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下的兒童市場,怎樣策劃一個好的兒童的產品?


兒童產品其實很難做,首先要有大資金支撐,不然內容還沒做完,錢燒完了,內容要系統化根據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知識點,不能靠單一應用或者單個產品,要有產品陣列,甚至要有不同形態的產品,最後要有創新的商業模式,傳統的做的都很累


仔細觀察兒童玩耍行為你會發現不管是玩具還是遊戲他們都不會一直沉浸在某一個產品里,兒童產品存在一個留存流失嚴重的問題,開發兒童app非常不錯的熊貓博士,sagomini,國內的鐵皮人,寶寶巴士,產品都最多只被使用三個月,如果沒有新的用戶進來,數據將相當難看。兒童是使用產品內容的高消耗者。所以兒童產品最好是以不斷更新內容形式展現產品,這是投入產出比最優化的形式。然後需要說的就是產品的互動,成年人使用各種產品時,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可以很明確的發起指令,而兒童不會在沒有任何提示下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因此兒童產品需要在音頻,圖像,動畫上做更多的引導和反饋。就如同有人在陪伴孩子一起玩耍的感覺,產品不僅需要是發起者還要做反饋者。並且產品所有的發起和反饋的互動都需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或具備一定的知識性,這樣能給家長傳達一些正面的信息。兒童產品的獲取渠道主要原自家長,討好家長和讓孩子喜歡是兒童產品最重要的兩個點。另外就是ip的植入,剛才說到兒童產品要讓孩子感受到像有人在陪他玩耍一樣,這個ip就是指的這個陪他玩耍的對象。明確的ip對於產品的變現或衍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你問的問題非常的大,大致先回答至這裡,有補充問題的話我可以再談談


今天的孩子們與前幾代出生的其他孩子差別很大,早早地就接觸電視、網站等各種媒體,大量信息的包圍,越來越科學的父母教育等,讓今天的孩子們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有權力,更有主見,更獨立。一項研究顯示,在他們開始上學的時候,70%的兒童已經熟練使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結果是,他們接收信息很快,反應、做事都很快。

新的Mintel兒童的行為趨勢研究報告指出,現在的兒童很小就挺成熟,而且反應很快。歡迎來到所謂「高權小孩」的時代,他們是精神飽滿,自主和複雜的消費者,尋求即時的滿足感。他們沒有傳統意義的「天真」,而是喜歡互動,越界遊戲,有趣味的產品和引人入勝的媒體等更象是成人世界的東西。

在這個目標市場運營的品牌,不能再看低這些年輕,聰明和好奇的消費者了,相反,應該從多種感官體驗出發,尋找巧妙的品牌包裝方式,既能模仿成年人的經歷,又不失童年的魔力和純真。

午餐盒產品,如GoGo Squeeze,結合了俏皮活潑的圖形與觸感,讓孩子感覺能觸摸到自然,袋子的揉捏和擠壓也讓孩子們特別興奮。

似地,Stafidenios葡萄乾的盒子立即轉換成的紙玩具,不需要膠水或剪刀,很受父母們歡迎。

夫妻檔團隊Lisa和Imrat Sohanpal的Nom Noms World Food系列即食兒童食品,在國際上屢獲殊榮。該產品系列避開了傳統的牧羊人餡餅和寬麵條,而是選擇Tiffins,tagines,laksas和thalis,這些家長們都喜歡,口味更具異國情調的配料。膳食營養均衡,不添加鹽,糖或添加劑,並另外包裝有水果,蔬菜和豆類。餐品在定製盒子中精美地擺放,餐盒整體象一個蘑菇,讓各部分食品合理地擱置,在視覺上吸引大人和兒童。

牌要打入市場,必須能夠吸引聰明,興奮,易煩的孩子的注意力,建立有特色的產品和品牌標識,模擬成年人的經驗,可以滿足他們對周圍世界的天生好奇心,現代兒童品牌在忠誠度和品牌建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注兒童市場很久了,目前在做兒童早教市場(搬磚的),其實,無論那個分類的產品無外乎找准目標群體的需求,需求一定要是雪中送炭,錦上添花的需求人們普遍不過分關注。然後就是讓你的產品對應人們的需求。說起來挺簡單,其實也挺簡單,做好很難……兒童市場有個特點,家長買單,產品如果針對兒童,那麼得讓兒童喜歡,然後讓家長放心,比較糾結。或者是做滿足家長對兒童的需求。如點讀機,兒童不一定喜歡,但是家長覺得點讀機能讓孩子學英語,自己不會(家長的痛點)教不了孩子,買個回去覺得就能讓自己省心點,多半買回去孩子不用的~但是賣的很好~~~


推薦閱讀:

教育孩子用《弟子規》好還是唐詩好?
18歲了,如何重新練習長笛?
努力給你帶來了什麼?
能否用vr技術解決貧困山區兒童的上學問題?
現在有好多家長覺得上幼兒園沒有必要,認為上了幼兒園會束縛孩子,有必要上幼兒園嗎?

TAG:產品 | 教育 | 育兒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