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慢工

半個多月前,發了這麼一條微博:

最近在跟Ramit Sethi的博客; 31歲的他十年來從賣一本不到五美元的電子書起家到從在線培訓中賺取不下百萬美元/年,屢次上紐約時報。身處一個忽悠最多的行業,他並不像其他人那樣宣揚快速掙錢秘訣,反倒是一再強調花費心血和時間把產品做到頂尖水平的重要。突然為自己過去的作品感到慚愧萬分

因著這種感悟,原先覺得是繁瑣沒必要不想做的事情,突然有了新的意義。於是把一篇基本寫完但因不太滿意而擱著的專欄文章重新拾起來,花了近十個小時反覆修改後發出。

之後僅僅四天,專欄得到的關注數翻了已不止一倍,甚至連微博粉絲都漲了10%,相當於過去六個月的漲粉數(我還沒有特意髮長微博或加圖)。

儘管是刻意為之,這樣的數據還是嚇了我一跳。

其實以前總隱隱覺得,寫東西足夠及時足夠頻繁才牛。迅速變化的現實更讓人覺得好像幾天不鬧出點動靜就會馬上被忘掉。

不過,那個古老的故事仍然是真理:如果你花一天時間畫的畫一年才能賣掉,那麼一年畫的畫,一天就能賣掉。

我不懂畫畫,但是我想,如果一開始打算畫文藝復興風格的聖母,最後卻是一幅軟塌塌的鐘,那大概算不上同一幅畫?那麼那張一年才完成的畫,其誕生的過程是怎樣的?

我猜,也許畫的核心元素仍然是一天完成的,但是卻加上了十一個月零二十九天的揣摩與潤色。

問題來了,為什麼要這麼做?

正如我不無惡意地想著,如果一天就能畫好一張一年能賣掉的畫,那麼畫上一年,兩年後就賣掉365張畫啦。 如果一年才能畫好一張一天能賣掉的話,兩年也只能賣兩張而已啊。

(假定兩畫價格相同,如果把前者的那一年理解為一直在推銷自己的畫,兩人也同樣是一年零一天賣掉一張畫,前者還是不吃虧啊)

你給出的理由會是什麼?

發完這篇文章以後覺得還是應該解釋一下價格相同。突然死活登不上知乎,折騰了半小時後放棄。現在來略解釋下:大家都知道價格越低越好賣,如果這個故事裡面的人一開始標價就是糊牆價,估計賣出去也不會難了。既然一年都不肯賣畫,可見作者一直沒有降價賣。如果一年畫出來,標的價格卻是沒幾個人支付得起,那麼一天賣掉也不現實(富翁也不會天天逛書畫市場)。而且二者都是在一年中只賣掉一個作品,價格得夠一年的基本生活才有意義。這麼看來,兩者價格要相差三百六十五倍非常難。更有可能的情況是設定了一個固定價格的情況下,比較兩者的難易。這也是為了問題的簡化,畢竟原故事裡面沒有把價格作為一個衡量的因素。

推薦閱讀:

道士和魔法師那個比較強?
幾年後可能會有一惡報,現在行善補救來得及嗎?
為什麼道教傳法甚密,而佛教傳法卻廣開方便之門,利益眾生?
首愚法師:我習修般舟三昧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