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馬來西亞讀國際學校需要的基本素質:知道自己要什麼

來大馬前在北京時,孩子小學快畢業了,正值學區派位,我問兒子萬一派位到四中八中你會怎麼選?還選Nexus嗎?在北京讀書,學校老師盯得嚴,同學們也非常努力,你如果跟得上就行,其實更容易考上好大學,到了大馬國際學校,可能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天天玩,要考驗你的自覺和自律。

兒子很生氣,認為我對他的自律沒信心。實踐證明他爹果然是烏鴉嘴,到了大馬後一個學期下來學習效果不太理想。從一個高壓的環境切換到一個寬鬆的環境,從被動學習切換到主動學習,從被管理切換到自我管理,對孩子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孩子如此,其實我們這一代也是如此,只不過我們把這切換放到了高考結束進入大學的那一刻,很多人被動學習十多年,進入大學就傻眼,在最應該努力的時間段里揮霍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國外的教育不同,前面松後面緊,進入大學前後才開始發力。壓力的階段性配置符合生長發育的規律,前面尋找和確定興趣和特長,到了十四五歲三觀初步建立,生命的力量足夠承載壓力,通過興趣確定方向,發力啟航!

之前,在一個美國留學家長交流群,看了不少留美中國學生的訪談和很多藤校教授對家長教育的建議,無論哪個專業,哪個藤校,哪個年代,都不約而同提到藤校或者頂尖大學優秀學生的一個特質:知道自己要什麼。國內本科畢業的孩子,進了美國藤校,對中美學生的差異,有一個相同的評價:我們好像研究生學習做選題時,才慢慢開始思考,自己喜歡什麼,特別想幹什麼,而美國孩子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喜好。他們可能基本技能或者知識面不如我們,可是,他們一直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探索,即使他們不是最勤奮的,可是日積月累,他們也會形成自己很獨特的能力和優勢。更不用說,那些高度自律的孩子,熱情高漲地探索未知,創造新知識。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有的家長會說,那美國發展快,他們的孩子沒有生存的壓力,當然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點我沒有異議。孩子爸當年在吉林大學數學系學習時,班裡有一位學霸同學,年年一等獎學金,成績優異。其實,這個同學那年高考的分數完全可以上清華,但是,因為家庭貧困,他自己選擇了獎學金更多的吉林大學。後來已經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的他說,當年信息蔽塞,他失算了: 清華獎學金少一些,可是做家教報酬要高很多。對比他,我們自己的孩子,現在已經沒有了交不起學費的困境,是不是可以比我們這一代更自由,他們可以盡情追逐自己的夢想?

理論上是這樣,而現實是,中國傳統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少能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也沒有太多機會去開發自己逐夢的能力。

從國內體制教育和整個大環境來看,從政治需求和大國崛起的願景來制定教育大綱。這種教育理念來源於當年的普魯士,培養流水線上整齊劃一,高效生產的工人,以及軍隊里高度聽指揮,戰鬥力強的士兵。所以,國內教育的教材設置和學業內容,以統一標準的格式,要求大量重複的技能練習。不需要孩子去思考為什麼這麼做,只要聽指揮,好好學,好好考,各科目達標就好。因為人口基數大,優質資源稀缺,所以,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各種標準化考試越發白熱化。

從人力資源的開發來看,基礎教育,也就是小學和中學教育,需要有一定標準,就像羽毛球的基本動作,或者小提琴的音階練習,無論孩子以後選擇什麼專業,熱愛哪個領域,這些基礎教育都是必須的。然而,在基礎教育之上,還應該有個性發展。也就是孩子們有天賦,有興趣,願意長期投入學習和探索的領域。從北京重點中學來Nexus的13歲女孩Danae告訴我,她以前的班主任經常用偏科來批評同學,「你如果歷史分數再高一些,就可以進年級前10名…」。也就是說,無論喜歡與否,孩子們為了上重點高中,為了上名牌大學,必須每門學科都拿到高分。6年的中學生活,他們沒有機會和精力,去探索和發展自己的摯愛。或者,很多孩子,還來不及發展出自己的摯愛,就已經淪落為聽話的學習機器「老師或者家長讓我學什麼,我就學什麼」,或者,有些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就乾脆不學,你能把我怎麼樣?」

從內在驅動力來看,當年我們很多人特別勤奮地學習,根本沒有家長跟在屁股後面敦促,因為,我們有強烈的願望,想要改變現狀。那時,爸爸買一支鋼筆,或者,新年獎勵一件新衣,都會幸福很久。而現在我們的孩子,這些簡單的物質刺激,根本沒有任何作用。他們沒有改變現狀的動力,父母都提供了很好的物質生活,要那麼辛苦改變什麼?

所以,從國內轉到Nexus的孩子,尤其是小學高年級以後轉過來的孩子,一開始,會很不適應這裡寬鬆的學習環境。老師有時布置作業,有時沒有。下午3點半放學,孩子們撒了歡玩。游泳,打羽毛球等運動還好,至少鍛煉了身體。還有一些,長時間玩電腦遊戲,昏天黑地,甚至發展到上癮,課堂上還繼續玩。英語水平低,語言有障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孩子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學習動力,也沒有學會自我管理。 在國內,學校老師布置一堆作業,課外培訓班,什麼奧數,英語或者美術等等,也有一堆作業。即使這些課外班是孩子們自己選的,但是,課外班的教學和節奏都是固定的,不一定適合孩子自己的學習特點。其實,很多學霸,都是自學成才,因為他們學會了建立自己的學習模式。而這種外在壓力,把孩子的時間填得滿滿的生活,沒有給他們留下自我發展,自我認識的時間和機會。

有鑒於此,我根據以前給中學生開發生活技能培訓的經驗,開始探索,給孩子們提供自我管理,自我實現的一套系列培訓。目的是,幫助孩子們學好基礎課業的同時,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喜歡什麼,我怎麼能玩得好,又學得好。現代心理學家提出,一個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我的實現。希望,這個小小的探索,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的夢想,並開始去追尋他們的夢想。

(我是一隻小小的蝸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

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

小小的天流過淚和汗……

聽著周杰倫這首《蝸牛》,臉龐抹上窗外雨後陽光的餘溫,心裡滿滿是感動。想起了自己當年少年和青年時期的追夢,想起了那些元氣滿滿的奮鬥歲月,想起工作中遇到的那些充滿想像和熱情的中學生……我們的孩子何其有幸,因為父母的奮鬥,他們可以離開國內高壓的教育環境,來到美麗的布城,自由的追尋自己未來的方向。

我們的這些小蝸牛,無論,他們起步時,是步履蹣跚,還是充滿疑惑,只要,他們邁出了第一步,一直堅持一步一步向著自己的夢想爬,終有一天,他們可以乘著葉片往前飛……

今天是2018年的第一周五,也是第一個周末的開始。蝸牛1組的孩子,已經有一個寒假制定和實施計劃的經驗,現在,他們制定的新學期學習計劃,有了很大的提高,祝賀他們!蝸牛2組的孩子,雖然是第一次制定計劃,但是,從他們上課的積极參与和制定計劃的熱情來看,他們會認真去執行自己計劃的,也祝賀他們!

和孩子們一起,好像我也回到了青春歲月,感謝他們的配合和家長們的支持!

蝸牛慢慢

編者:觀無明(微信號Guanwuming),北漂近20年後逃離北京,帶孩子到馬來西亞就讀國際學校,與其他幾位國際生家長一起創立引弓教育(官網地址: 引弓教育,專註馬來西亞留學、微留學、營地、遊學服務),分享我們自己的海外生活和教育的故事,為有同樣困惑和需求的家長和孩子提供遊學、探校、留學、微留學服務。關於生活在大馬的一切問題,歡迎問我。

推薦閱讀:

你也會遇到一個人,他會做昆蟲耳環給你。|馬來西亞 婆羅洲沙撈越小眾旅遊攻略
IRG中被遺忘的馬來西亞源和新加坡源(未竟)
【輿情熱點】朝鮮大馬矛盾升級 互禁對方公民離境
如何看待三星、希捷等8個跨國公司從馬來西亞撤資迷局,撤資的背後反映出了什麼問題?

TAG:马来西亚 | 留学 | 国际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