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與火之歌 (1)
亞當·斯密是這樣描述這段歷史的:「由於國內鑄造的銀幣能在境外兌換更多黃金,英國境內銀幣都被用於支付進口貨物或出境兌換更多黃金;而當這些黃金輸回國內之後,則可兌換更多銀幣;長此以往,套利造成境內流通幣種漸漸就只有金英鎊了。」
成為金本位國家的先決條件是國內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幸運的是,英國擁有世界最大的黃金產地之一——巴西的支配權。由於與葡萄牙是歐洲盟友,英國分享了巴西金礦產量最豐沛的時代,大量的金幣從倫敦和里斯本得以鑄造,全然不用擔心黃金供給的問題 。英國成為了世界上最早加入金本位的國家之一。
而實際上在成為「實際金本位」國家之前,英國自13世紀以來一直是銀本位。長久以來,英國追求幣值的穩定,直到16世紀他們發現降低貨幣實際含銀量為政府帶來了潛在的「鑄幣稅」(seignorage), 這是政府求之不得的潛在收入來源。
黃金成為貨幣組成部分則要晚得多。若不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及之後的殖民地擴張,歐洲本地所產的黃金非常稀少。但發現黃金之後,英國皇家鑄幣廠的固定金銀比將黃金高估,造成了大量白銀外流。此外,英國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欣定則(Greshams Law)。通常成色較好、含銀量比重較大的貨幣都被儲存起來,而成色較差的則在市場上流通。這種情況在17世紀末期愈演愈烈,在市場的流通的銀幣事實上是鐵和銅的混合金屬,含銀量之低,令人髮指。
(下圖為格雷欣,女王的大管家。他個人其實並沒有提出格雷欣定則,而是後世的經濟學家套用他的口而得)
為了扭轉白銀持續外流的局面,英國在17世紀末發行了新的銀幣,但是這對政府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大量實際含銀比重僅為70-80%的銀幣被置換成含銀高達100%的銀幣。整個貨幣置換費用高達270萬英鎊,是當時英國一年的財政收入還要多。為了彌補損失,英國國王威廉三世徵收了新的稅種——「窗戶稅」。這個稅種的意思是一個家的房子越大,窗戶也越多,因此根據窗戶數徵收新稅。不得不讓人佩服威廉三世的想像力。但牛頓發現了問題的要害,因為銀幣的貨幣面值(A)低於其金屬價值(B),英國白銀通常被流出海外置換更多的黃金。造成了套利(arbitrage)的可能性。經過一翻嚴密的市場調查,牛頓發現這個簡單的套利交易可以帶來每盎司4-5%或2-3便士的無風險收益。雪上加霜的是,由於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擴張,而印度是白銀本位國,他們攜帶了近3百萬英鎊的等值白銀出境。英國出現了銀荒的局面。
為了更正白銀外流的局面,牛頓提出將金銀比下調至市場價格(更低)與當時金銀比(更高)的中間值——1金幣比21先令,但這個匯率帶來效果的反而是將白銀徹底逐出貨幣流通, 因為這個匯率依然低估了白銀的價值,儘管套利空間有所縮小,套利行為仍然持續,而隨著黃金儲備由於來自巴西黃金的流入逐步豐富起來之後,白銀作為貨幣的價值已經近乎微乎其微了。
那牛頓難道是算錯了么?為什麼牛頓沒有將金銀比下調至市場價位?某種意義上來說,牛頓是不是「有意」而為之?
首先,由於格雷欣法則,銀幣的價值在英國市場上不斷貶值,某種程度上市場認可了黃金被高估,而由於黃金當時未被確立為法定貨幣基準,它的價值事實上是由「市場」決定的。
其次,白銀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成了東方的搶手貨,他的作用不僅限於貨幣鑄造,更有裝飾、炫富和其他貿易用途。英國用手中的白銀換回了東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製造的產品。但如果白銀被高估或者正常估值,它的供給將變得十分有限,而其所能兌換的等額黃金卻不是東方諸國想要的通貨。就如同現在的美元,美國不斷通過發鈔將美元(白銀)低估,但是東方諸國還是不斷用自己製造的產品換取美元,因為這意味著「價值」的保證。但事實上在美國國內,美元的購買力卻是下降的,這就意味著,美元外流是美國收了全世界的鑄幣稅,而同理,英國將白銀故意低估,同樣道理,也是利用白銀的折價,收了全世界的鑄幣稅。
其三,英國貿易量的擴大,使得基準貨幣錨金屬是越稀缺越好。當時英國已經出現貿易使用大量白銀而計算十分不方便的情況,直接使用金英鎊計算,有利於英國確立其貿易大國地位,同時也方便計算大額貿易進出的情況。這也符合18世紀英國重商主義盛行,殖民地迅速擴張的時代背景。
總言之,牛頓爵士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更是現代社會意義上第一個偉大的央行行長呢。
然而對於黃金作為貨幣的歷史來說,牛頓不過是一個樂章的開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