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分子與知識分子
前些日子,一個年輕的朋友問我,為啥現在提到的中國哲學家,都是一些古人?為啥現代出不了多少有獨立觀點、有代表意義、能達到老莊那種成就的思想家?或者說,現代中國,有多少真正的知識分子?
他問得很好。不管對教育界、學界,還是文學界來說,這個問題都很尖銳。
每一所高校,都不妨反思一下,看看自己的教師隊伍中,有多少知識分子和大師。如果只靠一些知道分子、「書櫥」和背書機器,高校就很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只能培養出更多的知道分子、「書櫥」和背書機器——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下,這種情況,或許是極為常見的。
什麼叫知道分子、「書櫥」和背書機器呢?就是那些缺乏獨立意識,只懂人云亦云,為了扮出高深的樣子,不斷從國外搬來先進理論,沒有創新,沒有發展,既經不起推敲,也經不起詰問的所謂文人。他們的思想和理論,往往跟鮮活的人生毫無關係,一旦脫離自己的領域,他們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思想連自己都改變不了,更無法讓別人收益。
有時,社會上,大學裡,也會冒出一些知識分子,但他們不屑於諂笑獻媚,容易得罪領導,因此,往往被孤立、曲解、排擠,難以發揮應有的價值,甚至遭到埋沒。久而久之,在社會和大學裡,裝腔作勢的貌似大師者,就越來越多。這些人不斷重複著已故大師的話,始終扮演鸚鵡或傳聲機的角色,自己永遠都成不了真正的大師。但是,他們往往被一些不辨真假的大眾推為大師,被盲目崇拜,盲目效仿,於是,貌似大師者便越來越多。這顯然是一種惡性循環。
未來,有可能打破這種怪圈的力量,很可能出現在民間,比如民辦大學、民辦團體等等。因為,目前的公辦教育機構已經異化了、僵化了,誰要是沒有文憑和職稱,就沒資格進入其中。即便裡面冒出一些有文憑、有職稱的有識之士,也無力打破這種強大的僵局,無法從本質上扭轉這種局面和程式。因為,在很多高校中,佔據資源和話語權的,都是一些知道分子和書櫥。他們掌握了評價體系的主導權、決定權,壟斷和控制著人、財、物等各種資源。
知識分子、大師、大家的成長,出了自身努力外,還需要土壤。這些人的誕生,是一種必然與偶然的結晶。。它不僅涉及政治氣候和環境問題,還有一個民族人文性格的構建問題。中國的社會結構,歷來就是「士農工商」,中國的文人中,「學而優則仕」「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者居多,當官便被擺在了第一位。文人們即使當不了官,也會將個人的悲喜榮辱,甚至命運的希望,都寄托在當權者、當官者身上。次一等的文人,則追求「顏如玉」和「黃金屋」。總之,其追求,都是非常功利的。因此,知識分子真正的內質,就被異化了。於是,社會上便多了大量的知道分子,少了真正的知識分子。
知道分子出不來高質量的成果,不僅跟獨立思考不夠有關,也跟他們的心智模式、思維模式、實踐途徑、世界觀、方法論等有關。如果沒有修證、實踐上的突破,他們的思考,就會停留在理論、概念的層面,無法被運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既無法被補充、被完善,也無法被詮釋——當然,他們在乎的可能是某種功利目的能否達成,而不是真理的實證性。
什麼叫實證性?就是在生活中檢驗真理,看看它是否是真理,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有效,實踐的難度在哪裡,等等。這就像科學家做實驗一樣,是個嚴謹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思想家就會變成空想家,其世界觀也罷、價值觀也罷,都跟現實生活沒有關係,他們本身也很難在這種思考中進步、升華,更談不上站在高處看待人生與世界。那麼,他們就會和老百姓的生活脫節,只能在某個特定的領域裡自娛自樂、自我陶醉,無法影響世界、創造價值。
追求功利的人,不可能去實證真理。因為,實證真理,近乎讓一個人脫胎換骨。你首先要拒絕一切誘惑,達到高度的寧靜和專註,不受任何事物的干擾,才能讓心靈煥發光明,照亮世界,照亮人生,消除所有迷惑。這時,你才是終極意義上的大師、智者。如果你的心被外界的某種東西——比如知識、學問、思想、體制等等——控制,你就只是個容器,不是個真正的生命體。因為,你得不到自由,無法超越,創造不出自己的東西。
現在,有很多人都只是容器,腦子裡裝滿別人的東西——有的人缺乏選擇,還裝滿了垃圾——我們不該讓這些東西佔據自己的心靈,要把它們化為營養,讓自己的心靈成長,不要讓他們變成工具和鐐銬,讓我們不能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創造。
不過,這可能是個悖論。因為,能明白這一點的人,往往懂得反思,能夠自省,有完善自身的意識、要求與行為,有一定的智慧,他們一般不會變成單純的容器。不明白這一點的人,往往不願自省,不願身體力行地改變自己,總是把這些觀點,都變成對自己的批評、攻擊與傷害,迫不及待地拒絕、迴避、報復。因此,他們始終在外圍尋求知識,始終不去實踐,也無法成為真正的大師。
這就是中國目前缺少大師的原因。
————————————節選自《慧心》雪漠作品
關注我的專欄,做心靈文化的傳播人,為世界做一點事。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的墨家組織是如何消亡的?
※為什麼在各主要文明裡,養殖蟲子食用都不像養豬養牛養雞那樣普遍?
※好萊塢在選擇東方文化背景上,為什麼更偏重於日本?
※數字 12 為何如此特殊?
※答讀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