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人平常都吃什麼食品?

舌尖上的漢朝


正好寫了一文,看了一些論文。

用什麼做飯?

漢代出現了之後流傳千年的爐灶,烤爐和陶瓷在生活中的運用也多了起來,用鐵爐來烹飪由漢代開始(喲,難道那時候就有鐵板了嗎?)。所以穿越到當年已經可以見到炊煙裊裊升起了。

漢代的人仍然是以蒸、烤、煮為主。從馬王堆漢墓遣策(古人在喪葬活動中記錄隨葬物品的清單)所見,烹調的方法有羹、炙、炮、煎、熬、烝、濯、膾、脯、臘以及醢。烹飪技法上與秦朝相比更為豐富(請參見微信id:gourmetlove 前文:秦朝人吃什麼?)。

羹在前文已經介紹過。炙是串烤,炮是叫花雞的做法;煎和熬相似,是釜下生火,使干至熟,烝通蒸,濯為炸,膾為生食,脯時鹹肉條鹹肉片,臘是經烘烤晒成肉乾,醢是肉醬。

(炊)

吃多少?

漢代的普通人一天吃兩頓,吃下去的總量與現代人吃的差不多。但是呢地位越高可以吃的越多,漢武帝這樣的就可以一天吃四頓,那看來漢武帝應該很胖才是。

普通人的食物都是粗糧加上鹽、醬菜和菜羹,中國人那麼愛做鹹菜的傳統估計就是從封建時期的底層階級中流傳下來的。

吃什麼?

與秦朝人相比,漢代人算是十分幸福的了,直到今天我們都應該感謝一個人,那就是張騫。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黃瓜、大蒜、香菜、苜蓿、石榴、葡萄、胡桃等蔬菜水果。並且相傳淮南王劉安煉丹時,以石膏點豆汁發明了豆腐,更是找到了消耗黃豆的好方法,大大豐富了漢代人的餐桌。

不過要想用一片小文說明白漢代人到底吃什麼是很難的,因為他們的食材已經非常豐富了。

在主食方面與秦朝幾乎完全相同,主食是飯、粟、麥,煮出來的飯是麥飯,黃色的。但是巧妙的是漢代的人已經會做面點,在秦朝時人們吃的都是蒸餅,軟塌塌的,到了漢代從西域傳來了胡餅,胡餅與如今新疆人吃的饢非常相似。我們如今喜歡從別的國家引進一些烹飪技藝,漢代人也不例外,覺著胡餅好吃就學來了,而這種西域風一直刮到了唐朝,胡餅也逐漸變化成的後來的燒餅、麻餅。

在葷食方面有一個特點就是漢代的人愛吃狗肉,甚至作為主要的肉食之一,而豬則是精貴的動物,價值可達狗的十倍。狗肉製作的菜肴也很豐富,秦漢簡牘記載有:五香狗肉乾、狗羹、炙狗肋、炙犬肝等。

(哎……小編有一隻可愛的狗狗叫糖糖,還好它不生在漢代)

還有就是漢代人吃生魚片的技巧很足,因為烹調方式的限制嘛。它們吃鯽魚、鯉魚、鱖魚、刺鯿、泥鰍、鱉等,種類豐富。

喝什麼?

有禮之會,無酒不行。——《漢書》

(酒肆)

除了有糧食做的酒,當時因為已經有了葡萄,所以葡萄美酒在漢代也已經出現,還有稱為金漿的甘蔗酒,認為有藥用價值的菊花酒、茉莉花酒。達官貴人飲酒成風,民間飲酒夜逐漸普遍。由於不會單獨講東晉西晉時期的飲食,就拿東晉名人王羲之舉例,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即興而為,方成蘭亭集序。還有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嗜酒如命,酒量、酒德、酒瘋堪稱一絕,人送綽號「天下第一酒鬼」。

宴宴笙歌

漢代流行請客,漢高祖劉邦當年不就是被項羽請客赴的鴻門宴嘛。而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不就是在平陽公主府上飯桌前奏樂演唱時被武帝相中的嘛。

兩漢時期的古詩《今日良宴會》說的就是人們在宴會中微妙的心境。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貧賤,坎坷長苦辛。

漢代進餐多以分餐製為主,宴飲時席地而坐,菜的多少按照等級高低而定。漢代對節日習俗也頗為重視,元旦、寒食、端午、重陽都有特定要吃的食物。

似乎從漢朝開始,中國的飲食文化告別了野蠻,走上了正途,成就了後世的輝煌。

又要做一件令人生厭的事情了,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的美食微信公號:

http://weixin.qq.com/r/JUhocATE1FmrrUAT9x0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普通老百姓有什麼吃什麼,主食一般是粗加工的穀物、豆子和麵食。貴族階層那就五花八門了,漢、唐都非常開放,大量外來農產品湧入,張騫就帶回了不少西域物種。至於肉食按馬王堆一號出土的記錄主要是豬、羊、牛、狗。調味品醬、醋和豆豉也有了。


煮河蝦 烤野兔

甲魚湯 蒸肥鵝

肥山羊

大鯉魚

蟾蜍肉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烤肉這種美味是必不可少的

對了剛打獵的大雁還在旁邊放著

要煮魚了 來添點柴


秦漢時人們一天只吃兩頓,比如晁錯曾經說過"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當然皇帝就不同,皇帝餓了是一定要吃的,一般的皇帝一日吃四餐:平旦,相當於我們的早餐,晝食,那就是午餐了,餔食,是晚餐,而墓食,自然是夜宵了。

那是南北方的飲食差異已經有了,黃河流域主要以小麥為主食,南方地區則以大米為主食,當然,常見的五穀雜糧哪裡都有一些,尤其是張騫通西域後,帶回了許多胡人的菜蔬雜糧,大大豐富了當時人們的食物種類。

那時候儘管人們已經懂得磨麵粉,不過還沒有掌握髮酵技術,饅頭包子之類的就不要奢想了,能吃上一頓麵條,烤餅之類的,就已經很不錯了。可這還不是誰都可以吃的,糧食來之不易,政府就不許人們變著法兒吃糧食,所以吃燒餅那是王公貴族、有錢人的專利。不過這東西實際上不易消化。有些人吃著吃著,肚子發脹,就死掉了。

普通老百姓一般按照老傳統,把麥子等穀類直接做成飯或粥來吃,這不僅省卻了繁雜的加工程序而且能充分利用穀類,可以帶麥麩皮一起食用,真是一點都不浪費。不過其實麥飯是很難吃的,上層人士都不屑吃。不過也不是什麼好處都沒有,把它蒸熟後曝干,可當作乾糧,稱為糗糒。這是遠行的必備用品,即可用水泡軟了吃,也可一邊飲水,一邊干嚼。

而秦漢時期雖然流行喝酒,可是政府實際是禁酒的。因為政府認為,酒不是好東西,任何多了會幹傻事,甚至會幹出大逆不道的事來。都說喝酒壯膽,他們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當然他們方隊聚集飲酒的理由是浪費糧食,喝酒誤事。除非有什麼特別的事,經過皇帝允許,才能聚集在一起喝酒。


推薦閱讀:

蒙古人種和高加索人種誰的體貌特徵更適應寒冷?
[考古日報Vol.49]山西郝家溝發掘一座金代紀年墓葬 出土精美壁畫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文明史?
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史前文明的存在?
明十三陵為什麼從來沒有被盜過?

TAG:歷史 | 食品 | 飲食 | 考古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