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理解的禪是怎樣的?
我不會解禪。
前兩天和朋友說到如何方是祖師家最上乘禪:
萬種見解,自說說人,皆為方便,自性門中,無有一法。觸目生心,護持得失,所謂有情無情,心佛眾生,總歸名相,宛然幻化,無他安身處。
有什麼迷人悟人,悟前不失悟後無得。說保說任,猶是過眼雲煙,靈光透徹,有什麼蹤跡。
有佛出世,此心不顯,無佛窮劫,此心不隱。文字言說,形式教條,三教分立,總是啰嗦。
諸祖亦乃落草漢。但有絲毫所求所得心,有悟前心,有悟後心,有法身見、報身見、化身見。有死後往生求,有弘法求,有師與弟子求,有世求,有出世求,有肉身化空,有肉身出神,有神通無神通,得念失念,成法敗法,總歸二見,掛一縷絲在,未許見吾宗。雖然如是,卻非狂禪。何以故?無見故,無得失故,亦無無得失無無見故。
一切教法,漸次,形式言說,有出入開示,修證功德,皆是如來禪。名相安立故。心地法門,無法為門,無出入無生滅,但以本分己靈做將去,一切言說動作,何有如許多般分別?所謂不歷階級即是諸佛,實有什麼佛見在?早成石頭起塔諸方信眾供養去了。禪是佛教"禪那"的簡稱,梵語的音譯。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其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師禪與佛祖禪的區別。言思維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維研修為因,得以定心,故謂之思維修。言靜慮者是依體立名。其禪那之體,寂靜而具審慮之用者,故謂之靜慮。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講的參禪。 人生中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當心靈變得博大,空靈無物,猶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靜。人的心靈,若能如蓮花與日月,超然平淡,無分別心、取捨心、愛憎心、得失心,便能獲得快樂與祥和。水往低處流,雲在天上飄,一切都自然和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雲流水,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寧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禪的定義:禪那,漢譯靜慮,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
禪那與禪定可視為同義詞,但是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大智度論》卷28:「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四禪力證入涅盤,所以四禪又稱根本定。
《 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裏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禪的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心經》中「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凈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禪學,是佛教的一種思想,其大意是放棄用已有的知識、邏輯來解決問題。認為真正最為容易且最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於自我內心的感悟來解決問題,尋回並證入自性。其理論認為這種方法不受任何知識、任何邏輯、任何常理所束縛,是真正源自於自我(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適合解決自我(你自己)的問題的。也就是說可以把禪理解為是一種最為簡單也是最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個念頭中所包含的貪、瞋、痴,當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對外境不起攀緣染著,自內照而不昏沉無記是也。禪是什麼?有時覺得有,有時覺得無若有人問我,我也說不清於是不多說,常閉口訥言
但是大家都覺得我有禪意。
一個讓你安住在自己心裡的過程。
菩薩摩訶薩。離諸欲 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入初禪行。
善男子。離諸欲者。謂初禪所對 愛染法。遠離彼法名離諸欲。
離諸惡不善法者。謂因貪嗔痴。起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 兩舌 惡口 綺語 貪 嗔 邪見。是名諸惡不善法。遠離彼法是名初禪。有覺者謂共覺故。何者是覺。依何境界隨順初禪。是覺有種種異名。謂知覺 思惟 觀集 定等。是名為覺。何者是觀。即彼隨順初禪覺行。思惟觀受欲 定知覺。是名為觀。
依於厭行共彼有覺 有觀 而成初禪。依於厭行共彼有喜 有樂而成初禪。是名有喜有樂入初禪行。
行者所謂。受持護念喜樂知等 是名為行。
菩薩摩訶薩。住初禪中。得無生法忍增上欲心。是故入禪求無生法忍。
--------
是菩薩摩訶薩。為得轉勝無生法忍欲求心故。於彼初禪中生不堅固心。是故菩薩。舍彼初禪求第二禪。
是菩薩離彼初禪有覺觀心。滅於彼心離於彼心。凈於彼心 寂靜彼心。為入第二禪。
為成就第二禪思惟行。是菩薩離彼覺觀。內凈心一處 無覺無觀 定生喜樂 入第二禪行。內凈者。謂對治障。彼第二禪法。菩薩寂靜彼法 清凈無濁。是名內凈。
心一處者。謂滅彼初禪一切覺觀。寂靜一味猶如大海。善男子。譬如一切諸水入於大海。皆同一味所謂醎味。如是菩薩摩訶薩。入第二禪。滅彼初禪一切覺觀。寂靜一味無覺無觀。是名得無覺無觀三昧。是菩薩。依彼三昧生喜。謂於佛法僧中生於喜心。依彼喜心。諸善功德自然滿足。
是菩薩。為彼無生法忍增勝光明 轉轉光明 轉轉勝妙 轉轉柔軟 得上欲心。
--------
是菩薩。依彼無生法忍上欲心故。於彼第二禪中不住不樂。更求勝上第三禪行。
是菩薩生如是心。知彼喜心障第三禪及障無生法忍。是故菩薩。離喜行舍 憶念安慧身受樂。是樂聖人亦說亦舍。遠離喜樂 入三禪行。是菩薩得三昧樂厭於彼喜。生如是心。此無喜樂。是無常樂。是盡滅法。非常非恆。非真實樂。非究竟樂。
是菩薩知如是已。轉轉復得彼無生法忍增上欲心。--------
是菩薩。依彼無生法忍增上欲心。不樂苦樂。
是菩薩遠離苦樂 先滅憂喜。不苦不樂 舍念清凈 入四禪行。是菩薩得第四禪三摩拔提柔軟心 自在心 寂靜心 光明心 正直心。以彼一切樂事。舍與一切眾生。
是菩薩與一切眾生現前安隱樂時。即得無生法忍光明現前。是菩薩得彼無生法忍光明現前故。令行速疾。
用思考和多種「定」的方式,提升智慧,思維能力上到更高的層級和緯度後,換了新的思考方式看待人和自然界。
禪的方法、手段是善(深)思維,所有的目標只有一個:心滅種種法滅。為的是心滅,再準確的說是狂心滅,也就是楞嚴經說的: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禪是梵語Dhyana(音譯為禪那)的簡稱,禪那與禪定可視為同義詞;英文指靜坐冥想 (deep meditation),源於印度古經典《奧義書》中的靜坐調心、制御意志、超越喜憂以達到「梵」的境界;是佛教採用的一種修持方法,其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禪宗是佛弟子菩提達摩開創的,後來傳到日本,稱為zen。「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思維只是個神話;而我們卻總是常常活在思維層面,因此才有這麼多問題出現。它們都是來自思維的。假如你己超越思維,就不會有問題要問,因為你己到達那境界。你就是不在那境界才會發問。你必須先達到「連接」的狀態。若你不是「有連接的」,你就是做不成這功課。但若你看著思維正在想什麼,靜觀著思維,且向思維發問:「呀!你想要什麼啊?」「你想思考什麼啊?」你會很驚訝,看著看著便會突然到達一點,變成無思慮。因此,要時刻靜觀著思維,它在做什麼?它在想什麼?思維自會停止思想。因為它不能回答,不能向一個已得自覺的靈回答。不過,你得先要超越思維。你要把自己與思維分開。你向思維發問:「思維先生,你在想要什麼呢?」「你在哪?」......要進入無思慮,最好是看著某物,例如花朵。你的思維會立刻有反應。你就看看它在說什麼。「不!我不想聽!我不想聽!」只要說:「不,我什麼也不想聽,只想觀看!」就這樣,它自會漸漸消失。這原本就是禪宗想修練的功課。我見過一個禪宗的師傅,他病得很重,有人找我去醫治他。我很驚奇,因為這位師傅不是個得到自覺的靈,對靈量也一無所知。我於是問:「你對靈量一無所知,怎麼會成為禪宗的領袖?」我問他:「甚麼是靈量?」他不知道。我又問:「甚麼是禪?」他說禪便是靜坐。我問他怎樣靜坐,他回答得很混亂。我於是問:「你不是個得到自覺的靈,怎麼會成為禪宗的領袖?」他說禪宗已許久沒有這樣的大師,在公元六世紀時曾經有過,之後就沒有了。 ——霎哈嘉瑜伽創始人錫.瑪塔吉
是「定」的境界。
知乎?
身浸其中,不刻意為之。
脫離了好壞,脫離了思維的,一個無二的,活在當下的一個狀態
禪:意為思維修;又叫靜慮——靜是止,止世俗思維;慮是觀,說穿了,就是觀察一切現象,洞察其本質,從而修正自己的犯傻行為。因為,一切不同作為的背後,都是你對事態的不同認識所導致的。題主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十年前的作為與現在的不同(題主如果芳齡不超過十歲,算在下沒說……),看看是啥導致這些變化的,應該就能明白這個問題。 剛才說的「觀察一切現象,洞察其本質」至於如果去 觀察?這是修的問題——題主真認識到自己的犯傻作為了嗎?真亟需去改變嗎?真有不可繞過的困惑了嗎?……等等等等。如果沒有,別玩禪,老老實實的做足自己的本分就好,否則,禪會變纏的。當然,如果僅僅只是玩玩,作為談資,算在下啰嗦。若題主確實有這些困惑,修,才會成為你真正值得去履行的行為。而修的最大的捷徑就是——從過來人身上取得經驗,糾正自己犯傻的思維方式。通過學習、體會過來人的思維角度,對事的取捨以及言行來規正自己的思維定勢。這就叫修。 那,如何「洞察其本質」呢?這就是證的過程了——以過來人的角度去觀察一切現象,看看是不是真的如過來人所說的那樣?這就是把知識變成文化的過程。等你的文化和過來人的文化具有同一性時,你的心境、你的思維、你的取捨必然和過來人大同小異。當然,在和作為上,一定是不同的。 看出來了吧?一切人皆有禪(當然,傻子也許是例外),所以題主如果不是佛法的信行者,沒必要依附於佛法來玩禪。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禪就是認識你自己。
在孤獨中品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