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的鏡頭分析?


你看懂山河故人了嗎?不穩定的三角形結構?飛機墜毀的奇觀是煙花造成?扛大刀的少年是什麼意思?超載的運煤車載不動的是煤嗎?第三段只是戀母情結嗎?

一。山河:在本片中指時間和空間。時間:從1999年到2014年再到2025年。空間:從中國山西汾陽到上海再到澳大利亞。

時間的跨度是通過河流呈現:影片的三段故事中,都出現了那條河。

首先是千禧年之前冰封的河流,張晉生、梁建軍、沈濤三個人以不穩定的三角形結構,站在河邊放煙花,預示著三個人的情感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為後文三個人的分開埋下了伏筆——先是梁建軍在張晉生和沈濤結婚之時,選擇離開。然後是2014年張晉生和沈濤離婚之後,去了上海。

然後是2014年,沈濤帶著孩子從橋上走過,河裡已經融化了大半。這條有形的河就像無形的溝壑,橫亘在這對母子之間。

最後是2025年,河裡的冰已經全部消融,河水流淌著,就像時間。似乎時間已經改變了一切,又似乎時間並沒有改變任何。

空間的跨度通過影片可視的畫幅呈現:4:3——16:9——2.39:1。隨著景框不斷被拉大,鏡頭裡呈現在我們視野的事物,似乎離觀眾越來越近,然而像素的提高,並不代表這個世界在觀眾的眼中變得越來越清晰。反而影片從始至終都有搖曳的手持、模糊不清的虛焦。

二。故人:梁建軍是沈濤的故人,當張晉生說出他們的問題是「三角問題」之後,梁建軍就基本已經被判出局了。梁子作為第三者沒有去張晉生跟沈濤的婚禮,而選擇去了遠方。遠在他鄉的梁子身染重病,路遇籠中困獸,才驚覺該回家了,這個場景是如此地賈樟柯——專註社會底層人士22年不動搖。

當沈濤遞給梁建軍那把家門鑰匙的時候,一切都變了:沈濤離異,梁建軍已婚。一切又沒變:沈濤心裡還是放不下樑子,梁子一直挂念的也還是沈濤。

當沈濤決定嫁給張晉生時,一架播撒種子的飛機墜毀在她眼前。這一幕奇觀不僅表現了世事的無常,更在第二段故事中成為梁子經過時,路邊燒紙錢的母子的因,這因由沈濤見證,果卻和梁子擦身而過。關於飛機為何墜毀的原因,我們可以再追溯到沈濤見到飛機墜毀前,路遇三青年在放鞭炮,鞭炮響了兩聲,一聲是煙花,一聲就是飛機,觀眾可以大膽猜測,正是這三傻的煙花,導致了接下來的墜機事件,因為從廣播中我們可以清晰聽到當時派出了12架飛機播撒種子,所以被煙花擊中或者被煙花干擾到飛行並不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所以奇觀的背後,是極端的偶然。

在沈濤猶豫到底是跟張晉生好還是梁建軍的時候,她站在陽台上,看著人群中一個扛著大刀的boy。其一喻指她要跟梁子斬斷情絲了,其二就是這個少年也成為了第二段故事裡的故人——一個扛著大刀的騷年。

在本片的第三段故事中,張晉生遠在澳大利亞買了很多槍。這跟第一段故事裡他找到工地上的工頭想弄一把槍未遂首尾呼應。第一段故事裡他把梁子當作自己的敵人,到了第三段故事裡他卻說自己沒有敵人,因為他驟然發現自己有的,是故人——梁子還有沈濤。

同時,沈濤又是張到樂的故人。當張到樂在Mia的車上時,他覺得這個場景似曾相識,他忘了,可上帝視角的觀眾還記得——第二段故事中,他的母親濤就是這樣開車載著他。他告訴濤抽煙不好,卻在自己成人之後抽起了煙。所以熟悉的背後,是曾經鮮活存在過卻被你遺忘的記憶。

三。三段故事你更喜歡哪一段?

第一段的故事裡,賈用無意義的空鏡頭拍攝了一輛超載的運煤車,載不動的是煤嗎?顯然不是,載不動的是時間,從第一段到第三段,煤價都沒有漲上去,卻隨著時間的流逝,煤逐漸成為被拋棄的。

第二段故事裡,濤的父親死在了人來人往的車站。因為死在路上,所以葬禮也選在了路旁。每個人都像是生命的過客。所以沈濤在片尾,伴著片頭那首熟悉的《Go West》,跳起了屬於1999年的那段舞蹈。

片中起到關鍵因素的兩首歌,一首就是首尾呼應的《Go West》,這首當時被禁的撐同性的歌曲,在如今看來更多是just go。所以當濤在雪地里跳起那段舞蹈的時候,似乎穿越了26年的光陰。以至於回頭再看時間的洪流所驚起的波濤時,忽覺釋懷。

第二首就是葉倩文的那首《珍重》,從梁子的離開,到張到樂的離開,再到張到樂發現母親濤已經離開自己好久。這首歌雖然講的都是離別,卻成為串聯起三個時間段的紐帶。從CD,到ipad,再到黑膠唱片,似乎未來的人會越來越懷舊,就像張晉生討論自由——自由就是個屁!

第三段故事裡,也許是從小就在繼母的身邊生活,以至於張到樂的童年幾乎都在校住宿,所以母愛的缺失,令他對Mia產生了極端的戀母情結。也正是這個母親形象的人,扮演者愛人角色的女人,幫助他終於能跟父親溝通。同樣是因為這個女人,卻令他想要去跟母親溝通的時候,卻遲疑了,雖然隔著這麼遠喊了一聲濤,卻讓遠在汾陽的沈濤聽到。女主叫濤,並不是因為趙濤的緣故,因為濤正如那條河水,成為本片時間流逝的一個具像體現。

本片當之無愧年度最佳。

(文/電影符號學)


山河依在,故人何方?

這是一部集賈樟柯導演手法、個人風格集大成的作品,也是他從「地下」走到「地上」的一次挑戰。這是變化與探索中的賈樟柯,他要證明當年說的不止會拍縣城,也不想一輩子拍縣城,而《天註定》《山河故人》顯然都是這種努力的結果。《山河故人》電影中充滿了大量的符號學隱喻和敘事技巧上的反覆與呼應,不斷一次次增強三段時空,兩代人之間與時代、土地之間的深刻感情和變遷感。

一、符號隱喻:

1、鑰匙,

鑰匙隱喻家。從梁子1999年扔掉鑰匙離開,說著再也不回家,到2014年沈濤將鑰匙還給他。從2014年沈濤從兒子回上海的時候,在火車上將鑰匙送給他,到2025年兒子在澳大利亞始終將鑰匙掛在身上。鑰匙聯繫著他們之間,貫穿著26年的時空,沈濤留著鑰匙,兒子留著鑰匙,這都是故人的最珍貴的符號。

2、槍,炸藥。

隱喻權力與力量。槍在賈樟柯電影里十分常見,有實有虛,因在中國槍的難獲得性,因此常表現為實力體現、問題最終解決手段。1999年晉生在被梁子在迪廳外打之後,想去弄槍殺梁子無果,卻搞到一大捆炸藥,最終在黃河邊上引爆,也代表梁子在這場愛情競爭中的失敗。2025年當他在澳洲擁有大量財富,茶几上排滿了各種槍,卻沒有可以使用的地方,與之前求槍不得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他在異國的不安與痛苦。

3、狗和老虎。

動物隱喻人本身。賈樟柯電影中常有動物隱喻,尤其在《天註定》中,四個不同的動物分別代表不同的人的狀態與性格。本片自晉生1999年送給沈濤一隻狗之後,狗便始終陪伴沈濤直到2025年(期間換了另外一隻)。狗雖指忠誠與陪伴,這裡隱喻孤獨,因為沈濤這些年身邊人全部都離開成為故人(父親、梁子、晉生、兒子),只有狗始終陪伴她,更加反襯她的孤獨。

老虎則是在梁子得知自己患上重病之後路過看到,隱喻著他的一生。雖然他心裡高昂不屈,無所畏懼(從他受威脅仍追沈濤,拒絕參加婚禮瀟洒遠走打拚可以看出),卻始終猶如一隻困獸,即不甘又逃不出現實的殘忍。所以他打破誓言回到老家。

4、文峰塔和黃河

文峰塔是當地的代表,是沈濤、梁子、晉生等人之間山河的象徵。在影片多次出現,它從最開始三人出遊,到結尾沈濤獨舞。在幾十年的變遷中,人早已物是人非,唯山河默默的看著他們聚散離合,生老病死,始終屹立在那裡不移不動。

黃河則是更高層面上的山河的象徵,隱喻中國。這是對在異國的得樂、老師、晉生、貪官等人山河的代表。黃河本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根、文化、精神的象徵。在片中在三個時間段中,黃河經歷了從冰封到部分溶解再到流淌,最後結尾的下雪應該也重新伴隨著黃河的冰封。在這三個過程中,撞上「黃河九曲」的不是車,是新時代。母子之間的隔閡及兒子的遠離,是黃河上跨過的火車也無法到達的。在澳洲晉生家中的《黃河頌》,除了財富的象徵,又怎麼不是對山河的懷念。

因此它們都代表山河,代表那些時間摧毀不了的東西,卻又是見證著一切失去的東西。

二、現實主義、時代情懷

賈樟柯是現有導演中極少的兼顧拍紀錄片與故事片的導演。從《站台》、《任逍遙》、《三峽好人》、《天註定》無不包含大量當時熱點新聞、重大事件。這也逐漸形成他獨特的「作者風格」。據悉本片部分素材來自他早年用DV拍攝的記錄片,更是真實的重現了時代生活,難怪看到新年晚會上擁擠的人群和運煤礦的車等很多鏡頭覺得非常真實。

1、畫幅變換

三段時空分別採用了1.33:1,1.85:1,2.39:1的畫幅,與不同時代同步。在不知不覺中變換,更體現時代的變遷感。

這個韋斯安德森等人玩的更早也更有趣。不多說。

2、手機

為表現三個時代的變遷感,同時也體現人物的性格與狀態,影片中出現了大量手機更替的鏡頭。晉生是影片中最開始使用手機,並且是最新款的,表現他意識超前,聰明大膽的性格特點。而到沈濤手中用的是滑蓋手機,梁子則用的是呼機(沈濤給梁打電話猜測)。2014年梁子妻子找沈濤借錢時,沈濤正向一對新婚夫妻送出最新蘋果手機,既體現了她現在的財富與大方的性格,又為後面給梁子治病錢做了鋪墊。2025年的手機則是為了體現未來科技感而產生,也是父親用來快速翻譯與兒子溝通的工具,進一步表現了父子的疏離。

3、墜毀飛機、煤車超載、綠皮火車、高鐵、扛刀少年

這些內容有的是時代特色,有的是重大事件,有的則是賈樟柯人生經歷中的一些難忘回憶。將這些內容插入到相應的時空里,既有強烈的拼貼插入感,十分突兀又有真實感人的一面。因為這就是生活,這就是那些可嘆可感的故人們。我們看到2014年里有人在祭奠1999年墜毀播種飛機里的飛行員。煤車超載側漏時,有人偷煤逃跑。1999年扛著關公刀的少年十幾年後依然扛刀行走。雖然時間逝去,故人已經不在,有的人會遺忘它,但總有人會記住他們,這種情感與回憶是時間摧毀不了的。

4、姓名(可能存在過度解讀,但還是認為合理的)

晉生:音似晉商,隱喻2014年官場震蕩,晉商出逃等事件。

得樂:dollar,美元,隱喻其父追求財富的慾望和他丟失母語的悲劇。

沈濤:濤,隱含山河之意,與得樂聽到濤聲產生通感形成呼應。

三、導演技巧、敘事手法

自從《天註定》開始到《山河故人》,賈樟柯早期那紀實的長鏡頭逐漸減短,鏡頭運動逐漸增多。剪輯節奏也從緩慢、鋪敘到快慢結合、明快清晰。鏡頭景深、景別開始有意識的控制與分配,淺景深鏡頭、特寫鏡頭逐漸增多。非職業演員使用也越來越少,在燈光、美術、服裝、道具、音響、音樂上的追求更加突出,不斷在現實主義與形式主義中尋找平衡。

1、攝影及場面調度;

仍以固定機位為主,多數配合搖攝、偶爾使用軌道跟移。

幾處精彩的攝影與調度:

①新年晚會上,一個長長的軌道橫移鏡頭,將坐在電動車上的梁子、沈濤兩人的感情與喜慶的節日氣氛表現的淋漓盡致,說明沈濤最開始是喜歡梁子的,後來晉生的插入才讓這段感情發生了變化,也為後面沈濤保存鑰匙等行為做出鋪墊。

②在台詞中我們得知,他們三人之間既不是幾何問題也不是代數問題,而是三角問題。因此在演員調度和構圖上,經常表現這種三角關係。在黃河邊放煙花、在迪廳跳舞、在店裡吃餃子等畫面均是如此。

③在店裡吃餃子一場戲,十分重要與精彩。首先梁子被晉生報復辭退,他卻不為所動仍然追求著沈濤。梁子進到屋裡,沈濤父親借口離開,沈濤讓他看一下店,梁子站到了櫃檯後,要知道這可是代表店主人的位置。於是晉生進來看到,這對晉生可是第一層打擊,他不干休,訕訕的坐到旁邊一凳子上,沈濤走過來用微波爐熱餃子。沈與梁形成一包夾的構圖,將坐著的晉生夾在中間,此時晉生處於弱勢。氣氛有點尷尬的時候一對夫妻來買音響,放了那首影響整片的《珍重》,沈濤表示很喜歡這首歌。夫妻離開後,濤與梁兩人站著吃餃子,而晉生背對二人坐在凳子上,這是對他第二層打擊。他突然離開畫面,注意門的聲音被放的很大,我們以為他生氣離開,結果在沈梁說話的過程中,門又被突然撞開,聲音比上次還要大,這是晉生帶著他從夫妻那裡購買的碟來反擊了。在音響旁,這次是沈濤與晉生兩個人一起,而梁子被孤立放到遠處的櫃檯,接著切到外景晉生對沈濤的表白。從此三人關係開始發生巨變,也是《珍重》第一次在影片出現。

④在迪廳外面一場戲,4:3的畫幅,為表現沈濤夾在中間的無奈和兩人的針鋒相對。鏡頭以沈濤中近景為主,偶爾搖動,梁子與晉生則先後時不時走進畫內到沈濤旁邊,又走出畫外,在畫外爭吵,讓被夾在中間的沈濤痛苦的選擇。隨著爭吵升級,我們得知梁子逐漸落入下風。最後在我們以為梁子已經離開時,突然來一個梁子的爆發,給了晉生一拳。沈濤安慰晉生,晉生卻將圍巾狠狠的扔在了沈濤身上,晉生這樣的性格也為後來兩人的分開做了鋪墊。由沈濤一人開始,結束仍是沈濤一人,暗示即使兩人都愛她,但最後仍是她一人走過一生。

2、重複性聲音、畫面設計;

①《Go West》音樂與跳舞重複

開場伴隨著第一次出現《Go

West》音樂,一群人包括梁子、沈濤、晉生三人在歡快的圍著圈跳舞,迎接著新世紀的到來。這是三個人跳舞。

中間迪廳跳舞段落,只有沈濤與晉生一起跳,而梁子格格不入只能旁觀,最終上前制止。這是兩個人跳舞。

第二次出現《Go

West》音樂,是在沈濤與父親從外地坐火車回來,她告訴父親自己與晉生的戀情,父親離開後,她獨自哼唱,體現對新生活的美好嚮往。

結尾第三次出現《Go

West》,沈濤孤獨一人在大雪飄舞里跳舞,這一次並沒有有源音樂,背景是文峰塔,彷彿在揭示主題,山河依在,身邊故人早已離去。這是一個人跳舞。

(PS.一看到這裡我秒回憶起《母親》里的片頭片尾兩處舞蹈,雖然沈濤這個鏡頭很美,但是《母親》兩次舞蹈比這個更震撼我的心,印象更深刻,我甚至在想這個音樂配上母親跳舞的畫面…)

②《珍重》音樂重複性設計

《珍重》本身就是一首葉倩文1990年的歌曲,它自己就帶有故人的性質。

第一次,在店裡一對夫妻帶過來,沈濤喜歡上這首音樂,導致晉生的表白,從而了影響三人的命運。

第二次,是1999年梁子與沈濤告別,離開去遠方之後。沈濤獨自走在路上再次響起這首歌曲,這是對舊日感情的懷念,希望故人珍重。

第三次,是2014年送兒子回上海在火車上兩人一起聽,這是她希望與兒子消除隔閡的期望,與兒子產生聯結,也是對兒子的不舍之情。

第四次,是2025年老師在澳洲在一次上課放給長大的兒子聽的,直接引起了他的回憶,也為他和老師的關係進一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因為老師97年從香港移民到多倫多,也同樣對這首歌充滿情感。

③餃子的重複

2014年,沈濤給兒子包餃子,包了一個麥穗的餃子,味道很好,兒子驚嘆:好吃。

2025年,兒子在海邊聽到濤聲,呼喚濤。即使他還是放棄了回國,在中國的沈濤仍然彷彿感受到他的呼聲,而如同當年一樣為他準備了麥穗餃子。

這也是印證主題,總有些東西是時間無法摧毀的,即使兒子成為了故人,母親的愛,還是永存。

④兩段意識流的攝影,沒搞懂。

3、色彩、服裝

沈濤:沈濤在第一個時間段主要以一身大紅棉襖裡面穿著花毛衣為主,即是她青春活力的體現,也 是幸福快樂的心情。這一段時間她與兩個男人都很開心,直到梁子的離開。第二個時間段沈濤開始主要穿著為綠色,體現她大方、富有、內斂的氣質,而當父親去世後,沈濤的衣服逐漸轉成深藍色、黑色,這是她生活逐漸失去的過程,結尾的舞蹈她儼然一身黑衣,跳著年輕時的舞蹈,與純白的雪,形成鮮明的對比。

梁子:主要為黑色工人服和淺色秋衣,深藍色棉外套。即是他貧窮狀態的直接表現,也是他內向性格與悲劇命運的體現。

晉生:主要穿著為淺色襯衫、紅色毛衫和皮夾克外套,紅色為主的毛衫也與沈濤的紅棉襖相匹配。皮夾克也顯示著他的財富,他的整體打扮在當時是非常前衛的,也從側面表現他很有頭腦,總是走在社會前面,也就會有投資煤礦、資本投資到逃出國外的行為。包括他紅色的汽車,都體現了他激情衝動的性格,為他為什麼會做出要殺梁子的行為做出暗示。在澳洲他的服裝非常隨便,因為他與那個社會格格不入,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好了,隨便寫寫,儘力不過度解讀。

但要知道,好的導演與電影。每一個畫面、每一個元素都是精心安排的,一部電影里,沒有什麼畫面是多餘的,都在表達導演的意圖和風格。


導演在畫面的構建上別有用心。1999年的時間段中主要講述了沈濤與張晉生,楊建軍三人之間的關係。正如三人出行時,張晉生對於沈濤戲問「代數關係」還是「幾何關係」的回答,三人在片中的站位也多次呈現三角關係。

最初在大壩上,導演用一個遠景鏡頭將三人同時放入一個畫面。沈濤處在三角的頂角位置,梁子與張晉生分邊站在她的身後兩側,表現出二人同時對陳濤的展開追求,第一次三角站位也成為三人感情的開端。

在沈濤的雜貨店裡,梁子與沈濤在同一個碗里吃水餃,而此時的張晉生處於三角的頂端,正是他此刻內心的反映。二人的位置在張晉生嚴重顯得格外親密,更刺激了他的醋意。張晉生奪門而出,而沈濤在追趕他的過程中,張晉生一直曖昧的表白終於得以訴說。可以說第二次三角是二人關係的契機。

第三次三角的出現則是在迪廳,迷亂的燈光,震耳欲聾的音樂下,是那個實際人平淡生活下的內心瘋狂與壓抑釋放。沈濤與張晉生在舞池相擁,梁建軍作為一名看客被排除在外。此刻的他成為了三角的最頂端,這場感情他終究也成了看客。

而最後一次三角的出現,也以為著這段三人關係的分崩離析。原本追上樑子的沈濤與他並排而站,在張晉生到來後,梁建軍的一拳使得三人站位再次發生改變,沈濤上前關心張晉生,梁子再次成為三角頂端,道明沈濤最後的選擇。

而片中多處細節也體現著故事的劇情走向。在張晉生單獨去找梁建軍對峙時,導演使用俯鏡頭拍攝梁建軍,不僅表現此刻的張晉生處於居高臨下的地位,也暗喻在這段感情中張晉生的優勢。

而沈濤在1999時期沈濤經常穿著的紅色外套與張晉生黑色夾克衫下的紅馬甲相互映襯,也體現二人關係中有多一層的聯繫。


電影符號的鋪墊,應該是導演別有用心埋下的各種線。論鏡頭畫面,有足夠的時代對比,儘管部分設定存在有明顯的刻意安排,但不影響全局。

寫實半紀錄片形式的中國電影愈發少有,好電影更少之甚少。二十年前的我們憧憬十年前,十年後的我們祭典二十年前,反覆的循環,只是為了讓存在感更存在。電影的畫面呈現,應當就是人們表述的一種藝術形式。


剛剛觀影結束。

直白感受是,有點亂,有些懵。

個人覺得這是必須要反芻細回味的片子。

小細節中爆發大思考。

唯一此刻我想感慨的是,晉生和梁子的人生變數。

剛開篇時,我的被洗腦思維慣性認為
晉生投機取巧的爆富般得志,絕對曇花一現,海市蜃樓。結果,他盆滿缽滿,出國浪蕩。

梁子展現出努力和隱忍,甚至為了呵護自我尊嚴,孤注一擲,意氣風發闖天涯。結果,他的苦瓜臉註定他是苦情命。

逆襲有,但太少,幾乎忽略不計。
階層間的固化也許真的是如意金箍棒也奈何不了的西天如來。

不要不服氣,因為人家本身也是一種邏輯強條理清道德良好的科學存在。


不了解賈樟柯,但看過很多片子,覺得片子里賈的鏡頭有點做作,那種只有主角沒有環境的鏡頭太多。


推薦閱讀:

TAG:山河故人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