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詩不可學——李白《行路難》(講座實錄)

一閑一忽,白詩不可學

解析李白《行路難》

陳可抒/文

陳可抒:大家好!我們的講座(中國古典詩歌28講)正式開始。

今天,以李白的《行路難》作為開篇。

【行路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一,李白的風格,從杜甫說起

說到唐朝,甚至整個古代最好的兩個詩人,公認是李白、杜甫。

而究竟誰是第一,眾說紛紜,各有所見,今天在此我們也不去論辯。但是,如果說能代表唐代詩歌的,那必然是李白

杜甫,被宋朝人,尤其是影響力最大的江西詩派,奉為一祖三宗之祖。簡單來說,宋朝詩歌的整體氣質和杜詩相近。而古代詩歌中另一個很有影響力的潮流,清代詩歌,又追捧宋詩。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杜甫不能作為唐詩的代表人物。(這部分內容,會在以後的內容里更加深入地分析)

唐朝是最富有開拓進取精神的一個朝代,泱泱大國,精彩紛呈,李白無疑最能夠代表這種氣質。

我們一說到李白,就是飄逸,瀟洒,等等,像這首《行路難》,題目中有個「難」字,寫得卻汪洋恣肆,毫不遲滯,十分能夠體現出李白的風格。

不過,這首詩被人們傳頌最多的是最後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那麼問題來了,這兩句固是佳句,真的能夠代表李白的風格嗎?

要知道,翻翻歷代詩歌,有此豪情壯志的詩人不在少數,誰還沒寫過一句兩句豪情萬丈的詩呢?

和李白詩歌風格差異很大的杜甫,也寫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的句子。

所以,李白的風格,並不是僅僅從這兩個句子中有所體現的。在這首詩里,還有其它的詩眼,更能夠代表李白的風格,也更能夠體現出這首詩的氣質

具體是哪一段呢?我先留個扣子,一會兒再講。我們先把全詩簡單地過一遍。

二,全詩簡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斗十千,意思就是一斗酒值「十千」個錢,其實也就是「萬」錢。所以這兩句說的是一個意思,就是物質很奢侈。

三四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李白卻因為心中有事,再奢華的宴席,也無法改變他的憂傷迷茫。

五六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迷茫的原因,是他感覺前路無望,沒有去處。

七八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裡面表面的意思是說,他很悠閑,又忽然浪漫起來,乘著舟去太陽旁邊。

這裡面用到了兩個典故,一是姜太公,曾經在渭水釣魚,遇到了周文王,後來終成大業,二是伊尹,夢見自己乘船在日月邊經過,後來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兩個典故,說的都是遇到明主,建功立業。

讀到此處,全詩就清楚了,李白慨嘆的是自己懷才不遇。

接下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麼多岔路,我的路在哪裡?我將在哪裡安身立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就是李白的豪情了:要和長風一起衝破海浪,掛著高帆在滄海中航行。

雲帆,指的是船帆好像能一直伸到雲上去。濟,本意是渡過。既然升帆,就要升起觸雲之大帆,既然渡海,就要橫跨大洋到達彼岸。這是典型的李白大手筆的寫法。

而「長風破浪」,也是一個典故,南朝宋的宗愨,在少年時,曾被問到志向,他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三,重點在此

下面重點到了:全詩的情緒變化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總結下:金樽清酒——>依然迷茫——>無路可走——>想起古人——>感慨歧路——>長風破浪的決心。

前六句,壓抑已極,最後一句,豪情萬丈。這種恣意縱情的轉換,才是李白的真性情和大手筆

從壓抑到豪情,只用兩句詩,就輕輕巧巧一筆過渡了,那就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但凡經常寫詩的人都知道,真的去寫一首詩,把前後的邏輯寫通順了,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大多數的詩,都會情緒的轉換,而轉換中,必須要考慮邏輯的銜接。

五六句,都已經把情緒寫到一個死胡同里去了,怎麼呢?——欲渡、將登,你還沒渡沒登呢,都覺得無路可租,連你的想法都被否定掉,這是使人非常胸悶的一個狀態。

而下一筆怎麼接呢?李白先用了一個「閑」字,「閑來垂釣碧溪上」,既然無路可走,那我只好放平心態,歸隱山林。這個銜接是非常合理的。

然後又用了一個「忽」字,說明這是偶然的一個想法,不經意間的一個念頭。

而「閑」和「忽」的內容,剛才已經講到了,這兩個典故,非常貼合李白當時應有的心思。

這一「閑」一「忽」之間,就直接把前六句壓抑的氣勢給調換了,就像個樞紐,然後緊接著,就是一段高歌響板,一路順暢地抒發豪情。

閑忽兩句詩,才是李白特有的大筆力。大家不妨把這兩句詩去掉,看看還有什麼別的句子能將剩下的句子連綴起來?

很難,幾乎沒有更完美的方式了。

四,對比閱讀

《行路難》是樂府舊題,寫的人很多,其中鮑照寫的兩首很有名,我把它們貼上來,和李白的比較一下,就能更深地感受到各自的風格了。

擬行路難 其四(鮑照)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擬行路難 其六(鮑照)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這兩首詩寫得也都很好,今天我們不做分析,只是看看其中的情緒流變——

擬行路難 其四,「酌酒以自寬」,是一個安慰自己的小變化,但緊接著又「吞聲躑躅不敢言」了;

擬行路難 其六,「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也是個小變化,和李白「閑來垂釣碧溪上」的情緒非常像,但是沒有後來的「忽夢」一句那麼洒脫。

這兩首詩歌情緒很沖,很密,幾乎沒有太多迴環的餘地,略有一點點變化,就立刻又被某種原始的能量所帶走。這是鮑照的特點

而李白呢?雖然也有很多低落,也有很多負能量,可是他雖然在泥塘里行走,身上卻一點泥也不沾,總能鷂子翻身一般翻著筋斗雲就跳到極高處去。這是李白的本事

李白的浪漫主義手法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種手法,和那些簡單地、空喊上去的壯志豪情,絕不是一回事。李白難學,就在這裡:大開大闔,縱橫恣肆,這種大手筆,先要有大心胸才行。像鮑照那樣「孤且直」的人,性格即決定了,不可能寫出這樣的詩歌。

(喬喬提問:李白難學緣於他的變不可捉摸么?)

答:每個人都有變化,每個人的變化都不可捉摸。李白的難學不在於此,也不必在於此。而在於那種狀態、那種氣勢

你可以試下:如果你能夠寫一首詩,使情緒起伏得這麼縱橫開闔又輕輕巧巧不著痕迹,那就可學。

李白的詩,常以氣勢勝出。比如《行路難》的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剛才講到了,金樽清酒和玉盤珍饈,其實是一個意思,十千和萬錢是一個意思,上下兩句意思重複浪費,其實是「合掌」了,這是很多詩人都很在意的一個問題。但在李白這裡,氣勢太盛了,便不顯得礙眼。

5,結語

總結一下:

1,這首《行路難》,重要的樞紐句子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個一定要讀出來。

2,和鮑照《擬行路難》相比較,能夠更深地體會到李白的豪氣縱橫。

3,寫詩要寫出情緒起伏,讀詩也要讀出情緒起伏,不能只看其中一兩個點。

4,讀詩不要只讀名句,一定要讀全詩。

5,讀詩要讀出性格,這也是我首創的「詩歌性格學」理論,今天不宜展開,以後有機會講。

想說的還有很多,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今天的講座部分先到這裡,歡迎各位討論、提問。

(全文完)

《中國古典詩歌28講》,以中考必考28首詩為基準點,系統串講傳統詩詞。

講座入群:公眾號後台回復「寒假抄詩」,會獲得入群二維碼。(如果群滿了,請耐心等待刷新)

抄詩區:


推薦閱讀:

李白生於碎葉(也許),但李白為什麼對佛教並不感興趣?是因為佛教束縛他飄逸的性格?
李白喝吐過么 斷片過么?
王者榮耀中李白怎麼玩?
李白《俠客行》原詩第8句是「深藏身與名」還是「深藏功與名」?
大家覺得李白最狂的一句詩是什麼?_?

TAG:诗歌 | 李白 | 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