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抗美援朝當年美軍硬從38線推,需要多久才能推到鴨綠江?
02-02
翻閱一下金城戰役,美帝人家不是沒試過,全副熊裝的兔子不好惹。只要不動用核武器,基本是沒戲了。至於樓上說的,沒用全力,那就呵呵了。38線以北的地理是沒法用機械化部隊全力的,范弗特里彈藥量已經是炮兵和空軍的全力…結果也就那樣。當然如果全力非要只舉全美利堅國之力,20多艘航母堆到半島兩側,無差別空降登陸。那麼資本主義陣營估計50年代就奔潰了,還輪得到91年美中二掐1笑看毛熊千古?
在兩邊都不增兵的前提下,也要打個三五年,死個二十來萬美軍,好像是這個數據吧。這可能么?就算之前不增兵,打到了鴨綠江邊,戰場上也就沒幾個美軍沒幾個聯合國軍了,這不增兵?TG會不增兵?然後呢,朝鮮戰場還是一場消耗戰,誰都贏不了。再然後呢,美軍都投到朝鮮戰場了,蘇聯樂滋滋,出兵一波能平了歐洲。
李奇薇在回憶錄裡面說沒有驗證過的就是嘴炮
我覺得這個和美國的戰略意圖和作戰規律有關,首先是在蘇聯和美國眼裡朝鮮的戰略價值有多大,從歷史來看那個時候是不如日本的,二戰結束後,斯大林和羅斯福商討朝鮮問題時,斯大林完全可以以37度36度為界,甚至吞下朝鮮半島,但他只要38度以北,令美方大為震驚,但是提出需要美國讓出日本的北方群島和北海道部分地區為交換,理由是在日沒有一點蘇聯實力存在在蘇聯國內無法交代,最後才有38度南北分治的局面。作戰規律方面,美國十分看重戰略後方建立和補給線的保護,當初朝鮮一路殺到漢城,美國似乎並不著急,等到補給線綿延,從仁川登陸斬斷補給線一路北上。同時考慮自己的後方並不堅固所以不會貿然前出過多,畢竟像我們志願軍穿著單衣一路火車不停靠,直接殺進寒冷朝鮮的搏命式打法不是可以模仿得來的。
理論上能,如果美國推到鴨綠江,然後呢?中國必然增加投入,而且在戰爭後期,經過蘇聯的援助,加上米格走廊,土共已經不是入朝參戰那個土鱉了,不簽協議,接著打唄。。。反正中國都打了一百多年。有人說轟炸中國本土,我就呵呵了,蘇聯很樂意見到幾百萬中國人小米加步槍進入歐洲,反正自己不用死人。
難說,美國打朝戰根本沒用全力,用全力我們基本沒戲,不過他也不敢用全力那蘇聯就笑呵呵重組歐洲秩序了。
美國人和中國人談判的基礎就是無法全力作戰,
不少中國人受畸形歷史誤導,以為中國去朝鮮打仗是因為美國要打中國,其實美國根本就沒有跟中國打的意思。後來麥克阿瑟在國會聽證會上攛掇美國跟中國直接開戰。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利反對他,說如果我們真的跟中國開戰了,那就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跟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言下之意就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是蘇聯,不要再朝鮮過多耗費精力。由於美國在全球堵防蘇聯,尤其是歐洲,所以根本沒有更多的精力來面對朝鮮戰爭。當時中國後援不濟,無法打下去,讓蘇聯調停,美國就坡下驢,跟中國談判了。說實話,美國要真跟中國硬肛,中國很快就敗了,根本支撐不住。
只是美國人很清楚他們真正的敵人是誰。
不過很可惜,我們的歷史書通常把布萊德利這句話理解為他們怕了中國。。。。李奇薇在回憶錄裡面說,第五次戰役打完以後,只要他願意,只靠現有部隊,是完全可以在志願軍的增援形成戰鬥力以前推到鴨綠江的。整個韓戰期間,美帝因為戰後大裁軍,大兵都去讀大學了,總不能從學校裡面再拉出來吧?所以一開始和金將軍乾的時候就是舉了傾國之力的,反正就那麼點兵。不管是後面仁川登陸,解放鴨綠江,還是四五次戰役的反擊,其實都是那點殘兵敗將在現代指揮技術下面機動了一下而已,因為實在無兵可增。
所以事實上美帝不可能出全力,也不需要出全力……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美國軍隊 | 朝鮮戰爭19501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