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第六章中的「穀神」?學界共有幾種看法?你支持哪一種?為什麼?


山谷,望下去發黑,一道裂隙,水從中間流出來。像不像女性生殖器?

玄牝之門。玄,黑色。牝,女陰。

人從女陰而出,天地從穀神而出。

老子都是說的明白話,這個意思很直白。

其他的解釋大多是後來道教自己根據自己派別的修鍊方法發展的。就道德經本身而言沒有討論價值。


首先要說的是,我就是閑散人

不是啥學術界人物

古往今來對於道德經的註解人太多了

在後人的註解過程中免不了加入自己的投射

畢竟時代不一樣了

例如有人從修真 修鍊的角度來看《道德經》

不可否認,《道德經》有神秘主義傾向,後世的修真氣功的哲學理念很多來自於此

例如「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所以說《道德經》的註解 版本隨著時代變更

它慢慢在問世後這兩千多年來不斷的打磨,其中的表述,本義和形式

其內涵和版本都是在變化的。

但我的註解的出發點是,盡量還原我認為當時老子和門人在那時候所想表述的東西

寫在註解前


四個版本為河上本 ,王弼本 傅奕本 和帛本

帛本就是馬王堆出土的,分甲乙兩種。

來自於《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評析引論》 劉笑敢

第六章版本之間的差異不大

首先 就要說穀神

確切的說,是谷

在馬王堆帛本中,谷是用的浴

金文 谷

甲金文象兩山分開之處(李孝定),「口」象谷口,本義是山谷。徐中舒則認為從「水」從「口」,象溪流自山澗流入平原之狀。李說較為合理。

  甲骨文用作地名,金文表示谷地,指兩山間之低狹地帶。啟卣:「山谷」。又用為「裕」,表示寬裕,何尊:「叀(唯)王龏(恭)德谷(裕)天」,讚美周王德盛,可配比上天。又用為人名。

  簡帛文字「谷」多讀為欲,《郭店楚簡.尊德義》:「不以旨(嗜)谷(欲)害其義(儀)軌」。

  《說文》:「泉出通川爲谷。從水半見,出於口。凡谷之屬皆從谷。」段玉裁註:「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又云:「川者,毌穿通流之水也。」

所以在這裡看,意思很明顯了

泉出通川爲谷。從水半見,出於口。

水從山谷中流出,永不停息,即為玄牝,就是萬物生化之母。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這個山谷口,就是天地之間,水流最初的來源。

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而這種「水流」是永不停息的

「天地」間的水循環中——絲絲密密地存在,連綿不絕地進行,自始至終地運轉。

老子眼中的 谷

水流從山谷中流出,神妙而永不停息,是最初的萬物之來源,用之不歇,連綿不絕地進行。

他眼中的水恐怕不僅僅是現實中的水循環了

而是用水來比喻天地之間的能量的流動

這種一種很原始的能量觀,由此延展出來了的道家的氣功

所謂氣 也就是類似看做這種能量的流動,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最後回答題目

所謂穀神不死

就是水出谷口 神妙而不停息


@子弗山人

看了下你的回答,對於第六章的理解。

第一句和第三句並沒有,我和你的理解並沒有差異之處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綿綿(絲絲)呵若存,用之不勤

差異的是第二句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無疑第二句,門是關鍵。

誠然,如山人所說,門,有著封閉堵塞之用

但門其象徵之義,其封閉堵塞之用是阻止非特定對象流入或者流出

即門,象徵之一,是看作是,特定的流通途徑,引申為關鍵

即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這是整體論述

水從山谷流出,是從特定的出口,即玄牝之門

這就是天地之根源

或者說是道,現在看做是能量也可以

這種特定的運行方式,自然是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在這裡,水流出谷,經門,這裡不存在陰陽

溪谷為牝,我認為這裡不是表述陰,而是表述開始

或者說就是一

即水流 或者說道經特定方式流轉是永不停息的

能量就是能量,不存在正負。

---------------------------------------------------------------------------------------

我和山人之間對第六章理解的主旨不一樣。

山人看到了陰陽轉化流轉之道。

而我看到的是水流或者說道(能量)周轉不息。

其實對於《老子》的註解理解

往往都是自己的理解投射

我找 @子弗山人 也不是要爭個是非對錯。

而是看到了他的理解方式以後

我反而對自己的註解更加理解透徹一點

相信山人也是如此。


穀神即空虛之神。何謂神?《易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滿足互補法則,也即陰陽兩儀。《易經》曰:太極生兩儀。太極為空集,為0維空間。陰陽兩儀為一維空間。不測即不可知。陰陽不測即一維空間中感知不到0維空間的存在。

《道德經》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又曰:無,名天地之始。天地根即天地初始。也即玄牝為無,為虛,為空。穀神即空虛之神。

-----------------------------我是美麗的分割線---------------------------------

由於太極即為空集,故穀神也即太極。穀神不死,也即太極永存。太極在《道德經》中,即為道。《太上老君內觀經》曰: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也可以看出穀神即為道。

至於太極為何為道?《易經·繫辭傳》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於此焉?又曰:易有太極。故易在這裡即為太極。太極,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於此焉?

《道德經》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對比《易經·繫辭傳》中,易,無思也,無為也。也可知易即道。或太極即道。

另外,《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即天,故曰天一。二即地,故曰地二。天地根,即道。


「穀神」一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引用帛書版甲本)

文始道門兒里對這一章的斷句和解讀是這樣的: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 ,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

谷:古讀作yù或you。本意就是溝壑。谷,這個字是個本源字,後來為了表達不同的意義,加上了相應的偏旁部首。比如專門指山谷的「峪」字;專門指在河谷里洗澡的「浴」字;專門指衣服塞滿箱子的「裕」字;後面加個「欠」字,表示欠缺很多,專門指像山谷那樣難以填滿、所謂「慾壑難填」的「欲」字等等。

那麼為啥又讀作「gu」呢?其實,當做穀物糧食講的那個字,應該寫作「穀」,裝糧食的容器、罐子之類的。遠古人們採集食物後,最初也跟貓貓狗狗那樣,簡單挖個坑埋起來。古人把這個埋糧食的坑,也叫做「嘉穀」——隱蔽乾燥適合儲藏糧食的地方,後來演變成糧倉。也由原來直接放置糧食,變為先裝入罐子之類的容器,然後再埋起來,更便於儲存。

老子這裡的這個「谷」字,借指深邃的宇宙本源(有人可能會說是宇宙黑洞什麼的,隨便吧,是那個意思就行),是周易思想里」陰「的概念,引申為女陰。

神:就是神奇。

玄:就是玄妙。

不死:就是無窮無盡的意思。

牝:本意為母牛,泛指一切雌性。

」玄牝之門「:門,如果你把這個門理解為出口,或出入的門戶,那就錯了。在遠古人們穴居時,為了安全一般都是用石頭或樹木枝杈堵住山洞的入口,後來逐漸演變成單扇門,再後來是雙扇門。門的作用是封閉,堵塞。「玄牝之門」,就是封閉或填充」玄牝「的」天地之根「,後人又叫「道根」。可以看作周易里的」陽「的概念,引申為男根。

」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用:在這裡不是使用的意思,而是」實施、施行「的意思。

現行版的「勤」字,本為堇,是「盡(盡)」的意思。我懷疑這兩個字在傳抄的過程中搞錯了。

綿綿:這個詞在文始道門兒的一些老人嘴裡讀作「絲絲」,不知道是誤把「綿綿」念錯了,還是原來就該是「絲絲」,雖說帛書版也是「綿綿」。

這一句是說:宇宙中,陰陽交媾一直在持續不斷、時刻不停地進行著。

還有個概念:陰陽一詞,為啥不能反過來說成」陽陰「呢?

因為周易思想里對於陰陽兩個概念的定義是這樣的:無,就是陰;有,就是陽。空,就是陰;實,就是陽。靜,就是陰;動,就是陽。凹,就是陰;凸就是陽等等。所以說,宇宙的本源屬性是陰。那位說了,宇宙的本源是無極,不分陰陽好不好。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始道的周易思想里,把已經分出陰陽兩極的太極,定性為」陽「;把未分陰陽的無極狀態,定性為」陰「。無極狀態,只是難以分別出陰陽來,而不是沒有陰陽,陰陽摻和勻了而已。就像我們玩兒的那種七色板,轉快了就是一片白色了,停下來就能看到七種顏色。也就是說,根本不存在不分陰陽屬性的事物。

了解更多民俗、佛道、西遊記、道法修鍊的解讀,歡迎關注我的知乎。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章

谷 神 不 死 , 是 謂 玄 牝 。

玄 牝 之 門 , 是 謂 天 地 根 。帛系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道德經前幾章介紹了道,就是天地開始和給天地命名的源頭,同出的。那麼,認識天地,其源頭是道,卻又有個天地根,這就是第六意識。玄牝,是獸的雛,如象帝,是指思維想法操控如帝王,6意識的作用就是如雛獸,好壞剛成形,需要馴養。那麼,倒推穀神,就是我們的習氣。

翻譯:習氣不解決,就如幼獸一樣不受控制。如幼獸一樣的關鍵在於認知天地的第六意識。而這個第六意識,綿綿不絕,總是出來參與各種地方。道的本心對這個第六意識的連接好像不存在。道體的本心對這個意識用的也不是很勤快。(這裡的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兩句是站在道沖的角度說的。道德經里很多地方,都是站在道本體的角度進行描述,所以,如果以穀神的角度理解,就變成另一個意思。)大多數人都是站在人的思維角度去分析,所以,經常誤解。


張紫陽在悟真篇里的看法可能是正確的。但是他的用法不同。


要理解」穀神「本意得讀通第六章全部內容,第六章的中心思想是講人類及萬物需要相互交流,才能更健康發展,天地才能長久。我把第六章全部解讀一下:

第六章

原句:

谷 神 不 死 , 是 謂 玄 牝 。

玄 牝 之 門 , 是 謂 天 地 根 。

綿 綿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句解:

穀神不死」:「谷」就是山谷,不管多大的平原,平原的盡頭都有山包圍,全世界陸地都是由大小不一的山谷組成,當一個山谷被山包圍,生長在山谷里的人就很難與外界交往,山把谷里的人與物種圍起來,有能力控制裡面物種與外界交往的自由,就叫穀神。當人們修路,打通了與外界的交往,穀神就死了。穀神在這裡也指不開放的部落或國家。

是謂玄牝」:「牝」是雌性、母性的意思,「玄牝」是自然界所有雌性的總稱,在這裡主要是指大地,《易經》里講乾父坤母,坤就是「地」,地是生養萬物的母親。不開放的山谷就是一個只會生養萬物的玄牝。我們觀察大自然中的物種,可以知道雌性一般是守在家裡生養後代為主,到外面尋求生計的一般是雄性。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每一個山谷都可以代表觀察玄牝的一扇門,所有的山谷也就是天地的根,山谷是生養萬物的重要場所,萬物健康發展天地才能長久,所以每一個山谷都是天地的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不開放的山谷貌似綿綿生存著很多物種,卻使用的不勤快。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每個山谷因氣候及土壤條件的不同,生長的物種也就不一樣。比如有的山谷盛產地瓜,但稀產水稻,這個山谷的人吃地瓜、吃大米肯定都不勤快,只收穫了一點點大米,要省著點吃,地瓜又吃得厭了,自然也不勤。如果有的山谷的產物正好相反,兩個山谷互相開放,交易產物,百姓的生活自然就會好過很多。開放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只在溫飽上有重大作用,在文化思想及其它很多方面也是一樣重要,歷史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證明。

解讀更多《道德經》內容,請用微信搜」啟昭易經道德經國學文化學堂「並關注,與眾多道學者一起探討學習。

?W6&>d


看了這幾個人的解釋,都沒說到點上,我從修鍊的角度來說一下。

道家修鍊,入門,修天下谷。

什麼是天下谷?谷,方便收藏,容納的地方,這個地方,有2個特點:空,低。

天下谷,就是天下最低的地方。

因為空,才能容納。

大道如水,水往低處流,天下谷,天下最低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穀神不死,就是讓自己處於天下最低的地方,才能收藏,才能容納,做到這點,就可以長生不死。


謝邀,我理解是元神,玄牝即玄關,只有開了玄關之後才能談論宇宙大道,不然都是坐井觀天。我個人沒有開玄關,不能進一步說明。實在慚愧。


對這句話我也不敢肯定。我在《道德經?初行解》中對這句話強行翻譯,我自己不敢肯定。我的理解是,(食)谷(則)神不死。谷還是食糧,省略了前面的動作。意思為只要有食物或者飲用了食物,人的生命力就不會消失。谷指代人類生存的物質需求,是滿足人類生理需求的外在存在。神用來描摹人類的生命力。儘管道教如何繁瑣的解釋精氣神,都是在為生命力的存在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

當然,全句還可以理解為,只要掌管作物的神靈不消失,那麼讓我們感到神奇的母性光輝就會依然存在。

第一種解釋更符合我的理解。不管怎麼說,這話的原意都包含了樸素的哲學理念,即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食物。

《道德經》很複雜嗎?複雜的是人類的思想。


要理解 穀神,看第五章最容易不過。

谷:溪谷。

溪谷包容了溪水,並源源不斷的產出溪水,自身卻不變。

引申的意思就是:道這個母體【不變】,【包容】並【生養】出無限的子體。

第5章也用來一樣的比喻: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橐龠:拉風的箱,吹風的管子。

不管你拉不拉風,吹不吹管子,箱和管本身不變。

你越拉越吹,風就越多。

永不停歇,風就無限。

同樣 第六章的「牝」,也是同樣一個比喻。

牝:雌性的產道。

母體的產道包容了子體,並不斷產出子體,自身卻不變。

把道比喻成 風箱,比喻成 溪谷,比喻成產道,都是一個比喻。

把道的動用 比喻成 永不停歇的拉風箱,比喻成永不停歇流出溪水的溪谷,比喻成不斷產出子體,都是一個比喻。

把萬物比喻成 風箱產出的風,比喻成溪谷流出的水,比喻成子體,都是一個比喻。

神:莫測。

為什麼莫測呢? 因為無相對性,所以你不知道他有么有在作用,怎麼作用。

不死:永不停止。

玄:變幻。變幻什麼?變幻相對性。

穀神不死:一個莫測的,不斷產出溪水的溪谷。

玄牝:一個變幻出子體的產道。

所以 穀神,風箱,和 玄牝,都是同一個比喻。

比喻什麼?

比喻「道」是如何生出宇宙萬物的。

道,如何生出萬物的?

通過不斷變幻相對性。

無相對性變出有相對性,1個相對性變成2個相對性,2個相對性變成3個相對性。。。。變成n個相對性。

萬物是n個相對性構成的,而道是相對萬物而言「無相對性」的因素的統稱。

你只要理解了這意思就行了,不用再管學界什麼幾種看法,得意忘言,莫鑽牛角。

點我看專欄,3個字教你徹悟道德經。

無奇之道---從根本上破解道德經


最簡單的,看看陳鼓應的《老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2003,P98-99。

複雜一點,蒙文通文集第六卷,《道書輯校十種》。

有些話我是不敢說。


谷:山谷。神:神奇,奇妙。

穀神:山谷空虛孕育包容著無限生機。喻大道如山谷般空虛寬泛,孕育著無窮的生命,是生命的源泉。

帛書甲本乙本均作「浴神」,宜理解為有水的山谷,即江河山川,水是生命之源,河谷山水孕育了無數生命,魚蝦草木等。或「浴」為「谷」之假借字。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與上章「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相連。


氣功名詞.出《老子·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具體所指其說非一,有天與地、鼻與口、上與下、父精與母血和腎、元神、黃庭中丹田、心之左右二竅等諸說.又有認為即玄關一竅,《悟真直指》:「穀神之動靜,即玄牝之門也.這個門在人身為四大不著之處,天地之正中,虛懸一穴,開闔有時,動靜自然,號之曰玄關一竅,又號之曰眾妙之門.」


推薦閱讀:

TAG:哲學 | 宗教 | 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