,你怎麼能這樣!高考都能犯這種錯,以後怎麼可能做好事情!你真是不可救藥!
可以想像,第二天還要考試,這樣自我攻擊下去,對第二天的考試絕對沒有好影響。
就這樣忐忑不安、一路糾結地回了家,家人看我臉色不好,還以為沒考好,一問才知道是這麼回事,這時候我老爸說了一句話(他一輩子不會說話,這時候反而很會說):沒事,這說明你特別專心啊,考完還想著考試的事情。
自己的疏忽、不小心,在這裡被解釋為特別專心。
這就是思考的角度。
可是效果立竿見影,我當時就放鬆了下來,也不攻擊自己了,原來是自己特別專心啊。
順利考完剩下的兩門。
過了這麼多年,原來越覺得,其實看問題的角度非常重要,很多時候,不是什麼大事情,不要非得去自省一番,而是不為難自己,從對自己有利的角度思考問題,看起來阿Q,實際上,卻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
取悅自己、安撫自己、讓自己有能力面對困境與未來的能力。
2、分析問題的能力
除了心理學,這些年東坡買的最多的書,就是心智方面的書了。
思維方式。
科學的思維方式。
這是一個極大的話題,今天東坡不可能做太深入的說明,我也還在學習之中,就舉幾個例子。
本質型思維:源自表象——本質這對哲學概念。看到一個現象,不斷深入探究其深層次的本質,直到最後找到最根源的地方。比如葯家鑫一案,能夠挖掘到家庭教育對葯的人格影響層面。
矛盾型思維:也就是對立統一。兩個高度概括而又對立統一的概念,通過對它們的分析和演繹,將事物的現狀及發展狀況逐一說明。比如著名的論持久戰,其實就是抓住:日本與中國的力量對比與消漲趨勢。日本:先進但小國,當下強但未來力量不足,中國:落後但大國,當下弱但未來力量逐步增強。——推導出既不是速勝戰,也不是無法戰勝,而要打持久戰的結論的。
列舉型思維:對於情況比較複雜的情況,分門別類,逐個說明。最著名的還是《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從地主、買辦階級,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無產階級等等各個階級的角度逐一分析他們的現狀、心態、傾向,把當時複雜的中國情況分析的極為清晰。
假設—論證型思維:對於情況不明朗,答案不清晰的情況。要抓住靈感,逐步明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做實驗基本就是這種思維,有多少種可能,大膽假設,然後小心論證,每種可能都拿來試驗一下,最終得出結論。這種思維重視直覺,一般假設階段要依靠直覺做出最初的假設。
……
等等等等,不過多闡述。無論是哪種思維方式,都要講究邏輯,邏輯清晰嚴謹,才能說服自己,也才能說服別人。
總之,無論是思維的角度,還是思維的方式,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清我們面臨的問題,能夠做到看清自己和問題,很多心理問題就迎刃而解,起碼可以看到解決的方向。
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問題,找出答案。
三、行為(經歷)(行)
這個角度,以前已經寫了兩篇專欄,一是要大膽經歷世事,不要完美主義、失敗潔癖,早歷事、多歷事、歷成敗、歷大事才是高成長模式;二是很多時候只有經歷到了才可能理解,所謂經歷即懂得。
這裡不做更多闡述,這篇文章已經夠長了。以後有了新的感悟再和大家分享。
------------------------------------------------
在機關寫公文,有一個詞常用,叫雙輪驅動。
如果知、心、行是一個體系,那麼三輪驅動,我們的自我救贖之路就會動力十足。
相反,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卡住了,那不但動力會減弱,整個體系的運轉,也會變得不順暢。
比如,心理調節做了很多,可是看問題的角度還是很偏,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是很弱,看問題還是一頭霧水,無法做出條理清晰的分析和判斷;又比如,天天呆在家裡不經世事,埋頭空想,還完美主義,怕失敗不敢做事……
可想而知,這樣的進步都不會很快、很順暢。
知、心、行合一,是東坡這些年自我救贖經歷的一個完整總結,是一個系統的方法,雖然不完善,但是還算是經歷了實踐的檢驗。
心理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心理這一個維度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處於一個系統之中,從系統的角度看待問題,從系統的角度處理問題,可能是更為根本、更為有效的方式。
知、心、行合一,三輪驅動,系統解決。
最後,東坡不是專業人士,以上感悟均為個人心得,不是真理,以啟發大家為主要目的,不妥之處,敬請包涵。
以上。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你學習了這麼多,還是沒有能夠逆襲?
※矽谷之路234 生命是一段一段的形容詞
※住著一個紋身的壞女孩
※在哪一刻你突然發現身邊的人老了?
※年輕人,你唯一能把握的是成長
TAG: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