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是否會在未來使公路交通更為安全?

看到一則關於賓士研發無人駕駛卡車的新聞,這項技術未來能否應用在由人駕駛的汽車上呢?比如在限速路段智能限速,或者自動控制紅燈停綠燈行,通過GPS智能分析來判斷並限制危險的駕駛行為,比如想超車但是被判斷為危險行為,直接限制車輛變道超車之類,這種類似技術實際意義怎樣,可行性強嗎?


當然會安全,機器比人可靠,不以感情用事


會的。這就好比在說,通過互聯網技術是否會讓信息傳遞更安全。從我的理解來看,我認為是的。

看你和誰比。

和電報,和小抄,和烽火傳信,八百里加急來比,互聯網要便捷,安全的太多了。

我不知道電報的誤碼率多少,但需要發報員,讀報員送、讀,安全性大減。電報信號(有線,無線)完全暴露在中間人之下,二戰時期為了加密和破譯密碼,誕生了無數的傳奇,也證明了電報安全性的薄弱。一般人採用高級加密手段,成本無限大,更何況對方都無法解密了

小抄?把紙撕掉就沒了。筆跡也可以偽造。

下個雨,天黑,就無法烽火傳信了

八百里加急。。馬拉肚子怎麼辦?

所以你可以看到,用機器代替人,用數字代替實物,總是能大大減少人的失誤,並且大大加快複雜演算法的實現程度。信息安全如是,交通安全何嘗不是?

通過計算機駕駛,可以大大降低人為失誤。通過運用演算法,以計算機為基礎,可以實現複雜的,實時的安全措施。這些安全措施在人力時代是不可想像的。比如:實時的車—車通信,障礙信息廣播,甚至前車的機動動作也可以自動化並給後車實時的提示,避免追尾。

當然,這些都是在技術水平成熟的前提之下。當年的286恐怕也難以實現民用條件下的256位加密演算法。當年的互聯網根本沒有安全的概念和實現可言。不過現在不同了

所以看待一個新技術一定要看到他的未來。人類總是要進步的。我不相信人類要自己開車到文明滅亡。

看到技術的前景並謹慎客觀,才能順我者昌啊!蛤蛤蛤蛤


會。

至少無人駕駛期間可以避免疲勞駕駛、開情緒車以及由於慌亂導致類似油門當剎車這樣的誤操作。

目前看來高速公路是最有可能實現無人駕駛的地方。因為高速公路工況簡單,而且不擁堵,無須面對複雜的會車、變道,同時無人駕駛還能讓司機得到休息,以免引發疲勞駕駛。


會的。

但不是無人駕駛技術,而是交通信息和控制集成系統。

自動化的不僅僅是單車駕駛,而是整個交通系統。

很多人提到城市道路的複雜性,行人闖紅燈,停車倒庫,等等很多需要人類經驗的困難。但這些困難在無人交通系統的誘惑下都會得到解決。

自動交通系統可能首先出現在遠程通勤上。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無人車都跑了幾個來回了。

今後可能在國道上開闢出無人車道,符合條件的車可以進入車道,輸入目的地後交給系統管理。車速可以大大提高。然後一些主幹道可能會修建無人車高速封閉公路。最後現有國道升級成無人車道。

將來,握著方向盤開車就成為休閑方式。就像現在美國66號公路自駕游一樣。


先匿名,無人駕駛一點都不安全,黑客團隊想破解也不會特別困難,當你坐在無人駕駛的汽車上或者你走在路上碰見無人駕駛的汽車,真想弄死你一點也不難。(特別某些恐怖組織利用高科技搞事情時)


其實這些都是可以藉助計算和網路的力量實現的,只不過是駕車情景的最高理想,但正在一步步的逼近。可以先看V2V的現狀做些了解。車車(V2V)通信技術是通過哪些技術實現的?


比較關心技術實現方式。比如前面有個障礙還好,要是有個坑怎麼判斷捏


問題很宏大,但是回答起來會比較難。畢竟在現有道路交通模式下,無人駕駛的局限性還是很多的。比如中國的公路,很多都是混合模式。給無人駕駛的核心技術---車身周圍環境識別帶來的挑戰性實在太高。在單一公路模式下,無人駕駛是完全可行的,比如高速公路,短期內可以實現。而對於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現狀,實現無人駕駛短時間不可行。

人類的交通出行模式的變化,會對整個社會的交通運行、生活習慣、經濟發展帶來方方面面的變化。因此,每種新的交通模式的出現都是經過大量、長時間的磨合才得以推行開的。

淺見,請指導。


是可行的,汽車領域的未來就是無人駕駛,雖然無人駕駛技術尚未完善,但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已經為為司機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利用多方位人工視覺智能攝像頭,可以實時監測各個盲區死角,並通過不同的聲光警報,給駕駛員足夠的時間去反應,減少甚至避免道路碰撞事故的發生。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當有行人和自行車闖入危險區域範圍內時,視覺警報會在車內通過顯示器清晰顯示。同時,聲音警報也會發出聲響提醒駕駛員。

如果僅僅是在行車過程中見招拆招,安全防護未免過於被動,真正有前瞻性的、智慧的安全產品,應當更加主動積極地去預測危險、事先規避。

通過建立大數據平台,Mobileye神盾防禦探測系統會全面地根據時間、空間、天氣、保險、交通、公安等數據,結合固定的運輸模式和管理類型,為每個車隊生成動態危險地圖,有效提高對於危險路段的管理能力。

如果僅僅是在行車過程中見招拆招,安全防護未免過於被動,真正有前瞻性的、智慧的安全產品,應當更加主動積極地去預測危險、事先規避。

Mobileye神盾防禦探測系統會全面地根據時間、空間、天氣、保險、交通、公安等數據,結合固定的運輸模式和管理類型,為每個車隊生成動態危險地圖,有效提高對於危險路段的管理能力。


萬物聯網!

每條馬路的寬度 時時的車流量 每台車的速度 每台車的位置 每台車的去向 目的地 即將上路的車以及這些車即將何去何從(有導航的當然就知道,沒導航的就需要調動其他系統的數據演算法,比如在這個台車上路之前的通訊數據分析 工作情況 精準分析算出其去往目的地)等等基於以上各種數據演算法會給出你最佳的最省時最暢通的駕駛路徑…演算法給出的一定會比你的經驗認知更加準確更合理,因為演算法有更多數據,且時時的數據…

你會說,我就是不聽演算法的,那就有可能像交通規則一樣,紅燈停,綠燈行,但你就是不尊守規則,違犯規則行駛,那你將受嚴重懲罰,因為沒有規則,就沒有秩序,沒有秩序,就沒有更加高效,沒有更加高效,就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但未來是無人車,無人車的演算法系統會優先服務從交通系統演算法….整個交通秩序會更加有序和更加高效…

整個社會的秩序,經濟秩序都會像交通秩序一樣,被各個系統演算法,及各個系統演算法之間的高效聯網協作合作變得更加高效…

現在政府 各地方的政府 從某種層面來說 就是有點像各個系統演算法 只是這些系統演算法並沒有萬物之網更加精確精準和高效…

萬物之網


這個問題真的是「太」了。

如果把安全駕駛劃分成「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的話,以無人駕駛技術來干擾「主動安全」的判斷標準,無疑是對傳統汽車行業的觀念的挑戰。目前有部分高檔汽車已經開始配備類似的感應系統(諸如行駛過程中後視鏡盲區的雷達感應,GPS實時更新路段限速來提示超速),來給駕駛員提供參考信息。

  • 主動安全

指的是依靠駕駛員的對路況和車況的主觀判斷,在危險發生時依靠對車輛的控制來最大化規避危險,或者最小化承受傷害和損失。

  • 被動安全

指的是在主動安全已經發揮到極限的時候,依靠安全氣囊,防抱死,車身強度等來防止或者減輕碰撞損傷。

在此之前不得不重新梳理一下目前的人車互動,目前還處在人為駕駛階段,而整個人車關係可以比作一支現代化軍隊。其中,駕駛員的角色與指揮官類似,起決策作用;車輛性能相當於整支軍隊的協同作戰,幾乎100%執行命令;在這兩個角色中間,還有各種安全配備和安全提示系統,類似於參謀和憲兵。而這套互動,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信息可以強制干預指揮官的某個決定,哪怕是ABS等安全配備在大部分車輛上都可以關閉。也就是說,汽車廠商的傳統觀念,還是以人的主觀能動性為核心觀念在造車。

題主在問題中提到的限速和危險行為預判等,實際上現有技術就可以實現,並不用等到未來。圖為Nissan的Qashqai Safety Shield(安全護盾系統),對應Youtube演示視頻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F0f-YIPBQ

該技術運用類似雷達的原理,以車身為中心向周圍進行感應,在預判危險時進行主動規避,達到安全效果。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的確做到了在變道,超車等時候的安全乾預。

就算如此,這項技術在車輛中依舊是可以關閉的

但是我想說點題外話,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國人對車輛安全性有著喪心病狂的在乎。我依舊認為,有著更好的駕駛素質,才是決定安全性的因素。車輛上再多的安全配備,或者依靠無人駕駛技術又或者依靠車聯網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來強制干預駕駛員的判斷,都不如在駕校的時候實實在在的教育有效果。

我覺得這項技術會使國內的公路交通更為安全,至於發達國家地區?他們的交通已經相對安全很多了。而真正引領造車技術發展的國家,似乎不需要這樣毀滅駕駛樂趣的技術。

"Its not about the ride, its about the rider."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父母「買得起汽車,不買兒童安全座椅」的情況?對此有懲罰措施嗎?
如何看待蘇北鐵路相對全國嚴重落後的現實?
有沒有讓乘客體驗良好的道路減速帶設計?
環島和設紅綠燈的十字路口,哪個更有效率?
手動檔的計程車比自動檔的計程車有哪些優勢?

TAG:交通 | 自動化 | 無人駕駛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