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更名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一個上市公司的中文全稱更改對它的股價會有哪些影響,是上漲還是下跌,還是保持不變,要從哪些因素去考慮它的股價漲跌情況?
--------------------------------------8月26日更改---------------------------------------------我自己也查了資料,知道上市公司更名的原因有下:1、資產重組之後營業範圍發生變化;2、公司第一大股東易主,引起公司經營業務的改變;3、更名後有利於公司宣傳或剔除行業和地域的限制性;
4、部分公司借更名炒作。本人剛開始學習炒股,還有很多要學習東西,希望各位能幫忙分析一下更名對股價的影響,我自己也會好好研究,謝謝大家!
中國起名歷來很有講究,古代里女子結婚之後要冠以夫姓,即使在當代很多人在起名之前也要查閱家譜,或者與生辰八字進行匹配,極其嚴肅而莊重的為下一代確定名字,因為這個名字一旦確定之後,大多都會跟隨一生,即使由於種種原因對原名進行修改,你在進行重要信息登記時也會寫上你的曾用名。
企業的名稱對於一家公司來講更是如此,名字不僅代表這公司的產品形象,而且隨著時間的積累還會成為一種品牌效益和對商譽的積累。國際上不乏傳承了百年的老店。但不知為何,一個企業的名稱在中國變成了一個可以炒作的「噱頭」——蹭熱度、刷存在的事情比比皆是,在中國很多上市公司爭做「網紅」頻頻改名。小鑫將今年以來兩市發布的公告進行了統計,截至5月26日,滬深兩市主動變更公司名稱的A股有57家(剔除因業績變動導致的上市公司ST「摘帽」和「戴帽」等被動更名),而15年這個數據更高達135家。
改名這麼大的事,聽起來很興師動眾,但實際操作起來很簡單。作為上市公司,只需要開個董事會,2/3以上的董事同意更名,提交證監會,獲得批准即可。而交易所的要求也不高,只需要填寫一個申請表,提供營業執照複印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於公司變更名稱的證明複印件以及對於上市公司變更公司全稱、簡稱的公告文件即可。但對於無利不起早的上市公司們,每每這麼做必有玄機,從過往中來看上市公司更名,多的是想迎合市場的熱點,當然公司更名也不都是主動的,也有被動更名的,總結下來無外乎幾點:
一、配合主營業務變更或企業所有權更迭。
因為所有權變更而進行的改名最無可厚非,古代新皇登基都要改個年號呢。
而配合主營業務變更的動機到底是為了更好的反映主營業務,還是為了蹭市場的熱點就不好說了。例如,原名為張化機的天沃科技(002564),主營業務為石油化工、煤化工、造紙、氧化鋁等領域的非標壓力容器的設計、製造。在收購5173後,一下子傍上了網遊概念股的光環。可是在發布更名公告後,市場並不買賬,14個交易日內下跌近20%
二、迎合市場熱點,以獲取更高的溢價。
迎合是資本市場的偏好,突出公司容易獲得高估值的業務和概念。此種更名動因是最功利,也是佔比最大的。如2007年房地產大熱,地產、置業名稱的股票大增;2010有色金屬大熱,沾金帶銀的xx資源股大量湧現;2015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更名應該是神州高鐵和匹凸匹了,多倫實業更名為匹凸匹後連續多天漲停,但你知道嗎?這家公司到現在還沒有開始開展P2P類業務呢。
三、隱匿前科,洗脫負面影響
對於曾經犯過事的人來說,出來後首要任務無疑是改頭換面、從新做人,這樣的狀況同樣還存在A股上市公司之中,部分公司為擺脫過去的負面形象而更名切割。
在這類個股之中,最為典型的莫過於曾經的綠大地(002200),2014年8月11日「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雲南雲投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證券簡稱隨之變更為雲投生態。改了名字,「新韭菜」長出來之後應該就不記得他在10年初的收入造價案了吧。
四、業績不達,標被動更名
這一類的更名是最不情願的一類,就像古代的犯人在流放前要在臉上烙個印一樣。而這一類股票的辨識度也最高,根據前綴就知道他們犯了什麼事。
公司股票交易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的,在公司股票簡稱前應當冠以「*ST」字樣;
公司股票交易被實行其它特別處理的,在公司股票簡稱前應當冠以「ST」字樣;
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其A股股票簡稱前應當冠以「S」字樣;
B股股票應當在股票簡稱中有「B」字樣;
上市公司更名的利與弊
對於那些有充分理由進行更名的企業,小鑫表示理解。但是對於那些故意將名稱往熱點概念方面靠,希望通過炒概念、製造想像空間去抬高股價的做法是相當反感的。雖然中國的股市離價值投資還很遠但作為一個企業,不關注自己的主營業務、沒有好的業績支撐,更名之後即使會迎來一波行情,但隨著市場的熱點題材消退,股價還是會回落,到時也許將會永久的損失掉一批投資者。而那些公司遇到轉型困難,希望通過產業嫁接、併購、從而進行更名的企業,您將捨棄的是原有長時間積累的品牌效應和商譽,這種無形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那麼面對諸多的上市公司改名,作為投資者,我們最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換湯不換藥、主營業務沒有任何變化而只是打了個擦邊球的公司。如最近剛剛完成更名的中基健康,公司表示將積極進軍醫療服務行業投資、生命健康服務行業、精準醫療、高端醫療等方面。其實,對於中基健康而言,最廣為普通消費者熟知的是其生產的番茄製品,在其公布的最新財務報告中,投資者還難以看到新領域對公司的業績貢獻。
這事一個「網紅」盛行的時代,但有人只能紅極一時,有些人確可紅極一世,裝傻賣乖確實能夠吸引一定的眼球,但如果永遠只是「虛有其表」一定是升的越高,跌的越狠。小鑫不知道上述這樣的更名是真的能帶動企業脫離業績虧損的窘境,還是最終像匹凸匹那樣,自以為已改頭換面,但更名已近一年,業績始終處於虧損的泥潭而難以改變。
一般毫無影響
還是有影響的,國內很多股民屬於小白,所以對某股的第一印象就是名字了,名字高大上,和熱門方向行業有聯繫,容易受追捧。但是長期來看,最後應該也會回歸價值理性。
直接說影響,那就是利好!
為什麼改名是個大事情,沒有利的事情股東是不會幹的,改名字99.9%會往好的地方改,不排除失誤,對股價一般來說沒有利空的衝擊!之前正好寫了一篇關於股票更名異象的論文,就來簡單答一發,有興趣的知友們可以看文末的參考文獻,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
很多國內的研究都已經發現國內的股市出現股票更名事件後都會對股價產生積極的正面影響,但是這種效果不會很長,一般在2周之後就會恢復正常水平。
對大多數人而言從千百隻股票中選擇心儀的股票進行投資是一個困難的抉擇。Tversky和Kahneman(1973)的研究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發現了信息內容的流暢程度可以獨立於信息的內容,可以對決策制定產生影響。並提出了有限關注理論。認為人們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大量的信息,因此,投資者對市場信息的有限關注,會導致投資者的有限理性,從而造成投資行為的偏差以及資產價格的異象。 投資者獲取、處理信息的難易程度,比信息本身更能影響投資者行為和投資策略。
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是上市公司重要的無形資產,廣大投資者認識上市公司是從其名稱開始的,一般而言,在進行選股和投資決策的過程中,公司的股票簡稱是投資者對於公司的第一印象。而且由於漢字特有的表義功能,國內股票的簡稱的選擇就更加被重視了。國內外的學者對於股票名稱的研究已經很全了,比如股票名稱中包含與當時的社會熱門行業相關的字眼(像2000年科技泡沫時候的『科技』,現在的『金融』之類的),股票在更名之後會給公眾一個明顯的引導,甚至是誤導,通過吸引投資者關注來對股價產生正的影響。還有諸如包含『中國』字眼的股票,股票代碼包含數字『6』和『8』比較多的股票,名字改成和當時熱門股票的名字相似的股票……都會在短期內使公司股價得到提升。當然,因為不同的原因更名的股票,這種正的效果的強弱,持續時間也是有差異的。
歸根結底,國內的資本市場還是很不完善的,或者說存在很嚴重的題材炒作,散戶比例大,投資和選股的策略不專業,當股票更名之後,很容易就會吸引到投資者的關注,一旦股票有了人氣,就容易出現股價的異動,加上散戶『追漲』心理比較嚴重,所以很容易造成股價在更名之後一度走高。而長期來看,人們對於這隻股票的認識會越來越詳盡,加之機構和大投資者對於更名實質性信息掌握更全面,他們很容易在獲利之後選擇部分賣出手頭被高估的股票,從而使得股價回落到正常水平,這種短期不理性行為帶來的影響就會被減弱和消除。
Bae, K.H., Wang W. 2012. What』s in a 「China」 name? A test of investor attention hypothesis. Financial Management 41(2), 429-455.
Green, T., Jame, R., 2013. Company name fluency, investor recognition, and firm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09, 813-834
李心丹、王冀寧、傅浩:中國個體證券投資者交易行為的實證研究,經濟研究,2002(11):54-63.
劉亞琴:股價會受股票名稱影響嗎——基於行為金融學的調查研究,南開經濟研究,2008(1):45-56
李廣子、唐國正、劉力:股票名稱與股票價格非理性聯動——中國A股市場的研究,管理世界,2011(1):40-51
方辰君:股票更名異象、投資者關注與投資者行為分析,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2):36-48
美國ISIS製藥公司因為伊斯蘭國而股價暴跌,被迫更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