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ETH有沒有可能取代比特幣成為了第一大虛擬貨幣?
2018年還沒結束,發這個問題的我貌似在發信號,不管了,先把問題改一下。免得整個問題被投訴關閉刪除。
涉及到比特幣的問題都是比較複雜的。現在以太坊的市值大概是比特幣的60%,這是在以太坊最近大漲之後的情形,在之前比特幣高點的時候,以太坊市值不足比特幣的40%。也就是說,以太坊的比特幣價格估計要漲一倍以上,才能夠追平比特幣。
對於相對不可控的場外因素(場外資金、期貨和基金市場政策),我們認為對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影響是差不多的,(不論利好、利空)雖然短期之內對比特幣衝擊更大些,但持續一段時間都會傳遞到整個加密貨幣市場。
對比兩者的走向(誰會跑贏誰),我認為需要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通脹情況:比特幣每年挖礦增加70萬枚,通脹率3.5%,兩年後下降為1%,而以太坊的挖礦產出會達到800-1000萬枚,通脹率8%-10%。以太坊改用POS機制的進度目前遙遙無期,這個通脹率會下降,但是不會很快。也就是說,以太坊的比特幣價格不變,市值也會增長接近比特幣。這裡提醒一點,不要以為未來以太坊市值超過比特幣兩倍是因為它的比特幣價格上漲了,然後盲目去買入,而是有可能發生,市值上漲是因為以太坊的數量增發了兩倍。這就像中國GDP即使超越美國,不代表你手上的人民幣會升值為兩倍美元。這是兩件事情,不要聽到市值上漲就簡單推導出相對幣價上漲,這是兩件事情。
2、市場需求:以太坊在過去較高的通脹率情況下(供應量大),能夠同步比特幣上漲,其實是非常不容易,這可以證明其市場需求應該更為旺盛。有哪些需求是以太坊能夠滿足,而比特幣滿足不了的,只有一項,就是基於智能合約的代幣認籌,我們知道認籌代幣,可以用比特幣或者其他幣種,但是有一些代幣,是基於以太坊智能合約認籌,那就是必須用以太幣作為認籌基礎貨幣。ICO的一些大型項目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約認籌的,像kin、eos,都是以太坊代幣。單個項目參與認籌數的以太幣數以百萬計。基於智能合約的認籌(公開、透明、無信任需求、不存在第二方和第三方,認籌者只和一段代碼對弈),對於大型項目ICO仍然是首選,但隨著監管機構的介入,ICO熱度迅速下降,現在很多新幣種發行,又走回了挖礦發行的老路,還有分叉、空投(俗稱:「撒幣」,即直接向大量活躍地址發送)等玩法。基於智能合約的認籌ICO,長期來看,這種玩法有其內在的價值,市場認可度高,這部分的需求應該是剛需,是目前以太坊增值的主要推動力。
3、應用前景:跟一般理解的不同,以太坊所能夠幹事情,比特幣也全部可以實現。最近以太坊出了一個養貓cryptokitty遊戲,這個遊戲其實是很弱智的,除了這個應用之外,以太坊還有一些弱智的「純數學」應用,俗稱「賭博」,即智能合約賭場,遊戲很簡單,但使用區塊鏈智能合約運行的方式,使應用可以去信任需求(無欺詐),因此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這些應用對以太坊而言,每運行一次要燒一些以太幣作為「燃油」(以太幣不會消失,由礦工回收)。以太坊的智能合約技術,目前還不會跑很複雜的程序,性能一般,成本較高(要燒以太幣「油」,你能想像每發一條微信要扣一筆零花錢嗎?)。以太坊的技術耦合度很高,應用運行無法脫離底層要燒以太幣「油」,網路吞吐能力也全部匯聚在一張以太坊公網上,它剛出來的時候,是對比特幣的擴展和突破,但也可能會成為它未來的擴展瓶頸。隨著側鏈技術的發展,比特幣也可以實現N種應用代幣的擴展,以及架設智能合約應用層,而且因為耦合度極低,反而利於無限靈活的擴展,這很像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完全是靠離散松耦合發展起來。很多以太坊的競爭項目,其實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側鏈纏繞主鏈,無限多的主鏈和無限多的側鏈,任意搭配纏繞,分散開發,可以實現更細粒度的應用承載網路資源調配。未來有很多區塊鏈應用是不需要有「代幣」的,任何代幣可以鏈接到任何應用,結算鏈、纏繞鏈(側鏈)、應用鏈分別獨立運行,通過密碼學錨定機制,實現邏輯上的映射。這個道理很簡單,作為騰訊公司開發應用賺人民幣就行了,不一定要建立Q幣生態,安卓系統可以運行無數種應用,但也沒有必要造一種安卓幣。從這個角度看,稍微放遠一點點,對比兩者的應用前景並沒有什麼顯著的差別。所謂前有狼(競爭項目),後有虎(比特幣)。現在誇大以太坊,往往是以太坊競爭項目的慣用手法,把眼光放遠一點,就會發現不是那麼回事。
4、社區持續發展:比特幣是典型的開源社區運作方式,共產主義社會化合作,合作社式的生產,憑興趣幹活,比特幣基金會是一個乞丐組織(靠乞討為生)。開源社區的特點是很鬆散化,99%以上的項目都會死掉,但是活下來的1%都具備極強的生命力,所謂敗也離散化(誰也不認識誰,說散了就散了),成也離散化(只要有一桿旗幟,總有人匯聚過來,湖南青年農民毛澤東,去書店買了本馬克思著作之後就開始為共產主義工作)。從核心技術研發進度、參與人員離散化程度、以及社區政治幾個維度進行觀察,我認為比特幣的社區持續發展是很健康的,是優質的開源項目之一。像乞丐組織的比特幣基金會主席未來幾年被邀請參加G20峰會我覺得也不會奇怪。有其他回答說比特幣社區吵架很熱鬧,擴容要吵三年,其實這反而是政治成熟的標誌之一,有些地方聘請30個挑刺分子,每年開會300天,專職吵架,什麼毛病都挑,切斷一切能發現的顯性利益輸送鏈接,俗稱「議會」,有些地方聘請30個代表,每年開會3天,一句話不說全部舉手表決通過,哪個社會政治成熟度高?這就好像管理幾十人的公司,一言堂從來不吵架,但是實際什麼狀況自己心裡沒個底?以太坊的社區的情況則不同了,這個以太坊幾個創始人都還在主導這個項目,我感覺VK本人還是很沉著的,只是有點年輕(最近他發了一推文,說你們只想著發財,我就要退出)。以太坊因為募集到18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一開始就走的「大社區基金」模式,這可以推動項目的開發進度,並行用三種語言(python、Go、C++)開發實現以太坊,這其實就是中心化的優勢。但是中心化要求有持續造血能力,顯然以太坊目前沒有造血能力,眾籌結束時交付給基金會的1000來萬個以太幣,已經敗掉90%,去年公開的財務情況,現在基金會所剩80萬個,正在陸續關閉一些辦公室,並且給一些開發團隊斷血(斷奶),預期應開發完成的第四階段目標延期18個月以上。緊耦合的巨型項目開發機制跟松耦合的敏捷開發機制各有優劣,優勢和劣勢有時是互相轉化的,丐幫為什麼存活能力強,主要是因為洪七公堅定支持走污衣派的路線。以太坊的創始人比較年輕,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其主導的社區適當收縮戰線,減少沒必要的損耗,還是能夠持續推動項目發展。總而言之,這種項目之間的競爭不是一天一月一年,而是非常長期的過程,社區持續性是非常重要的,VK如果像中本聰一樣退出社區主導地位這個以太坊還能活,那麼才能夠證明其持續性沒有問題。
總結以上四點,前兩點短期內有利於以太坊逼近比特幣市值,長期看,則後兩點不利於以太坊超越比特幣市值。
最後一句話:以太坊有可能短期市值登頂,但長期應該站不住。正常。
core堅持不擴容,把btc玩死了。支撐btc價值的真實業務都在出逃。btc挖礦成本一天2000btc,現在的價格下,要平衡的話,意味著btc鏈的業務的規模要足夠大到每天創造遠超2000萬美元的價值。或者,每天2000萬美元的新韭菜,你上哪裡找下一個韓國?而現在eth比btc更比特幣,適合承載這些業務,core為了自家公司的閃電網路不惜損害btc鏈上的業務,而大家不願意當core的冤大頭。
導致現在eth鏈上 價值創造+新韭菜&>挖礦消耗 ,資金凈流入。
而btc鏈上新韭菜不多了 價值創造&<挖礦收入 周期性出現抄底資金,但總體是在失血。btc要想止血,立刻就要擴容,安撫線上業務防止繼續流失。但是這從草案到上線,至少需要三個月,然而core現在都沒有任何擴容的動作。對core來說,比特幣是他們的貨幣實驗,一個死掉的閃電網路btc,也是好於繁榮但不會給core帶來經濟利益的比特幣的。
不是我站BCH,我其實更希望BTC鏈擴容。但是事實就是,core不滾蛋整個比特幣生態就要完。這種矛盾不是請客吃飯開個會就能皆大歡喜的,要不然幾年前就擴容了,要不然Segwit2X都上線了。早日認清敵我不要再對core保有幻想。
而且btc的支持者竟然選擇相信和btc沒有利益關係,毀了比特幣照樣能更高薪開發其它數字貨幣的core,而不是利益和比特幣生態緊緊捆綁在一起的礦工。
而且看到core壟斷代碼,共識投票超95%鎖定的Segwit2X被core說否掉就否掉,還視而不見地覺得core在搞去中心化。腦子是不是……,我也不說什麼了。反正比特幣要想活下去,core必須滾蛋。希望在eth搶走能搶走的一切後,比特幣能夠冷靜下來重新回到便捷安全的點對點現金交易的最初道路上來,這就要看BCH了,或者期望core還有節操主動放棄權力。至少我是更看好BCH的,認清core的嘴臉,不軟弱不妥協地重建比特幣,道路充滿曲折的但前途光明。標題很好,願景非常美好。
如果ETH在2018年真的取代BTC,榮登王者之位,我會非常歡迎。
誰叫BTC社群自己分崩離析,在各種嘴炮和爭鬥中原地踏步呢?
ETH的進步和生態發展有目共睹,數字貨幣是需要進步的,原地踏步,共識的基礎會慢慢消亡,歸宿也就不言自明。
我早就說了,比特幣會死,數字貨幣永生。
當然比特幣不會現在死,被超越和死亡是需要時間的,能不能在2018實現?反正我手上的BTC全換成了ETH。
順便安利一個冷門幣種,冷門到國內各個出海平台都還沒有上幣,只能在Bittrex和P網購買。
它叫DCR。
哪裡取代了?哪個指標取代了?
既然題主修改了題目,那我也修改一下回答吧。
首先要問的是,"第一大"的標準是什麼,發行量最大?持有者數量最多?幣值最高?總幣值最高?流通量最多?影響力最大?
ETH的發行上限比BTC要高,所以發行量超過BTC是肯定的;BTC發行量小,早期大量BTC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近期幣值高漲,所以ETH的持有者數量超過BTC也是可以期待的。但幣值方面,ETH要超過BTC還是很難的,畢竟BTC是加密數字貨幣的鼻祖和代名詞,其影響力不是ETH能簡單超越的,不過考慮發行量,ETH的總值導致有可能超過BTC。
2018年的第一個月還沒過去,題主你就這麼下了結論,是不是不太妥當?
和樓上的觀點不同,我認為可能性很小。
1.ETH現在的價值,至少80%來自於ICO和私募。
2018年是區塊鏈元年,傳統行業都會瘋狂地進行Token化,區塊鏈化。
但傳統的投資機構也介入了。你無法強迫傳統的投資機構投項目都用以太坊,直接用人民幣和美元也行,而且更方便。
我現在在鏈圈裡,我已經感受到了,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方表示,其實直接用美元/人民幣投資也是可以的。而且一部分項目已經不想收散戶的ETH了,只想直接面對投資人和投資機構。
另外,國內這個環境,投資機構們一投就是100個以太坊起步,難道買以太坊都走場外?或者突破外匯管制,去換成美元跑到國外去買以太坊?那還不如直接投人民幣。
2.ETH雖然暫時一家獨大,但是Cardano,EOS,甚至量子鏈和NEO會不會取而代之呢?
ETH市值7000億,Cardano(ADA)市值900億,EOS市值500億,NEO600億,量子200億。可以說是強敵環視,以太坊除了先發之外,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了。
而且問題還在於這些新的競爭幣不但有了大量的信徒,而且技術上都比以太坊更先進。V神能不能推動ETH進行改革呢?這也是個問題。
包括現在V神想推的Casper共識(PoW+改良PoS),就是礦工+見證人的模式,確實可以有效解決分叉和叔塊問題,但是在區塊確認速度和手續費方面也沒有良好的改善,如何超越EOS和Cardano,這也是個問題。
3.比特幣現在是幣圈的法幣
基本上任何幣第一個開通的都是-BTC交易對,然後有一部分Token開通了-ETH交易對。
也就是說現階段沒有:這個幣只能用以太坊買,而不能用比特幣買的。
但是現在一些量子系的幣(如太空鏈SPC),只可以用比特幣和量子幣買,而不能用以太坊買。
如果EOS主網上線了,會不會也出現EOS交易對呢?(笑來的交易所已經開通了)。既然2018年,大家既可以在EOS上發token,又可以在Cardano上發token。會不會誰家的token就開誰的交易對呢?
這也是以太坊無法超越比特幣的一大原因,因為比特幣是幣圈的法幣。比特幣可以買到一切幣。
而且比特幣也是和現實世界對接最好的。最容易用法幣購買到的幣仍然比特幣而非以太坊了。至今美國,日本,歐洲,澳洲的某些交易所,還只能購買比特幣一種(用法幣)。能買以太坊的交易所一定可以買比特幣,能買比特幣的交易所不一定支持以太坊(除了local ethereum這個深度很淺的場外交易所之外)。大家進入幣圈的第一步還是購買比特幣。
因此,根據我能看到的高度,今年以太坊仍然無法超過比特幣。
BTC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被市場淘汰。ETH扛過大旗,把數字貨幣的理想發揚光大。
不管有沒有取代,就沖著v神的理想主義者氣質,ETH一定比BTC走的更遠。
失敗人士的人生經驗++:要早點買ETH
我用官方錢包同步個全節點用了三個星期時間,佔了600g硬碟,還經常趕不上最新塊,真不是一般人玩的起的。
要超過比特幣,任重道遠。。。以太坊的腳本語言是圖靈完備的,在以太坊上可以通過編寫代碼創作很多的平台運用,同時,以以太坊區塊鏈建立的智能合約也有很多的應用場景。比特幣所對應的區塊鏈一開始就是非圖靈完備的,也因此比特幣的區塊鏈無法實現很多的應用。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比特幣一開始推出來就是瞄準著幹掉央行,只不過後續人們看到了區塊鏈技術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應用場景,才轉而研究區塊鏈技術。以太坊區塊鏈的應用性要比比特幣區塊鏈強,這是歷史的趨勢,應用為王。
以太幣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敢於硬分叉
我認為取代btc的不會是ETH.
被超了就是被超了,能有啥原因啊。
平常心看待……佛系持幣
咋說呢 沒啥看法
市場調節么
先問是不是,再問如何評價。
就以太這個擁堵級別和比特幣不相上下,如果哪天以太取代了比特幣,那可能以太很快就要被新的貨幣取代,頭牌的板凳沒坐熱就要被拽下去。
只是新的一輪炒作,另開的一個龐氏。
推薦閱讀:
TAG:虛擬貨幣 | 比特幣Bitcoin | 以太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