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憑什麼可以參悟大道?
人類不過是一個宇宙灰塵上的蟲子,憑什麼可以參悟所謂宇宙大道?請不要說人類是萬物之靈,這只是人類自我感覺良好。能否從原理方面論證?
我們靠什麼修道呢?比知識,知識比我們豐富的多了;比吃苦,比我們更能吃苦的不乏其人;比時間,生生世世比我們更能花時間的多了;比認真,做事情認真的人不可計數;比機緣,比我們更有福緣的多了;比運氣,走鴻運的也不少;比信仰,比我們信仰崇敬百倍的不乏其人……古人云: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回顧自身,到底我們憑藉什麼修道?修道先參透這個問題,你的路就走得快,中道不偏。
讀100本書的效果,還不如用讀99本書的時間來領悟「如何讀書」,然後用正確的方式,讀最後一本書,第一種方式收穫了金子,第二種方式掌握了點金之手。
莊子說「我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我生命有限,知識、認知的東西無限,用我的有限生命去追尋無限的東西,危險啊)要認識到1、2、3、4、5……不是我們的目的,因為它會走向無窮;修道的人,會在1、2、3、4、5……中找到5、4、3、2、1,不斷穿透中心。任何事情,不是多做、多學就行的,關鍵是方式要對,才不會南轅北轍。修道永遠是方式和心態重於一切!方法是根據方式和心態的需要創作出來的輔助手段。
死亡遲早會帶走我們的身體,聰明的人就要學會不用身體而活著,不用身體就能體驗到自己、體驗到親人、朋友、體驗到這個世界。這樣就算身體離開了,生命知覺還在。那些還靠著這個身體積累知識、積累財富、積累仇怨、積累社會關係的人,直到死亡,都還被綁在身體裡面。修道的人,要很清楚,什麼才是自己最需要的,抓住根源不放手。
世俗中沒有人會是生命的主宰,喜怒哀樂愁都是不由自主、來自各自的習慣。不要擔心別人怎麼看你,不要表演給別人看,別人也在擔心著同樣的事情,大家彼此相互恐懼,在內心中創造出虛假的繩索把自己捆綁,然後還把責任推給別人--是別人造成的。永遠不要責怪別人,一切都是自己的想像。在這個世界上,大家好像在一起,但真相是,大家彼此是獨立的,在死亡來到之時,必然會領悟到這一點。
不要依賴任何人,因為任何依賴都會讓你失落痛苦,只是遲和早的事情。依賴帶來要求,無論是通過愛來要求,還是通過恨來要求,或者通過暴力來要求,都是因為某個部分你在依賴,覺察這一點。成熟的人不會依賴,他透過所有的依賴而成長,通過拐杖學習行走,但決不會永遠拄著拐杖。
過去創造現在,現在創造未來。因此即使你現在有多落魄,有多失敗,都要保持開朗樂觀,因為現在的失敗是過去的狀態創造的,將來的幸福快樂,要靠現在的狀態去創造!不成熟的人,會不斷通過失敗創造失敗,或者成功創造成功,無論成功失敗都是身不由己的。但成熟的人,會把握現在,主動創造未來。
修鍊方面:
普通人受大腦的制約很大,意識能量被壓縮在大腦里,頭重腳輕。修鍊的第一步就是讓大腦的能量流向身體的各個部分,這樣身體的意識就會覺醒,身體會以一種大腦無法想像的方式工作,人們稱之為「直覺」、「靈感」。
為什麼有的人看一遍書就懂得內涵,有的要十遍、二十遍才能懂?關鍵的訣竅在於穿透,讓能量穿透自己。用腦的人,是主觀和暴力的,對於知識,就如同用口去吃東西,能量經過過濾和挑揀,用腦的人,征服知識,記憶一切;用心的人,是客觀和和平的,對於知識,就如同醍醐灌頂,能量毫無阻擋得進入全身,用心的人,被知識征服,被知識擁抱……這就是心傳。
從意識能量角度看修鍊,
第一步,能量從大腦被釋放到全身;第二步,全身的能量平衡,身體和頭腦的能量結合成一體;第三步,這個個體的能量向周圍擴大,能量不再局限於個體內;
第四步,內外的能量達到一種平衡,意識超越個體而存在。如果從現象來看這幾個過程,第一步是煉好身體,祛除疾病;第二步是超越大腦,身心平衡;第三步是慈愛布施,改造命運;第四步是生命自控,我命由我不由天。當然修鍊不止四步,但做到這四步,以後的路該怎麼走就清楚了。
修鍊延緩衰老,人的衰老是「送精真氣」不暢造成。衰老現象首先從皮膚開始,得不到充足精氣滋養的皮膚,猶如乾枯的河道,逐漸枯燥乾裂,失去生命力。有兩種方法可以延緩衰老,一種是加強「送精真氣」,通過強有力的真氣流量,疏通河道,這是比化妝品、營養品高明一點的方法,但同樣是治標不治本,人一旦真氣量下降,很快就會發現,一下子就衰老了。第二種方法就是找到河道不暢的原因,把阻礙河流的淤泥都清除掉。淤泥是什麼呢?就是人們的緊張和恐懼的日積月累,修道就是清除「淤泥」的工作,最後河道暢通,跟宇宙的能量接軌,時刻得到宇宙的滋潤。不修自修,不練自煉。
身體和精神有對應關係,每一個念頭,都會有相對應的緊張點。不知道是先有念頭,再有緊張,還是先有緊張,再有念頭。人生就是在緊張中思想,在思想中緊張,不斷縮小僵硬,最後成為硬邦邦的屍體。注意觀察精神和身體的對應關係,有意識放鬆,這就是在修鍊。
古人云: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為什麼會這樣呢?世界不缺乏明師,無論是佛經道藏,都如汗牛充棟;世界上也不缺乏勤奮好學的聰明人,無論是博士研究生,都人才濟濟。……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請三思而行。
佛說法,說的話就成了佛經;人朗讀佛經,念出來的還是人話。說什麼話,作什麼事,不在於說的是什麼話,作的是什麼事,而在於說話的是什麼人,作事的是什麼人。很多人喜歡追求「更高明」的法,作「更大」的善事,可惜就是不懂得回頭看看自己,照照鏡子,看看到底是誰在說話幹事。
沒智慧的人,往往會不斷彰顯自己,到處賣弄自己的「智慧」,因為「智慧」是他們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會清楚意識到智慧根本不屬於他,他只是把它們帶來,但他們沒有一分一毫是出自他。智者和智慧的關係,就如同水管和水,能流出水的管子,會很明白,水不是出自管子,而是出自源頭。
眾生本性是佛,因此修道人要用佛心佛行來要求自己,但在行為上卻不要勉強自己,通過不斷觀察自己的思想行為和佛心佛行的差距,洞察這些偏頗的源頭……慢慢就會發現自己和佛的距離越來越小,不和諧不應該的部分自然脫落,最後與佛心相應,心佛不二。這種修道人心靈最健康,修道最快樂,成佛最輕鬆。他於「無所為」中,反而成就「無不為」之功,猶如冬雪暗自消融於艷陽之下,他也成道於自然之間。
智慧和知識的關係,如同睡眠和語言。語言可以描述睡眠的種種狀態,但睡眠只有在語言不在的時候發生。因此有道的人懂得沉默,沉默讓他處於宇宙的極樂中,讓他處於宇宙的保護中,沉默不是出自大腦的策劃和設計,而是出自內心的喜悅。而有知識沒智慧的人,會不斷說話,說服別人相信他,通過別人的「相信」,他才對自己產生信心,這是一種自我催眠。
從前有個人,因為他的房子東面有座大山,擋住了清晨的陽光,於是他就決定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山挖掉。他挖啊挖,他覺得每天都有進展,直到有一天,有個智者經過,問他,為什麼不把房子移到看得見陽光的對方,反而要挖去大山?這個人啞口無言,恍如大悟。人們總是習慣改變外在,改變世界,殊不知,自己改變了,世界也就改變了,就如同搬遷後的房子,可以見到清晨的陽光,山沒有改變,水沒有改變,但對於房子來說,陽光改變了!
如果有這麼個人,試圖把大山挖掉,我們可能會大笑他傻。但事實上,每個人都在干這樣的事情。我們每天不斷重複的生活,就是在挖「大山」,我們每天都會感覺到生活有變化、有進步、有意義,所以我們不斷在努力……但天上的神仙可能會笑我們傻,因為他們看到這座大山,我們千千萬萬輩子也挖不完。看到生活的實際情況的人,就會生出離心,發菩提心,去解放自己,把自己從生生世世的愚蠢中解放出來。
每件事,每個情緒,每種心態,每個遭遇……都有很深的原因。修道人會通過這些現象,去探尋這些問題的根源,從根底上把問題解決,這樣浮現外在的表象也會慢慢消失;而普通人會緊張恐懼外在的表象,並讓這些恐懼推動著前進,或者試圖控制這些東西,結果無論是如何行動,都是在天羅地網中作繭自縛,掙扎不出。
要是真正深刻地領悟了「任何人的表現、事物的發展都有很深刻的原因」,就不會再抱怨或者評判外在的事物了,因為每個人、每件事都有那麼深刻的根源,以至於連當事人也懵懂不知,那麼還有什麼好抱怨責怪的?「命運」就是在大家身不由己、在大家根本不知道的深度上發生作用的,不同人的不同命運決定於他的意識深度。但無論深淺,命運總會在你意識深度的更深度出現,除非意識已經徹悟根源。
驕傲狂妄的人根源於無知,無知帶來僵硬固化。真正看清楚的人不會跟這種人計較,就如同人們不會跟石頭計較一般,你踢石頭一腳,疼的是自己。大道似水,懂得如何繞過石頭,奔流到海。有智慧的人退一步海闊天空。
所有的傷害都是自己傷害自己。一句同樣的話,為什麼有的人聽了,甘之如澧;有的人聽了,暴跳如雷?這兩種人都沒有真正聽到別人的話,他們聽到的是自己的大腦的解釋:順從自己的自我、滋養自己的自我的話,就喜歡聽;反之則不喜歡;本質上這兩種人都是一樣的。修道者超越這兩種「幻知幻見」,不落兩邊,以中為度,所以他能聽到真正的話,這些話毫無抗拒直接流入心裡。
我們擔心被語言思想污泥嗎?用大腦生活的人會很恐懼,所以要緊張、要抵抗、要挑選。思想就像房間,放太多垃圾,就會發臭,所以它要求完美、要求芬芳。但心靈就像廣闊的天地,它敞開接受,不固著,清濁並包,善惡兼容。大腦封閉著尋找「芬芳」,反而發臭了;天地容納了「清濁善惡」,反而清新自然。放下「小房子」(大腦、思想)的人,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沒有邊界的「房子」(心靈)。
每個人都是「水龍頭」。有道的人,把水管架設在水的源頭上,這樣的水特別清澈甘甜。而有的人把水管架設在自家自我的小水溝里,流出腐爛發臭的味道。有道的人沒有比別人多出什麼東西,只不過是個懂行的「水管工」而已,他或許還能幫別人「改造水管」,讓別人也一樣有甘甜的泉水飲用,但也要別人願意才行。
人可以在地面上走很多路,繞很多圈,他自己辦得到。但人無法把自己從地上舉起來,他辦不到。因此上乘的人,會要求幫助(發心發願),等待幫助(放鬆和信任),接受幫助(萬事萬物都是天的安排),他們很快會離開地面,在廣闊的天空自由翱翔。但那些硬邦邦的,自以為博學、自以為知曉、自以為勤能補拙的、自以為人定勝天的人……都是在地麵糰團轉的「螞蟻」,他們可以幾千年,幾萬年轉下去,直到他們被折磨得受不了,放下這些「努力」為止。
人們講「天人合一」、「佛我合一」、「梵我合一」、「人道合一」……問題的關鍵在於了解:天在哪裡,佛在哪裡?梵在哪裡?道在哪裡?人在哪裡?我在哪裡?只有去觀察、去了解「合一」的雙方到底是什麼,否則根本就是無意義的。但人們往往在「合一」上下功夫,就如同結婚宴席上,沒有新郎和新娘,卻在辦喜宴,不可笑嗎?而真正的修道者,當他知道天在哪、人在哪的時候,他發現根本就已經「合一」了。上乘人尋根,下乘人求果;求根的人,在發現根的同時,也獲得了果;求果的人,虛假短暫和諧,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沒有才要求,「求者」本來就沒有擁有,所以修道人不要以為自己能挑選、能鑒別,並且奇貨可居,贊成一處,否定他方。求道者要認識到自己根本不知何謂「道」,因此不在內心留下任何軌跡,這樣才能讓「堅硬的執著」變得柔軟。柔弱和順從反而能順流到海,直至真理。(參考《十二時頌》「只守玄,沒文字,認著依前還不是」。念念覺,念念舍,片刻前的真理再拿起來就已經不是「真理」了。)
言語道斷。世界上沒有什麼語言可以完美表達「道」的,「道」本來就是一種超越語言思想等對立觀察面的「統一」,是不可言說的。言說的一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是一把「開門鑰匙」。執著「手指」和「鑰匙」的人,都是「不知何謂道的」。而在談「道」的人,無法沉浸在「守玄」的境界。既然「道」無法被傳授、講述,那麼談道有用嗎?真正明白「道」的人,不會談道,只會談如何得道。
道唯心鍥。試圖得到「道」的,得不到;只有試圖去成為道,才能得道--那時也不知道是你得了道,還是道得了你,你也不會有任何得失的念頭,此刻才會發現本來如是,自身是佛。
明道者不談道,只談如何調整身體、思想、觀念,促成他人得道。至於人們能否得道,是各家各事,自修自得。
-----------------------本文轉載自網路自己悟去,那些悟了的憑什麼要教
因為人是神創造最完美的大道寵兒。
陰陽不交,萬物不成。純陽亢極,則日月無光,草木以之焦枯。純陰滯畜,則霖雨淫渼,水淹以之漂蕩。故陰陽相磨,天地相盪。震而為雷,擊而為電,鼓而為風,結而為雹,蒸而為雲霧,液而為雨露,凝而為霜雪。和氣為民人,偏氣為禽獸,雜氣為草木,煩氣為蟲魚。
萬物同源,都有悟道的機會。只是比較來說,人稟五行之大體、天地之和氣而生,更有優勢。原因可以從象數理等多方面回答。單說理的一條。1某種存在產生了天地,也產生了人。同源。那麼用這存在理解天地,可以擺脫有限。這個存在為氣。
《道德經》
主要說的是道德,是老子從道中提取德得一部經書而已。當然,可以用德來感悟道,但是用德來完全解讀道就是錯誤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德經里的大學概念,是說給廣大人們的道理。
這個大隻不過是範圍廣而已,其實不過是每個人的小我做人的道理。我想這個做人的道理與題目里宇宙大道不是一個概念吧。《道德經》里的大道,指的是老子從道理提取出的人道(德)。希望人人都能領悟到做人道理。人道和天道是一個概念嗎?當然天道也只有人能領悟或者破解。因為人是萬物之靈。什麼是悟道?一切的好,都對應著壞。悟道讓人開明,悟道就能讓迷惑;悟道讓人洒脫,悟道就能讓人執著……帶目的而去悟道,這所謂的道,也只是一廂情願,經不起推敲,更不說考驗。道,其實我們一直都有,不用尋找參考,你就是你,你就是道。你閉眼這個世界便是黑暗,睜眼就有了一切。
1,如果僅僅把道當成至高無上的究極真理,而相形之下將人說成渺小。題主這腦子不適合修道。
2,首先破除一個想法:只有修行人在尋道?不是。什麼人有什麼道。廚師有廚師之道,廚師之道上,你還可以選擇學哪個菜系之道。木匠有木匠之道,老活計的靈巧絕不是門外漢掃兩眼就能懂的玩意。同樣,劍有劍道,拳有拳道,鳥飛于山林亦有鳥道。人行於世則必有行道,人性存於世則稱為人道。天法地,宇宙浩瀚,亦為天道。3,我無非想告訴你。在這種問題上比大小是極其愚蠢的。道生萬物亦存於萬物。生有生之道,死有死之道。生死千萬種,而其結局無非是一個周轉輪迴。死與生避的開么?你總得占著一個,死了,走你的死之道。活著,活得像個人樣,那就遵循人道。4,問題來了,大道怎麼界定?道這麼多,你把什麼當你的大道?你把什麼當你的大道,你就怎麼修行,怎麼活著。
這就是為什麼,修行人的道路絕不是千篇一律的,相反,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差別。一個劍客修鍊劍術至精,可謂參透劍道之極。此正因其以劍道為大道也。一個畫家刻苦鑽研畫技,作品價值連城,此因其以臨摹之道為大道也。例子太多,可以按這個思路往裡面填許多東西。那請問,這些我提到的道,有哪個是腦子完全無法理解的?5,簡而言之道無處不在。而說起大道它怎麼界定,要看你自己怎麼想。你問為什麼人能去參透大道。
我問你,你怎麼才能脫離這世上任何一種道來活著?跨越所有存在之物嗎?但是,虛無,這種狀態可以被轉化…它沒有形態氣味思想…這些特質與虛無「本身不存在」的一種行為方式,同樣也構成了虛無之道。現如今你身體里各種器官的運行不按照它的道來走嗎?以後,你要做的事,不按它的道走,天方夜譚,有什麼事能做成呢?躲的開道嗎?6,這個問題變成了。人為什麼不能參悟"自己的大道"。我可以用唯物主義那一套可知論跟你講,但沒意義,我也不習慣。通俗地說。第一,因為那本身不是太高深的玩意。第二,因為人比林子里的猴子強一點。人長了個腦子。在人活著的時候,腦子裡會不斷加進去新玩意。會不停學到新東西。第三,如果沒參透,不是不能,也不是不夠資格。是悟性不好使,運氣不太妙,機會不太足,還有自己不上進。你憑什麼問這個問題。你只不過是宇宙間的一粒塵埃。夏蟲不可語冰。
這個問題不應該問人類。。。
老子《道德經》中所說: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就憑這一點,人就可以通過內觀己身來參悟大道。
因為人是生命發展的最高級形式。這裡的生命指的是有形體的生命。
沒有之一。所謂神鬼,都是無形體的。所以就算神通,也難以運造化之機。對啊,正是因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才可以參一看到吧?你活著,你是宇宙的一部分,你死了化作灰,你還是宇宙的一部分。沒有真的死亡,也沒有真的生,萬物都一樣,,那麼就憑你們是同一級的東西,為什麼不可能看透呢。真正難以看透的,怕是其中的變化吧。
人本身就是「道」的產物,複本即同「道」。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就是這個道理。
人覺得已經沒有任何生命可以和自己等同了。所以就會追求所謂的大道。還有的就是人類自己根據自己的思想境界想像出了一定的事物,當做一個追求目標。(我想起了老子)
懂了一些以前的人不懂得的東西,擴大。有情…………
哲學的一個概念,可知論。唯物主義者和徹底的唯心主義者都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識。具體可以去網上搜索可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