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二)

寫在前面:在(一)中最後說到的幾對人際關係,我不想去指導什麼人際關係處理更不想有什麼人際關係黃金法則什麼的,我不喜說教和權威,因為於我看來這多少還是心中存有恐懼之做。我只是把我認為的通過我還稚拙的文字展現給大家,供大家一個思考。

「聽不見」和「不說話」前者只是說,後者只是聽。一個不說會覺得缺失,一個說了會覺得無趣。

「聽不見」總是喋喋不休的在說話,似乎什麼時候都在發表言論,什麼時候都是在不停的說不停的說,交流中也總是站在「發言席」直到滿意為止。似乎總插不進去話,一次預計美好的談話就變成了一次演講,而往往伴隨著「聽不見」的還有就是不認真聽,談話的脈絡不是動態的而是靜態的,事先在腦子中「預演」好了一種流程,隨後就是按照流程按部就班的開始說,對於談話中出現的新的問題要麼是表現的漠不關心要麼就是叉開話題。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談話或者討論的效率很底,總要是不停的去糾正和提醒。

於我看來,「聽不見」多少是對不自信(亦或是自負),雖然採用了一個很具有「進攻」樣式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卻因為太過於的「進攻」反而顯出來了心虛,在不停的說中達成對於不自信的掩飾(或是對自負的滿足),是一種(反向)補償,對於根源的東西並沒有更好的解決而只是通過解決表面的問題來「麻醉」,產生一種「幻覺」認為其實其很自信,優秀。故而看似主動卻實際上被動,因為這不是交流是灌輸,是一種單線程的輸出,沒有交互。那麼,為什麼不試著少說兩句,讓自己的「嘴巴」歇歇,「耳朵」動動,畢竟古語有云:言多必失。

「不說話」很「有趣」,有時候「不說話」會和「聽不見」是好朋友,甚至是戀人、夫妻。因為,這滿足了雙方的訴求,一個極力想說,一個卻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不說話」總是在大會小議上朋友聚談時表現的那麼酷,很少發言,很少表態,很少闡述,只是安靜的坐在角落裡聽著別人的滔滔不絕。心裡只是暗暗想著,這些於我何干,既不能讓我漲工資,又不能讓我有什麼實質性的收穫,結束就好。現實的實用主義的思想似乎總是貫穿在「不說話」的想法中,疲於對於觀點的表達和論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總是感覺和「不說話」一起的時候很悶,因為貌似「不說話」總在等待著結束。

其實,「不說話」一面是對「生活」所謂的「看透」,一面也是對自己過分自信或者不自信。「不說話」是一種拒絕的姿態,而拒絕在某些層面上來看是一種保護,一種中性的保護方式,既不偏向傷害自己「示弱」保護自己,也不偏向攻擊傷害別人「示強」保護自己,於我看來有時候甚至不能不說是一種智慧呢?不過,張弛有度,進退有方似乎更是一種瀟洒的方式也說不定,不是嗎?

「插嘴小姐」和「嗯嗯先生」。一個是讓別人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完,自己卻已經開始接著開始自己的滔滔不絕;一個是對於別人的訴求總是模糊的態度,看似在聽,實則上卻讓人因為敷衍生氣不已。

「插嘴小姐」(並沒有對於女性的映射只是求一個朗朗上口)「插嘴小姐」(代為「插嘴」)是平日中再平常不過的了,總是一句話還沒有說完那邊就已經接著話開始了。火急火燎的急性子似乎總能在「插嘴」身上看見,急於表達觀點和態度,急於反駁和自己相左的,對於事情還沒有整體的判斷就開始自己的判斷和論述,結果往往是表達了觀點卻表錯了態,不停的在修改觀點,看似思維活躍其實是缺乏邏輯思考和信息過濾的「思維魯莽」。通過「插嘴」來表達一種存在,訴求一種被關注,可是越是這樣碎片化的談話和交流就越是會加重焦慮的水平,有時候就是三言兩語之後要不就是「不說了!」要不就是「你什麼都不懂,不和你說,別談了」等等不歡而散,結束時候卻又是懊悔不已勢要悔改,但是再犯的時候卻又「輕車熟路」。要麼就是談話因為「插嘴」變成了一次的抬杠,不歡而散也是註定的結局。

其實,「插嘴」只是對於外界的關注和自己存在感有著很高的要求,這種需要讓他們不能自已的想去表達去打斷一如曾經別人這樣對這樣的自己。這是「插嘴」的交流方式,是其表達自己的方式,這就是「正常」的交流方式,不信你可以讓一個喜歡這樣的人不再這樣做,怕是連說話都不會。(或許有時候只是在部分的問題上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插嘴」和「聽不見」在某一個方面是相通的,都是對於自己的掩飾,都缺乏基本的交流方式。「插嘴」強於「聽不見」因為最起碼還肯「聽」然後再用轉折句換為自己說。打斷和搶話是保存那份的關注和存在,不過為什麼不試試忍一次,說不定和你對話的人會給你一個更神奇的結果,不僅僅得到了關注還得到了更多的愛和尊重呢?

「嗯嗯先生」不需要太多的贅述,敷衍於別人的人總是讓人覺得十分的不舒服。其和「不說話」也是相通相近,不過更「精於世故」用一種模糊的態度去表達,想要做到既不傷害別人也不連累自己,但說白就是更徹底的拒絕交流,因為沒有態度最起碼還是真誠的,可是敷衍就變成了一種不必要的虛偽,作為朋友、戀人、夫妻你的虛偽並不沒有一點的價值(好吧,我承認有時候也說不定是一種智慧,不過大體上的確讓人很惱火)。「嗯嗯先生」往往會以一種「老好人」的方式出來,什麼事情的態度都是「中、庸」多出來的那一點就是敷衍,就讓處世之道變成了「折中、平庸」。敷衍的態度在薩提亞中的家庭關係中也有提到過多以打岔或者敷衍呈現,在家庭中這是一種不積極和不健康的態度,因為這阻斷了溝通,讓對話的發起人會覺得不收到重視和尊重,會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其實,「嗯嗯先生」只是不想得罪別人,他們喜歡和別人在一起卻又擔心會因為自己的態度得罪別人,失去朋友,也是對於表態後責任的懼怕,也是對於拒絕和認同的選擇障礙。有時候,明確的態度會增加一個人的魅力,也會讓交流更順暢更有效率,「界限」的明確是對於自己最好的保護甚至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朋友和美好也說不定啊。

「Mr.Do」和"Mr.Pro"一個總是在沒有說完的時候就開始在討論怎麼解決,總是在說與其唉聲嘆氣不如想辦法去解決的「實幹派」;一個總是以自己是過來人的態度自居,什麼自己都是「Pro」的專家。

「Mr.Do」還蠻「悲劇」的,因為是一副好心腸嘛,就是想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可是到頭來卻落了一個「謝謝,我一個人呆會,你睡吧/忙吧」等等,自己就感覺好沮喪啊,明明是想要幫助別人,怎麼不領情呢?嘿嘿,最多發生在男女朋友之間,某女/某男想幫助自己的女朋友/男朋友。這裡面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你沒有理解人家說話的意思,沒有把握到對方對你訴說時候發出的訴求,只是單純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滿腔熱心想幫忙解決問題展現自己能力得到認可,但是對不起啦,你太想當然了。給你發出訴求的人並不是想讓你去解決,只是想讓你能聽聽ta自己的說話,能陪著ta,希望能從你得到一種慰藉,一些能量。這個時候你和ta談怎麼解決,實施的步驟什麼的就沒覺得太煞風景了?其實就是沒有抓住當下的ta急需的那種情感反應,而是又倒回到過去或者現在,努力的分析原因尋找出路。啊喂,我就是想找你聊聊天舒心,就不要再拿那些東西來煩我了好不好啊,下一句都會接一句你不懂我誒。想想你怎麼讓ta以後和你快樂的玩耍嘛!(俗話說的好,聽話聽音)

所以啊,聽懂別人的話有時候比黑著頭去做的效果要好的多,想明白現在此時此刻ta需要你的是什麼有時候更重要。這裡多扯一句,有時候不是你不夠優秀,只是你真的沒有懂ta 的心啊,ta需要的就是你的一個態度,一個擁抱,一個吻,一句有我呢,一個那你一個人靜靜但我陪著你,一個我下面給你吃啊,一個吶,人生啊就是……別總是一個實幹派,生活本身就已經不易了,再不添一點浪漫,一把溫馨,三兩相視便明的默契,怕是日子就過不下去啦,不是嗎?Mr.Do

"Mr.Pro"一個總是以過來人自居的人,總會指指點點你的不對。有時候,經驗是手中的利劍披荊斬棘,但有時候也是桎梏雙腳的銬鏈,讓你無法飛翔。有經驗,可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給過你可以幫助別人決定的權利啊?對於個體最基本的尊重,就是尊重他的決定和他的存在方式。彼之美味,他之毒藥,這個道理是要給每一個「Mr.Pro」的,每一次你看來的幫助,你的擔心對ta來說都有可能是一次「慘絕」的滅殺,懦弱者只能更懦弱,蓋其未曾體驗挫折;無能力者倍感無力,蓋其未曾體驗過一次握住自己權柄的時刻。不放手有時候就是堅固的腳銬而不是助其飛翔的羽翼。干涉和剝奪的確是能帶來不少的快感甚至是成就感,可是這是何等的殘忍?

少一點干涉的建議,多一點的保持中立,去留成敗選擇都由個體自己選擇,那時的成就感才最讓人感覺到能量的充盈。受人魚,不如授之以漁。

寫到這,看似就可以擱筆了,因為留了很大的一片「白」。不過最後思襯了一天覺得還是補上這樣的一段,這樣一來我想會給大家更多更生動和更「服貼」的感受與思考。

上述的三對都並不是去特指哪一類人,如果你在開始一直到這裡之前已經開始紛紛「對號入座」,那就要去好好的「面壁思過」了。因為,我裡面很少用到特指是什麼樣的人,都是很涵蓋的描述,你若「對號入座」就要想想自己看待問題和聽話想事之前是不是已經就開始了主觀的臆測和判斷,添加了很多我並沒有說你卻已經開始想的問題呢?而這便是我認為諮詢中的大忌——標籤化!

(這裡我必須要承認從一開始我就在引導大家去犯這樣的錯誤,可這是我故意而為之的,因為這樣可以讓大家更透徹的明白標籤化在日常生活中和諮詢活動中對於個體和諮詢師的「毒害」。)

先說諮詢師,內向的人更容易滋生心理問題嗎?在這個問題中有設計到標籤化的問題。其實標籤化在諮詢中是最要不得的一種情況。每一個來訪者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嚴格的說並沒有一個適合的描述去描述每一個來訪者,那些書本中記載的東西都只是輔助自己的工具,是幫你定位和錨定的工具,你若工具至上,那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你會為了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甚至創造使用工具的條件,這難道不是災難? 標籤化一個來訪者是可以快速定位和解決治療或諮詢,可你並不是一個外科醫生,有一個可循的標準參考,諮詢的工作對象是最複雜的人,你又怎麼能去標籤化一個人,讓一個多元的人硬生生變成了一個單一或者二元的呢?這近乎「粗魯」的分類又是誰賦予的權利?流水線式的工作在我看來一向不應是諮詢應該追求的,諮詢若可以優雅的存在便是幫助來訪者脫掉自己的標籤暢快的呼吸。即使需要用到標籤來結束一場諮詢(來訪者已經基本可以脫離的情況下)也應該是小心翼翼,慎之又慎的。這裡藉由河合隼雄在《心的處方箋》①中的一段:

「……你立即就說『母親的態度正是導致孩子不良行為的根源『的話——那麼你依然是一個外行」

「要時刻抱著『不要輕易下結論』這樣的態度來服務諮詢者」

再說回來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平日為了更方便的去記憶和理解,我們往往會把很多東西具象化去理解,這樣更節省資源。可是,人類卻是懶惰的,一旦建立了這樣的鏈接卻偏偏不肯再去更改或者糾正,這就形成了社會的刻板印象,比如你對於一個髒兮兮的乞丐的好感度不會比一個衣冠楚楚的青年人高一樣的。平日里的確是沒有問題,可是這潛移默化成為習慣卻在影響著我們的成長,為了方便我們可能真的就錯過了美麗的風景,錯過了美好的事物等等,經驗先導的認知模式一方面方便了你,可一方面卻鈍化了你感知世界和生活的敏感度,生活越來越像著無趣和乏味行進,一顆鈍化了心靈,一顆開始遠離美的心靈是否會越來越暴躁和不安只有自己知道了。標籤化也會讓個體產生對於被標籤化人的投射。標籤化了你的人生雖然便宜行事,可是生活的美感卻蕩然無存,生活本應該有的活力和彈性被標籤「一刀斬」,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現在此時此刻的你真的能確定要這樣的生活嗎?(所以,懇請大家對於市面上很多標有心理學的書籍再多甄別,他教給你的那些真的是在幫你?)

保持一份對於生活該有的敏感,雖然可能會讓你倍感吃力,但是當你看見那一抹因為敏感而趕上的盛開,你是不是也會酩酊抑或晚風中微醺的洒脫一嘯呢?即使他日你又開始不易的生活,不過你已不是從前的你了啊。

生活中少用或不用標籤認識人,用你的感官去認識一個人,儘可能少的投射自己,你會發現自己和自己的和解,那些羈絆自己的成見和煩惱隨著標籤一起揭去,因為你看見的更是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殘缺投射的自己。然後試著去活在當下,讓當下成為你的源,不再沉溺過去的榮光或者晦澀,也不耽望未來的顯耀或是黯淡,只是用充足的當下去駕馭自己人生的權柄。(我是在貼標籤嗎?嘿嘿)

PS:很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鼓勵,還有各種的意見和感受,我會倍加用心的記住然後在以後慢慢呈現。我也希望和諸君一起討論進步,產生更多的話題讓我們去討論,甚至是去爭論。最後還是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多謝。

①:文中引用的是廣西科學出版社出版吳倩翻譯的日本河合隼雄的《心的處方箋》第26頁中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因考慮到篇幅並沒有全篇引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去了解,特作注釋。


推薦閱讀:

約吧
別讓孩子停下「探索」
從『招遠事件』聊我們教育中缺失的一環
『受害者』

TAG:一些 | 内向的人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