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的不是傷害了我,而是一笑而過

最怕的不是傷害了我,而是一笑而過

今天,紅星新聞發表了一個父母眼中的「天之驕子」王猛(化名)發給朋友一篇萬字文,在網路上引爆話題,如果微博熱搜榜還在的話,我相信一定能雄踞排行榜第一位。

在這篇文章中,王猛列舉了幾件小時候父母帶來的傷害事件。

事件一:掌控欲強

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班級里要做文藝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齊膝短褲參加,但演出時卻只有他沒按要求著裝。

原因是母親一定要他穿長褲,連他提出帶上短褲備用的請求也不被允許。這並不是個例,從小到大,他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願和審美來選擇的。

不僅是衣服著裝,包括所有朋友,都逃不開父母的掌控。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是出類拔萃的模範!他們所有的付出都只是為了控制。」

這是採訪中的原話,如果你說,這個孩子太過偏激,那麼再接著看下面的例子。

事件二:排斥孩子接觸外界

在王猛五六年級時,對奧數很有感覺,而一開始這並不符合母親的意願,一次在外參加奧數考試回來後,他發現自己攜帶的文件夾不見了,找回後發現被人破壞,回家跟母親訴苦也沒有得到一個慈愛的回應,而是「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事件三:情感孤立

在任何一個孩子心中,父母都是自己心中的一座大山,端看他們是壓著自己還是替他擋風遮雨。

王猛講了一件小事,小學時,因為不會剝雞蛋被同學嘲笑,後來傳到親戚耳朵里,再次遭到親戚的嘲笑,而且不止一次。但面對這些嘲笑,家人從來沒有保護過他。

大學前的一次旅行中,王猛被導遊安排跟兩位小姑娘一起住,瞬間僵住後,父母什麼也沒說。


說實話,我有些理解這對父母的想法。因為大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會記得,教育上只要符合自己的喜好就夠了。在教育小孩這件事上,沒有任何一對父母能做到盡善盡美,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性格中難以遮掩的原罪。但他們錯的地方在於,發生這些事情之後,父母帶給孩子的二次傷害。

後續對其父母的採訪中,王猛父親覺得沒啥特別,因為兒子的「抱怨」也不是一天兩天的,長期的忽視下,最終導致了這個「天之驕子」與家庭徹底訣別。至今他們仍然難以理解,這點小事,至於嗎?

老兩口內心裡仍然期待著兒子「想通了」回歸家庭,他們認為主動權握在兒子手上,殊不知,是他們自己的態度一次次地把兒子推遠,並把重建家庭關係的主動權交到兒子手上。

我想講一個朋友的故事,朋友的爸爸很早就有了她,年輕氣盛,不知道如何當爸爸。

在朋友與他玩鬧不小心打到他的臉時,氣憤之下,把年僅7歲的她一把抱起,從卧室門口扔到五六米遠的客廳角落,嚇得年幼的她瑟瑟發抖,從此看到爸爸都躲得遠遠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朋友的爸爸也學會了收斂脾氣,朋友也讓這些不愉快都過去。

直到大四那年的寒假回家,我們兩家人一起吃飯,她媽媽興緻勃勃地聊起了曾經,朋友被爸爸扔出去的片段,還有縮在角落瑟瑟發抖的模樣。媽媽的大意是想說,朋友小時候因為「不聽話」是如何被「收拾」的。

但隨著她媽媽口中場景細緻的描述,朋友原本擎在嘴角的笑意也漸漸消失,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沉默不語。

那時她媽媽在興緻之下,沒有意識到她不開心了,敲敲她問,你還記得吧?一句話沒說完,就被朋友臉上的冷意懾到住口。我坐在她對面,從來沒想過,這個從來都笑盈盈的人,會有這樣的神色。

我明白,她已經原諒了爸爸,可這件事在她心中抹不掉痕迹。時過境遷,若有人再把這件事拿出來取笑,這種二次傷害,不亞於在已經好了的傷疤上再狠狠撕一個洞。

就像王猛的父母,在事後的採訪中,無數次地說到,搞不懂他是啥原因。一切都很正常,突然就這樣了?

王猛說,2005年的春節,王猛即將大學畢業,回家過春節時,又遇到親戚拿他從前不會剝雞蛋的事情來嘲笑,而父母依舊沒有說什麼。2008年去美國之後,他在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了解到,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自己幾乎有了創傷性應激障礙所有的癥狀。報告出來後,他寄給父母一份,父母依舊不以為然。

甚至後來即便承認了事實,也會把責任推到王猛身上。

如同王家父母所說,孩子開始還是正常的,那是因為任何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學會一件事就是原諒,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會原諒父母從前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就像我的朋友會輕描淡寫地告訴我,曾經爸爸扔過她,媽媽曾經打得她全身淤青。然而現下,她很愛爸媽。

最終的決裂,不是王猛「舉輕若重」和「翻舊帳」,從中國到美國,從生物學到心理學,他只是想追尋一個答案——為什麼我會是這樣?

得到答案後,等待他的結果卻只是父母的不知悔改和「這點小事,至於嗎?」

一個人的崩潰不是突如其來的,如同一座山,從內部開始崩裂,帶著經年累月之勢,勢必達到摧枯拉朽的結果。決裂信不是突然的,是王家父母多年來種下的惡果,和帶著輕蔑的姿態,這點小事,至於嗎?

至於!非常至於!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人民日報的「不讓座是我的權利嗎」報道?
膽子小的媽媽怎麼帶孩子旅遊?
如何優雅而有力度的回擊「聽到沒有!」這句話?
在中國父母打孩子報警到底有沒有用?

TAG:亲子关系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