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tab有溫度的地方,有文明
COVtab演講志願者
胡穎潔(2016級本科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
化學與化工學院「化成杯」演講比賽第二名
木心說: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我只是想,無論生活是熾烈還是平淡,都認真地生活
COVtab有溫度的地方,有文明
在我演講開始之前,我想先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你連續20天高燒40度住院,你的醫生從頭孢一代開到了頭孢四代,最後甚至上了激素;從早到晚的吊針讓你因藥水刺激得了靜脈炎,血液開始由血管壁向外滲;你用光了整個科室所有的冰袋進行物理降溫,可這些都無濟於事,你的病情並沒有得到好轉。
本已虛弱的你又被抽了無數管血進行化驗、檢查,不過最後醫生告訴你:「對不起,我們還是不知道你的病因。」
這時,你會怎麼想?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擱在一旁。
由於父母工作的關係,我從小在醫院長大,有一些童年印象至今在我腦海里依舊清晰。在我家對面的的醫院,它的大門被封了,患者家屬帶著他們找來的小夥伴們形成了一大堵人肉圍牆,堵在醫院門口,而那些想開進醫院的車就在馬路上一直排到了幾條街外。一大群人拉著橫幅、打著標語、披麻戴孝、呼天搶地……
當然,這樣的景象我現在不多見了,可從我生活的環境,再到新聞里成片累牘有關醫患糾紛的報道,相信大多數人應該和我一樣,即使對醫生這個職業充滿著尊重和理解,心中還是有一絲絲憂慮的吧。
我母親拒絕我做這篇演講,她給出的理由是:「醫患糾紛,是一個有爭議的社會問題,你的所講絕對不會讓所有人滿意,稍微把握不好或者用詞不準,你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38889891950694400所以,我在準備這篇演講前,為了不成為那個我母親口中的眾矢之的,特地問了幾個學長:「你們認為醫患糾紛的根源是什麼?」其中一個學長告訴我:「其實醫生這個職業本身就有問題。醫生的職責是什麼?治病,可是病,總有治不好的。」
現在你告訴我,真正的文明是什麼?在我心中,真正的文明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一點,就是對他人和他人職業的理解和尊敬。
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那個問題:你會怎麼想?我想告訴你們的是,那個高燒近一個月的病人就是我,那年我初二,因車禍住院。
由於我從小到大在醫院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看過太多的醫生熬夜、加班,在深夜從家中趕到醫院為了一個急診或者病情突然惡化的病人,可是他們第二天還要繼續辛勤的工作。
我知道,我國的一些醫療技術的確不如某些國家,我更知道,是病,總有治不好的。於是,我對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是: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並尊重醫生的工作。
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我這樣的運氣能親身感受醫療環境,但人與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不能靠命運的安排,要靠我們自己!
醫學,是冰冷的;生死,也是冰冷的,我們卻能給這些冰冷賦予人性的關懷。因為我相信,在醫學達不到的邊界,人,可以!
對你,我給予最大的託付與尊敬;對我,你給我毫無保留的照顧與關心,在這樣有溫度的地方,有文明!
COVtab
感謝胡穎潔同學的演講,讓我們感受到文明的可貴與無奈,也讓我們感受到醫術和醫生的溫暖!
Alen在緊張的高考備戰中因為連續幾天的熬夜,加之武漢冬天時節的孩兒臉,住校的他生病了。醫生只讓吃消炎的西藥,不讓打吊瓶,而且說是在家休息就好了,不給其他治療手段,結果是一直高燒不退地在床上躺了三天才好轉。
回想幾周前的這一親身體驗,還是頗有感受。如果當時陪同去醫院的是我,估計會要求打點滴,甚至可能懷疑醫生的治療水平。
他全身無力地躺在床上的前兩天,體溫一直在39度徘徊,他母親負責安排吃藥和量體溫,我唯一能做的是用溫熱水為他擦拭身體,進行物理降溫。這個方法是八年前他在省婦幼醫院治療感冒發燒時,因為頭孢的吊瓶已經不起作用時,醫生告訴我的方法,當時是每隔半小時多時間就要進行一次全身的物理降溫。
這種物理降溫的方法,我至今都記得。這種方法不正是醫術、醫生的溫暖嗎?這種方法的使用過程,不正是父子情感的溫暖嗎?
雖然我們都不希望疾病的來臨,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疾病,幫助我們戰勝疾病的、陪伴我們抗爭病魔的又是誰?唯有醫術和醫生。
中國最早的醫術文獻記載是《黃帝內經》,這不正說明了醫術是社會文化進步的文明結晶;太史公在《史記之扁鵲倉公列傳》中說「人們擔憂的是疾病太多,醫生憂慮的是治病的方法太少」,醫生不正是醫術這一文明結晶的現實體現嗎?
韓非子在《喻老》一篇中記載了「扁鵲見蔡桓公」,這個故事估計是最早的醫患關係的真實寫照了,幸虧扁鵲神醫有先鑒之明而逃跑及時,否則可能命喪蔡桓公之手啊!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人們對醫生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的期望無疑是很高的。
的確,疾病有可以治癒的也有無法治癒的;同時,醫術因人而異的確有高低之分;疾病是無情的,醫術是冰冷的;但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卻可以是溫暖的;自然界有物種的共生與依存,更何況主宰社會文明的我們?
作為準醫生,胡穎潔和她的同學們以及那些正在學醫的年輕人,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未來的「救死扶傷、不辭艱辛」之中,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擔當,更何況那些正在履行醫生職責的在職醫生?
醫患關係不僅關係社會文明和道德水平,更關乎社會治理能力和法律治理水平。
但我們至少可以從對人的尊重、信任、理解開始做起,因為,醫生是人類的「良知、仁心」所在!
推薦閱讀:
※什麼是「豹子頭」錢幣?什麼樣的豹子頭錢幣最值錢?
※如何評價貧困兒童無法負擔正版書?
※吉普森女郎——豐滿的沙漏(1900——1914)
※能否說一下民國時期文人們的愛恨糾纏?