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CR硬芯穿甲彈為什麼能提高殺傷力,感覺與直覺不符呀?
直覺告訴我整個彈藥都用等質量硬芯做能顯著降低空氣阻力,並不降低殺傷力,莫非是成本問題?
APCR也叫次口徑高速穿甲彈,是穿甲彈發展某個階段出現的彈種。
要打穿裝甲,需要高的初速;穿甲彈彈體撞擊目標時又希望彈頭截面積小,提高比動能。所以就出現了次口徑高速穿甲彈。它的特點是用等同於同口徑普通穿甲彈的裝葯發射一個更輕的彈頭,力求在近距離內得到更高的初速,並且利用次口徑彈芯結構,在撞擊目標時獲得更大的比動能。
它的實物圖嘛,是這樣的:
它的結構是中間有一個碳化鎢燒結的硬質彈芯,彈芯周圍是用輕金屬做的彈托。和後來的APDS(下文講)不同,APCR還比較原始,彈托是和彈芯全程連在一起飛行的。當撞擊目標時,較輕較軟的彈托在撞擊中發生形變,只留下彈芯繼續往前鑽穿過裝甲。如下圖:
除了76毫米的УБР-354П,蘇聯還有45毫米的УБР-243П,給45毫米53-k和M42反坦克炮用。
57毫米ZIS-2反坦克炮用的 УБР-271П
以及85毫米坦克炮、加農炮、高射炮用的УБР-365П
蘇聯在二戰中追求數量,數量第一,有了數量才有勝利,所以對穿甲彈彈型設計是最不上心的。在二戰中蘇軍的次口徑高速穿甲彈一直使用線軸式彈體,優點是好造、便宜,缺點也很明顯——像釘子一樣的彈體飛行中阻力很大,速度降非常大,基本上1000米以外存速、散布就沒法看了。所以次口徑高速穿甲彈專門用於在近距離射擊重型坦克。
其他國家的APCR早期也有和蘇聯一樣用線軸彈體的,比如德國37毫米Pak35-36反坦克炮的次口徑超速穿甲彈:
和蘇聯的線軸彈體一個樣。
其實線軸彈體還是蘇聯人向德國人學的。
當然後來德國人學乖了一點,比如75毫米PzGr.40,它也是次口徑超速穿甲彈,但是不是線軸彈體,是流線形彈體:
它的穿甲侵徹體還是一個碳化鎢彈芯,但是彈芯外麵包了一個流線形彈體,讓彈頭在飛行中阻力小一些。
美國76毫米坦克炮用的M93次口徑高速穿甲彈也是流線形彈體:
所有次口徑高速穿甲彈無論是線軸彈體還是流線形彈體,遠距離存速都不好,所以這類穿甲彈只適合射擊近距離目標,在近距離內穿甲深度比同口徑普通穿甲彈高,但是距離一遠還不如普通穿甲彈。而且APCR還有個缺點就是容易跳彈,遇到大厚度傾斜裝甲射擊效果還不如風帽被帽穿甲彈APCBC。
題主的疑問,應該是覺得APCR的那個彈托在飛行中完全就是個累贅,為什麼要留著。其實這的確是APCR的一個缺陷,所以後來有了旋轉穩定脫殼穿甲彈APDS,第一個用上這種彈的就是英國的17磅反坦克炮。
它就如同題主所說,彈托乾脆不要了。炮彈一飛出炮口彈托就飛散掉,只留下一個小的彈芯飛行
這樣既滿足了發射時口徑大、裝葯多,初速高的要求,又避免了APCR彈托在飛行中增加空氣阻力。這種APDS穿甲彈在戰後50-60年代很流行,北約和華約都有裝備。
由於APDS是旋轉穩定的,長徑比不能做得太大,所以從T-62坦克的115毫米坦克炮開始,一種全新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出現了,這是後話了。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彩雲的機械整備間
微信公眾號以圖文科普為主,你的關注就是最大的支持。
APCR又叫HVAP。這麼說就明白了吧,高速穿甲彈。就是在保留原口徑的基礎上,通過輕質外層降低彈頭質量,提高彈頭初速。在著靶後,硬質彈芯比等口徑AP截面積小,提高了單位截面動能,也就是比動能。這個東西,設計的不好彈芯就特別小,彈頭質量也不大,飛行過程中還帶著輕質外層,速度降比較明顯,超過一定距離穿甲效果下降的厲害。所以後來就被APDS取代了。——哦,題主還提到了阻力。HVAP有線軸型的,也有流線型的。後一種和被帽風帽穿甲彈看上去差不多。
長徑比更大的彈芯可以顯著提高穿甲能力次口徑的目的不是次口徑,而是提高彈芯長徑比
推薦閱讀:
※四年式十五榴的日常雜談—葯筒的二三事
※高度機械化的蘇軍卻不採用自行反坦克炮摩托化自走炮以後有潛力嗎?
※怎樣區分105mm和150mm榴彈炮?
※如何評價九二式步兵炮?
※請問排長同志,1956年時,我國炮兵的觀察和校射是如何進行的?(若依然涉密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