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理解佛教中的苦諦?

rt,

1.由於我年紀太小,無法很好的理解苦聖諦的真實含義,所以我買來了一本叫【西方社會病】的書,書里就是談西方社會中青年吃喝玩樂嫖賭吸毒之類的危害與後果,但是,我讀了這本書,對苦聖諦理解沒有加深,反而對吃喝玩樂嫖賭吸毒產生了興趣......我該怎麼辦?

2.如何正確看待人的慾望?

3.如何理解離放逸之因學處?包括吃喝玩樂嫖賭吸毒嗎?


苦的深層含義是一切行苦。

意思是說,一切由條件所構成的都是苦,原因在於由條件所構成的事物本身是不穩固的,必然會趨向於坏滅,也就是無常。

而這種壞滅的過程是不為人所能控制的,即使我們努力的想要維持快樂,卻沒有可能做到,這種逼迫本身就是苦。

而其他通常所說的苦,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得,也都是基於行苦。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

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


苦諦是永遠無法填滿的虛無、欲樂,需要依賴於外物以滿足心安樂,對快樂和痛苦的沉迷

哪怕是快樂也是不能穩定維持的,也是無常的。如欲界天的頂端「他化自在天」,需要以他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所以波旬才需要不斷干擾修行人,讓修行人體驗到欲界的快樂以滿足自己的快樂。(我說這就是學雷鋒你信嗎?樂於助人者,需要用助人來維持他的快樂感,因而也是永遠無法滿足的。)又如色界天,無色界天,修行人享受的禪定之樂也是不持久的,一旦出定又陷入苦中。

魔王波旬去哪兒了,還在他化自在天么? - 知乎

所以佛才追求心解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所謂厭離,就是「從沉迷於快樂和痛苦的感受中清醒地認識到這些都是不究竟的」。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所以《莊子·逍遙遊》也指出這種「有所待」的境界不是逍遙。無所待,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心解脫。


明顯的苦是很容易看到的,大家都體會過,佛陀說的苦是比較細微的。其實苦這個詞並不太準確,用壓迫,壓力,stress更準確。

當你的心架構一個東西的時候(這個東西可以是情緒,觀點,慾望,………可以很明顯,也可以很細微),心就必須維持它,為了維持它就必須去找東西餵養它(比如你討厭一個人,為了維持這個情緒,你要去找他的缺點來說服自己,你的肌肉會緊張,呼吸會急促,不然這個情緒就消失了),這些活動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它迫使你去幹活,失去了自由和清涼。這就是佛陀說的苦。


一個是苦的,另一個是不苦的,正常的人都會避開苦。問題是很多時候,大家對於苦都沒有正確的認知,不知道它是苦、覺得它的樂比苦多、覺得可以得到持續穩定的樂。知道了這樣會苦,自然就會避開它。苦的因就是欲樂,欲樂難離是因為它有欺騙性,認真觀察會發現它是苦的因。另外不隨從欲樂,會有短暫的苦受,這具有欺騙性,有智慧的人會觀察到這樣才能真正的離苦。故而佛經說當觀無常、苦、無我,生厭離,喜貪盡而心解脫。


以吸毒為例

不少人以為吸毒的人痛苦,不過吸毒者就生理的角度來講,多巴胺是常人的百倍。因此感官上來說他是快樂的。


註:看完這篇克里希那穆提點撥的節選,就能更好地理解佛教中的苦諦了,因為下面的內容說的是滅苦之道。單獨拎出來回答題目中的問題比較簡單,苦是源於無常導致的內心不安、掙扎與摩擦;來源於二元對立,諸如頭腦喜歡新鮮的東西,但又害怕不穩定。苦的表現是「我」與「非我」的對立,外界的變化是否合我意,而實質是內心的摩擦,因為一切皆在「心」上發生,世界上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又隨境轉了,主人沒在家,禪宗有句話叫「暫時不在,如同死人」。如何消融這些摩擦和對立,就是下文的內容。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我們大部分人的人生只佔據了意識的一個小角落,而其餘的被我們稱為潛意識的領域,裡面充滿了各種動機、恐懼和 種族遺留下來的特質,這些我們連如何進入都還不知道。現在我要問你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所謂的潛意識這個領域?這個字眼被我們用得太隨便了,這類精神分析 和心理學的特殊用語,充斥著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而我們毫無質疑就接受了。但是到底有沒有這種東西的存在?我們為什麼要把它看得那麼重要?對我來說,它和 顯意識的心智一樣的瑣碎、愚蠢、狹窄、頑固、受限、焦慮和俗氣。

因此, 我們有沒有可能徹底地覺察意識的完整領域,而不只是一部分、一個片段而已。如果你能覺察整體,就能隨時隨地全神貫注地行動,這才是關鍵所在。如果你能完全 清醒地專註於整個意識層面,那麼內心就不再有摩擦了。但是如果你把所有的思想、感覺及行動的整體意識分為兩種不同的層面,內心就開始產生摩擦。

想要認識自己,只有在每一個當下整體地審視,而不受時間的限制。只要你的心不再支離破碎,你就能看見整個「自我」。你所見到的這個整體就是真相。

然而,你做得到嗎?我們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因為我們從未如此認真地想過這個問題,也從未好好地正視過自己,從來沒有!我們怪罪他人,我們強辯,我們不敢面對自己。如果你想對自己一目了然,就得全神貫注,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每一根神經,都專註到忘我的地步,那麼恐懼和矛盾就根本沒有機會存在,因此衝突也就沒有了。

形成恐懼的主因之一,就是我們不願意麵對真相。因此,除了認識恐懼的心理過程以外,我們還應該檢討一下自己發展出來的逃避自我的網路。如果包括大腦的心智只是一味企圖克服恐懼,而用壓抑、鍛煉、控制、曲解種種方法,必將引發摩擦和掙扎,而耗散我們的生命力的,就是這些掙扎的活動。

首先我們該問自己,到底什麼是恐懼?它是從何而生的?我們所用的恐懼這個字眼究竟是什麼意思?我要問的是恐懼究竟是什麼?而不是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我過著 某種生活,我有某種思考模式,我相信某種信念和教條,我已經紮根其間,所以不想讓這種存在的模式受到任何干擾,因為任何的變動都會使人進入一種未知的狀 況,我不喜歡那種滋味。如果你要我忍痛遠離我所熟知的事物和信仰,至少我應該對將去之處有幾分把握。由此可見,我們的腦細胞早已建立起一種模式,它們拒絕 再造另一個不太確定的模式,從有把握變成沒有把握時,就產生了所謂的恐懼。

在我安坐於此的當下,我並不害怕,現在,一切都很平靜,沒什麼好怕的,既沒有人威脅我,也沒有人想搶劫我。但是在這一刻的背後,我的內心深處正掛慮著未來可能發生的事, 或者擔心過去發生的某件事會捲土重來。因此,我所害怕的就是過去和未來。正因為我把時間分為過去和未來,思想念頭便乘機提醒我:「小心不要讓它再度發 生。」或者「你應該防患於未然,前途可能有危機,雖然你現在擁有有些東西,將來卻很可能失去它。也許你明天就死了,也許你的妻子會拋棄你,也許你會失業, 也許你永遠也無法成名,也許你會變得很孤獨,因此,你最好為明天多做一些準備。」

認出它的那一刻,它已經是舊的了。因此根本沒有「新的念頭」這回事,過去的恐懼雖然會反射到未來,其實我們只是怕舊事重演而已。因此,該為恐懼負責的就是念頭,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你不妨親自觀察一下。當你正在專心應付某種危機時,你並沒有恐懼,等到念頭一起,恐懼才由心生。

因此, 我們現在必須要問自己,人心可不可能完全地、徹底地存活於當下?只有在這種心智狀態下,恐懼才無從生起。若想深入了解這種狀態,就必須先了解念頭、記憶及 時間的結構才行。這種了解不是出自理性或口頭上的,而是發自內心和肺腑的了悟,然後你才能從恐懼中解脫出來,那時我們的心才能自由無懼地思想。

思想和記憶一樣,確實是日常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它是我們用來溝通和工作的惟一工具。思想是記憶的反應,記憶則由經驗、知識、傳統、時間累積而成,我們就是在這些記憶的背景下,不斷產 生反應,而這個反應就是思想。思想在生活的某些層面確實是必要的,然而它一旦變成一種瞻前思後的心理反射以後,就會造成恐懼及快感,心智便因此而遲鈍下 來,於是怠惰就難免了。

我不得不問:「為什麼?為什麼我明知道念頭會造成恐懼,我還是懷著快感及恐懼的心情瞻前思後?我們可能停止這種心理的投射嗎?否則恐懼就永遠無法停止。」

思想的運作之一,就是隨時都裝滿了東西。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心能裝滿東西,然後就可以不必去面對真相了。我們不敢讓腦子空下來,因為我們害怕看到自己的恐懼。

道心和信仰宗教的心是截然不同 的。你不可能一邊自視為印度教徒、基督教徒或佛教徒,然後一邊同時擁有道心。因為真正有道心的人已經不再尋覓,不再把真理當實驗品。真理是不受你的喜好、 痛苦所支配的,也不受印度教或其他宗教的控制。在道心中沒有任何恐懼,因此,也不需要任何信仰來支撐,它只是一切事物的本來面目。

道心之中就是空寂,它不是來自思 想,而是來自覺察,它是沒有冥想者的真正冥想,這些在前文已經探討過了。在這份空寂中,充滿了沒有任何衝突的巨大能量。能量就是行動和運轉,所有的行動就 是運轉,所有的行動也就是能量,所有的慾望、感受、所有的思想都是能量,甚至所有的生活和生命也都是能量。只要那股能量不受任何衝突、矛盾和摩擦的干擾, 就可以變得無量、無限。只要沒有摩擦,能量就沒有疆界,也就不受任何局限了。既然如此,為什麼人類永遠喜歡把摩擦帶到能量中?他為什麼要在生活的運作中制 造摩擦?是不是因為他仍然認為純粹無染的能量只是一種理想而已?這種能量真的存在嗎?

我們不僅需要能量來徹底革新自己,同時也需要用它來反省、觀察和行動。只要在任何一種關係發生衝突,不論是夫妻之間、人和人之間、團體和團體之間、國家和國家之間、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之間,不論這衝突是內在的或外在的,不論它多麼細微,都是一種能量的損耗。

只要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存在著時間的隔閡,摩擦就會產生,而能量就會因此損耗。當觀察者與被觀察者合一時,兩者之間就完全沒有任何時間的縫隙,能量就會凝聚到飽和點。又因為這股能量中已經沒有任何動機,沒有自我了,它自然能找到自己行動的管道。

我們需要極大的能量來認清自己在生活中的困惑,假設你存有「我必須認清」的決心,雖然它能激起你發現真相的生命力,但追尋往往暗示著時間感,在前文中已經討論過,這種逐漸解除心智局限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時間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論我們是年輕或年長,只有在當下這一刻才可能 將人生的過程導入另一個次元。尋找和當下現實相反的東西,也不是解決之道;所有人為的鍛煉,那些通過方法、老師、哲學和傳教士而強制學來的東西,更是幼稚 不堪。如果我們認清了這一點,就必須自問:我們是否可能隨時突破這個世界累積的沉重束縛,而又能不再落入另一種束縛中?也就是說,人類可能自由到心智變得 完全清新、易感、活潑、強烈而又充滿覺察力嗎?這才是我們惟一的問題,除此之外,別無問題了,因為只要我們擁有這種嶄新的心智,它自然能處理任何問題。所以這是我們惟一該問自己的問題。

可惜我們從不質疑,只希望別人告訴我們如何去做。我們的心理結構中有一樣奇怪的東西,就是喜歡聽別人的指使,這是上萬年以來洗腦的結果。我們時常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受到他人的肯定和證實, 因此,當我們在問一個問題時,其實是在問自己。我所說的話並不算什麼,等你合上這本書的時候,可能已經把它們忘了,也許你還記得其中幾句話,也許你會把書 中的思想和其他著作比較一番,但你就是不願意麵對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你自己、你的瑣碎、你的膚淺、你的殘忍、你的暴力、你的貪婪、你的野心、你每天的 痛苦和無盡的哀傷.....這些才是你該了解的事。除了你自己以外,天上地下沒有任何力量能把你拯救出來。

觀察你在 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當你隨手撿起一支筆時,當你談話時,當你出外兜風時,或在林間散步時,你是否能在一瞬間或在一個觀照之下,就單純地認出自己的真 相?如果你真能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你就能認清人類的虛假、自欺和永無休止的追尋。要做到這點,你必須從骨子裡對自己誠實,只知道按自己的原則行事就是不 誠實,因為你按照你認為應該的方式去行事,你就是對真正的自己不誠實。心懷理想是一件很殘忍的事,只要你把持任何理想、信仰或原則不放,你就根本不可能直 接看清自己了。那麼,你有沒有肯能徹底拒絕一切,完全處於寂靜中,既無思想,也無恐懼,同時還能擁有不可思議的活力與熱情?


苦諦,主要是指明有為法因為生滅無常,所以永遠無法令人滿意,不管是感官欲樂,還是更強的禪定的快樂,總之,五取蘊因為都是因緣所生法,所以都屬於「苦(永遠無法令人滿意)」。

----

當你清楚地觀察到無常時,此時,你也看到了苦,為什麼?因為生滅現象是如此快速,你如何能找到快樂滿意,你如何能倚恃它們?--《禪修之旅》

人們認為只有當他們體驗到痛苦的時候,他們才會看到苦聖諦。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他們怎麼理解定、喜和輕安的經驗也是苦諦呢?只要愚痴存在,並且把這些經驗的任何一種當作可意的,苦聖諦就不能被理解。因為當人們聽到苦聖諦的時候,他們是用煩惱在聽,所以他們認為苦聖諦是經驗到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實際上,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是嗔心在運作。 . 無論發生什麼,都是苦諦。不要用嗔恚去看待正在發生的事情,不然,你就會感到沮喪。苦諦是被智者所領悟的,是完全和一個人感受到的那種痛苦相反的。對苦諦的理解是智慧。通過這種理解,心會感受到力量、能量、自由和超然。心是沒有貪慾和煩惱的狀態。人們被痛苦的經驗折磨得筋疲力盡,而對苦諦的真正理解是從執著和煩惱中解放出來。--德加尼亞禪師

相應部36相應第11經/獨自靜坐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庄春江譯)

  那時,某位比丘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裡,在獨自靜坐禪修時,我的心中生起了這樣的深思:『三受被世尊所說: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被世尊所說。又,這也被世尊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對於什麼這被世尊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呢?』」

  「比丘!好!好!比丘!這三受被我所說: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被我所說,又,比丘!這也被我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又,比丘!那是對於諸行是無常的,這被我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又,比丘!那是對於諸行是滅盡法,這被我所說的『凡任何受都在苦中』;……(中略)消散法……(中略)褪去法……(中略)滅法……(中略)那是對於諸行是變易法,這被我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

……

『苦』在佛教思想中是個重要的字眼。它是一個關鍵字,需要被徹底了解。這個字的巴利文是dukkha,它不只是指身體的痛苦,而是一種深沉且微細的不圓滿的感覺,存在於心的每一個瞬間,是內心故步自封的結果,佛陀這麼說過:「生命的本質就是苦。」乍聽之下,這個說法似乎太過病態與悲觀,甚至顯得不真實。畢竟,我們還是有許多快樂的時光,不是嗎?不,並沒有,只是看起來很像有而已。想想你真的覺得滿意的時光,仔細檢視,在愉悅底下,始終潛伏著微細而無所不在的緊張。無論多麼棒的時光,還是有結束的時候;無論你獲得多少,無可避免地,你不是失去它,就是要用下半輩子一邊守著它,一邊計劃如何得到更多。最後,你還是免不了一死。到頭來,你終將失去所有。一切都是無常的。

聽起來很凄涼,不是嗎?幸運地,不,一點也不凄涼。只有當你從世俗心靈的角度來看的時候才會覺得凄涼,只有在那個故步自封的機制底下運作才是如此。在此之外有另一種視野,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在那個層次,內心不會想要嘗試凍結時間,不會試圖抓緊流逝的經驗,也不會把事物排除在外,或者是忽略它們,那是個超越好與壞,樂與苦的經驗層次。那是個看待世界的有趣方式,並且是可以學會的技巧,雖然並不容易,卻是可以學習的。

--《觀呼吸》

---

幾乎所有的學者,(在英文著作里)都將第一聖諦譯成「苦難聖諦( The Noble Truth of Suffering)」,並且將它的意義解釋為:「根據佛教,生命除了苦難與哀痛之外,別無他物。」這種翻譯及釋義極難令人滿意,而且易致誤會。就因為這種狹義、粗疏而草率的翻譯,以及膚淺的闡釋,才使得許多人發生錯覺,以為佛教是悲觀的。先說,佛教是既非悲觀的,也非樂觀的。如果一定要說它怎麼樣,毋寧說它是「實觀」的。因為它對人生、對世界的觀點是如實的。它以客觀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誑騙你,使你在一個愚人的樂園中,醉生夢死的度過一生;也不以各種虛幻的恐懼與罪惡來恫嚇、折磨你。它只是客觀而正確地告訴你:你是什麼?你周圍的世界又是什麼?並為你指出走向十足自由、和平、寧靜與快樂的途徑。--《佛陀的啟示》

巴利文「苦」Dukkha(梵文作Duhkha)一字,在一般用法上,誠然有「苦難」、「痛苦」、「憂悲」、「苦惱」等意義,而與 Sukha一字之具有「快樂」、「舒適」、「安逸」等意義相反。但用在第一聖諦上時,它代表了佛對人生宇宙的看法,包含有更深的哲學意義,它所詮釋的范疇也大大地擴充了。不可否認的,第一聖諦的「苦」,顯然含有通常的「苦難」意義在內,但是它還包含更深的意念,如「缺陷」、「無常」、「空」、「無實」等。因此,要找一個(英文)字而具有第一聖諦「苦」(Dukkha)的全部概念,是很困難的事。所以,(在英文里)這個字最好不翻,以免輕易將它譯為「苦難」或「痛苦」,反到令人生起不合適而錯誤的意念。

佛說世間有苦難,並不是否認人生有樂趣。相反的,他承認居士和比丘都可以有各種物質和精神的樂趣。在巴利經藏中,五部原典之一的《增支部經》,就有一張列舉各種快樂的清單。例如:家庭生活之樂、五欲之樂、厭離之樂、染著之樂、色身之樂、心靈之樂等等。可是這一切都包含在「苦」中。甚至由修習高級禪定而得的非常純淨的精神狀態,其中了無通常所謂「苦難」的蹤影,可稱是無染的樂受的各種禪定境界,以及不苦不樂只有純粹舍支與一心支的禪定境界,像這種非常高超的精神境界,也都包含在「苦」中。在《中部經》(也是巴利文經藏中五部原典之一)里有一部經,佛先贊嘆禪定之樂,後接著說這些喜樂是無常、苦、變易不居的。請注意這里明明白白地標出一個「苦」字。這「苦」並不是通常所謂的苦難,而是「無常即是苦」。

佛是真實而客觀的。他說一個人對人生欲樂的享受,有三件事必須了了分明:(一)欲樂的對象與欲樂的享受。(二)欲樂的惡果、危險、以及其它不如意處。(三)從欲樂得解脫。當你看見一個愉快迷人而美麗的人兒時,你喜歡他(她),被他(她)所吸引。你樂於一再見到那人,從那人處得到歡樂與滿足。這就是欲樂的享受,是經驗上的一項事實。但是這種享受不會長久,就和那人以及他(她)所有的吸引力也不長久一樣。情況改變時,你不能再見到那人;失去了這份享受,你就變得憂郁,也可能變得不可理喻而失去心智的平衡。你也許會做出傻事來。這就是(欲樂)惡的、不如意與危險的一面;這也是一項經驗上的事實。可是如果你對那人不貪著,完全抱一種超然的態度,那就是自在、解脫。一切生命中的享受,都不離這三件事。

從這一點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不是一個悲觀或樂觀的問題。要想完全而客觀地去了解人生,不可不計及生活中的樂趣、痛苦憂傷,以及從兩者得解脫的三個不同方面。只有這樣,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脫。關於這個問題,佛說:「比丘們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不能在享受欲樂的時候,以客觀的態度,了了分明這是享受;在欲樂的享受不能如意時,客觀地了知這是不如意的;在從欲樂得解脫時,客觀地了知這是解脫;他們就不可能確實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但是,比丘們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能客觀地了知欲樂的享受為享受、它們的不如意為不如意、從欲樂得解脫為解脫,他們就可能確實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究竟)。他們也就可以以此教導旁人,而受教遵行的人,也就能夠完全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究竟)。」

「苦」的觀念可從三方面去審察:(一)一般苦難的苦(苦苦)。(二)由變易而生的苦(壞苦)。(三)由因緣和合(條件具備)而生起的苦(行苦)

--《佛陀的啟示》


復何名為四聖諦法。謂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苦諦者。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 五盛陰苦
如是等苦。名為苦諦。

集諦者。謂貪愛法。由此貪愛。而生耽著。以耽著故。發業潤生。招集為因
是名集諦。

滅諦者 謂貪愛法及余煩惱。悉皆斷盡。證寂滅理
是名滅諦。

道諦者。即八正道。謂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此八正道。名為道諦。

如是四諦。聖智可觀。名四聖諦。


你現在應該做的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別想那麼多有的沒的。


這是佛陀的價值觀,只要是無常的事物,都是苦的。一個人價值是沒有任何原因的,比如你說魚香肉絲好吃,我就認為難吃,你認為吃喝玩樂是樂的,我認為是苦的,這就是價值觀不同,只能自己改變自己


理解不了,只有體驗才能知道。

在不經歷痛之前,你是不知道痛是什麼感覺。

年紀小,等你年紀大點就知道困難的地方了。

吃喝玩樂嫖賭,這屬於惡習吧,有部分人甚至都不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還以此為樂。


十二因緣中可以很好切入,識苦,受苦,樂受苦,苦受苦,分別苦。


其實我此刻想化身魔王,讓你繼續吃喝玩樂嫖賭吸毒下去。- -


如果吸毒是樂,欲吸而不得就是苦;如果嫖爽了是樂,嫖而不爽就是苦。凡是樂的,求之不得即是苦,得而復失也是苦,建立不成也是苦,成而復壞也是苦。


知乎小透明強答一波。

你這個哪裡算是苦啊!吃喝玩樂,泡妞吸毒,往好了說就是個不良習氣,真有心改,還是可以改的。往大了說,就是對自己不負責,自甘墮落,充其量後果就是過最瘋狂的一生。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佛說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包括人的生死,並不是「我」的根本而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糾纏和表現,甚至我此刻與知乎上回答問題,都只是業力的驅使之下進行的。我苦啊!作為一名智慧生物,堂堂七尺男兒(其實沒那麼高),竟然只是一個被世界,被環境擺弄的玩偶!玩偶啊!這才是生而為人的最大苦難與屈辱!這怎麼可以忍!於是,我要修行我欲逆天!然,我此刻準備逆天而行之豪氣,又豈是逃脫了這苦難的擺布,回頭想想,這何嘗不是還在這「天」這「道」的預料和擺布之中。

井底之蛙,或有解脫之日,提線木偶,安有掙脫之時?哪怕是最微小的掙扎,都來自於牽引線的抖動。此一苦,不為名利之得失,亦不為六塵之喜惡。此一苦,有如黑雲蔽日之絕望,百劫難脫之沉淪。人生苦啊!

苦海無邊,最後附《心經》一段,以作舟楫: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推薦閱讀:

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的教義有本質的差別嗎?
怎麼看待這種被布施的心態,你布施了一個人,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或者說:「感謝上帝的恩賜」?
在雜阿含54經中,佛陀是如何否定占相的?
佛教中認為女性就是卑劣的嗎?
如果上座部是"有去無回",那麼大乘的"能去暫留""忍而不去""有去有回"究竟能否實現?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