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的君主為什麼是天皇而不是國王?
日本國現在並未稱帝國,所以不應該有皇帝。帝國與王國是有區別的。
因為日本君主的稱號,就是漢字的「天皇」
據云源自唐高宗和武后時的「天皇丨天后」——唐高宗生稱天皇,死謚天皇大帝,是李唐崇信道教的結果,也是桓武天皇的效法對象。也有人說,日本之所以挑選了這個稱號,是為避開帝字,避免頂撞中原天子的名分。——按:劉邦稱他爹太公為太上皇,《史記·高祖本紀》集解引蔡邕語「不稱帝,非天子也」。
天皇原稱「大王」或「治天下大王」。小野妹子使隋國書有「東天皇敬白西皇帝」句,但《隋書》記載為「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通常認為如果真出現「天皇」二字,隋帝不可能接受國書。《日本書紀》謂隋使裴世清國書作「皇帝問倭皇」,《聖德太子傳歷》解「天子賜諸侯王書式也。然皇帝之字,天下一耳。而用倭皇字,彼有其禮」,可作有意避開「皇帝」連稱的佐證。天皇始祖是天照大神大家都知道,她是伊邪那岐洗臉時從左眼生出的,天照大神的兒子是天忍穗耳命,天忍穗耳命生天火明命和邇邇藝命(又稱瓊瓊杵尊,尊和命雖然讀音一樣,但一般認為尊是比命高貴的神號,神、明神、權現則是更高貴的神號),邇邇藝命被天照大神派到人間統治日本的故事被稱為「天孫降臨」。「天孫」二字,可以視作日本與中華接觸之後,針對「天子」二字所做的自我矮化。今日日本到底是不是帝國,是一個曖昧不清的課題。
帝國一般有藩屬王,如舊中華及舊日本時的朝鮮李王便是;被明朝皇帝冊封為「日本國王」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是天皇之臣,但他的身份與藩王不太一樣,而是更類似曹操(事實上,曹操、諸葛亮正是幕府政治的開創者);依據日本現行貴族制度,堂上家裡面最高等是公爵,皇族可位至親王但英國王族也有親王,日本刻意模仿英國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基本算自視為與UK對等的國家了;可是,不管怎樣,人家有「天皇」,不服不行。然而,歐美國家卻很客氣地稱日本君主為「Imperor」。
唯南北朝鮮拒絕承認「天皇」稱號,畢竟自視小中華嘛,咸稱天皇為「日王」。在古代,天皇之稱屬於性質惡劣的僭越,主要也就是關起門在家裡爽,要是明成祖知道足利義滿同時是天皇之臣,非把天皇剁了;如果中國現在有皇帝,中國人絕難承認「天皇」。但是,如今中國已經沒有皇帝了,連滿洲夷人的皇帝也沒有了,《老子》曰「天道無親」,《論語·季氏》曰「天下有道 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萬章上》有「孔子曰 天無二日 民無二王」,日本天皇已然是中華世界也是這個地球上碩果僅存的皇室。當然,天皇道統有二,一是奉天承運,二是天孫貴胄,其中只有前者跟中華皇帝一致。題主可能知道,但估計有人不知道 帝國/皇帝意味著什麼,覺得跟國王啊總統啊一樣一樣的。
關於總統和國王有什麼區別,某些國家的人確實懶得了解,我曾有個英語老師講到華盛頓說我們覺得合眾國不需要一個國王所以做了總統時,呵呵道「沒看粗來總統和國王有啥不同」。閑話少扯,要說的是皇帝和國王的區別,領土是不是廣闊、是不是有屬國並不是最重要的。簡單地講,帝國沒有邊界,世界上可以有無數個國王(題主提到的泰國國王英國女王西班牙國王等),但只有一個合法皇帝(天子)!大陸人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東瀛人說「八紘一宇」,就是這個意思。即使處於分裂時期的中國,但凡同時稱皇帝的,一定把烹敵國頭目、撫敵國百姓當作終生乃至世世代代之追求;再或者,兩個皇帝相見、或致書,必至少有一方降格稱臣。可能有人要說了,拿破崙時期著名的「三皇會戰」怎麼解釋?首先,西方有很多詞翻譯為中文的「皇帝」,但它們彼此是有等差的。如羅馬帝國時代的皇帝稱號「奧古斯都」最具「天子」的神權意味,「凱撒」一詞被皇帝兼領或授予副皇帝,「Imperator」也叫皇帝,含義卻是(軍事)統帥;東羅馬時代的皇帝稱號「巴西琉斯」是希臘語執政官或國王的意思,「Autokrator」是對「Imperator」的直譯,此外還有「Kosmokrator」、「Chronokrator」等多個具神權色彩的皇帝稱號;俄國早先的沙皇,直譯為「凱撒」(副皇帝);再如也參加了三皇會戰的奧皇弗朗茨I,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凱撒」。拿破崙Ⅰ由執政升任所謂「法國人的皇帝·Imperator」後,弗朗茨Ⅱ氣不忿,把奧地利大公國、波西米亞王國等整合為奧地利帝國,自任「奧地利皇帝·凱撒」,隔年拿破崙Ⅰ就來把神羅踩了個稀爛,勒令弗朗茨Ⅱ放棄神羅皇帝稱號(注意,拿破崙的做法也符合「世間只能有一個合法皇帝」的原則,至於奧皇,呵呵呵呵)。拿破崙稱的皇帝以及彼得Ⅰ之後的「全羅斯人皇帝」都是「Imperator」,中文叫「英白拉多」,是「大將軍丨統帥」意思。所以三皇會戰是兩個大將軍和一個凱撒混斗,諸皇帝的稱號不能與東亞皇帝/天子完全對等。其次,當時的歐洲已基本邁入民族國家,不再是只有一個文明中心區的時代,這三皇都是各自民族國家的皇帝,已不具備或很少具備「八紘一宇」的帝國情懷,有皇帝之名,而毫無其實。擬之中土,原本周天子叫「王」,天底下只能有一個王,等於後世「皇帝」,這時楚國因為爵位太低(子爵)跑出來稱王,別人就把它看成瘋子,周王或其他霸主成天想著教訓楚國,事實上楚國也會因為諸如周厲王太猛等原因而自去其號(俄國與之類似,雖然自稱皇帝,可早先西歐通常把它看成蠻夷之地的小丑);戰國中期發生一個重大事件「徐州相王」,突然間都稱起王來了,三皇會戰時期的玩法,就好比歐洲版的「徐州相王」,由於之前只有楚國僭號稱王,現在大家都會玩了,本是僭號的楚威王居然十分震怒,「寢不寐 食不飽」,次年就率領大軍征討徐州相王的罪魁禍首齊國,這又一次佐證了「世間只能有一個合法皇帝/王」的原則,並且可以看出此時楚國的目標是取代周天子;這個事件之後,還發生過「秦齊互帝」事件,就是秦昭襄王和齊湣王覺得能耐大,跟嘍啰們一樣稱王沒勁兒,兩國約定稱帝,然礙於形勢,此事不了了之;秦王政一統後,說「賴宗廟之靈 六王咸伏其辜 天下大定 今名號不更 無以稱成功 傳後世 其議帝號」,說大家都稱過王了,再稱王逼格太低,你們說我叫啥好,大臣們的話就很有意思,說什麼呢,說古代的五帝也沒啥了不起的,聽說泰皇最牛逼,您老以後就叫泰皇吧,可見「帝」這個字已經很貴,以至於想棄用的話還得專門找個理由批判一番,而且最終失敗了,秦王政說「去泰 著皇 采上古帝位號 號曰皇帝」。古代日本人可能把史記里李斯等大臣的話仔細分析過,說五帝不如天皇地皇泰皇高貴,咱就用「天皇」吧。又及,天皇稱號,在去掉「帝」示弱的同時,也用「天」字暗暗佔了「西皇帝」的便宜。舊日本在明治維新至終戰這段時間自稱大日本帝國,設立帝國大學及其他類似機構,歷史上也有個別天皇自稱「皇帝」,可並沒有將「皇帝」二字一直連稱下去,這也是該國另一曖昧之處。因為帝國沒有邊界,世間只能有一個合法皇帝,國王可以說是某一族某一國之國王,皇帝卻不可以說是某一族某一國之皇帝,在東方在西方皆是如此(三皇會戰,屬於類東周戰國的革命年代,一旦安定下來還是只能有一個皇帝,或者全部被革除天命)。一般國家元首的印璽都會有國名國號,然日本御璽上就四個字「天皇御璽」,便是力證。中國哪朝皇帝名義上不是富有四海呢,可當日本也這樣想的時候,居然被幾個沒有皇帝的國家胖揍一頓,休說四海,連北方四島和普天間也被提走。羅馬皇帝擁有的羅馬理論上沒有邊界,唐朝皇帝所在的大唐理論上也沒有邊界,然而日本卻是有確切邊界的民族國家,因此,當我們說出「日本天皇」四個字時,已經是矮化;我們沒有必要像南北朝鮮一樣,非要把人家用漢字寫就的「天皇」念成「日王」。只是,我們在念到《論語》里「子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諸夏之亡也」的時候,東望扶桑,內心到底是鄙夷呢還是欽羨呢,那可就見仁見智了。
至於題主說這個稱謂要不要修正。過去明朝皇帝不知情;清朝皇帝與日本天皇(有時甚至自稱皇帝)打交道的時候,肯定很想把對方摁死,但畢竟國力不濟,反而被日本支持的炮黨干翻了。未來,除非某地出現了更有力的皇帝,才能根據「世間只能有一個合法皇帝」的原則,討平之,當然誰討滅誰尚難說;伊斯蘭國自封了個哈里發叫易卜拉欣,也算皇帝同級別,不過西方叫它state這明顯比empire矮兩個級別可見被「夷狄遇之」了,而且他似乎只想做伊斯蘭世界的哈里發,對待異教徒的世界,就像當年神羅看沙皇一樣,壓根不屑一顧,對天皇陛下的名位不會有什麼干擾;至於中國,就算人家過去有臣服表態,那也是歷史了,現在這邊連皇帝都沒有,大義名分不再,自然失去干涉對方天皇名位的資格,別說人自稱天皇,就是再叫法皇、泰皇、皇帝,也只有跟著叫的份,除非~~學一學逗逼的南北朝鮮。倭人對大唐的情感類似於現在粉絲對偶像的崇拜。所以各個方面都在效仿唐朝。
朱元璋封過足利義滿日本國王。後來萬曆要封豐臣秀吉日本國王把他激怒了
「天皇」在古代被稱作「大王」或者「天王」。在古代中國,「王」的地位於「皇帝」之下。確切一點說,到周朝為止,「王」是對最高統治者的敬稱。但是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自己為「皇帝」之後,「王」就成了地位低於「皇帝」的地方統治者的稱謂。所以,位於中國大陸以東的島國上的統治者,或是被中國的皇帝封為「日本之王」,或是對中國有所顧忌,才自封為「王」。
後來,日本效仿大唐法律,定製了「大寶律令」(公元701年頒布)。律令中明確規定「日本為以天皇為中心的二官八省之國」。其中,「二官」指主管政治的「太政官」和主管祭祀的「神祇官」。「八省」指主管朝廷政務的「中務省」,主管人事的「式部省」,主管戶籍的「治部省」,主管稅賦的「民部省」,主管糧倉的「大藏省」,主管司法的「刑部省」,主管庶務的「宮內省」以及主管軍事的「兵部省」。
至於「天皇」這個名稱由來,自古以來眾說紛紜,始終無法確定。我個人認為,可能是因為日本的王也想過過「小皇帝」的癮,所以借用「從天而降的皇帝」的含義,給自己起名為「天皇」吧。
寫得興起,順道做個題外延伸吧
接上文,不管怎樣,以天皇為核心的國家終於成型,「天皇」也由奈良時代(公元710—794年)延續到了平安時代(公元794—1192年)。但是,到了公元1192年,日本武士源賴朝建立了鎌倉幕府,天皇的實權也移交給了武士集團——幕府。所以,當時擁有最高權力者不是住在京都的天皇,而是住在位於東京近郊鎌倉的征夷大將軍。
之後,日本經歷了室町時代(公元1338—1573年)、戰國時代(公元1573—1603年)和江戶時代(公元1603—1867年)。在這漫長的670多年時間裡,日本社會一直保持著「二重構造」——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者是京都的「天皇」,實質上的最高權力者是幕府的統治者「征夷大將軍」,而征夷大將軍又獲得了天皇對其地位的承認。
這樣的「二重構造「是天皇和將軍雙方都希望看到的結構體系。具體來說,將軍能夠以「代天皇執政」為由,巧妙地避開責任。也就是說,即使出現問題最終要承擔責任的人也不是將軍,而是天皇。另一方面,天皇也因為「認命了征夷大將軍」而擺脫了「執政者的頭銜。一旦出現問題,征夷大將軍就要理所當然地肩負起責任,而天皇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所以說,日本的天皇和征夷大將軍兩人都充分地利用了日本民族最大的人生哲學——逃避責任。
1868年,明治維新的實行宣告了日本武士社會的終結。德川第15代征夷大將軍德川慶喜將國家大權連同江戶城一起歸還給了明治天皇,自己則在駿河(今日本靜岡縣)度過了餘生。從那以後,日本名義上的最高權力和實質上的最高權力終於得到了統一。也就是說,日本名義上的最高權力和實質上的最高權力終於得到了統一。也就是說,日本確立了「天皇全權在握」的社會體系。同時,自明治時代起實施的《大日本帝國憲法》第一條也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治之」。
雖然《大日本帝國憲法》做出了「天皇統治國家」的規定,但是,日本人始終無法適應像中國這樣的「皇帝一人負全責」的制度。
因為武則天要上位,所以搞了個天皇天后二聖臨朝。
日本當時剛好是學習唐朝高峰,國分寺什麼的都是那個時代拷貝的。所以日本對內也自稱天皇了,後來中國改回皇帝,日本也沒改,剛好可以顯示和中國有所區別又對等(他們自認為)。不過皇帝一位,在東亞是有特殊含義的,所以日本的這個皇位,近代以前在東亞,基本只有關起門來自己爽,與其交往的國家,朝鮮高麗渤海沖繩等,都是不承認的。日本還稱天皇為洛中,稱進京都為上洛,也是學自高宗和武則天時代
按照中華思想,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中國的皇帝,居於中央之國,統治四方,日本的天皇是偽的,應該稱呼日王、倭王。
推薦閱讀:
※如何解讀奧巴馬在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專訪時說的話?
※琉球(沖繩)獨立在不遠的將來可能么?
※有才華、做實事的貪官,和才能平庸的清官,更能接受哪一個?
※作為合格的領袖,什麼天賦必須點,什麼天賦必須不能點?
※【搬運】人民日報刊文:培育人民群眾的國家治理主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