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言家庭如何教寶寶說話?
我是和父母同住,我和爸媽說四川話,跟老公說普通話,老公跟寶寶是說普通話。寶寶現在七個多月,正是咿呀學語期。我在網上看到如果總是和寶寶說多種方言,她可能不怎麼願意開口,或是無所適從?真的會這樣嗎?因為之前親戚家也有類似情況,但感覺好像沒多大影響。
完全不用擔心。我家情況與樓主類似。小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超強的,他會把各種語言消化組合在一起。那些跨國婚姻家庭,為了培養小孩的語言能力,從小就父母一個說中文,一個說英文。小孩長大自然就學會兩種語言了。
寶寶該學說話了,擔心方言、外語讓娃懵圈?別小瞧寶寶的語言天賦
怕寶寶在普通話、方言、英語、法語之間遊盪得崩潰,聽說有「語言混淆」這麼一檔子事兒。寶寶聽的種類太多,難不成還不會開口說話了么?
1、媽媽的疑問
「我們跟寶寶說普通話,家裡阿姨和親戚逗寶寶時說方言,這樣會使寶寶語言混亂嗎?」
新手媽媽不必多慮,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對語言的學習模仿能力特彆強,超乎成人的想像。
家庭成員中說不同的方言,對孩子的語義理解、語音模仿會帶來些小困惑、小困難,但孩子不會精神崩潰,以致不敢開口說話,孩子不覺得這是困難,他甚至覺得這很有趣。
到三歲左右他會同時掌握這兩種方言,甚至用不同的方言跟不同的家人說話。
2、大人肩負的責任
每個正常的兒童都是語言天才,他們在這個時期有著驚人的學習能力。每個普通的嬰幼兒,無需經歷特殊培訓,都會在生命的最初三年掌握一門母語,而在人生的另外三年,就沒有這個能力了。
這是每個人語言學習的敏感期。我們做家長的,要對嬰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心存敬畏和珍惜,要努力給孩子的語言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怎樣給嬰幼兒的語言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概括地說是三點:多說、多讀、多聊。
- 多說
多說指的是孩子剛出生到18個月這一年齡段,孩子還不會說話,不要以為孩子還不會說話就聽不懂話,就沒必要和他說話,不是的。孩子是通過大量地「聽話」從而聽懂說話的,你沒有說很多話讓他聽,他說話就會晚,因為他大腦里語音儲備太少。
那麼,面對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你說些什麼讓他聽呢?你說國際形勢、講講經濟趨勢這當然他聽不懂,但媽媽在給他餵奶的時候,摸著他的小手說:「寶寶,你好啊!你是我的兒子,你的名字叫豆豆,我是你的媽媽」「這是你的小手,這是你的腳丫……」 諸如此類,多次重複,他或能聽懂,也很樂意聽。
說得時候要注意親切、輕柔、清晰,你說得清晰,他才能聽得真切,你語音親切輕柔,他才能體會到溫暖和愛意,從而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如果你覺得光說這些話題太狹窄了,可以買一些畫片,拿出一張畫片,講講上面的畫,話題由此展開。
- 多讀
多讀,主要針對18個月以上到五六歲的孩子,要買適齡的畫片、繪本給孩子讀講,並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繪本閱讀時家長還要注意做一些閱讀引領,比如引導孩子注意畫面的整體和局部,注意書中人物或動物的特徵,注意情節的發展等,還要「手指跟讀」,就是手指跟著文字讀,這樣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很多字。
- 多聊
多聊,主要是針對兩歲半、三歲以上的孩子,家長要拿出專門的時間和孩子聊天,聊天的內容可以圍繞圖書內容展開,也可以圍繞日常生活內容展開。
聊天不是訓導,不要總是一問一答,要諧趣輕鬆,要自由自在,也可以是講故事,玩故事接龍,要把聊天和遊戲相結合。誘發孩子在輕鬆的聊天中學習說話,愛說話。
3、雙語,開啟孩子思維
雙語對孩子是有好處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多掌握一種工具,思維會更靈動。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多掌握一種外語,對異族文化也會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於培養有民族情懷和國際視野的下一代人才,意義當然是重大的。
嬰幼兒的雙語學習要看家庭環境,家庭是雙語環境的,比如爸爸是中國人,媽媽是英國人,孩子在家裡自然習得兩種語言,也頻繁使用兩種語言,這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是非常好的。
如果不是雙語環境,在三歲之前報班學外語,外語在生活中沒有使用條件,就沒有太大必要。當然,硬學也無害。
為了將來工作或生活的需要學習外語,從小學開始應不算晚。
最後,孩子的發展是多元的、同步的,彼此呼應的,家庭教育也要多元同步,既要促進孩子發展語言,也要促進孩子的運動發展、情緒情感等領域的發展。聽音樂、學跳舞、玩遊戲、旅遊參觀、訪親探友、擁抱自然都是學習語言、促進綜合發展好形式,幼兒的教育就在生活之中。
順便要謝謝這位媽媽的讚賞,小編以後會加倍努力,推薦更多育兒乾貨哦 ————————————————————
作者:科學家庭育兒專家團隊成員、教育專家 蔡景昆
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了解更多「寶寶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乾貨知識
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QQ:1974202279)授權
歐洲有很多小國家,他們與多國交接,所以生活在這些國家的人民自小就是會很多種語言的,經常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用幾種不同的語言。多語言是不會成為孩子學習語言的障礙的,小孩子的思維里並不知道這是好幾種語言混合起來的,他只是把這幾種方言當作一種方言學而已。
我記得以前有個案例,說是寶寶家裡的人各說各方言,然後寶寶就很晚才開口說話,因為不知道該學哪一個。
沒有擔心的必要啦,我家就是這樣的情況.在早期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好像ta不知道要說什麼,不會表達.但是一開始說話,就能說好多了.因為從小就多語言,語感就比較好,學不同的語言都會比較快.
本人應該有強答一個。
本人家庭情況: 夫妻倆一個四川的,一個重慶的,因為工作原因來東北。生了小孩,孩子媽怕娃娃在學校說四川話,老師和別的小朋友聽不懂,所以我們對娃娃說普通話。但在家裡,夫妻倆,以及和奶奶之間對話還是以四川話居多。但奶奶對孫子只會四川話。現在娃娃三歲,說的是標準普通話,但聽得懂四川話。嗯,就這樣
講兩種以上的方言的家庭的孩子,比單講一種語言的家庭的孩子更多地出現發育性語言障礙,且以2至3歲年齡的兒童較為突出。所以家庭語言環境過於複雜,會使正處於模仿成人學習語言的寶寶產生困惑,其結果是導致說話晚。多方言最怕寶寶不說話,金口不開!!!
在平時盡量讓寶寶語言表達後再幫寶寶行動上的需求,比如寶寶要一個東西,要先讓寶寶著急,明知是A,你要問寶寶是不是要B、C、D 裝不知道。讓寶寶迫切表達,不正確再糾正,只要寶寶開口了,就是你一家有五國語言寶寶都能學會,關鍵是讓寶寶開口,給寶寶自信!!!
最怕你按你的第六感什麼都幫寶寶做完,一個眼神就做好了 那寶寶就不想開口了……
不用擔心的,我家娃嬰兒期就是普通話,方言一起說,她學說話的時候就是大人用什麼語言說她就用什麼語言回答,後來幼兒園開始學英語了,她在家就是三種語言都說,偶爾她會把三種語言之間互相翻譯著玩
沒有特地學習就會中國三大方言 粵語 客家話 潮汕話
完全不必擔心 小孩子都是語言學習的天才!
我朋友的兒子不到兩歲從中國隨父母移民 上了當地的幼兒園 這種天翻地覆的語言環境的改變 完全沒問題 (大人們好慚愧 )
剛剛入學的時候最搞笑了 帶的周圍很多洋人小盆友 見到家長來接 都會用中文說 「媽媽來了」
現在他可以自由轉換英語中文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