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成為朋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因為相互對對方有價值有需求嗎?

有價值有需求更多的指的是精神方面,當然也有物質方面


根據進化心理學理論,這種行為可以運用互惠利他理論來解釋。其目的是為了建立聯盟,根本上還是為了個體生命的延續。因為建立朋友關係,就可以保證相互的幫助有契約來約束,這次我幫了你,下次你不幫我就是背信棄義,會被團體唾棄,這將導致在惡劣的環境下難以生存。因此交朋友,定契約,結聯盟這種方式作為進化適應行為,被保留下來。


是利益!

不過我希望表達的"利益"有一個相對豐富的內涵方向。

舉例:你的的朋友說不定與你有相同的品味對人生的看法,能給你啟示與開導(好的外部效應);同時你們的關係是互惠的,同時雙方也覺得這種互惠關係是公平的;你們會有共同的生活基礎,空間或者時間上維持了較接近的距離,當然在這一情況不滿足時你們就一定是對前景有過可信賴的承諾(利益關係的保持與發展)。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你還可以添加一個"進化心理學"的詞條。

p.s:同性朋友的威脅在於你們很可能對同類型異性感興趣;異性朋友我認為是難以存在的偽命題,我認為;我是一男的。


朋友有很多種,酒肉朋友,兩肋插刀的朋友。。。看是什麼類型的了。

生活中,人際關係真的很微妙,有些人看起來就很舒服,想與其攀談,更進一步的了解,如果發現興趣相投or互有所長(注意:是互相感覺對方有所長),雙方才會成為朋友;

還有朋友形成的環境對朋友的定義起了很大作用,步入社會前,想的不會那麼多,小時候的朋友關係就算身在異地可以維持很久;而長大後,就會看共同話題,有共同話題了,就多聊,沒有就不聊or為了攀炎附勢而虛偽的聊,一旦以共同利益的隱形圈子消失了(你換了別的工作,去了別的地方...)聯繫也就少了,這時候真朋友和酒肉朋友就顯現了。

回想起來,現在身在異地沒有共同話題,長時間不聊天但是也不會覺得遺落對方的真的是真心朋友。


有共同的感興趣的話題,討論問題時能互補,存在最基本的信任,有共同的喜歡吃的美食。


應該是精神依託


朋友也算是一種精神依託吧,在充斥著面具的社會關係中,能有幾個不用戴面具的朋友不是非常開心的事嗎?所以把感覺價值需求神馬的不是這麼重要,但是至少價值觀方面不能明顯衝突的人才行


按照《進化心理學》的解釋,肯定要與利益交換有關了。

所以作者說:相信自己的直覺。


成為真正的朋友說明彼此有心理需求,而成為普通朋友是有利益需求。是朋友都會讓你成長,有些人會幫你,有些人會害你。


信任。當然程度會不同。


有共同的愛好和話題吧


推薦閱讀:

怎麼知道兩個人是不是真的相愛並且適不適合在一起?
這世上真的有真愛嗎?
《五十度黑》:男人女人看了都流水,這樣的片兒給我來一堆好嗎?(內附資源)
社交圈太小?告訴你如何正確搭訕
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一直夢見同一個人,是不是不太正常?

TAG:生活 | 情感 | 朋友 | 友情 | 愛情 | 溝通 | 進化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