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酒泉合併的利弊分析?
目光太小,無論是嘉峪關人,酒泉人,玉門人,金塔人,敦煌人還是阿克塞肅北人,大家都是鄉里鄉親,我們的目標更是有一個強大的家鄉。首先,酒嘉合併的趨勢是必然,當然不是近期可以完成的,但我們的目標不是為了誰強誰弱打一架,而是為了鄉親們日子更好過。未來酒嘉合併,也並不要爭論誰比誰強,無論嘉峪關強還是酒泉強,大家都是老白姓過自己的日子,強不強只是市政府領導面子問題。我過年的時候呀我經常得去嘉峪關拜年,兩邊親戚都很多。
酒嘉在我眼裡親如一家,我在外地(杭州)上學的時候,學生證上要寫學生票區間,我當時就寫了酒泉站,結果回家的車都是到嘉峪關停的,這就很尷尬了,我大一回家的票超區間了,不能買學生票,害得多花了冤枉錢。還有一點很坑爹,酒泉和嘉峪關的公交卡互相不能認,拿著酒泉的公交卡去個嘉峪關就要準備零錢,就連酒嘉公交也不能互相認對方的公交卡,有時候辦完事還要繞遠路去坐酒泉的酒嘉公交,很不方便。所以大家爭議那些有的沒的,感覺是酒泉市長和嘉峪關市長拼政績一樣,老百姓么解決一點實際生活所遇到的問題吧,不要助兩地政府內訌為虐,幫助兩地經濟高速發展,目光放遠一點,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是自己身邊,兄弟關係不好還是兄弟,我們能不能讓自己變的更強大,去和東方的溫州,無錫等競爭。
來,幹了這一碗祁連山的融雪水,我們都是甘肅人。答案修改,感謝各位支持,分析兩地合併,首先經濟對比,酒泉的工業底子一般,是農業城市,境內旅遊資源最豐富的敦煌,也無力拉動酒泉地區的經濟發展,404,東風場,玉門油田都是央企,無法給酒泉帶來直接收益,嘉峪關則是坐擁酒鋼的工業強市,雖然酒鋼目前不景氣,但是就算如此,酒鋼在省內來講還是巨無霸。 當前中國的西北地區,工業基礎決定一切,如果僅靠目前一路一帶這些概念,短期內無法實現跨越性發展,反倒說如果一路一帶開始發威,那麼河西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首先就需要酒鋼再度雄起。 第二是軟實力對比,酒泉市農業人口居多,嘉峪關農業人口比例很小,外加是移民城市,人口素質較酒泉高,教育資源,城市資源,醫療資源,城市吸引力,相比酒泉要高很多(全市,不僅僅是肅州區)。最後再說政治,酒鋼在甘肅省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實際上政治地位甚至比一個地級市更高(參考省內很多領導的任職履歷),酒鋼的歷任領導任免都與全省的政治布局密不可分,歷史上嘉峪關市的成立就是為了使酒鋼脫離出酒泉的控制,甩掉負擔全力發展,多年來酒鋼與嘉峪關組合布局發展效果不錯,彼此已經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酒泉合併嘉峪關實際上就是合併酒鋼,想要打破目前這個政治布局,但這麼多年酒鋼與嘉峪關組合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達到甚至超過了省里的期望,酒泉市的領導是否有這個魄力去挑戰這個政治布局,省里是否放心把酒鋼交給酒泉,酒泉能否有能力保證酒鋼繼續發展壯大,帶動整個地區的發展,這裡面有太多太多的政治博弈,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地區的發展最終要協同一致,兩地合併的大趨勢不變,只是看酒泉市的領導有沒有能力加快這一進程。
怎麼說,兩地雖然挨得很近但是差異卻是非常大的。酒泉是歷史文化城,河西四郡最早的一個。近年來在農工商旅等多方面發展的都不錯。嘉峪關是伴隨著酒泉鋼鐵公司新成立的一個新型工業城市,由於酒鋼的強大,嘉峪關有著許多榮譽稱號,因為是新建立的城市,所以在城市規劃與建設上都體現著超大手筆。酒泉的弊端:鐵路方面一直是酒泉被嘉峪關虐的地方,酒泉站算是河西五市最差的地級火車站,旁邊的嘉峪關站由四等站升為一等站,鐵路辦事處也在嘉峪關,所以酒泉停靠的列車很少。航空方面,酒泉的機場很多,敦煌國際機場,百利通用機場,鼎新軍民合用機場,下河清軍用機場。但是都距離酒泉中心肅州區較遠。不過嘉峪關機場酒泉市也是投資方。城建方面,城建是大多數人認為酒泉不如嘉峪關的主要原因,當成酒泉規劃較失敗以及甘肅省對酒泉建築要求是仿漢唐式,使得酒泉城建很差,基礎設施也不是很好。嘉峪關的弊端:嘉峪關首先是因企而興的城市,產業結構十分單一,一產幾乎沒有,旅遊雖有嘉峪關和方特但還是比不上擁有敦煌的酒泉。所以嘉峪關經濟靠酒鋼的比例很大。嘉峪關在公路物流方面一點起色都沒有,高速服務區,丁字的高速樞紐和十字的國道樞紐全是酒泉享有,甚至酒泉入選了國家66個流通城市。且全國大部分物流均以酒泉為河西總站。嘉峪關的商業也是很頭疼的地方,酒泉雖然人口全省倒數但是憑藉著強大的人口消費力引來了甘肅許多城市沒能引進的玩意,可以說來甘肅的連鎖品牌,第一年蘭州,第三年酒泉,第五年其他城市。酒泉嘉峪關相似的地方太少了,而且互相鬥爭的局面很嚴重,高鐵站就是例子。嘉峪關因為特殊的行政區劃(不轄區縣)所以很容易改為酒泉市嘉峪關區。而酒泉由於敦煌的崛起,對西面四縣市控制力越來越弱。從長遠來看,酒嘉合併的可能性較大,設立新酒泉市,如果敦煌依舊沒有達到設地的水平那麼完全可能會是這樣的結局酒泉市(駐地嘉峪關區,轄肅州區,玉門區,金塔縣,瓜州縣,肅北縣,阿克塞縣,敦煌市,以及兩個特殊地方:甘肅礦區和東風廠區)
一、兩地文化差距太大,一個幾乎全是移民城市,另一個大多是本地人,文化融合不容易。二、經濟上,嘉峪關市人均生活水平相對較高,如果合併,勢必拉低嘉市人的生活福利,嘉市人不會同意把自己的利益外讓。
一個省的發展都快趕不上人家一個縣了,還在這裡爭這些沒用的。現在機會這麼好,還不趕快合併,機遇不等人。攘外必先安內,每天所有領導,都在討論誰合併誰,那經濟還發展不發展了。去年冬天參加同學的婚禮,拘謹的我愣是一句話沒說,聽了聽這些未來執政者(沒幾年的公務員)吹牛,各種小上海,小香港,小北京。連個停滯了十幾年的蘭州都發展不過,還有心思驕傲。我覺得在南方十年,我老感覺自己認識淺薄,跟同學朋友吃了頓飯,突然感覺就是自己不僅是淺薄,簡直是無知。
「有立有破,先立而後破」,
「酒嘉合併」置換敦煌升格「地級市」一氣呵成!無論是「先立後破」,還是「先破後立」,永遠是「革命」難解的命題。創新活動必須「有立有破,先立而後破」。所謂「不破不立,先破後立,『破』字當頭,立也就在其中了」的說法是文革中的口號,是違反發展規律的,肯定是要鬧出亂子的。
十 八大以來我國更注重「先立後破」。習 近 平 總 書 記多次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摸著石頭過河」這種實踐先行,改革「先破後立」的時代即將終結,「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的新常態即將形成,「先立後破」漸成新常態。 無論是先「合」後「分」(先破後立),還是「分」「合」並行(先立後破),都不能迴避「酒鋼」這個行政化利益集團的幕後主導因素。三十年來「酒嘉合併」的議題一直試圖撇開脫胎於企業的嘉市「政企姻血相連、人員頻繁交流」這一因素,設定「礦竭城衰」,收拾「殘局」的「合併」格局。結果是在全面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嘉市持續「礦繁城榮」,區域地位此消彼長,「酒嘉合併」置換敦煌升格「地級市」曠日持久、久拖難解。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嘉峪關是重要的地緣「關口」和物流樞紐節點。政治的前提是經濟基礎,「酒嘉合併」顯而易見的前提必須是在嘉市區設「府」,且是唯一選項。這樣,保持適度的影響力,其它的就無關大企業利益集團的痛癢了。區別在於,先「合」後「分」(先破後立)可以保留「酒泉市」的譽名;而「分」「合」並行(先立後破),「酒泉」則只能做為可選的次級譽名保留。 目前,國務院對行政區劃調整採取從嚴從緊的政策,總原則是減少行政建制,區劃調整容易批准,增加一個行政建制區難度極大。在目前整個區劃政策繼續從嚴控制審批的環境下,進行大規模行政區劃調整或未減少行政建制層級的調整是難以得到國務院的批准。為減少行政性開支,各省也基本遵循對行政區劃調整採取從嚴從緊的政策。當前有兩種情況最有可能進行區劃調整,一是對現有的區划進行結構調整,二是減少行政建制。特別是第二種情況,更容易得到國務院批准。很多城市在新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批准之前,一般採用分步走的辦法,先制定設立管委會之類的過渡性方案,待方案批准後再按新的行政區劃方案設置進行調整。敦煌、玉門兩市行政序列為省直轄縣級市,目前由酒泉市代管(即正常管理)。敦煌市連同周邊縣也難以達到升格設「地級市」的標準,且無可預期的重大項目布局的支撐。在政府員額總量嚴控下,敦煌升格設「地級市」的大夢只能通過所謂「酒嘉合併」的途徑置換而得。
而現在已不再是「福利分房」的年代,卻又沒有配套建立起千百年來行之有效的「官邸」制度。官 員們失去了「隨調即安家」的基本條件,調動遷徙需要付出重新置業不菲的成本代價。失去了人員「逆中心城市」批量轉移,「我是黨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財政動員氛圍,成為各種行政區劃調整不可忽視的「暗流」阻力。 目前在國家三令五申嚴厲禁止各級政府大興土木建設「樓堂館所」的大環境下,加快「酒嘉合併」置換敦煌升格「地級市」,運作方式只能是「分」「合」並行(先立後破),酒泉市級機構主體「易府」翻牌「敦煌市」,「暫駐」原有辦公場所異地辦公。肅州區等劃歸新的「組合」城市管理。「酒泉」做為可選次級譽名。就地保持嘉峪關市級機構主體。 以「酒嘉合併」置換敦煌升「地級市」,按照人員分流「屬地」優先配置原則,資產補償置換,減少人事安排阻力和財政動員負擔,一氣呵成,才有可能在控制政府員額總量及行政建制數額不變的前提下,儘快實現「酒嘉合併」跨入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中等城市行列,同時實現甘肅省的「敦煌大夢」。酒嘉兩市人的觀念差異太大了,早些年嘉峪關經濟發展的特別快,大概是05—08年那個時候,當時的酒鋼三中和嘉一中經常組織中學生出國交流、遊學,我記得那個時候我上的酒泉一中還是土操場,桌子凳子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古董。當時那個年代酒嘉經常有衝突發生,比如汽車客運拉客的,做生意的,兩市甚至出現過大規模的聚眾鬥毆。因為嘉市是個移民城市,絕大多數人都是一五時期從東北到西北援建的人,無論是口音還是習俗都和西北人有很大不同,早些年還沒開始實行土地財政的時候嘉峪關就靠著酒鋼巨額地稅收入建起了比酒泉更寬闊大氣的城市規劃布局,在市區內圍起了波光粼粼的迎賓湖和東湖,並在很早的時候就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加上遠高於酒泉地區的一本入學率,曾經是全國前3的人均GDP,必會然產生一種甘肅「特別行政區」的「優越感」,在這種優越感的煽動推動下,兩地人民自然就不可能用平等眼光看待對方了。
酒泉人普遍想的是:你酒鋼都冠著我們的名字,土地從西漢建立酒泉郡開始就一直是我們酒泉的地盤,你們憑什麼這麼趾高氣昂,快叫爸爸。
嘉峪關人心裡普遍想的則是:一群土鱉,嘉是我們的父祖輩留著血汗建設起來的嘉園,你們這些窮酸死農民,憑什麼竊取我們靠著勞動和血汗創造的財富和發展成果。
酒嘉雙方老百姓都喜歡把自己的城市映像凌駕於另一者之上,都喜歡吹牛,都對對方的吹牛嗤之以鼻。
經濟下行和鋼材市場的萎靡讓嘉峪關不復原來的輝煌,酒泉經濟迎頭趕上,讓兩市經濟開始趨同,但多年來梗在兩市人民心頭上的刺是沒法一天兩天消除的,而且一些別有用心者和既得利益者更是在暗中挑撥和引戰,想讓兩地人民平心相待。難!這就是合併的最大阻力。
至於未來,作為一個酒泉人的看法是應該會合併,但可能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原因:1.酒鋼不要女生。2.特殊的行政區劃導致嘉峪關公務員和事業編長期沒有空編,編製流動性小。3.經濟下行背景下嘉峪關的第三產業勞動力容納量少。4.人口老齡化,雖然在酒泉的玉油情況比嘉峪關糟糕,但玉油有中石油給供血,嘉市負擔著很多酒鋼老職工,未來社會養老儲備金可能會出現大缺口。
就業崗位有限,西北這邊發展前途也不好,嘉市畢業的本科應屆生還是會出於現實考慮在沿海內地打拚然後把家安置在那裡,畢竟嘉峪關包括整個甘肅都是一片死氣沉沉,掌握著大量資源的老一代思想落後,經濟增長缺乏動力,考編製的人又太多,去私企或者單幹都沒什麼前途,最主要的是嘉峪關籍的90後女孩甚至以後的00後女孩,只要有大中專學歷的大部分都不會留在嘉峪關。
到那時候東北籍的酒鋼子弟離開西北去內地發展,老酒鋼故去,排斥外人的嘉鄉情懷弱化,如果兩市經濟能高度依賴,實現酒嘉一體化,敦煌再分立出去,可能就合併了,敦煌如果不分,不管是中央還是甘肅省委,都不願看到甘肅西北出現一個又有工業又有農業還掌握著甘肅近半面積的地區級行政單位,這不符合行政區劃制度的制衡之道。
酒嘉分治後,就憑國家給了嘉峪關「甘B」都不會有合併的可能。
看到這個問題我有個疑問為何當年我們內蒙古的包頭不拆成包頭市和昆都侖市兩座城市?酒泉和嘉峪關市區加起來人口還沒包頭昆區人口多。
目前肯定不會合併,條件不成熟,但經濟一體化可以先搞,行政區劃調整(即合併)放在最後搞
不是很懂一群完全做不了決策的人在這瞎掰扯啥呢
單從酒鋼而言,如果不清理掉一些蛀蟲,再怎麼去整合和調節產業結構,最終都是一盤死棋
這問題都存在了二十年了,提多了也沒啥意思,牽扯到大佬們的利益太多了,說白了就是瞎操心,個人覺得嘉酒一體化可能比較大,合併可能不是很大
合併後嘉峪關撤市設區,酒泉市設肅州區、嘉峪關區。市委市政府搬到現在嘉峪關和酒泉肅州區中間。
嘉峪關原來就酒泉的,合併早晚的事!
合併不是問題,歸根到底是誰上誰下的問題。
合併後名字怎麼取?嘉峪關人和酒泉人都會糾結
推薦閱讀:
TAG:甘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