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漢族,但是為什麼對漢族沒有民族認同感?

最近桐華的小說又有了爭議,算是半個粉吧。

看小說會對黃帝有一些偏見,認為是他太陰險什麼。

一定程度上,桐華的小說確實造成了不良影響。

包括之前大漠謠牽扯到的民族問題。

看小說的時候的確沒有想太多,有關黃帝霍去病什麼的,就如很多人噴的那樣把小說當歷史,或者作為歷史的猜想。

可是,這些爭議,在我看來,就是爭議而已,竟然引起不了內心的波動!一定程度上比較漠然。

假設桐華今天牽扯到的是中國人,抹黑中國人,那我感覺就大大的不一樣啊。

我是漢族啊,但是一定程度上我對漢族認同感低於中國人。

小時候沒有民族認同感,讀初中的時候,班上統計少數民族,我是漢族的,漢族給我的感覺是作為少數民族的對立面,不少數的那一部分人,就是漢族。

後來漢族成了身份證上的兩個字,我也曾為民族困惑過,講少數民族,會講人家的服裝語言傳統什麼的,那漢族呢?好像什麼都沒有,服裝沒有了,語言是普通話,不是我的方言,文字簡化了,是不是還要有繁簡之爭,傳統好像沒有什麼傳統了。

生活中,沒有人會向我們傳遞我們是漢族的概念,會去講述我們漢族怎麼樣,等到大了漢族作為與少數民族不同的一個族,給了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有什麼政策的時候,我們成為了漢族。

炎黃子孫是我們漢族嗎?我還一直以為是華夏民族,和中華民族一樣,大概是指56個民族。

第一次知道漢族,是少數民族有優惠政策,沒有優惠政策的是漢族。其他方面認同感寥寥,一開始的時候,就很輕易地想放棄漢族,想著要是少數民族多好,有優惠政策。

為什麼會覺得生活中一直是在淡化我們漢族的民族認同感,出現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有人說sb也基本盤,雖然我不怎麼極端,但是也算是受影響的一部分了,其實更多的就是不怎麼了解。

希望各位輕噴,可以本人歷史水平大概為初中水平。


到現在還有人兜售國族概念 也是醉了 這種共產主義附屬品式的概念早就進了歷史垃圾堆 近現代史和現實證明民族主義才是現代社會最有力量的動員手段 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被取代

而題主的問題 是有人幾十年如一日提防漢族民族意識崛起 時時刻刻潛移默化的抹殺漢族的結果 但到如今也是徒勞了 如上所述 民族意識的復起不可阻擋 即便你不願意認同 現實也會逼著你站隊


如果不是蒙元和滿清是野蠻人,其本身沒文化必須借用漢族文化,漢族的文化和語言早就因為被別人殖民而消失了。日本佔領台灣以後也在推行皇民化教育,希望從根源毀滅台灣原文化,用皇民文化統戰台灣原住民。從這個角度看,漢族自唐以來武力不濟的鍋只能漢族皇帝自己扛。在今天,各民族都應該堅持中華民族國族主義,淡化民族主義才能保證中國的領土完整(這不代表對於某種極端教派思想和行為的永久忍讓和對真實歷史的一昧掩蓋)。


瀉藥

漢族這個嘛 比較難說

漢族的特徵 我只能說漢化太過 顯得反而不突出了 比如你說看到哈達就會想到藏族 看到蒙古包就是蒙古 看到旗頭分分鐘就是還珠格格 而漢族呢? 漢字 書畫? 這些太日常太普遍 至於認同感

其實只是自己沒覺得了 為啥愛看古言? 不是愛那古風古韻的文字嘍 這其實就是認同了

送幾張新拍的古建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了 我們第一反應都是好美活著精緻 這其實就是我們的民族啊 漢族

那個是西園 讀成鹵園的都去面壁


早上起來,回族同學問我們,你們的春節是什麼時候。突然間我感覺到了從未被認識到的漢族的民族認同感。

當宿舍的滿族同學非常囂張的時候,我就會大喊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之殤就在今日了結吧。

漢族當然有民族認同感,只是被中國人這個大的概念掩蓋住了,如果回顧歷史,你會發現它一直存在,但很久未被意識到了。

如果說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增強漢族的民族認同感的話,我覺得只要在漢族聚居區設立漢族自治區,肯定能有所裨益。

emmm腦洞太大了,見笑見笑。


華夏民族,和炎黃子孫,實際上應該就是指漢族,因為缺少利益引導,所以對漢族沒有認同感,漢族之所以包容性強大,實際上是因為漢族文化(即中原文化)一直尤其先進性,比其他地區的文化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所以別人都想成為漢人——因為有利益引導


大概是,我們缺失了好幾百年的民族服飾吧。


推薦閱讀:

TAG:民族 | 漢族 | 桐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