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車燈濕氣問題多發的環境因素可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分析?
車燈最常見的濕氣進水問題,此問題多發的地域,以及與此相關的地理環境因素有哪些?溫濕度?例如:海南,高溫潮濕?
霧霾多? 還是其他地理方面?山地多,平原少?期待專業人士的數據和分析。
作為專業人士,我給大家小解一下這個問題。本文不分析漏水的情況,如燈具漏水,請直接去4s換燈,不用和他們墨跡。
霧氣的形成的條件有三,水蒸汽,飽和蒸汽壓,凝結核心。霧氣形成的原理是什麼呢?
起霧的原理是局部濕度達到飽和蒸汽壓後水蒸氣遇到灰塵在不足夠光滑的表面就會形成水膜,水膜在表面張力作用下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在表面張力及重力作用下相互融合形成肉眼可見大水珠,這就是通常大家看到的霧氣。水蒸氣通過車燈的通氣裝置擴散至燈內,這是不可避免的,燈內也不是完全潔凈的,總存在灰塵之類的凝結核,當然車燈面罩內表面也不是完全光滑的,所以當水蒸氣足夠多時,自然會起霧,這個從原理講,也是不可能避免的。
但又有很多人說,為什麼我的車燈是不開燈不起霧,一開燈就起霧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多半年時間,原理上車燈一旦開啟,車燈內的溫度肯定會升高,溫度高的情況下,飽和蒸汽壓也高,也就是需要的水蒸氣量需要更高,這就不可能起霧………通俗的說,車燈內的空氣中的水汽量是一定的,假如它不能讓低溫的車燈起霧,它就絕對不可能讓溫度升高後的車燈起霧,因為溫度越高,起霧需要的水汽量越大。(至於Oliver.Wang說的冷區什麼的都是偽科學,大家謹慎圍觀)
但事實卻恰好相反,事實是一開啟車燈,反而會起霧,這是為什麼呢?
我查各種文獻,找各種資料,做各種試驗,終於找到了原因,這個原因讓我痛徹心扉,說多了都是淚啊,我那些做試驗的日日夜夜……原因即是車燈零件大多是塑料材質,高分子,尼瑪這樣的材質微觀尺寸上多孔有木有,多孔導致毛細作用較強有木有,毛細作用導致易吸收水分有木有,不開燈溫度低它不往外揮發水汽,一開燈溫度升高它往燈內揮發水汽有木有,這樣燈內水汽量升高有木有,某些部位溫度低水汽達到飽和蒸汽壓後就形成水汽!這就是做車燈人士的苦逼人生啊,研究了大半年發現真相居然是這個,還沒有一點解決措施,不說了,只求各位點個贊吧…當然,市場是反饋的起霧,如果可以肉眼看到大面積的大水珠,那個肯定不是起霧,絕對是漏水,去保修即可。覺大部分起霧都是開車一段時間後就會散去,我不建議各位採用非正常手段,就這樣吧,我又要去搞新項目了,拜拜。謝邀。
從事汽車燈具技術工作剛滿一年,以下見解若有不完善之處,還請指正。汽車燈具濕氣問題,其實就是直觀所見的燈具「起霧」或「進水」的問題,想把這個問題看清,我先簡述下起霧的原理,從前燈和尾燈兩個方面入手。組合前燈方面:
組合前燈由於其安裝位置靠近發動機,整個燈室的工作環境十分惡劣,最高工作溫度可達到80℃左右,燈室內若為鹵素光源(主光源),光源產生的熱量也不容小視,如此,燈具面罩內表面(尤其是主光源出光面)的溫度會很高,而與之相比,遠離主光源的內表面部分就會形成冷區,若燈內空氣循環不夠充分,水蒸氣含量較高的空氣就會被集聚在冷區,加之冷區的溫差,水蒸氣冷凝產生起霧,此時若持續點亮主光源,如果燈具設計合理,空氣流動充分,霧氣會隨著燈室內溫度分布和水汽分布逐漸均勻而漸漸消散;但如果設計不合理,空氣只在熱區流動,就會把越來越多的水汽推到冷區,而冷區和熱區的溫差依然存在,這種情況下霧氣只會越來越重,甚至結成水珠下流。組合後燈方面:
相對於組合前燈,組合後燈的工作條件要好很多,能夠產生熱量的除了燈室內的各光源外,只有陽光暴晒會對等室內溫度造成影響,而且後燈的光源大多不會長時間點亮,一般情況下產生的溫差有足夠的時間通過空氣流動消去,但是後霧和後位置(示廓)除外。因為夜間行駛時這兩種功能常開,燈具也會出現和前燈一樣的起霧狀態,原理相同。不過這裡要注意的是,組合前燈都是密閉式結構,只留有通氣孔作為氣體交換並為燈具提供呼吸作用(通氣孔只透氣、不進水)但是後燈既有密閉式也有半密閉式(燈殼部分位置對外敞開)半密閉式的後燈在起霧時雖然能夠通過高效的空氣流動快速將霧氣消散,但是也容易出現「進水」、「進灰」和「養小動物」的情況,這也是前燈完全採用密閉式的原因之一。起霧原理如上,而關於環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空氣濕度,空氣濕度高的地方起霧必然容易發生,室溫下燈具內部的濕度就已經就近飽和值的話,點亮後稍微產生水汽分布不均和溫差,就會立即結霧,而且消散困難。2、溫差,溫差大的地方也容易結霧,尤其是清晨,燈具內的水汽來自於晚上進入燈具的空氣,水蒸氣含量可能較高,清晨點亮主光源後,水汽分布很快失衡,加之清晨溫度低,冷區想要消除溫差需要的時間更多,結霧也就在所難免。
關於提問者提到的地理方面,我沒有做過分析,因為不同的地理形貌可能會改變相應的空氣濕度和溫差,個人覺得還是這兩點直接造成了起霧問題,當然,燈具設計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十分重要,還請綜合考慮。主要還是燈漏水了。如果是設計缺陷,霧氣消散測試怎麼通過的?前燈面罩和燈殼膠粘用料主要有3種:PU膠,硅膠和熱熔膠。大廠通常採用前兩種,當然價也高。在車輛行駛震動後,面罩與燈殼開裂而漏水。有的前燈膠槽設計不合理也是隱患。至於對流問題,車燈開發時候通過設計規範及cfd模擬,比較容易杜絕。當然丹陽那邊的小廠就不好說了。尾燈面罩與燈殼焊接處在撞擊後也容易開裂,也是車輛使用幾年後容易進水。由於車身鈑金空間限制,燈內死角空氣流通不暢引起的凝霧問題會更突出。
濕氣和漏水從從誘發因素來看並不相同。會受燈本身的氣密性,防水性和散熱性能限制,當然更會受環境影響,比如空氣濕度,溫差等
非專業從業者,白話幾句:
最簡單粗暴的進水起霧原因是質量問題,其次是洗車造成的,再其次才是正常的車燈「呼吸」等原因。面罩和殼體理論上可以做成一個封閉的整體。但是一般在殼體上會有一些孔,供走線用。鹵素車燈還會有供更換燈泡的稍大的孔,平時用橡膠蓋蓋上。所以車燈對外的一側是密封的,對內側的不是。
車燈里進水的魁首是質量問題!
車燈基本是由塑料組成的,無論是面罩、殼體還是裡面的襯框支架,我們所看到的反光的反射鏡、支架都是在塑料件上鍍鋁之後的效果。是塑料,在注塑和組裝的時候就會存在變形或者公差,一個車燈有幾十個零件,組裝在一起,就有可能會產生縫隙,就會存在密封方面的質量問題。鹵素燈泡在正常工作的時候燈泡外壁的溫度可以達到三百攝氏度,所以車燈裡面的溫度會很高,車燈熄滅後隨著溫度降低就會吸進去水汽,但是正常情況下當車燈再次工作的時候這些水汽可以隨著溫度的提高可以排出去,這就是車燈的「呼吸」。密封做的不好的時候,遇到霧氣或大雨時,車燈在正常「呼吸」的時候就會吸進去大量的水,等到霧氣結束也無法排出。
第二種情況就是洗車的時候不注意,用高壓水龍頭沖洗,自然能把水噴到車燈里。許多所謂的質量問題返廠最後查明都是因為洗車的時候不小心造成的,這一條有數據支持。
為了解決車燈尤其是面罩有霧的問題,有些車燈已經開始了面罩內側噴漆,我們叫anti-fog. 防霧噴漆。
但是即使沒有噴漆,也不應該出現積水的現象。
所以,基本上,大家日常的車只要車燈里有積水,基本可以判定是質量問題,而不是其他問題。洗車,下雨天,燈的封閉性,燈泡種類。如魯素燈,氙氣燈。。。led溫度不同。
不用看,紅豆薏米煮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