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畔》、《白樺林》這種歌曲給人的俄羅斯曲風印象是何原因?
為什麼有的歌曲一聽就能猜到是俄羅斯歌曲改編或者模仿俄羅斯曲風進行創作的?
貼一個我之前的回答。。---------------------------------------
題主想知道俄羅斯風格的特點。
先從作曲(包含旋律、和聲)的角度談一下:
俄羅斯民間歌曲的重要特點就是會廣泛地運用自然調式(有時會用不迴避4音7音五聲調式),並以自然音體系為其旋律與和聲的主要基礎。其中,自然小調都具有特殊的和極為重要的地位。
作品舉例:《三套車》就用了和聲小調來寫,《莫斯科郊外的晚上》B句中,旋律由自然大調臨時離調到了旋律小調上。
會不會有人不了解自然小調?
自然小調是相對於自然大調而言的,現代流行音樂兩種主要調式之一。例如以自然C大調音階C的音級下方小三度的音級a(la)為主音,並以此排列成的一個八度音階,每個音之間的音程大小,依序為「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即「1、 2 、降3 、4 、5 、降6 、降7」,這就是小調的組成規則。用自然小調寫出的歌聽上去憂鬱、唯美。
俄羅斯音樂創作了許多與和聲小調的功能和色彩有著有機的聯繫的、新穎和富於表現 力的旋律與和聲進行。《三套車》用了和聲小調;古典中,柴科夫斯基便是很好的例子。
但在俄羅斯音樂中看到的獨特的調式/和聲特點決不僅限於自然、和聲、旋律小調。
作為一種獨立的自然調式,小調屬和弦到小調主和弦(d一t)的連接,在俄羅斯音樂中卻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與此相聯繫,自然小調屬和弦本身的作用也增長了(大調亦是如此)。自然的屬和弦應用在半終止或結束終止中,甚至作為樂段或是整個作品的結束和弦。
如自然小調中,Am作為小調主和弦,其屬和弦為Em(但因為自然小調中有降6即升5,所以Em時常換為E,這樣更易於解決到主和弦)。
作品舉例:1. 在朴樹的《白樺林》中,主歌A、B段和副歌樂段結尾,和弦都落在了Em。
2. 在《貝加爾湖畔》中,主歌和副歌樂段結束,和弦都落在了E(尾段用變格進行使小調屬和弦回到小調主和弦,即E回到Am)。
正格終止——V-I 正格完全終止——IV-V-I 變格終止——IV-I
正格半終止—— I-V,IV-V 變格半終止—— I-IV 阻礙終止——V-IV
除了自然小調外,還必須指出另外兩種俄羅斯歌曲中會用到的不同形式的小調
:一、 多利亞Dorian小調,二、弗里吉亞Phrygian小調。
在這裡只講多利亞小調,不講弗里吉亞小調
【補充關於弗里吉亞小調的音階:1 b2 3 4 5 b6 b7】
多利亞調式(Dorian Mode)屬於教會調式,自然大調2級音階:D、E、F、G、A、B、C、D,若以C為主音,則為C、D、bE、F、G、A、bB、C,即自然大調降了三音和七音;或者說自然小調升了六音:A、B、C、D、E、#F、G、A。
作品舉例:帶有濃郁俄羅斯風情的《橄欖樹》就是用多利亞調式寫的。
俄羅斯古典、民間歌曲中廣泛地採用 了各種各樣的、自由的、不對稱的以及不斷變化的句法結構形式,具體地就是用三小節、五小節、七小節或其他形式的句子和結構, 並把它們進行巧妙的變換或組合。
作品舉例:1.《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主副歌小節4+3+4+4。
2. 普羅庫寧一柴科夫斯基曲集中的歌曲《灰色的鷹》第31首中的11小節樂段,為3+3+5。
接下來,個人從配器的角度隨便談一些(我沒編過俄羅斯風格的曲子,只是自己試了試):
俄羅斯最有特點的樂器是手風琴Accordion(巴揚баян),和巴拉萊卡琴Balalaika。
1. 手風琴作為可獨奏可伴奏的樂器,能參加重奏、合奏,一般在蘇聯歌曲中佔大比例,不過由於音色較明亮且音量較大,所以在民間音樂和流行音樂中,手風琴通常會演奏副旋律或橋段的主旋律。
2. 一人高的巴拉萊卡琴,音色獨特,作為撥奏弦鳴樂器,有三根弦,定弦為:e、e、a。音域一般為:e~a。民間歌曲、流行歌曲中,較少參與,獨奏或以組的形式作裝飾弦樂。
差點忘了古典吉他,俄羅斯歌曲多為民謠范兒,有詩化的意境,吉他最適合演奏織體了。
同時,蘇聯(俄羅斯)歌曲都很悠揚,有很大一部分功勞是弦樂組的。
俄羅斯風的弦樂組是特殊的,應該是由四至八架小提琴和兩架大提琴組成,大提琴甚至有時會演奏低音副旋律。弦樂組在進行織體演奏時,也應該會加入笛子或單簧管來勾畫主旋律。
卸腰。
前一首沒聽過,所以不作評價。
《白樺林》的俄羅斯曲風來自於手風琴和和聲小調。《貝加爾湖畔》是李健2011年到俄羅斯的伊爾庫斯克市遊玩,看到貝加爾湖壯麗景色而寫下的。李健寫這首歌就是因為去貝加爾湖時被當地的美景所折服,感動。貝加爾湖在伊爾庫斯克市,很像李健小時候生活的哈爾濱,在那裡他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出處。而且只有70多萬人口的小城市,文化生活異常豐富,在小教堂裡面有很多表演,小型歌劇、器樂,那裡的經濟可能不是很發達,但是他們精神生活卻豐富的多,他們對文化的推崇是大部分人無法想像的。因此,李健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貝加爾湖畔》《白樺林》 因為背景故事就是取材蘇聯二戰時期的一個士兵的事. 莫斯科會戰中失敗後,法西斯德國於1942年7月重又調集100多萬兵力向蘇聯南方的戰略要地斯大林格勒發動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持續了200個日日夜夜,雙方曾同時投入200萬以上的兵力參加戰鬥。9月,德軍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區... 蘇聯政府全國動員,堅守斯大林格勒。 軍隊已經出發多時了,她還是獃獃地倚在那棵白樺樹下,默默地注視著戰士遠去的方向。她在祈禱,祈禱青梅竹馬的潘尼卡科能平安回來。 潘尼卡科是微笑著同她告別的。滿是自信地沖她點點頭:「別擔心,我會平安歸來的,讓戰功作為我愛的證明,等著我。」他就是在這兒背上槍,奔赴前線的,是的,就在這片白樺林,就在這棵白樺樹下。 她撫摸著那棵白樺樹,樹上刻著他倆的名字,他們曾在這棵樹下發誓相愛用盡這一生。 「潘尼卡科,你一定會平安回來的,我等你。」心中的思念化為一隻只飛翔的鴿子,扑打著希望的翅膀,盤旋在陰霾的天空下。 日復一日,她在那片白樺林望眼欲穿地等待心上人的凱旋歸來。她相信,她所守侯的諾言,心上人正在用熱血和青春保護。 12月,前線斯大林格勒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入冬後,德軍的戰鬥力大大降低,蘇聯紅軍已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她知道,潘尼卡科就要歸來了,他已在前線證明了自己的愛。 1943年2月初,蘇聯紅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最終勝利。蘇聯紅軍乘勝進兵。然而,潘尼卡科沒有隨部隊繼續進行反法西斯的鬥爭,他更不能歲凱旋的部隊歸來,他永遠地沉睡在斯大林格勒的陣地上了。 潘尼卡科是好樣的。一次戰鬥中,德軍坦克沖向他堅守的陣地。他躍出戰壕,打開燃燒瓶,火舌吞沒了敵軍的戰車,也吞沒了英雄自己。 一百多個日日夜夜的盼望,盼來的卻是心上人戰死在遠方沙場的噩耗。她甚至沒有資格珍藏英雄僅留下的衛國勳章,因為她還不是英雄的妻子。潘尼卡科走了,那樣轟轟烈烈,留給她的卻只有無盡的思念而已。 她多想徹底的痛苦一場,多想向著斯大林格勒的天空大聲呼喚自己的心上人,讓心喚醒沉睡的他。是啊,她不止一次地在心中召喚:你回來吧,把我的思念帶回來。然而,潘尼卡科是微笑著去的,他在戰場上用生命不止一次地證明了對她的愛,她是世界上最應自豪的人,不是嗎? 是的,潘尼卡科只是迷失在遠方了,這兒是他的故鄉,這兒還有一片他們共同守侯的白樺林,他一定會回來的。 天空像哪天一樣陰霾,鴿子依然在村莊上空飛翔著。白樺林中,依然寧靜,她的身影依然守侯在那棵白樺樹下。只有白髮蒼蒼的她才能感覺到,潘尼卡科一直都伴隨在她的身邊,他們的交談是無聲的。她微笑著,對身旁的他說道:「我來了。親愛的。」 老人的眼睛永遠的閉上了,嘴角掛著無悔的笑。那棵白樺樹上,刻著兩個年輕人的名字。是的,他們永遠年輕的相愛著。 有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白樺林和那枚衛國勳章依然在默默述說著
聽到小調特徵和手風琴同時出現,大眾一般都認為是俄羅斯風情
最重要的是背景音樂都有手風琴伴奏。其次看名字和歌詞內容:我在好聲音上第一次聽到《貝加爾湖畔》這首歌,就想到貝加爾湖不就是俄羅斯的么。《白樺林》聽了n編的歌了,歌詞內容明顯就是二戰時俄羅斯的故事。ps.本人小時候學過六年手風琴,感覺演奏一些俄羅斯歌曲特別優美。
手風琴啊!用這種樂器的音樂太少了,也只有俄羅斯民族的音樂多些,所以一聽就覺得是那邊的旋律,就好像愛爾蘭音樂裡面很多有風笛一樣的。
法國用手風琴有過之而無不及,關鍵還是調式。
對樂理一竅不通且不會任何樂器唱歌還跑調。
但我發現,「前蘇聯風格」的歌曲有一部分是低音la起頭的。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樹,貝加爾湖畔都是如此。不知道是偶然還是必然。
感覺手風琴有很大的影響,記得小時候音樂課我們的音樂老師就特別擅長手風琴,經常拉一些或悠揚或歡快的曲子,那會兒不知道,現在回想起來,可能那也是俄羅斯風情吧!
我看到《貝加爾湖畔》的簡譜,第一反應是:我的天啦,怎麼這麼多4,7。簡譜一看就和爛大街五調式口水歌風格迥異。。。
調式風格什麼的我不懂,反正我只要一聽到手風琴的聲音就感到一股濃濃的俄羅斯風情
都伴有憂桑。
歌詞寫的就是俄羅斯風情啊
感覺手風琴是俄民歌標配
和聲小調啊,很明顯的和聲小調。
手風琴。
不信可以去聽陳奕迅的 1874 ,也能聽出俄羅斯味道來,就是因為用了手風琴。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