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道德綁架,對自己也對他人?

我們都討厭道德綁架,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被推聳到這種境地之下,甚至有的時候我們會毫無察覺的把別人置身於這種境地。那麼怎樣避免道德綁架?怎樣避免無意間道德綁架他人?


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要認清楚道德的本質是什麼。柯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把人的道德水平分為了三個水平六個階段:

水平1(前習俗)

1.服從與懲罰定向

2.利己主義定向

(「對我有何益處?」)

水平2(習俗)

3.人際和諧與一致

(好孩子定向)

4.維護權威與社會秩序定向

(法律與秩序定向)

水平3(後習俗)

5.社會契約定向

6.普遍倫理原則

(原則與良心定向)

具體我就不展開講了,單說道德綁架這個問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終其一生只能停留在水平2的習俗階段,這一階段的人對於道德的概念是一種近乎於本能的價值判斷,對錯不言自明,標準就是人際關係和社會秩序。人際關係的道德認為大方熱情是好的,吝嗇小氣是好的;社會秩序認為善良溫柔是好的,殘酷冷血是壞的。這種價值論斷是人際和社會秩序的一個簡化模型,只是概括了一個社會人的基本行為規範,不能解釋道德的本質,但是勝在簡單易懂,每個正常人都能學會。

處於習俗階段的人由於不能理解道德的本質,只能做簡單的價值判斷,吃飯不湊份子不好,有錢不做慈善不好,殺可愛的小動物不好,道德綁架往往都是由於綁架者僅僅憑藉出於自身道德的直覺來下定論,而忽略了被綁架者作為一個人類行為的複雜性和背後深層次的動機。他們不理解吝嗇小氣的人可以捐出巨額慈善款,大方豪爽的人也可以對陌生人毫無憐憫,善良有時會害死人,而殘酷卻能拯救生命。道德的本質在於平衡本體和客體、個體和社會之間的利益關係,重點在於平衡和利益。對錯從來都不是顯而易見不言自明的,對錯往往只是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博弈結果。

所以避免道德綁架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進入後習俗階段,認識到道德本質和相對性。為什麼人要善良,善良的本質是什麼,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邊界在哪裡,善與惡的邊界又在哪裡。想明白這些問題,然後再來審視自己的道德標準,你就能明白真正的道德應該是什麼樣子,然後遵循道德的本質行事。


推薦閱讀:

TAG:人性 | 道德 | 倫理道德 | 道德綁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