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小鹿亂撞高估值背後的資本邏輯?
我是一個幹了8年心理和情感諮詢的心理諮詢師,最近一年,發現大量的資本投入進了情感和心理諮詢行業,將一個過往不賺錢的行業變成了一個突然之間香噴噴的領域。其中,估值最高的當屬小鹿亂撞,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個平台拿到這麼多錢?
本人在投資圈主要做創投類項目的財務顧問工作,主要看文化類投資。因為之前接過一個案子也是相關領域的競品,所以就匿了。
在創投領域,通常看一個項目可以先看這個項目的投資人結構。因為不同的資金會喜歡投資不同領域的項目,而且邏輯也往往不一樣。比如美元基金會喜歡投資增速快的,而人民幣基金會更喜歡有收入和利潤的。這些都是因為資本環境不一樣所造成的。我們就以小鹿亂撞這個項目為例,可以通過天眼查、啟信寶、工商局公開信息去看到這個公司的情況。
可以看到,小鹿亂撞這個商標是屬於北京魅動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簡稱「魅動力」)的品牌,也就是說這是小鹿亂撞的母體公司。
如果我們去細看魅動力公司的股權結構,就可以看到以下信息:
從上圖來看,魅動力是一個人民幣架構的項目,投資人全部為人民幣基金。可以發現,大股東基本都是各種投資公司,有可能是因為大股東和創始人都把自己的股權放到了各種投資公司裡面去了,這種做法在上市公司也非常常見,主要是出於稅務和便於交易的操作。
對於這種公司,我們需要往上一層去穿透背後的股本結構才能看到具體落實到個人的出資股東。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看到下圖。
暈了吧?每一個資產管理公司後面都是各種出資人股東。
先不要暈,以魅動力作為資本邏輯的分析例子,我們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現象。從魅動力的投資機構出資人名單當中有很多非常特殊的名字。
先高能預警一下,這些名字有:小米雷軍的順為資本、新東方創始人王強、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以及各種上市公司,其中國字頭的國企上市公司就包括:新華傳媒(新華書店的母公司)、皖新傳媒、江西銅業、杭州文化投資辦公室......背後的出資方太多,就不盡列了。但確實能夠說明,這公司背後的資本力量都是叫得出名字的實力派資金,甚至有些出資人是不能描述的實力派大佬。
這時候其實邏輯就很簡單了,類似於小鹿亂撞這個公司主體,投資邏輯不外乎2個:
1. 獨立國內掛牌上市
2. 被已經是間接股東的各個上市公司併購,豐富上市公司的業務
當然,創投類項目因為無法看到公開的收入和利潤信息,所以無法對估值的合理性進行評估。就算有更詳細的收入數據,也要看項目在同類競品中是否有護城河、品牌效應等去合理化估值,這些就是題外話了。
情感服務這個行業以前確實不溫不火的,現在突然間這麼受到資本的看好,個人認為有兩個背景,第一是消費升級,過去十多年間從婚介所到互聯網中不斷湧現的婚戀交友網站,使得男女情感能夠跨越空間距離,更簡單高效地建立連接,而在兩性觀念日益開放,自由戀愛已經成為主流的當下,簡單的與陌生人建立關係已經不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更多的是在有了較為明確的目標之後,如何通過進一步的溝通去建立親密關係,從而找到更加興趣相投的對象,因而情感服務將是未來兩性婚戀服務領域消費升級的主要選擇。第二是婚戀服務領域亂象叢生,這種「撮合」模式下,同時還帶來了越來越高的離婚率,還有越來越普遍的家暴、婚外情等現象,個人情感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突出,遇到情感方面的問題光靠找閨蜜或者讀幾碗雞湯也難以得到解決,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心理諮詢,情感諮詢行業越來越火的原因,一個專門幫助斗小三的公司都能做上市了,足以看出當前情感服務領域的高需求。這樣的背景下,也就不難看出資本對情感服務領域的青睞了。題主既然已經對情感諮詢領域有了8年的積累,如果想出來創業,現在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對「小鹿亂撞」這個行業不了解,我就從我從事心理諮詢的行業中發現的現象,來說一些問題吧。
目前國內心理諮詢行業還不是特別好,來做諮詢的不多,大家對於心理諮詢的認識度還是不夠。對於心理諮詢,大部分人是「排斥」的,覺得心理諮詢師是騙子,是算命的,騙人錢的行業。
「心理諮詢不就是聊聊天嗎?那麼這樣我也能做。」大多數人心裡認為的心理諮詢行業就是這樣的。所以市場效應並不是那麼好。
那麼,那樣如何才能通過「心理學」打開市場呢?
一是情感雞湯,這個太多了,弄自媒體的人都會寫,什麼九型人格,催眠大師,吹得天花亂墜的,僅憑一兩個心理學的現象就說這個是「心理學」,真本事不多,忽悠人的東西不少。
二是借心理學的幌子,做一些「偽心理學」的事情。比如花鎮,在小鹿亂撞之前,就有人投訴花鎮的事情了,花鎮就在做「情感導師」的事情。小鹿亂撞做這個事情,其實也不新鮮,大家都看到了這個市場的發展潛力。
現在情感問題已是社會的一個大問題,這是社會催生的產物,大家對於情感的需求及其強烈。婚姻失敗,情感混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大家對於情感,已經沒法去把握了。於是,有人利用了這個「東西」,美其名曰做一些「心理諮詢」的事,打著「心理學」的專家,從事這個行業。
可是,看到這些所謂的「情感導師」,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這些人的樣子,真是學過心理學或者是真正從事心理諮詢的這個行業么?看氣質就給人不穩的感覺,更像是做生意的人。
看看陳海賢、李松蔚老師等人在知乎的低調,就可以看出越是有經驗和有實力的專家,反而越不顯山露水,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有市場就有需求」,這是存在的,反正現在國內的各種行業,只要有利益可圖,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的出來的,至於裡面做的怎麼樣,懂行的人都清楚這裡面是什麼名堂。
靜觀其變吧,不批判也不反駁,如果真能做一些情感諮詢的善事,服務好社會,這是可行的。但要是以這個為「聚財手段」,想必也幹不了好久。
嗯
不請自來,我的疑問在於:消費升級是必須的,但是是否存在可能就是創業公司過於急功近利,把原本的行業作亂了,導致消費者產生大規模的認知誤差。覺得情感付費就是騙子??
推薦閱讀:
※你看過一句傷感的文言句子?
※可以約前女友出來玩嗎?
※當被搭訕的女生問你「為什麼想認識我」的時候,怎麼回答才能增加搭訕成功的幾率?
※EXO的鵝王(也就是都暻秀)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
※和知乎上認識的男士約會,需要提前注意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