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明確區分地中海式射法和蒙古式射法?

在寫作和弓介紹文章時遇到的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弓箭愛好者大多能說明白「那樣」是某一種射法,但嚴格意義上我們應該如何區分這兩種射法呢?除了搭箭位置的區別以外,還有哪些是兩種射法的根本上差異呢?

或者,各位前輩也可以直接回答這樣的小問題

撒放姿勢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是否存在箭搭在弓內側但使用拇指和食指扣箭的射法?)

雙腳的站立方式和射擊姿勢(例如挺胸和含胸)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

射擊時的發力方式(單手發力/雙手發力開弓,或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發力開弓)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

箭筒的使用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這一問題來自於我聽聞的一種說法:由於搭箭方式的不同,地中海式射法與蒙古式射法佩戴箭筒的方式不一樣)

瞄準方式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

最後,如果可能的話,請將介紹的重點放在傳統弓這一範疇里,非常感謝各位前輩的指教!


我喜歡這種細緻的提問。嘗試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拋磚引玉,還請各位高手斧正。看您也是和弓的高手,所以關於和弓的部分有說錯的地方,還望多多指點。本答案沒有理論研究,沒有數據支撐,最關鍵的是TM沒圖(對不起我太懶得找圖了),就是在網上看到的一些說法,結合個人練習中的一些體會。會比較偏競技反曲,美獵,清射,韓弓,《武經射學正宗》和雜七雜八不擇手段射准法。而且這個題目很複雜,展開了說估計小兩萬字都不夠用。我就避重就輕,有表達不清楚的,您再問,我儘力而為。

先總說:

個人認為,如果一定使用蒙古式撒放和地中海式撒放的稱呼,那麼看是拇指勾弦還是三指勾弦,箭是在弓右還是弓左,算是兩個區分標準。二者是不是充要關係,存疑。

分開說:

問:在寫作和弓介紹文章時遇到的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弓箭愛好者大多能說明白「那樣」是某一種射法,但嚴格意義上我們應該如何區分這兩種射法呢?除了搭箭位置的區別以外,還有哪些是兩種射法的根本上差異呢?

曰:

好像沒聽說有嚴格的定義說如何區分,畢竟這玩意沒個官方機構出來,說,我規定了,balabalabalabalabala。實不相瞞,我現在比較喜歡用的說法是三指撒放和拇指撒放。這樣的話就很簡單的避開了「地中海」和「蒙古」這兩個複雜的概念。先說一下目前比較公認的一些射法。蒙古式撒放,拇指撒放,使用拇指勾弦,箭在弓弝右側。地中海式撒放,三指撒放,使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三個手指勾弦,箭在弓弝左側。

問:撒放姿勢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是否存在箭搭在弓內側但使用拇指和食指扣箭的射法?)

曰:

所謂撒放,通俗點說就是手指(或扳指)脫離弓弦。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動作,需要考慮的包括且不只是包括對稱用力,持續用力,背部發力等。但是根據傳統和個人習慣,其實還是比較容易看出來一些區別的。三指撒放通常撒放後食指抹脖子或者拇指自然停留在後肩上;拇指撒放通常拇指自然停留在後肩上,向後平打開,垂肘等等不一,但是實際上單純考慮固定靶射准,自然停留在後肩上是比較符合發力的(,現在韓弓也採取了這種做法)。

問:雙腳的站立方式和射擊姿勢(例如挺胸和含胸)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

曰:

從固定靶射準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出區別來。先說三指撒放。從競技反曲的角度來講,通常站位是平行式,暴露式(開放式),隱蔽式(隱藏式),這裡不要糾結於名詞。拇指撒放,很著名的一個說法是「非丁非八」,亦或者說「不丁不八」,這其實是一個很糾結的名詞,中國傳統射法,韓弓射法中似乎都有這個概念。但是各自站位方式是有區別的。但是總體來說,基本上一個原則,站得穩,好發力。這塊完全可以很大程度展開說。你要是有興趣再細問。

射擊姿勢是個什麼鬼?不知道您說的是什麼概念。還請明示。

至於含胸和挺胸,這個有意思。個人的觀點就是放鬆。韓弓裡面提到胸虛腹實,側重點腹實,腹實了,基本上就胸虛了(如何腹實?曰:像排泄時那種使勁往外努,然後提肛,庶幾近之。)。競技反曲中提到別過分挺胸就是了。清射中有一個重要的「讓胯」的概念,關於這點誤解比較多,說白了就是為了斜弓大拉距的情況下不擾弦,(有時候是為了近距離發射時兼顧低靠位,)沒那麼多幺蛾子。個人觀點是,在射箭中,胸部是不發力的,所以放鬆些,自然些就好了。

問:射擊時的發力方式(單手發力/雙手發力開弓,或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發力開弓)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

曰:

首先沒聽說過單手發力,如果練習中感到一個胳膊勁大一個胳膊勁小或者前肩後肩或者背上發力感覺不一致,趕緊找個教練教教動作去吧,我見過把左上斜方肌練得高於右邊一大塊的,雖然很刻苦,但是那基本上就算是練廢了。開弓,靠的是背上的力,和手無關。我聽到過絕妙的譬喻,人好比一棵樹,腰是根,手是枝葉,力量都是從根上來。(說這句話的是從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傳統弓大師那裡聽來的,和本題無關,按下不表。)

至於從下往上開弓,還是從下往上開弓,有兩個角度考慮,一個是弓的磅數,再一個是動作的優雅美觀與否,再一個是開弓時的環境(後者和中者意思很曖昧,姑且算兩個角度吧)。弓上了90磅,您要是高開能開開,還真是本事,您看戰弓一水都是低開;戰場上一水都是低開(這句話也是聽來的)。弓磅數輕,出於射准考慮,意態悠閑,一般還是高開。這和哪種撒放沒太多關係。但是個人觀察和理解阿,為了射准,估計還是高開或者平開合適些。

問:箭筒的使用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這一問題來自於我聽聞的一種說法:由於搭箭方式的不同,地中海式射法與蒙古式射法佩戴箭筒的方式不一樣)

曰:

沒聽說過。這個還真沒注意過。現代弓箭用到的狩獵壺和射准壺,放好後箭尾方向也有有區分的。從古畫上看,不同時期的畫似乎有分別,但是這個我還真沒上過心。關於清之前的古畫上的箭囊,這事您得問 @蕭信 先生。至於有清的撒袋,那個基本是有固定位置,看紫光閣功臣圖和一些老照片上都有。但是根據復原的撒袋來看,那個抽箭方式就是很順手,至於你怎麼上箭,是你自己的事,沒聽說有區分。就算是今天,EASTON出的箭壺,射准壺和狩獵壺,都是照用不誤,沒區分過。(個人認為狩獵壺與撒袋的佩戴和取箭方式很接近了。)另外就是空口大白話少信,我見過太多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人了,其中包括我。

問:瞄準方式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

曰:

沒聽說過。(寫到這裡實在累尿了,我都沒工夫和你白話了。)

最後,我就想問您,為什麼不提扳指?扳指?扳指?

好了,我儘力了,到此為止吧,累尿了。有錯誤的地方請多多指正。


謝腰,這是一個提問質量非常高的問題,展開挺大的,有朋友告誡說往事不提也罷,那就不提也罷。輕鬆一點寫,就當嘮嗑,因為題目大,寫隨筆。首先例行美女。

1、所謂地中海式及其亞型。

最一開始人類使用的射法應該是原始(捏箭)射法,因為弓箭力量一般來說不算很大,這種方式基本就能滿足捕獵和自身防衛的需要。

你還真別樂,20世紀5,60年代的黑蜀黍還真就這麼用過,而且弓左箭或者弓右箭不分。看過一個非洲獵獅的紀錄片,原始非洲部落的原始捏箭式那叫玩的一個HIGH。

但是捏箭有問題啊,就是可以操控的弓和箭畢竟不會太高磅數,人的本能就是追求更強嗎,所以在原始捏箭基礎上,開始出現將三指進行鉤弦的情況。但是這樣你覺得長姿勢么?

當然不是很好用啊親,直線用力啊!是不是把箭夾在食中指之間比較符合直線用力呢?對啊,這個妥妥的好用。

資料:

0 傳統射法與地中海射法 徐開才老前輩

1 資料分享第一期 漢代弓箭 作者:TERRY

2 資料分享第二期:關於撒放 作者:TERRY

3 http://khitai.blog.hexun.com/84946847_d.html 從捏箭到拇指-三指鉤弦分離階段 構型 作者:敝人

4 http://khitai.blog.hexun.com/94643459_d.html漢代的地中海式射法 作者:敝人


謝邀,我說說我的看法。

我私以為單純的把射術分為兩大體系確實是個約定俗成的事實,但是現實很無奈。現在誰還真的按這個來分呢!?

如您說的,站立姿勢、發力方式、甚至櫜鞬等輔助器械都不能作為嚴格區分兩大體系的憑證。雖然器具上更具歷史時期和地域的分辨特色,但是那時區分派系的憑藉,傳統不僅玩傳統,還要cosplay。

您可以仔細想想,圈子裡誰還說:「啊你是蒙古式」~

『NO!一這麼說沒人好好跟你討論了,就只回個「嗯」。。。。

其實對於介紹給新手來說,就按照射法體系分就好了么,就如同miro sniper提到的一樣,韓弓就是弓東射法,清弓就是清射,土弓就是土雞射法,和弓就是和弓(那些拿著韃靼弓說這是明小稍然後還不會哥薩克舞刀就別出來丟人了~)。東亞射法體系在大拉距或小拉距體系範圍內差異不大,但是別張冠李戴就行。

只要弄明白這些,就能區分了「地-蒙」。地中海其實是跟這些射法並立的,不過人家成了優勢文明了,就提升了一個逼格。成了大類!

如果單純按照「地-蒙」分法,具體到奇葩射法和非主流射法上:

弓箭學大綱里還是哪本民國書里記載的「耙子」射法,即使一般老鳥看到也會懵這算什麼射法體系呢;青海地區已經相對普及三指射法了,用的還是青海弓或者反曲複合;最出名的「地蒙」箭在內側,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射準的;英長的大拉鋸射法,開弓,引弓的發力方式,拉距也好,基本按照戰場射法的原則來的,這個世界基本都一樣反倒是和現在反曲差距不小,比如估打,大拉鋸和不找靠位,斜弓等等。。。。。。

其它東西比如箭囊,也僅僅是功能性區分:如胡祿、土耳其囊、清代櫜鞬等,基本是按照騎射要求來的。後背式箭筒,我始終認為那是行軍攜行用具,不信的話,誰可以試試用現在所謂的背囊跑100米,不用一些很誇張的戰術動作,衝刺跑完以後扭頭看看還剩幾支。。。。。。而如同您練的和弓,因為儀式化的關係,囊早就不用了。。。。

歷史時期里不同射法上差距和共性很多但是很多我也講的不是很細,畢竟我是混混不是學術派。更多類似於鉤弦手和箭左箭右的細微差距,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說,傳統的原則是實用性,是經過歷史考驗的,早已經超遠了什麼專業10000小時了。先復原,別提改良,況且改良的實物和具體應用已經成體系了:美獵、複合、軍用(違禁品)。

回歸正題

關鍵的區別:看傳統弓就應該先明白跟射箭關係最直接的東西:扳指or護指,決定了鉤弦手指和方向的根據archery paradox的理論。這點足以滿足讓新手區分大概念,剩下的有相通有差異。沒必要細究了,新手不會在意的。

借地方瞎bb幾句圈裡不敢說的話:

就是因為這個「地-蒙」分法的認可行,國內很多傳統比賽里各種奇葩都見識了。「馬拉桑坦納」還不夠,「馬拉本田」又冒出來。一切為了環數=競技反曲這點我敢這麼說,那麼既然這樣得話幹嘛非要標個標記做個暗角靠個位站在傳統比賽的賽場上呢?初期發展是可以的,到後面傳統比賽要是因為財力不夠搞不了騎射比賽,那麼限時不同靶位,速射,飛盤是必須要有的。傳統弓是生存戰陣用途的,不是站樁比密集度的。就是這麼說吧,非要端著波波莎去完成奧運氣步槍的比賽,拿著和弓玩CQB。不是槍和弓腦殘,是用槍和弓的人腦殘。


除了搭箭位置的區別以外,還有哪些是兩種射法的根本上差異呢?

一般來說明確區分方法就是地中海式採用三指拉弦,戴護指或是三指手套。箭搭內側,弦拉到嘴角。

這是現代競技的地中海式射法,本人示範。

蒙古式採用拇指拉弦,戴扳指,箭搭外側,弦拉至耳朵甚至耳後的位置。

這是傳統文射的射法,本人示範。

撒放姿勢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是否存在箭搭在弓內側但使用拇指和食指扣箭的射法?)

不同拉鋸的情況下,撒放姿勢是不一樣的,現代的地中海式弦拉至嘴角撒放動作要小,手輕輕往後一抽自然放鬆手指即可。而傳統蒙古式拉至耳朵甚至耳後,動作太小反而撒放不夠乾脆,所以大多手往後用力甩。

但是傳統英格蘭長弓手三指拉弦,箭搭內側拉至耳朵的也有。所以撒放姿勢並不是區別兩種射法的根本性區別。

至於拇指拉弦箭搭內側,我只能說據我所知的古代繪畫中沒有出現過。現在有沒有人這樣玩我不清楚,反正我沒見過。我曾經試過這樣搭箭,但是發現箭非常容易掉,大概因為我的弓拉力較大的緣故吧,反正我拿我85磅傳統弓用拇指拉弦箭搭內側沒等拉開箭就會掉,根本無法射出去。

雙腳的站立方式和射擊姿勢(例如挺胸和含胸)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

從上一個問題中傳統繪畫中的英格蘭長弓手來看,僅僅圖中的長弓手雙腳的站立方式和射姿就不相同。顯然是不足以區分兩種射法的。傳統射法文射站姿射射擊姿勢和現代地中海式手法並無明顯區別。所謂挺胸和含胸,只是文射和武射的區別。傳統射法(也就是歪果仁所稱的蒙古式)中含胸的射姿是武射的姿勢。

本人示範,斜開弓,含胸,軀幹略往前探。這是傳統射法的武射姿勢,來源是騎射姿勢,騎在馬上直開弓下弓梢會被馬背擋住,,而且射界會被馬頭擋住,所以探身斜開弓。但這並不是區分地中海式和蒙古式的區別。因為獵弓地中海式手法採用斜開弓含胸彎腰的射姿也不是沒有,因為利於在草叢中保持隱蔽。

射擊時的發力方式(單手發力/雙手發力開弓,或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發力開弓)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

不可以。因為傳統射法在戰場上戰鬥時一般也不會採用高開,因為會比較慢。但是列陣齊射時採用高開有很正常,因為更好開弓。同樣地中海式射法也不是沒有高開的。

箭筒的使用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這一問題來自於我聽聞的一種說法:由於搭箭方式的不同,地中海式射法與蒙古式射法佩戴箭筒的方式不一樣)

不可以。

英格蘭長弓手的裝備,注意右上角的幾種箭壺佩戴方式。

明代繪畫出警圖,可以看到箭壺佩戴於英格蘭長弓手的佩戴並無明顯不同。

瞄準方式可以被用來區分兩種射法嗎?

不可以,因為兩種射法中瞄準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競技射准兩種射法都可以在弓臂上找參考定位點來瞄準。打飛盤之類的移動目標也大多是憑感覺,因為沒空慢慢瞄。

------------------------------------------前排廣告位-----------------------------------------------

合作媒體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蒙式】

前手:推弓摸箭頭(有句話叫「指不知鏃同於無目」,掃盲式通俗解釋就是讓人摸箭頭長度判斷拉距,不然不統一容易不準)。

搭箭:箭搭弓外側,無箭台弓窗,搭在持弓的手的虎口附近上方。

後手:拇指撒放。

靠位:大拉距開至耳後,常言道「口吐翎花耳聽弦」就是說箭羽在嘴邊,弦開到耳後。小拉距同美獵,但是我認為大拉距才是傳統弓的信仰。

護具:前手可以戴箭術手套,後手需要射箭扳指。我個人不戴手套,怕弄傷的新手可以戴,懶得話可以貼個膠布就好。扳指有筒扳和坡扳,具體射法有所區別,撒放少拉弓的時候食指和其他手指的按壓有所區別。

【地式】

前手:推弓不能摸箭頭。

搭箭:箭搭弓內側靠近身體的弓窗箭台上。

後手:食指至無名指三指第一個指關節勾弦(分深扣淺扣,看你喜好),又細分食指在上另外兩指在下,三指下,還有指幅射法(根據距離勾弦和考位不同,指幅異教徒哈哈哈哈哈)。

靠位:美長美獵靠位是嘴角,射准競技靠位是下巴。

護具:一般美獵戴三指手套,射准戴護指,混著戴也行,看心情。

放幾張示範圖,都不是無意義的。

蒙式,大拉距(拍照時後手沒到位,應該更靠後,也沒有摸箭頭,擺拍有點累哈哈哈哈哈)

在射箭姿勢的開發上,我,不遺餘力哈哈哈!

這張是背對箭靶,跪姿扭腰轉身射著玩兒的。

美獵,弓把黑瑪瑙,就是覺得挺好看的,用起來還行吧。

磨扳指的工作狀態的我,戴口罩防塵。

磨好的改良的商代婦好氂牛角扳指。

我捨不得用純粹信仰的銅質扳指,戰國韘。

對了,傳統弓出箭後前手垂腕掉弓也是帥的不行,特別揮灑。圖片為小視頻截圖湊合看,意思一下。

清弓的話還有個弓腰的架子,個人不太喜歡,撅屁股一點都不揮灑!

最後,騎射聯盟可以左右開弓、速射、行進間、飛靶的男神壓軸!

我個人目前幾把常用平民渣弓如下。


拇指拉弦射法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鐵證就是三千二百多年前商朝婦好墓出土的婦好扳指,而婦好扳指已經非常成熟,表明這一射法被中國人發明的年代只會早的多,所以稱之為中國式射法才名符其實。蒙古人歷史只有區區八百年,把三千年以上歷史的中國式射法叫蒙古式射法,即無知,且無恥。


打了一百多字怒了 上圖鮑照

妹子是我,蒙古式,搭箭點在右,食指扣大拇指開弓。

漢子是我老公,地中海,搭箭點在左,三指開弓。


有現成答案啊

圖自《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孫機著


不邀自答。

既然層主要介紹和弓相關,我就來冒著被轉/不轉弓黨狂噴的風險來下這個大定義:地式是箭避弓,蒙式是弓避箭。

默認大家都明白射手悖論,這裡就不再展開了,不同技術種類的弓手們是如何解決射手悖論帶來的箭撞弓把問題的呢?出現了我上述的兩種思路,地式射手箭左(內搭),為了讓箭避開弓把導致偏左,追求精度的射手們使用了一定繞度的箭,在弓把上開弓窗,造出箭台,到最後變成了中心出箭,這一切在三指的極限運用競技反曲里都有所體現。

而思路不一樣的另一派射手不這麼想,我們箭搭在外側,我們有足夠空間讓弓主動離開箭的軌跡(三指轉弓會打臂打廢的),並且不會打臂!而這個主動避開的動作在和弓中的體現就是手之內,弓反;傳統弓中轉弓;近親弓式彈弓也有轉弓動作原理相同。這派射手不依賴搞箭的繞度,只要箭一致性足夠,就能保持穩定的命中;他們也不需要護臂,因為弓自己會避開;但他們的拇指收到的壓力和弓弦的擠壓太嚴重了,故而需要扳指(軟厚或硬薄)來保護,某些世界性傳統弓組織認為硬板指就是撒放器我覺得不妥,因為小小扳指中的門道並不比三指後手少,他們是想當然了。

是否有空間讓弓主動避開可以說是關鍵,左搭大指可行嗎?可行,但決不能轉弓,因為轉了必打臂,一般人應該受不了。至於三指外搭,其實是可行的,但前提是撒放延續直線力,乾淨利落不擾弦。

至於站姿,看胸口明顯不如看後背靠譜——射箭99%力量出自背肌,但三指拉鋸普遍不大(想像一下和弓三指,能把耳朵拉掉),背相對只有後手夾的較緊,相對而言蒙式拉鋸越大後背夾越緊,大拉鋸肩膀胸口完全打開,後背用力平均。

至於箭囊配置方法最好要研究速射的弓手來解答,題主不妨搜搜看那個速射的歐洲小伙,觀察下他為了宿舍把箭囊放在哪裡。戰場上限於弓的射程和有效透甲,弓手能有效輸出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射速是個很大的問題要解決,這就不是我了解的領域了。

最後聲明我的大部分知識要感謝習射館各位的悉心指導,很多理解要感謝我的隊友們的交流。


在現代戰爭出現之前,武器是一種非常地緣化的東西,可以說是一個文明自身各方面條件的一個綜合表達。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大家都是各自玩各自的。每一種武器,尤其是傳統武器,其中總是蘊含了足夠多當時時代的點點滴滴——任何一個文明的任何一種武器,都是藝術品,他們各自在各自的條件下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簡單來說,這個作用就是把人乾死...

首先我們來說地中海式射法吧。首先,請在腦中喚醒你關於《指環王》中奧蘭多·布魯姆飾演的帥逼精靈王子萊格拉斯的印象。

地中海式射法是歐洲地區(地中海沿岸)廣泛使用的一種射法,它的特點主要是:

1.箭搭在內側(腦補一下拉弓的動作,我們把弓靠近身體的這一側叫做內側,另一側叫做外側)

2.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扣住弓弦並夾緊箭尾

3.由下而上發力開弓,弓滿時右手在面頰處

4.有斜弓射法

5.這種射法通常被視作是一種步射術

順帶一提,現在奧林匹克射箭項目中,大家都使用這個射法。

蒙古式射法呢,也稱中國式射法,是歐亞大陸東邊的民族非常喜歡使用的一種射法。簡單來說,蒙古式射法是:

1.箭搭在弓箭外側

2.自上而下發力開弓,弓滿時勾弦手會後移到耳朵甚至更靠後的位置

3.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扣住箭尾和弓弦——蒙古式射法一定使用扳指或者類似扳指功能的東西

4.弓身立直進行射擊

5.這種射法通常被視作是一種騎射術

以下為雜談:

1.你可能會在很多歐美遊戲、電影中看到很多弓箭手橫弓搭箭,然後雙手一抬就把弓撐開了——如果是蒙古式射法的話,你就搭不上箭了;

2.同上,你能看到很多遊俠橫弓射箭——蒙古式射法的話,箭就掉了;

3.地中海式射法使用的箭是一定要有箭槽的(箭末端一個凹槽),因為地中海式射法,勾弦手手指主要是為了勾住弓弦,對穩定箭身效果不大,需要用箭槽把箭固定在弦上;而蒙古式射法前三指會牢牢地握住箭尾,因此對於熟練地弓手來說,箭尾可以沒有箭槽——這個特點讓蒙古在橫掃歐洲的時候頗佔優勢,因為蒙古人射出去的箭很多都是箭槽很淺或者沒有箭槽,歐洲人撿起來射不回去...


地中海式射法和蒙古式射法主要是歐洲那邊對某種射法的定義,而這兩種射法本來也是不斷漸進改良的;所以「地中海式射法和蒙古式射法」這種說法是某一時期的兩種射法,然後我們沿用至今;

這兩種射法主要區分只是拉弦手的不同,所以現在有種更形象的說法:「拇指射法和三指射法」

至於其他的不同動作之類,其實都是現代的改良動作,因為你要知道,弓箭在古代是用來打仗的,首重殺傷力,至於精度問題可以通過集體拋射解決,所以現在很多的「站姿」「發力方式」其實都是現代為了射准而作的改變;

要分析這些姿勢的來源,就需要看不同射法的目的了;

三指射法利於步射,一般左搭,但是也有古羅斯射法,用於速射(阿凡達裡邊的射法),是右搭的;

拇指射法利於騎射(坡扳指只是朝鮮族使用,是步射扳指,中國的韘看著像坡扳,但用法更類似與土耳其扳指,是騎射用扳指),兼容步射;為了騎射的穩定,必須右搭箭(食指可以別住箭);

但是拇指射法左搭也存在,青海,蒙古地區,但是注意,這個射法主要是收蘇聯的影響而改變的,可以說是一點都不傳統吧~~

至於步法,所有兩腿伸直的步法(大架)都是文射;騎射,用馬步訓練(小架);打仗時的步射,後腳彎曲(中平架);

至於開弓方式,所有打仗,都不會自上而下開弓,因為這樣會暴露出射手的心臟,所以是文射用

打獵打仗開工方式都是自下而上;

用力方式上,爭議很多,我只說我的理解:

單手發力或者說後手發力,只能用在三者射法上;如果拇指右搭還後手發力,因為要做到讓箭,會導致手腕承受弓力而受傷;

雙手發力開弓,哪種射法都能用,但是兩手需要協調對稱用力,訓練成本太高,所以如果不是拇指右搭的射法,一般人不會去練習;


以下純屬個人意見:

不管是什麼射法,射箭本身來源於狩獵或者戰鬥。

那麼不同的射法,根本起源還是使用場景。

至於提到的搭箭左右,箭囊問題等等,在明確了根本原因之後,迎刃而解。

蒙古射法是因為要在馬背上射擊,騎過馬的都知道,運動過程上下抖動很嚴重,那麼手法上就要控制箭不抖掉,同時箭囊的箭不能掉。

所以蒙古射法核心就是如何控制箭在馬背上的穩定性,其他的只能在這個基礎上做各種優化。

假如採取地中海馬背上射擊,基本上搭箭,一跑動,箭掉了,那還怎麼射擊,對吧?


考慮到有左撇子,這樣分更加嚴謹一點:

拇指勾弦箭搭弓把外側(蒙式)、

三指勾弦箭搭弓把內側(地中海),

另外,拇指內搭射法用的人還不少,三指外搭也不是沒人嘗試


拉弦——拇指拉蒙古,食指中指拉地中海

弓——蒙古弓無箭台,地中海弓有箭台

箭——交錯地中海,單邊蒙古

這不是一眼看明白的問題嗎


個人淺見,目前流行的地中海式(三指式)最大優勢在於方便尋找靠位點以固定拉距,從而便於追求精度,故而現代奧運會競技採用此種方式,但缺點就是蓄能區間小,箭搭於扣弦手異側(右手扣弦搭弓把左邊,左手扣弦搭右邊)。蒙古式(拇指式)則多是大拉距而相對擁有更大的蓄能區間,且箭搭於扣弦手同側(右手扣弦搭弓把右側,左手扣弦搭左邊),但由於並沒有物理上後手靠位點,射手更難於精確控制拉距,從而在打環數賽制中相對於地中海式是有劣勢的,但如果是涉及到要求靈活性的比賽中,打飛、騎射,甚至於「五射」,蒙古式是有優勢的。手機碼字,暫時就這麼多。


推薦閱讀:

弓箭初學 想買一把反曲練習 正規保質前提下最便宜的是什麼弓?
現代弓箭 是狩獵好還是准射好?
怎麼看待株洲警方收繳男子複合弓並空放造成損壞的行為?
新手怎麼才能知道自己能拉多少磅的弓?
為什麼說迪卡儂的反曲弓是神弓?還有箭的規格怎麼選擇呢?

TAG:傳統弓 | 弓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