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該不該自動駕駛,要不要放棄駕駛者的操作體驗?
隨著科技的提高,汽車的輔助功能在增多,為我們提供了駕駛輔助,比如併線輔助,倒車影像。現在自動駕駛技術也日益成熟,我們要不要放棄駕駛體驗,把汽車完全交給計算機完成。自動駕駛和駕駛體驗應當怎樣平衡
駕駛體驗是假的,馬換車的時候騎馬的體驗再好現在也沒多少人會了。
所謂自動駕駛服務,其實上到豪車車主,下到平民百姓,早就一直在享受中了啊。
豪車雇司機,百姓 TAXI。
怎麼感覺像該飛波音還是空客。。
自動駕駛和喜歡開車不衝突啊,想開的時候自己開,需要休息或有事做的時候就開啟自動駕駛。
想想看那些跑長途貨車的司機,你認為這些駕駛任務有任何樂趣可言嗎自動駕駛系統和人工駕駛不衝突。無人駕駛系統要想大規模商用,有兩個是不錯的切入點:
1. 高端車型,高端車型可以搭配自動駕駛系統,在需要酒後代駕、擁堵的時候開啟。自動駕駛是個不錯的彰顯豪車檔次的功能,車主的消費意願可以得到保證。同時,高端車自動駕駛系統可以收取更高的費用,有利於駕駛系統廠商的現金流;
2. 部署在公交、計程車上。這些車輛本來就不是乘客自己駕駛,談不上放棄駕駛樂趣。同時,人力司機的服務態度本身就參差不齊很難監管和提升,上了無人駕駛後拒載、亂吐槽、和乘客吵架、不文明駕駛導致交通事故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了。和在線打車/約車系統對接後,響應也更加迅速準時。計程車公司和公交公司財力充足,可以提前訂貨再生產,又避免庫存壓力。又是一個【偽命題】,
這就好比「我們應該如何平衡相機手動和自動之間的關係」一樣。廠商吧AT/MT/自動駕駛 三種模式都給你了,愛用哪個用哪個。
你現在想體驗騎馬都有地方體驗。
我開車只為從a點到b點。
所以說我最想要的是實用化的自動駕駛技術。自動駕駛和駕駛者本身的操作體驗並不衝突,它的最終目標其實並不是做到完全不需要人,而是通過改變人與車、人與道路、車與道路之間的關係,使三者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信息交互,從而發展為智能網聯汽車,從而實現車聯網,汽車可以進行雷達探測並收集來自道路狀況的反饋,及時作出適當的調整,和駕駛員一起面對複雜的路況。目前自動駕駛汽車可實現的控制車距、保持車距、自動剎車等功能增加了駕駛過程中的安全係數,減少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在自動駕駛真正達到L4之前,它的作用就是幫助駕駛員規避一些緊急情況帶來的危險,使駕駛生活變得更好。最後推薦一個經常發布相關信息的公眾號,從那裡可以了解很多關於智能駕駛汽車的內容。微信搜索公眾號:IGNITE進行關注。
Enthusiast vs consumer 兩個不同的 market sector前一種將就的是駕駛感、速度、風格,代表車型是 BMW、Audi RS,Benz G 及更高階的跑車、越野車等等;它們面對的是那些渴望駕駛樂趣的人。他們會接受自動駕駛么?他們連稍微普通一點的 AT 都看不上。後一種講究的是方便、節能、日常用途,從那些小十萬的家用小車到皇冠、Benz S 等等。排除外形排場之外,追求的不過是從點 A 到點 B 之間的方便舒適。他們在乎開起來怎樣么?雇得起司機的都雇司機了,雇不起司機的,或者偶爾想自己開一下車玩玩又並不擅長車技的那些人們,自然會歡迎自動駕駛技術。現在不少四、五十萬左右的中級車型已經加入的自動泊車就是這個趨勢的證明。這兩個市場,後一個只會更大,但絕不會發生一個被另一個代替的可能性。
駕駛體驗對愛運動的人來說是很刺激的東西 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慢慢改變或吞噬我們內心原始的感受
自動駕駛汽車不一定就是沒有人開的。我認為,自動汽車駕駛並不等同於「無人駕駛汽車」。
一般情況下,汽車要麼由人來操控,要麼完全自動。CSAIL(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和豐田正在研究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汽車系統——車由人開,但出現什麼危險的時候,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實現智能控制,避免事故的發生。這樣的系統不僅可以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還能提高駕駛體驗。
該項目的負責人Daniela Rus 表示,這個系統可以防止車輛發生碰撞,在司機遇到棘手情況時提供幫助,在司機過度疲憊時發出提醒,甚至給司機提供一些生活貼士(比如家裡的牛奶喝完了)並根據實際需要調整行車路線。這樣的系統將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大飛躍。新研究中心還將專註於自動駕駛汽所面臨的各種緊迫挑戰,在計算機視覺、計算機感知等方面進行研究探索。
在未來,我們有希望在體驗開車樂趣的同時,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