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對法的理解越深對世間情感越看得開?


那是一定一定會的,佛法一定是三依一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修七覺分,何等為修七覺分?

謂念覺分……乃至舍覺分。

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

如是修擇法、精進、喜、猗、定、舍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


有句說句

從佛法上講,愛源於貪嗔痴三毒中的貪,而通常我們說愛是煩惱根,愛情也是愛,放在佛法的視野里根本是短暫、轉瞬即逝的東西,直白的說,愛情也是苦。

這是真相,雖然很讓人傷心,但是這真是真相。


對愛情的 貪嗔痴 是每個凡人的這種痴相。 不是說因為學習佛法越深,而對世間的情愛越淡然,而是從學習佛法的過程中看到世間情的無常,愛恨離別的無常,學習佛法能夠看清楚每一段感情感情都是一種相。 對任何事情的淡然也是一種執著的心態,因為不需要淡然,而是看到事物的本質的無常性和無自性。

我知道佛法講的是慈心,是無私的愛,是舍離自我。那愛情親情友情存在的意義什麼呢?在最終放下"我"之前,還是會執取啊,該怎麼做呢?

佛法所說的慈悲是和愛情,友情沒有半毛關係的。 友情的的存在完全是一段因緣合和而生的果,在果 的過程中產生各種相,痛苦的,喜歡的,厭惡的等。而這所有的一切不過是一時的貪嗔痴而已。

放下「我」 還會執取,說明你不知道什麼是放下我,我是非我。本來就沒有我,談何放下。 不斷的執著於我的本體,所以才會說放下我,還是會執著。走不出貪嗔痴慢疑的魔境,怎麼回不執著呢!

建議多去學習佛法,通過佛法去理解這裡面的因果,因緣等。


花開隨喜,花落不悲。何必看開,當珍惜就珍惜,當放下就放下。


汝今當於大師修習正念。如所說句。

有所依者則為動搖。

動搖者有所趣向。

趣向者為不休息。

不休息者則隨趣往來。

隨趣往來者則有未來生死。

有未來生死故有未來出沒。

有未來出沒故則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一苦聚集。

如所說句

無所依者則不動搖。

不動搖者得無趣向。

無趣向者則有止息。

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

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

無未來出沒者則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滅。

----------

無邊莊嚴。所言句者。無句可得。非句句故。於一切句應如是知。

如是諸句是厭離句若厭離句是虛妄句。若虛妄句即厭離句

彼一切句是滅盡句。若滅盡句即真如句

若真如句即究竟句。若究竟句是盡離滅句

若盡離滅句即涅槃句。若涅槃句即非世俗。無句施設亦無示說

無邊莊嚴。言一句者。於一切善不善法中。平等趣入。云何一句。所謂離句。於厭離中無有少句是一切句。

猶如厭離句。亦非句句清凈故。

若句清凈即涅槃清凈。若涅槃清凈即句清凈。

如是諸句皆不可說。若以語言宣示句者。而彼諸言。於十方界求不可得。誰為誰說。故諸言說一切皆空。

彼若空者即無有義。不應於中戲論分別出生。如是諸句義者。一切皆是無分別句。無戲論句

是故修觀行者。尋求觀察一切句時。當知皆為離滅涅槃


是。

沒有意義。

努力修行,慢慢的淡化自己的貪嗔痴了,該怎麼做怎麼做,不然呢?


對有為法有如實的知見導向厭與離欲。


你這個問題就好像在我,我是不是跑步練得越多,游泳就游得越快?

回答是:想多了,法只是寄情所用,真想看開情就專心看情去。


如果愛情能夠長久,如果吃肉不必殺生,如果人生沒有無常……對於情來說,因為看重,所以放手。佛是最有感情的人,對於世間有情人也會誇讚兩句,但佛比他們更清楚,什麼才是永恆。


佛法是一種智慧,不是讓你放下這個放下那個。智慧的運用,放下的太多是一種不負責任,不放下的太多是一種貪婪。該放下就放下,有些責任是不能放下的。不是學佛了就要變的沒有人性了。


把對一個人的愛擴大到對所有人的愛

世間的情愛其實是有貪著,佔有,控制的的成分,把這些放下了,身心無礙,不好嗎?


不是淡然,是當達到一定智慧之後發現現實就是這樣。愛情,友情,親情就是這樣。是看清楚早已存在的現實,而不是改變了什麼。


推薦閱讀:

根宋上師:怎麼去修行佛法 怎樣才能抓住精髓
儒法道佛,他們治世的道理有沒有殊途同歸之處?
施食後,自己和家人遇到各種問題,疾病、事業。請問佛法可有闡述此種現象?
末法時期怎麼修行?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