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g手環還有機會回到傳統賣場嗎?
02-02
之所以討論這個話題,是看到友商西莓科技抄過來的一封郵件,說了些關於Bong手環的事,覺得有點意思,與大家探討一下,Bong手環還有機會回到傳統賣場嗎?另外大宇先生是否有興趣發表發表意見?
————————————————————————————————————以下是西莓科技內部郵件的內容:筆者整理一下大致如下:未來的中國是品牌中國,由製造大國變成品牌大國,我想這一點很多人都會有共識吧,具體到智能穿戴行業,創業做品牌的公司就更多了,具體到當下最熱賣的智能手環,海外的Jawbone, FITBIT ,國內的咕咚等等,都是比較有名的: 這裡我談下Bong手環, 這個產品我們其實一直在關注,也跟其創始人顧大宇先生聯繫過多次;可惜兩家公司之間的對市場渠道的理解觀念並不一致,始終沒能合作。 就產品而已,Bong 手環還是很不錯的,從產品開發到生產製造,到APP使用,出乎意外的讓我覺得驚艷,超過我對中國品牌產品的預期;
只是很可惜的是,他們在市場渠道的建設上一意孤行,堅持獨立運營和自己做渠道,崇尚「小米模式」期望單方面依靠電商模式達到建立品牌和熱銷產品的目的,而逐漸走入品牌死角;小米出了一款99元的智能手環,Bong立馬回應,將bong2的定價是99元,這個價格同樣讓我震驚,Bong這樣的定價和做法明顯是掉入了小米手環的陷阱(小米太狠,挖了個99元的坑,創業廠家跳不跳這個坑都難做,但跳了基本必死,至少沒錢可賺,智能手環這部分bong想成功是難上加難了,低價印象一旦形成,走上去就不是一兩年的事了;在這裡,贊一下咕咚,對產品價格堅持不動搖,短時間可能會對銷量形成衝擊,但長期品牌依然看好);本來我還對Bong在手環上的成功有所期待,希望在他們渠道受到挫折後再次聯繫合作;沒想到Bong手環的售價緊接著又從699直接降到345銷售,99元的Bong2,銷售三個月的Bong 699元直接跳水到345元,Bong這樣自廢武功,揮刀斬渠道(創業公司照搬叫板巨頭小米公司的做法,基本會被拖死)我們也只能望而興嘆了,Bong的定價註定他們只是依靠自己孤立無援(渠道沒辦法幫他們)的獨立前行。最少,在我心裡,Bong的成功最多只能看以後的產品了,如果他們能醒悟並能挺過來的話。所以,Bong 的產品,我們還是會繼續保持關注,我對他們的產品開發和規劃能力頗為嚮往。希望有一天還是能合作。
我對bong手環公司的印象就是,花在營銷上的功夫比在硬體上多太多的一個公司。第一次看到智能硬體圈的朋友轉他們的廣告就覺得不太對勁,滿廣告的逼格,情調,姿態,對於這個手環本身的功能一點都沒有闡述。完全就是在打造高大上的形象。
然後知乎上他們一堆自問自答的問題,方式到還不是那麼明顯,自己提一個科技圈相關問題,然後自己員工來回答,把簽名改成網站或微信,互相點贊,踩別人,前幾名都是自己公司人的答案。
不過也是,手環本來就是一個中間產品(我真想說是垃圾產品)。我覺得,除了從業者,生活得多無聊多閑的人,才會想到給自己買手環戴啊。謝邀。
我感覺,就看市場佔有率罷了,我去邀請 @dayu 回答。直截了當,看最近bong各種連接活動看,很快會變成主流吧。
渠道合作的模式有多種,其實我們現在已經有若干家渠道開始合作了,這些渠道合作中我們雙方都探索了新的方式。
當然,我們還在摸索,但一切以用戶體驗為第一優先順序。
創業團隊的天職就是探索不同的模式,為世界帶來改變。我現在用的jawbone 2按鍵已經不怎麼靈敏了。也訂了一個boog2就是不知道何時能收到……看蘋果的iwatch如何……
boog的話價格確實便宜,但是也降低了自己的品牌。個人感覺並非小米模式就是好的,畢竟能做到99塊不難,要都做99塊了,那不管是bong還是booooong,估計都不會是小米的對手,一上來就指望用價格敲開市場,最後就做成神舟電腦了。
小米手環定價是79,小米網買的話加運費10塊錢89元。
完全沒有機會了,BONG的定價策略太過於幼稚。
其實個人覺得最大的看點不是bong能賣多少,關鍵是人家小米主要是賣手機,手環就順帶玩玩,你們bong可是主業君
推薦閱讀:
※ICCAD 2016張競揚:智能硬體需要怎樣的半導體創新?| 摩爾精英現場
※要不是它沒孔,不然真想操了它!
※小試Android Wear emulator
※是不是該到革電訊運營商命的時候了?
※李寧和小米合作的智能跑鞋,可能有哪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